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345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docx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

金融危机与世界战略格局

军事理论教研室薛军楼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正在席卷全球,其杀伤力之大,前所未有,国际社会虽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世界经济进一步衰退,其主要表现为:

股市、油价爆跌,失业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东山再起,持续的经济危机必然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甚至引发国家间的军事冲突甚至战争。

目前世界形势用一段话来概括就是:

经济上一片恐慌,政治上危机四伏,少数国家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动荡(如泰国、印度出现动乱,法国出现工人大罢工)。

大家知道,每当历史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期,总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甚至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如1929年至1933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以后,出现了美苏称霸,“两极”对抗的世界战略格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冷战时期。

冷战持续了大约半个世纪,终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而告结束。

从此,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时代。

那么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会对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多极化时代是否会就此到来?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战略格局变化可能带来的挑战?

一、美国为什么要挑起这场金融战争?

这场经济危机表面上看先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后来漫延到金融领域,变成金融危机,现在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关于危机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长期从事军事问题研究的人员,我认为这是美国蓄意挑起的一场“金融战争”,或者说是“货币战争”。

新、老工业国为争夺殖民地控制权而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老工业化国家为由谁控制主宰世界而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6年以后,在老工业化国家与新兴独立国家之间(包括前苏联阵营及红色中国)发生了以意识形态斗争和代理人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全球“冷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在国际形势表面的平静之下,正孕育着一系列新的重大国际危机。

未来人类仍可能面临新的(第四次)世界大战。

但这场战争的主题已不是传统工业时代的战争主题:

为控制领土和人口而战;而是为全球资源的资本控制权和全球金融的控制权而发生的两线战争:

资源战争和金融战争。

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将决定一切民族国家在未来一体化的全球新秩序中,能够以什么地位和经济权利而继续生存下去。

传统的战争理论认为,战争必须具有“暴力性”特征,但是“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理论的提出,早就突破了传统的“战争一定是暴力对抗”的限制,特别是“超限战”理论的提出,使得战争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扩展。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战争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我们传统认为的充满硝烟的战争,另一种是看不见的战争,单从对经济的摧毁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看,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这场从美国爆发的迅速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迄今为止已将全世界数万亿的财富蒸发干净,大多数国家经济开始陷入停滞或衰退,其毁灭性并不亚于任何一场真正的超大规模的战争,甚至可以称之为“金融核战争”。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金融战争呢?

冷战结束后,美国战败苏联一举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金融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遥遥领先。

为保障本国利益和绝对优势,美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

9.11之后,美国被迫进行了战略收缩,首次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理论。

根据这个战略,美国有权在危机尚未出现或初露端倪之时,使用武力扼杀它。

2001年10月8日爆发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20日又爆发了伊拉克战争。

(一)内忧外患中为转嫁危机,美国发动了这场蓄谋已久的金融战争

据美国经济学者研究,伊拉克战争以来显性开支已超过8500亿美元,隐性开支超过3万亿美元,远远超过越南战争以及朝鲜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除二战外开支最高的战争,美国还在继续向战争黑洞中扔钱。

而近几年来美国的财政赤字也在逐年提高,到2008年已高达创历史记录的4380亿美元。

战争、赤字已经让美国捉襟见肘,更糟糕的是美国又盯上了伊朗,照美国的个性,拿下伊朗势在必得,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崛起、欧盟力量的增长也让美国内心颇为不安。

美国国内要求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撤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内忧外患中,为了转嫁庞大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早就开始预谋对外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那么这场新的战争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美国的战略家们会设计这样一个金融陷阱,把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巨额资金牢牢套住,再通过贬值予以蒸发,釜底抽薪。

这样既能保障美国的最大利益,维护美国的霸权,又能打垮未来的威胁力量。

——就是这场正在上演的“突发性”的国际金融危机。

1.战前酝酿——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的“突发”,是在各国预先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对美国来说是早有预谋、早有准备的。

我们知道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次房贷款非常容易且利率水平较低,银行大量为那些信用记录和偿还能力不高的贷款者贷款买房,美国住房市场呈现出持续繁荣的景象,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迅速发展。

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之后,布什政府明显放松了对银行信贷的监管力度。

近二年来,住房利率开始不断调升,住房市场开始持续降温,致使贷款者无力偿还,违约客户不断出现。

当大量违约客户出现时,银行的坏账就大量增加,进一步引发按揭提供方倒闭案的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于是就产生了次贷危机。

事实上,利率的调升以及房价的降温,还不都是由银行一手掌控!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6年春季就开始逐步显现,自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就不断有银行宣布盈利预警、重大亏损以及倒闭,受其影响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雷曼兄弟,打响金融战争的第一枪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布什政府就开始多方“围剿”次贷危机,以美国多年来引领世界经济、应对危机的丰富经验和位居全球首位的经济实力,非但未能有效地阻止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甚至还有引发危机进一步恶化、蔓延之嫌。

