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220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docx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

福师1009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考试复习题一

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

单价

属性

作者

版本

出版社

介质类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66(上下册)

郭丹、陈节

2008年10月第1版

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填空题:

(20分)

1、《诗经》分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分类是以音乐为标准的。

考核知识点:

《诗经》的概况,参见P4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考核知识点:

《左传》的作者及其他,参见P32

3、《国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

考核知识点:

《国语》其书,参见P56

4、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先驱是老子。

考核知识点:

庄子的思想和美学观,参见P84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

考核知识点:

赋的形成、兴盛及变化,参见P119

6、《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自称著此书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考核知识点:

《史记》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意识、司马迁伟大的人格,参见P138、P134

7、保留乐府民歌最多的总集是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考核知识点:

乐府诗的结集,参见P170

8、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有阮籍、嵇康。

考核知识点:

正始文学之阮籍、嵇康,参见P204-211

9、庾信后期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二十七首,他的《哀江南赋序》是一篇有名的骈体文。

考核知识点:

北朝诗人庾信,参见P256

二、名词解释:

(20分)

1、三颂

考核知识点:

《诗经》的概况,参见P3-5

参考答案:

《诗经》中的《鲁颂》﹑《周颂》﹑《商颂》,合称三颂。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颂字可以释为容貌的“容”字,“容”即“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舞就有种子样子。

颂诗多无韵,配合舞步,声音缓慢,多不分章,是其特点。

2、骚体赋

考核知识点:

赋的形成、兴盛及变化,参见P119

参考答案:

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时流行的是“骚体赋”,形式上模拟楚辞,追随楚辞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之感慨。

代表作家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七发》等。

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考核知识点:

西晋文学,参见P213-214

参考答案:

从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年间起,约有二十多年时间,是紧承建安至魏末的又一个文学创作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间出现的作家较多。

钟嵘《诗品序》说:

“太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叔侄)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描述了当时诗坛的盛况。

过去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两种倾向:

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很盛,二是追求词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4、陶谢

考核知识点:

陶渊明、谢灵运,参见P226-229、P244-248

参考答案:

东晋末年、南朝初的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的并称。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开拓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

两人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在田园山水中寄寓自己的生活情趣,所以并称。

杜甫有诗“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但谢诗在内容上远远不及陶诗深厚感人,艺术风格上也大异其趣:

陶诗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自然景物只作为兴寄的手段;谢诗以直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思想感情的抒发只作为间接的点缀。

陶诗平淡、清新、自然;谢诗富艳精工,期以人工达自然。

三、简答题:

(24分)

1、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简述《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

考核知识点:

《左传》的语言艺术,参见P48-51

参考答案:

《左传》的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和它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

《左传》的叙事语言,简洁、传神、词约义丰、意蕴深厚。

前面已有论及格。

这里着重谈谈颇具特色的行人外交辞令。

作者记载了不少委婉动听的外交辞令,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写出了历史人物的风采。

 出色的外交辞令,可以消弭兵燹之灾,使敌国退师,使国家转危为安,这个例子,最著名的要数僖公三十年的烛之武退秦师。

城濮之战后,晋国要惩罚一些离心离德之国,便联合秦国围郑。

在秦晋两国强兵压境的危急关头,烛之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秦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知亡矣!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簿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国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说秦伯,先从亡郑说起,指出亡郑无益于秦。

无益的原因,一是“越国以鄙远”,难以实现。

二是即使亡郑,得利的不是秦国而是晋国,“焉用亡郑以陪邻?

”三是“邻之厚,君之簿也”。

晋国强大,秦国必然削弱。

这层层剥笋似的剖析,必然引起秦穆公对郑的后果的深思。

接下来,烛之武再从不亡郑这一角度发挥。

不亡郑,不但于秦无害,反可坐享其利。

这样,两相比较,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弦外之音,还有讥秦受晋役使之意。

为了瓦解秦晋联盟,加深两国的矛盾,烛之武又旧怨重提,指出晋国背信食言,历来如此。

最后归结到晋之野心,不独在郑,还将侵秦。

这样的层层深入,晓以利害,终使秦穆公深思再三,翻然醒悟,毅然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免除了一场兵燹之灾。

类似的例子还有如僖公四年的“屈完如齐师”僖公二十六年的“展喜犒师”,宣公三年的“王孙满对楚王问”。

外交辞令的成功,常能起到武力和军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2、简述骈文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参见P258-259

参考答案:

