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401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学设计52《速度》教学设计

第2节速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教学难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用具】:

刻度尺、秒表、纸锥

【教学过程】

【要点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活动】:

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观察游泳比赛时,观众和裁判员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总结】:

方法一(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裁判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

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想】:

哪一张纸下落得较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

采用哪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没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怎样比较纸片

运动的快慢?

【总结】:

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即计算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要点2】:

速度及其测量

【总结】:

速度是用来描述_________

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

用符号____表示速度,_______表示时间,_______表示路程。

速度公式:

_____________,变形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

_______,

常用速度单位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会读汽车行驶时表盘中速度表指针的动态变化。

了解人和某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人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m/s.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为3×108m/s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4m/s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

1m/s=_______km/h20m/s=________km/h108km/h=_____

__m/s

注意:

会看速度标志牌和路程标志牌。

【活动】:

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表格:

【作业】:

1.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

(1)1080km/h=_________m/s;

(2)6.8×108nm=______m,(3)6.5m/s=_________km/h;(4)1.5min=_________s;(5)7200s=________h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通过的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那么它的速度为_____m/s,在第2秒内的速度为______m/s,前

2秒内通过的路程

为______m.

3.甲车的速度V1=36km/h,乙车的速度V2=15m/s,则V1_____V2,2小时内甲车行驶____米,乙车行驶30km需要_______小时.

4.汽车的速度计上有“km/h”字样,当速度计指针指在“90”处,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km/h=________m/s.

5.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可用符号________或_________表示.

6.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这辆车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速度.

7.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_____.

8.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位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______h.

9.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状况,今年4月份

我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大提速.2004年4月17日19时23分,西安至北京Z20/19次直达特快首发列车由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这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列全列软卧特快列车.陕西日报以“西安至北京直达特快列车昨开行,一路不歇到京城”为标题在头版进行了特别报道.Z20/19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1200km,运行12h,最高时速可达160km/h,即_______m/s.Z20

/19次列车西安至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11.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钱的直径,铜线的直径是()

A.1.45mmB.1.5mmC.1.9mmD.29.0mm

12.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行人B卡车C飞机D人造卫星

1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5.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

1,路程之比是2:

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2:

9B2:

1C9:

2D1:

2

【作业】

【教学反思】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听诊器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

示数变大D.电流表

示数变小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多

B.物体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可能增加

C.物体的内能增加,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其所含的热量越多

5.经抽考,我区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抽考项目为坐位体前屈。

如图是我区某学校利用图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四学生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

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

A.

B.

C.

D.

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12.36cm

7.一个标有“

”的灯泡接入某电路,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

A.等于40WB.等于33W

C.小于33WD.上述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8.【2017•齐齐哈尔卷】如图所示,电源电圧恒为6V,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3V,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0.6A.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的移动过程中,在保证电压表和电流表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2=20Ω时,R2的功率为0.8W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由5V减小到0V

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1A~0.3A

D.电阻R1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1W~0.9W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且等于灯L的额定电压,①和②是电流表或电压表。

开关都闭合时,无论将滑片P置于何处,灯L都能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都是电压表

B.只闭合S1,将P向右移动时,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C.只闭合S1和S3,将P向左移动时,R1消耗的功率变大

D.只闭合S2,将P向右移动时,灯L逐渐变暗,①的示数不变

10.如图,将均匀细木杆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铜丝端浸没入液体中后,木杆就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1;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密度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一些

C.l1>l2

D.l1<l2

三、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的敞口饮料瓶装满水,在侧面扎一小孔a,会有水喷出,此时,若用盖子将瓶口盖紧密封,则孔中的水将_____(选填“继续喷”、“停止喷”或“喷一段时间,停止喷”),原因是_____。

12.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200N,当分别沿力F1和F2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A时,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1_____F2.若实际提升物体的拉力F1=210N,10s将A物体匀速提升4m,则拉力F1的功率为__________W.若将此滑轮改成动滑轮匀速提升同样的重物,则机械效率将______

13.小明用嘴紧贴着小空瓶子的瓶口,吸口气后,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

这是由于瓶内的气压,瓶外大气压,屏内外的空气形成压强差造成的(均选真“增大”、“减小”或“不变”)。

14.樟脑丸放在衣橱里会逐渐变小,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是_____;我们能够闻到樟脑的气味说明分子在_____。

15.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6.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用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7.(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