2008年9月14日华尔街传来噩耗,经营了158年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因政府拒绝为收购者提供资金担保,雷曼兄弟的竞购者们相继退出,雷曼兄弟被送上了破产清算之路。

此次破产以6130亿美元的债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

此次破产使各国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我国的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七大银行损失10亿多美元,张学友据说也有上千万港元的损失。

欧美股市持续暴跌。

这一噩梦仅仅才算刚刚开始,接着人们相续看到昔日辉煌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的全军覆没:

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剩余的两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宣告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

从华尔街爆发的这一金融地震迅速演化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金融海啸,席圈世界:

所有的富国——高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和所有的人口大国(包括中国)都被卷入,连富尖欧洲、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冰岛小国也无法幸免,面临近1000亿欧元外债破产的可能。

扑面而来的金融海啸,一时间让世界陷入一片恐慌……

有谁会预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以金融战争的形式全面引发?

但我们仔细想想,如果能够通过战争获得发展先机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是金融战争?

一场席卷世界的金融战争,为什么不可以当它作一场世界大战?

在惨烈的现代战争中与其互相使用核武器同归于尽,为什么不能借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之手消灭对方于“无形”?

(二)美国想方设法拉对手下水

战争伊始,美国作为最大的“受害者”,每日通过媒体轰炸式的报导不断地摧毁人们的心理防线,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确切地记得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业究竟有多少家金融机构破产、多少家大型企业陷入困境以及一共造成了多少天文数字的巨额损失——因为这些数字每天都在不断刷新。

总之,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且危机还在迅速向汽车等其他实体领域扩散,悲观的气氛笼罩着全球……美国趁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先利用密集的宣传战赚取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担忧,同时想尽一切方法拉对手淌入这场浑水。

手段之一:

发放天文国债套债权国埋单

几经波折,2008年10月2日美国政府终于通过了高达8500亿美元的援助方案。

这的确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但细心人士很快发现,美国财政部已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将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上线从10.6万亿美元提升到11.3万亿美元。

很显然,美国的这一8500亿美元救援方案的资金主要靠美联储发行国债的方式获得。

即在扭转日益严峻的全球经济问题上,华尔街想再次把次贷危机的举世包袱通过发行国债转嫁给所有外国的政府投资者、借款者。

鉴于中国现拥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美国国债高达585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一时间中国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

出于各自的目的,美欧的各种媒体、政府高官和发言人紧跟造势。

前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10月8日表示,现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如果中国这次不伸手协助美国解困,“美国会死得很惨”。

媒体上甚至出现了《只有中国人才能救美国》的标题。

中国的“重要性”突然间被各国毫无争议地认同了。

有舆论称,8500亿美元的华尔街救市计划,有四分之一可能要靠中国人民支持。

但我们看到,救市方案公布后G7国一直按兵不动,没有任何明白的表示,而中国央行发言人则在8小时后率先表示欢迎。

随后有消息称,中国可能认购多达2000亿美元。

中国政府购买巨额美国国债究竟是无奈之举还是现实选择?

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说,如果中国决定不再购买更多新国债债权,抑或抛掉手中的债权,那么美国的前景将是一个悲惨世界;而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是,中国自己也成了一贫如洗,且是输在了美国的家门口,还要看着美国的脸色索要中国的债务……然而中国2000亿美元的出手相助,对美国的金融危机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面对美国10万亿美元的房产黑洞,2000亿美元只能是杯水车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的结果极可能是历史性的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如果将此2000亿美元用于刺激中国经济,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问题很清楚了,美国利用巨额债券套住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债权国,实质上是想以此作为要挟为美国的巨额亏空买单(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已没的选择)。

如此一来,美国不仅能将他国的经济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将对方深深拖下金融危机的浑水,以消减其因两次战争国力的极度损耗,恐为他国迎头赶上的后顾之忧。

真可谓一箭双雕!

此后我们将看到,美国还将使尽混身解数,继续压中国人民币升值。

手段之二:

借美元贬值,蒸发他国财富

人民币升值究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会对我国支柱产业——出口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削弱其国际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威胁到出口企业。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投资,因为这会使外商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外商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这从东莞和浙江的出口企业的大量裁员已能看出一斑。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如果人民币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

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货币危机。

第五,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几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因美元贬值已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

也许有人还记得当年的《广场协定》。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从1980年开始与美国间的GDP差距逐年缩小,直至后来超过美国GDP的一半!