骈文,亦称骈俪文或骈体文,与古文(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

二马相驾曰骈,成双成对曰俪。

所以骈文全篇以偶句为主。

其特点有三:

语句方面,讲究对偶,要有工稳的对仗,整齐的节奏;以至于发展到“四六体”,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音律方面,讲平仄,有时叶韵,增加文章的音韵美;行文方面,讲究用典和藻饰,使文章委婉、典雅、精炼和华美。

在创作上,古文讲“气势”;而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在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3、请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部文学批评著作及其作者。

考核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参见P267-272

参考答案: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时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出现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的繁荣,出现了文学批评专著。

比较重要和著名的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

四、论述题:

(36分)

1、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

《庄子》的散文艺术,参见P87-91

参考答案:

庄子散文的创作方法,可以用《庄子·寓言》篇中的一段话来概括“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即编造一些故事,以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语言,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重言,即假借受尊重的人、有影响的人说的话。

(为使别人容易接受)卮言,出于无心、随便说出的话。

和以天倪,即抹掉天地间一切差别之意。

总之,不管现实情况如何,随意编造,信口说出,一切随随便便。

这就是庄子自认为的文章特点。

  《庄子》散文的风格历来被认为具有“汪洋恣肆”和“恢诡谲怪”的特点。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

“(庄子)其学无所不窥,……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

”清人刘熙载《艺概·文概》评论庄子之文是“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缥缈奇变”。

鲁迅说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奇幻的想象,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于以神奇之笔,创造出雄奇开阔的境界。

如第一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雄放奇幻,尤其是大鹏的形象、藐姑射山上的神人。

作者极尽夸张描绘之能事,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心灵追求寄寓于极生动的文学形象中。

其想象,往往是气象恢宏,意境开阔,云烟吞吐,幻化无端。

不仅鲲鹏、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如此,就是文中“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这几句对苍天的描绘,同样显示出庄子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再如《秋水》篇描写秋水浩荡奔腾、气象万千的景象,也有很雄阔的意境: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马牛。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汪洋向若而叹。

  淡淡几笔就把秋天河水浩荡无崖、汹涌澎湃、苍茫磅礴的气势和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写得酣畅淋漓。

此外,在《养生主》中把解牛的劳动描绘成如一首音乐、一场舞蹈(“庖丁解牛”),也是非常大胆而奇特的。

再如《徐无鬼》写匠石运斤成风,《至乐》写与空髑髅对话,《秋水》写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外物》写任公子钓鱼,都是想落天外、奇幻无比。

其次是描写精工,形神毕肖。

庄子刻画物态的技术是非常高明的。

摹物叙事,意到笔随,异趣横生。

如《齐物论》中对“地籁”的描写: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这是形容古树上大小斑驳的树孔。

(洼者,水洼;污者,下陷的坑。

)下面就形容风吹这些树孔发出的各种声音: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

  激者是激水声,謞者是箭飞行时之声,叱者是大声叱人之声,吸者为吸气声,叫者,叫喊声,譹者为哭泣哀号声,宎者为深沉之声,咬者是清亮之声。

这种对众窍和风声的千差万别的描绘,可以说是声形毕肖,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

《秋水》篇写秋天大水的情景,把秋雨的到来,沟满河平,百川奔流,浩荡无限的空阔景象,写得气势磅礴,十分形象。

  第三是寓言丛集,喻中设喻。

庄子自己也“寓言十九”。

所以,以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也是《庄子》的最大特色。

寓言的运用,说明其思维方式仍不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作者在思维及其表达过程中,不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而是通过具有直观特征的具体形象、类化表象和集体表象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表达。

这虽然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但却使作品具有强烈形象性,而且能起到“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作用,“于此见寓言之妙”(刘熙载《艺概·文概》),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哲学与中国古代寓言艺术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例如,庄子主张纯任自然、返扑归真,主张绝圣弃智,甚至把知识看成罪孽,于是用了一则“浑沌”的寓言进行巧妙的比喻和暗示: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

尝试凿之。

”日凿开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倏与忽似乎出于好心,为报答浑沌的恩德,为他每天凿出一窍,七天过去,七窍是凿开了,浑沌却死去了。

