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99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精讲第3讲氧气

第3讲空气的组成

智能概述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金属汞在空气中燃烧和氧化汞分解的定量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他科学家继续研究又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氩气。

空气的组成成分如下:

气体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称为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污染通常指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即粉尘。

问题解决

例1以下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                      ,实验应选择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如          、         .且生成物在常温下应为___(固体、液体或气体).

(2)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实验还能得出氮

气具有哪些性质了             、                (写出两条即可).

(3)如果图B中未安装止水夹。

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写出两条即可)             、       。

例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

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

(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例3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例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

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现象为: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

例5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

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验证】可能是氮气(N2).

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新的猜想】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

①;②.

例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刻意练习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有单质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2.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3和0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03和0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

3D.03与0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水银、汽油B.不锈钢、汽水C.空气、盐酸D.塑料、液氨

5.空气污染指数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计入其中的各项污染物除可吸入颗粒外,还包括的气体是(  )

A.SO2  O2  NO2B.SO2  CO2  NO2

C.SO  N2  NO2D.SO2  CO  NO2

6.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7.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

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

D.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8.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已知:

白磷在40℃左右即可燃烧)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日的是反应放热,使白磷达到着火点: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①白磷(足量):

②活塞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cm处,。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9.用磷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做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0.5克(过量)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点火后立即插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停止燃烧后待瓶温冷却到室温,把瓶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塞子,任水进入瓶里,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为瓶容积的15%.如果把0.5克(过量)白磷置于燃烧匙中,按照相同操作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21%.

(1)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在水面下打开塞子水即进入瓶内,主要原因是五氧化二磷溶于水,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3)白磷和红磷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10.如图,为了研究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

量筒内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少量白磷。

现把氢氧化钠缓缓投入水中并搅拌,这样做的原因是.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的原因是.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观察到,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处。

1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消耗空气中的部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

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如图).

(1)人吸气时,将活塞A(选填“打开”、“关闭”、下同),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的实验现象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

查资料知:

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Ⅰ:

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实验Ⅱ:

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g红磷和20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

(3)检验潮湿的红磷中有酸性物质生成的方法:

.

13.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2)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作为反应物的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填“是”或“否”)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

“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

”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

(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国际社会签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费氟利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

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

.

14.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以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设计实验】设计了如右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

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40mI.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⑤燃烧结束。

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

(l)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性,与课本实验相比,此实验改进的优点是_(答一点即可).

(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

(3)步骤③中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到   mL处(填整数).

(4)小华同学认为步骤⑤在保证活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整体横放,小华同学的理由是

15.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铜与氧气反应(2Cu+O2=2CuO)这一性质后,想做一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并在最后将铜丝进行回收。

(1)课外活动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做了如下实验: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50mL空气,如图。

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__ __ __ __ __ __ _mL,这是因为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②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③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

可能原因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2)课外活动小组发现红热的铜丝变黑后,为了回收再利用铜丝,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

物质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①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②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变成黑色的铜丝,并且充分反应,则回收的铜丝a的质

量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填“<”、“>”、“=”)铜丝b的质量。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子),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小玲同学用这套装置按下列操作过程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容器A. B中加入水,使B中的液面在15cm处。

③将过量的铁粉平铺在电热板上,盖好容器。

④通电加热铁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A的高度使容器A. 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最佳方法是___.

A.双手握住B容器,观察A中液面是否上升

B.双手握住B容器,观察A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C.调整A的高度,观察A. B中的液体是否出现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2)该反应中,铁粉发生了___ 反应。

(3)在该同学的实验中,下列物质能代替铁粉的有___.

A.红磷    B.木炭   C.铜粉    D.硫粉

(4)操作④结束时,装置B中的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CO)

过量的氧气

点燃

B

CO2 (HC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洗气

C

NaCl(Na2CO3)

适量的石灰水

过滤

D

O2(CO)

灼热CuO

洗气

A.AB.BC.CD.D

2.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37,n=2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g

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

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3.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如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AB.BC.CD.D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酸和碱反应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加热液体D.

闻气体的气味

5.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健康

①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②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用甲醛溶液浸泡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②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②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A.AB.BC.C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所用方法及试剂

A

CaO(CaCO3 )

高温煅烧

B

NaCl(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C

Cu(Fe)

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食盐水、空气、石油属于混合物

B.纯碱、烧碱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C.水银、金刚石和生铁都属于金属单质

D.棉花、蚕丝、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10.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

B.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完全反应

C.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1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CH4、C2H5OH、C6H12O6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药品B.

闻气体气味

C.

干燥氧气D.

测定溶液的pH

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2SO4、BaSO4两种白色粉末

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C

制备Cu(OH)2

向氧化铜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

D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A.AB.BC.CD.D

1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X+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由硫、氢、氧元素组成的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

C.X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

16

D.X属于有机化合物

1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填空题

16.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

(2)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的反应_____

(3)生成硝酸的复分解反应_____

17.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

如图是篮球比赛中篮球架的示意图。

(1)图中所标示的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钢制支架表面会刷一层油漆,这样做可以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有关,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工业上可用_____去除铁锈。

(3)玻璃钢具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材料。

请写出玻璃钢材料的优点_____。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实验。

(注:

所用金属大小形状相同、酸的体积浓度相同)

①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依据甲乙试管中产生此现象的速率甲大于乙,可知活动性Mg___Fe(填“>”、“=”或“<”);

②根据丙中现象_____________,可知活动性Cu>Ag;

③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试管中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

Mg>Fe>Cu>Ag,则补充实验中的试剂A、B分别为____________

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乙中剩余的铁加入丙溶液中回收丙溶液溶质的金属,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根据上图所示溶液中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最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⑴用化学式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②自然界最硬的物质________;

③常用的食品干燥剂________;④侯氏制碱法涉及到的“碱”________。

⑵生活中处处包含化学知识:

①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________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盖上锅盖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

④可以利用厨房中的________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⑤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衣服面料,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和天然蚕丝:

________。

20.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

(1)老师揭秘:

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

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

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3)该实验中,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比直接使用MnO2的优点是______。

(4)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集气瓶中盛放的物质b不同。

①铁丝燃烧,b为水,其作用是______。

②硫粉燃烧,b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