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

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美国心里很是不爽。

1985年,美国拉拢7国集团中的其它五国,逼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定》,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协议的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

根据协议,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60日元。

里根政府坚持认为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

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

没有。

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克林顿政府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仍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

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

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通过汇率变化,外国的投资者通过巨额资金在日本的一进一出,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转移到美国去了。

美国政府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极为成功的经济阻击战!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代表某个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我会在此之前,如1983年,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

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8000亿日元。

这时,日元升值到1:

120。

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

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

(还是最低假设)。

那么日本呢?

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

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

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

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

这里说的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其它财团呢?

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

79,你能想象美国在这场金融战争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

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

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

这场美日的金融战争,以美国完全胜利而告终!

日元的升值曾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现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绝于耳,针对人民币的围攻,他们早就开始行动了!

五年来约有1.75万亿美元的热钱涌进了中国,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银行体系、民间信贷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中国股市、房地产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三年来中元连续升值、美元不停贬值,从1美元兑8.2元到今天兑6.85中元,差价近25%。

有前沿学者称美元三年来的贬值致使中国损失10万亿人民币,这接近2007年中国GDP的一半。

《中庸》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孟子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金融战争早已打响,我们怎能对此熟视无睹?

我们怎能一厢情愿的坚持认为西方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就是如此完美,西方经济的神话牢不可破?

还有人呼吁进一步增持美国国债,还有人要去华尔街抄底,自愿上钩?

手段之三:

操纵国际油价,拖垮产油国经济

在美国的这场金融战争中,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为代表的石油出口国遭到重创。

危机爆发的开始,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说,俄罗斯经济对外资而言是“平静的港湾”,然而很快形势急转直下。

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由7月时每桶147美元的新记录直至跌破36美元时隔仅仅5个月!

以石油出口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8年来用石油换取了极为可观的财富,拥有位居世界第三的5000多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一个“大国复兴”之梦正在升起。

然而油价的暴跌使俄罗斯的复兴之梦出现了黯淡之忧。

36美元,这一价格意味着俄罗斯每出口一桶“黑金”将亏损28美元!

一直以来石油是以美元结算的,操纵油价的暴涨暴跌,对美国而言举手之劳而已。

我们只需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国际金融货币组织、评级机构、世界银行、华尔街的这些金融大鳄们以及美国财政部它们之间那种若隐若现、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美国的操纵下,几年来高价石油先是耗掉了石油进口国的庞大资金,如今美国又要收拾石油出口国了!

美国学者施魏策尔在《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一书中透露了里根政府是如何不择手段打垮苏联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操纵国际石油价格。

针对苏联的经济极大的依赖石油出口的现状,美国千方百计压低油价以耗尽苏联的外汇来源,迫使其陷入经济困境,进而瓦解苏联人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当时苏联产油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只要石油价格每桶下降一美元,苏联就将损失10亿美元。

一个快要被人们遗忘的事实是,苏联解体的前10年正是国际油价暴跌的10年。

于是几年下来,盛极一时的当时唯一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相持对抗的强大苏联被经济活活拖垮了。

能够像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决战于千里本土之外,在不动声色中利用极低廉的“成本”把这样一个巨大帝国彻底击败,最后自己荣登世界霸主宝座,这场金融战争导演得真可谓出神入化啊!

时隔多年,我们仿佛看到历史的同一幕又在同一片天空下重演。

金融风暴下的俄罗斯已无法重现去年800亿美元资本净流入的风光场景,仅10月份俄罗斯资本外流已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排名前25位的富翁在此次危机中亦已损失了2300亿美元。

“现在,石油是我们的命运。

但讽刺的是,它却不由我们确定”,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副总裁费敦说。

目前,为了应对卢布贬值,俄中央银行应经消耗掉了1610亿美元,占其外汇储备总额的1/4,而同期,外国及俄罗斯本国的投资者却撤出了高达2110亿美元的投资。

美国智库保罗.桑德斯评论说,如果当前的石油价格持续一年,俄罗斯也许还能挺得住,但如果此价格持续2-3年,对俄罗斯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不排除经济危机将演变成政治危机”。

受油价暴跌打击的不止俄罗斯,伊朗的财政收入有80%依赖石油出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发布的报告认为,如果油价跌倒每桶75美元以下,从中期来看伊朗的财政支出就将出现困难。

路透社评论说,油价下跌将加深伊朗政府内贾德的执政危机。

这恐怕是美国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吧?