浑沌之死,就是“有为”的恶果。

这一则寓言,把庄子“无为”的哲学思想演绎得再明白不过了。

《庄子》中的寓言是很多的,如“庄周梦蝶”(《齐物论》)、“庖丁解牛”(《养生主》)、“轮扁凿轮”(《天道》)、“蜗角触蛮”(《则阳》)等等。

庄子寓言意境开阔,雄浑奔放,常给人以“壮美”的感觉,如“鲲鹏展翅”、“任公子钓鱼”、“运斤成风”等,再一个是奇异诡谲,神妙莫测,如“舐痔得车”、“大冶铸金”、“儒以诗礼发冢”等,在谲怪之中,含有更多的辛辣讽刺和严峻的剖析。

庄子运用比喻,层见叠出,给人应接不暇之妙。

如《逍遥遊》,本来文中的所谓鲲鹏、蜩、学鸠都不过是比喻,在这之中,又插入了一系列的精妙比喻,即水与舟、朝菌和蟪蛄、冥灵和大椿等比喻,用这些比喻来说明蜩、学鸠不知小大之辨,这是比中之比。

其他如《胠箧》《马蹄》等篇中的比喻,也都是绝妙而深刻的。

2、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何理解这句话?

考核知识点:

“无韵之《离骚》”,参见P154-159

参考答案:

把《史记》与《离骚》相类比,前人已多有论述。

明人杨慎说:

“太史公《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

”(凌稚隆《史记评林》引)李晚芳说:

“司马迁作《屈原传》,是自抒其一肚皮愤懑牢骚之气,满纸俱是怨辞。

”(《读史管见》卷二)刘熙载说:

“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

”(《艺概》卷一《文概》)刘鹗说: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老残游记序》)而鲁迅总括前人的论述,一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最为简省精当。

“无韵之《离骚》”,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就是指《史记》具有深厚的怨愤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笔端常带着感情。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充分认识到情感的因素在创作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而且认为这种情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怨愤。

历代圣贤之作,皆发愤抒情所得。

这就为《史记》成为一部充满感情的作品、成为一部象《离骚》那样的伟大史诗找到了创作主体的思想理论依据。

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坦露自己的情感历程: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推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效左丘、孔子以著书,这样的伟业本来就使司马迁处于一种澎湃的激情之中。

李陵之祸的打击,不但没有熄灭他的激情之火,反而使他在屈辱中得到激励,在悲痛中奋起,把腔中的一腔郁结,倾泄于笔端。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司马迁是发愤以著史,著史以寄情。

司马迁“发愤以著书”的理论和写作心态,无疑的注定了《史记》将成为一部充满作者感情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的这种感情,首先在屈原身上产生了共鸣。

司马迁的人品、遭际,与屈原极其相似。

《屈原列传》写道: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对于君王和楚国是一片忠心,结果是见疑被谤,行吟泽畔,自沉汨罗。

司马迁是“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然而“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终至于招致宫形,蒙受羞辱。

屈原是“嫉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这与司马迁“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心情又是何其相似。

这种心灵上的共振,决定了司马迁写《屈原传》并不注重于屈原一生的详细事迹,而重在于为屈原,也为自己一抒满腔的怨愤与不平。

请看《屈原传》中的这些文字: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诟,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这些文字,既是对屈原人格的赞颂,也是司马迁自己内心心灵的写照;既是对《离骚》的赞美,也是自己的创作理想与追求。

司马迁与屈原,《史记》与《离骚》,的确是完全达到了神合韵谐。

难怪后人如陶必铨曰:

“《屈贾传》顿挫悲壮,读之如见其人,《史记》合传之最佳者也。

虽然,史公亦借以自写牢骚耳。

”(《萸江古文存》卷三)李景星曰:

“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

”(《史记评议·屈原贾生列传》)这样的文字,也的确不是史书,而是抒情文字,而是饱含激情“诗”。

还有一篇可称为“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之二子,兄弟让位而出逃,又反对武王以暴力伐纣,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饿死。

和《屈原列传》一样,司马迁一反史书的常规,而以议论为主,借为伯夷立传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问。

尧让于舜,舜让于禹这样的禅让为人交口称赞,而许由气节至高,则不见记载,这是为什么?

孔子说: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以为伯夷“无怨”。

但是读他的《采薇歌》,是无怨吗?

夷、齐积仁洁行而饿死,颜回好学而早夭;盗跖杀不辜,肝人肉,竟以寿终,这就是天道吗?

至于近世,操行不轨的人终身逸乐富厚,小心谨慎之人却屡遇祸殃,更是不可胜数,这又是天道吗?