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______,动能__________。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8.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的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如图所示。

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这是用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19.某同学将两节新干电池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并用电压表测开关两端的电压。

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_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_V。

20.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处(选填“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四、作图题

21.有一种声光自动控制的楼道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且只有夜晚天黑之后灯才能亮,白天无论发出多大的声音,灯也不亮。

如图,现有灯L、声控开关

(有声音时开关闭合)和光控开关

(光线暗时开关闭合),请设计并连接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

(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插座单独使用。

(______)

23.如图所示,竖直方向悬挂一平面镜,PQ为平面镜两端点,平面镜前站立一人,假设人眼处于S位置,试在右侧光屏上标出人通过平面镜所能观察的范围O1O2,并画出光路图.

五、实验题

24.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

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乙和丙,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2)此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

请再举一个应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实验:

_____。

2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______)

(2)实验中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端移动(左/右),移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_。

正确操作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

(3)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4)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

六、计算题

2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0.5A”字样,求滑动变阻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2)电路中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V,量程为3V,为了不损坏元件,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是5Ω,求电源电压.

七、综合题

28.小英家里有一个电吹风,该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

(1)小英将电吹风插头接入家庭电路中,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风扇与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什么?

(2)小英在某次用该电吹风工作的全过程中,她把电吹风的实际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图乙记录下来,请计算电吹风在全过程中总共消耗的的电能是多少J?

(3)该电吹风的电热丝在工作时的电阻值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A

C

D

A

C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8

9

10

答案

ACD

BD

AC

三、填空题

11.停止喷存在大气压

12.=84变小

13.减小不变

14.升华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匀速直线运动增大

16.热传递做功

17.运动状态不变减小

18.温度计示数升高做功

19.0

20.BB小于

四、作图题

21.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得,需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灯泡才能发光,则开关应串联。

22.

23.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1.然后连接S1与P并延长,交光屏与一点Q1,连接S1与Q交光屏与一点Q2,则Q1Q2区域就是人通过平面镜所能观察的范围

考点:

平面镜成像

五、实验题

24.用丝绸摩擦塑料板使整块塑料板带电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附木屑,塑料板竖立时,“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

【解析】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由于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由于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因此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大”字时,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C.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在平放的塑料板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时,塑料板上带电区域把木屑吸住.

将塑料板缓慢竖起,塑料板上“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没有电荷吸引而在重力作用下滑落.

25.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或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

【详解】

(1)乙、丙两图,都是水,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不同,可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6.

(1)略(此空2分)

(2)左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此空2分)

(3)35

(4)R断路

【解析】

实验中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正确操作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35Ω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R断路。

六、计算题

27.

(1)10V

(2)5V

【解析】

【详解】

(1)“20Ω0.5A”的含义是: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由I=

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U滑大=I大R滑大=0.5A×20Ω=10V;

(2)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是5Ω时,U=

=I(

Ω)=0.5A(

+5Ω),当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灯泡两端电压最小为1V,U=

=1V+

Ω∵U不变,∴0.5A(

+5Ω)=1V+

Ω,∴

=5Ω,电源电压U=5V.

七、综合题

28.

(1)并联;

(2)1.02×105J.(3)69.14Ω

【解析】试题分析:

(1)要让电吹风工作时吹出热风,需要电动机和电阻丝同时工作,即开关应置于图甲中的1位置,此时电风扇与电热丝是并列连接在电源上的,所以是并联连接;

(2)根据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可知:

P热=800W,t1=2min=120s,

P凉=100W,t2=3min-2min=1min=60s,

W总=W热+W凉=P热t1+P凉t2=800W×120s+100W×60s=1.02×105J;

(3)电热丝的功率:

P=P热-P凉=800W-100W=700W,

由P=UI,I=U/R得,R=U2/P=(220V)2/700W≈69.14Ω。

考点:

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距离的是()

A.

B.

C.

D.

2.下列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

A.太阳B.地球C.火星D.月球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调光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3A

B.某同学身体密度约1.02×103kg/m3

C.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5m

D.初中生的脚长约300mm

4.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

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重为200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约为80N,假如在5s时间内,物体水平移动了

,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

A.拉力F做功为30JB.物体重力做功为120J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

5.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青色

6.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腾D.

枯叶飘落

7.标有“6V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约为:

A.24Ω0.67WB.20Ω0.8WC.24Ω0.96WD.20Ω0.67W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B.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