依靠丰厚的石油收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得以在国内推行一系列社会福利计划和制定极具“个性”的对外政策,而国际油价的暴跌,将使以“世界左翼反美领袖”形象出现的查韦斯在经济和执政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有评论称,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大国有可能被迫消减军事预算,“反美的力道恐将不若以往”。

不仅仅是债权国面临着血本无归的悲惨结局,不仅仅是货币升值将带来本国货币的巨额损失,不仅仅是石油出口国面临着过低油价的严重打击,不仅仅会有全球股市的剧烈动荡(迄今为止全球股市市值已蒸发32万亿美元),在这场金融战争中我们还将看到更多金融机构的破产、华尔街更多金融诈骗案的曝光,当然还会有更多国家成为受害者。

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全球经济都将放缓甚至衰退,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美国,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次的金融海啸也好,金融战争也罢,中国是始作俑者,是挑起危机的主要根源。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发展过程中,在比较优势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中国居于生产低端、美国居于生产高端的国际分工格局。

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多由中国生产,而高科技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则由美国生产。

这种格局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市场贸易秩序下,也没有什么。

但是假如增加进另外一些因素,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些因素就是各国的贸易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鼓励对外贸易,采取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维持低劳动成本等措施,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出口产品的出口价低于其正常的市场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比如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衬衫1美元一件,以及中国产品到处被控低价倾销就是很好的证明。

这样低价出口无异于白白送给人家东西,其实际是用中国的资源、劳动力来养着别国人,用中国的税收来补贴别国人。

由于中美贸易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极大,因此,美国是这一割肉喂鹰式的外贸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粗略算一下,中国外汇储备现在实有约2万亿美元,就算其中1万亿是和美国贸易所得,由于这1万亿的产品其正常市场价当在三四五倍甚至六七八九十倍以上,以五倍算,这1万亿美元的产品实际价值当为5万亿,就是说,为了积累这1万亿,中国白白送了美国4万亿美元。

这4万亿全是中国的税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着的。

美国有了这4万亿后,原来用于生产这些产值的资本就必然转而他用,不再投资于生产这些产品了。

到哪里去了呢?

投资或投机了。

投资或投机的去处,主要是房地产。

所以这些年美国的房地产异常火爆,带动相关的金融服务业也异常增长。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就是这种格局和发展状况。

但是现在变了。

一切都变了。

变化的起点在于中国以人为本新政的实行。

中国政府迫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在长期的放血式发展后,终于被迫回头解决积累下的虚症了。

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出台,社会保障扩大,出口退税大幅减少,出口补贴被逐步取消,环境保护日益增强,资源节约控制不断严厉。

这样做的结果是一切产品的成本都上升了。

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成本直线上升了。

结果,出品商不能再继续过去那样低成本的出口了。

也就是说,中国不再这样大手笔地几万亿美元送人了,同样,美国也就不再能享受这样免费的大餐了。

这样的一个转变,即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急升,在美国会激起什么后果?

这数以万亿计的产品主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不大,美国人不能说不要就不要,美国人节衣缩食也没法避免不买。

买就得承担上升的成本,就得多付钱。

而美国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入是相对固定的。

美国人有两条路,一是多发美元,但这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这一招也试过了,美国人显然不能承受这一后果,目前尚处于有限的放弃中。

二是削减开支。

美国人必须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来填补这一方面开支的增加。

现在主要是这一招。

但这会使美国人在其他方面的开支急剧收缩,首先削减的,必然是过去普遍高消费的领域,这必然带来其他消费和投资或投机的减少,直接导致美国房市的衰退,房地美、房利美的坍塌就是明证,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二、危机四伏,路在何方?

1.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无非有三种可能:

V型,L型,U型,第一种可能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第三种可能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避免出现的是第二种情况。

2.自由贸易体系可能会受到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可能东山再起,伴随着经济衰退,世界各国失业人数急骤上升,英国失业人口十几年来首次突破200万,日本的失业率达到4.5%,已经到了临界点,美国有上千万人失业,失业率已达到7.6%,我国城镇失业率高达9%,城镇失业人口2400万,还不包括今年新增大学毕业生600万,700万新增加的城镇就业人口,500万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另外还要新增加200万,所以中国的就业形势是特别严峻。

预计2009年全球的失业人口将达到2亿1千万。

失业人口增加,政局就会不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最后就会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马来西亚政府是这样被推翻的。

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内乱,你像我们周边的印度、泰国等,法国前一阵子也出现工人大罢工。

为了减缓国内的就业压力,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求自保。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1930年美国通过了两个臭名昭著的法案,接着提高2万多种商品的关税,导致股票崩盘,经济危缩,1930年美国进口44亿美元,出口24亿美元,三年以后的1933年美国进口只有15亿美元,出口21亿美元,3年内全球经济下降了66%,经济下降了2/3,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最后还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解决了问题。

“如果商品不能越过边境,那么士兵就会越过边境”,所以贸易保护主义是最最危险的,比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本身更危险。

贸易保护的结果可能导致新的世界大战。

那么这一次的贸易保护主义和1930年的时候也不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会遭到全世界的一致反对,所以在玩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法上也还是有区别的,一是公开的,赤裸裸的。

你像美国,奥巴马上台以后提出了一个8000亿美元的经济剌激计划,增加6000人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