这是对天道不公、社会不平的愤怒的质问。

司马迁从伯夷叔齐高风亮节联想到自古以来仁人志士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受的屈辱与痛苦,对天道赏善罚恶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于是也象屈原《天问》一样,发出愤怒的呼喊。

这是一篇怨情勃发的抒情文字。

司马迁纵横议论,出入古今,悲叹、感慨洋溢其间。

黄震评此篇曰“太史公疑许由非夫子所称,不述,而首述伯夷,且悲其饿死,为举颜子盗跖反复嗟叹。

卒归之各从其志,幸伯夷得夫子而名益彰。

其旨远,其文逸,意在言外,咏味无穷。

”又曰:

“太史公载伯夷采薇之歌,为之反复嗟伤,遗音余韵,把挹莫尽,君子谓此太史公托以自伤其不遇,故其情到而词切。

”(《黄氏日钞》)钱钟书曰:

“此篇记夷齐行事甚少,感慨议论居其太半,反论赞之宾,为传记之主。

马迁牢骚孤愤,如喉鲠之快于一吐,有欲罢而不能者。

”(《管锥篇》第一册)都深得马迁之旨。

当然,所谓“无韵之《离骚》”,并非仅指《史记》中的某几篇作品,而是指整部《史记》的意旨与神韵。

我们在许多篇章中都可以看到司马迁个人感情的流露。

如《孔子世家》曰: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孟子荀卿列传》曰: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表示对孔、孟的敬仰之情。

《管晏列传》曰: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流露出对晏子的向往之情。

《刺客列传》说:

“自曹沫到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可以看出司马迁被侠义精神感染所产生的激情。

《游侠列传》序说: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又说: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

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耶?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基于这样的认识,司马迁贯注于《游侠列传》中的感情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司马迁在叙事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或褒美、或贬恶、或赞颂、或悲慨的感情,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了。

韩兆琦先生曾总结《史记》的抒情性,言极准确精当,可助于我们理解“无韵之《牢骚》”的旨义,其言曰:

“《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不是客观地叙述事实,而是饱含着作者的强烈爱憎。

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评判。

同时,由于作者自身的悲惨遭遇,因而他的笔端时常流露着一种愤疾之情,一种沉郁之气。

有的通篇是借古人行事来抒发自己的愤世之志;有的是夹叙夹议,火花四射,喷泄着慷慨之音;有的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飞来之笔,平空插入一段淋漓尽致的悲悼惋叹。

那种对佞儒、酷史们的尖刻讽讥,那种对刺客、游侠们的倾心赞颂,那种对失路英雄、含愤志士们的无限同情,等等,这些地方都明显地带着司马迁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使整部《史记》成为一首爱的颂歌,恨的组曲,成为一首用整个生命谱写成的饱含着司马迁全部血泪的悲愤诗。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史记·选注集说》前言第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不同,并举例说明。

考核知识点:

南北朝乐府民歌,参见P236-243

参考答案: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乐府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艺术风格。

南朝乐府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乐府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西洲曲》是一首艺术形式最为成熟的作品。

此诗最早著录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江淹作。

《乐府诗集》归入“杂曲歌辞”,题为《古辞》。

《玉台新咏》成书于梁代,《西洲曲》的产生不可能迟于梁代。

从诗作的内容看,此诗保留着民歌的特色,非文人创作,但又可看出经文人润饰改定。

历来认为此诗较为难解,难解之一是叙事主角,或认为是女子口气,或以为是男人口吻。

实际上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的。

但也有第三人称叙事的插入。

难解之二是字句有所省略,文意时有暗转。

总起来说,是写一位江南女子对情郎的执着的思念“忆梅”二句,写春日女子见梅花盛开,回忆当初曾与情人于西洲的梅下欢晤。

“下西洲”,即到西洲去,因如今梅花又开,故欲到西洲折梅,而今情人又在江北,所以到西洲折到梅后,将寄江北。

头两句过去众说纷纭,歧义颇多。

如西洲地点,唐代温庭筠《西洲曲》有“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故疑西洲即武昌;一说西洲在南昌。

中唐诗人耿湋诗《春日洪洲即事》有“钟陵春日好,春水满南塘”,据此则南塘在南昌,今南昌有莲塘地名。

这些,只可供我们参考。

“单衫”二句,用第三者的口吻写豆蔻年华女子的美丽可爱。

鸦雏,小乌鸦。

鸦雏色,极精确的写出豆蔻少女的神态。

“西洲在何处”,说明西洲离其家不远,而且此二句还透露出女子能划船。

从第七句开始,转入采莲怀人的情节。

“日暮”是夏日,头两句写女子的家所居环境。

“树下”二句写女子的家门口,“门中”二句将镜头推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