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278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穿越时空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个老朋友,看看,谁来了?

出示课件(哆啦A梦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多啦A梦和他的朋友们带来了它的时光机想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去一个地方,你们想去吗?

大家准备好了,闭上眼睛,出发了!

(配音效:

播时光机的声音)请大家睁开眼睛,我们回到了那古老而又美丽的宫殿(出示宫殿图)看!

多么富丽堂皇的宫殿呀,瞧,是谁来了?

(二)随课题识字:

“陶”:

1、师:

(拿陶罐图)【贴图】之前陶罐悄悄告诉我说如果你们能把它的名字写漂亮了它会更开心的!

能做到吗?

2、指导书写“陶”:

师范写(口头强调“缶”字的写法)——生仿写——展示、评价。

谢谢大家把陶罐的名字写得这么漂亮!

【师板书陶罐。

】——(或只师范写说要点,生书空即可?

3、师:

瞧,又有一个新朋友来了,看,是谁?

【出示铁罐图,贴图,师板书铁罐】

4、质疑过渡: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板书:

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过渡: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走近这个有趣的童话,看看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师: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07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

(出示课件)

师: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组词语。

你们能读准字音吗?

(生字注音)

骄傲  恼怒  奚落  吵闹  羞耻  无影无踪

光洁  谦虚  朴素  价值  美观  和睦相处

(1)、学生齐读词语——指名说要注意的字音

(2)、两组词语不同色:

分组读,看看这两组词分别是描写谁的?

(二)、整体感知

1.自主概括课文内容。

师过渡:

让我们回到课文。

课文按时间顺序分成了几部分?

(两部分:

很久以前和许多年过去了)那么,我们只要通过提取课文的关键词句,把这两部分的内容加一加,就能概括出文中的主要内容了。

请大家就用刚才这两组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

2、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

课文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   )的铁罐看不起(  ),常常(   )它。

时间在流逝,许多年过去了。

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却(   )了。

3、小结:

选得真准确。

生齐读。

我们先弄清是谁和谁发生的事,再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就能把主要内容概括完整了。

这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方法,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察铁罐图,导入第一段学习:

【出示铁罐图】

过渡:

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去深入认识一下我们的新朋友。

刚刚读过课文,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请生说)

师:

是呀,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

这段中的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看不起、奚落)

过渡: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2-9自然段,看看铁罐究竟是如何奚落陶罐的。

(二)学习课文的2-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PPT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想: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

(1)、找一找,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用“——”画出来,用“△”画出描写他们神态的词语。

(2)、读一读,把他们不同的感受读出来。

你从这些话中感受到什么?

(3)、想一想,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铁罐?

1、研读铁罐

师:

(口令)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找到了故事中铁罐奚落了陶罐几次?

(生说)

  

(1)铁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研读

   师:

谁来说说铁罐第一次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生说)

【出示课件: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师:

“傲慢”是什么意思?

(谁能给它换个词语?

)(生:

骄傲)。

师:

谁能上来对大家做个傲慢的表情?

(指名生上前)(师点评,眼睛、嘴巴……)果然是只傲慢的罐子

师:

把“傲慢”这个词放在了提示语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说话人的神态及心情,从同学做的表情就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铁罐的(自大、目中无人),平时读书时我们要多加留意。

师:

我们再回忆一下,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句子的哪里?

(既可以在人物说话内容后面,也可以在…(生接,中间)…,还可以在…(生接,前面)…)而这里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就更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了。

师:

来,带着你的表情和理解把这句话读给全班听一听?

师点评:

(或还欠点)有点挑衅的味道了。

师:

你们有没有发现铁罐在说这句话时,还有哪个词看出他特别瞧不起陶罐?

(课件变色:

陶罐子)是的,它称呼陶罐为“陶罐子”这是有多么不屑与无礼呀。

师:

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1-2生再读)来,全班带着你的表情和理解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师点评,不错,你们把铁罐演活了!

(2)铁罐第二次奚落陶罐研读

师:

好,我们接着看,铁罐第二次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谁来读读你划到的句子,标出的词语。

师点拨“轻蔑”

师:

轻蔑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他。

(对,铁罐根本就看不起他。

这就是轻蔑,懒得搭理你,看不起你。

   师点拨“懦弱”

师:

是啊,自认为了不起的铁罐还说陶罐是个什么?

(生接:

懦弱的东西)

师指导:

对呀,铁罐原本只是无礼的称呼它为“陶罐子”,现在叫它“东西”了,而且还是个(生接——懦弱的东西)。

这说明什么?

(或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轻视的程度越来越深)在这里,轻蔑、神气、懦弱,都要读出铁罐的奚落。

来,男女生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更好。

男生先来,女生再来。

(男女生赛读)

师:

现在你就是铁罐,怎样把这种看不起的语气读出来?

(生1读)还可以读得更加看不起一些。

(师范读)谁再来加上轻蔑的表情来读读一读?

分组读:

比比哪个组读得更轻蔑一些,更看不起一些!

  (3)铁罐第三次奚落陶罐研读

   师点拨句子中的感叹号、反问句、词语“恼怒”

师:

第三次呢?

谁来读铁罐第三次奚落陶罐的句子?

(指名读)他说这句话时已经怎么样?

(生接:

恼怒了)恼怒又是什么意思?

换个词语?

(生:

生气、发怒)

师:

我们仔细看看它说的话。

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铁罐的恼怒、生气的。

(师提示,留意一下标点,作者连续用了几个……?

)(生接:

感叹号)

师:

是呀,两个感叹号,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师:

把你生气时的感受放到这句话当中读一读。

谁来读?

师:

你生过气吗?

你生气、恼怒时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师提示:

眼睛……手……脚……)(预设生接:

眼睛瞪圆,手乱指,跺脚……)

师小结:

对了,会读书的孩子不但会从声音上让我们体会到铁罐当时的神态,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体会到的表情、动作读一读。

来,全体起立,带上你们的表情,动作读一读。

(4)铁罐第四次奚落陶罐研读

师:

铁罐第四次奚落陶罐的句子是哪一句?

谁来读?

(指名生读)【PPT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我们也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

现在从铁罐一次又一次说的话中,你现在知道“奚落”是什么意思了吗?

(课件“奚落”)

小结:

原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就能帮助我们就能理解词语了。

(板书:

奚落)

   师:

你们发现了吗?

铁罐最后说的这句话里的提示语与前三次的有什么不同?

(如生说不出师提示:

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铁罐前几次说话的提示语里都有怎么说的,第一次是“傲慢地说”,第二次说它带着“轻蔑的神气”,第三次是“恼怒地说”,可是第四次却没有任何提示,没有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

大家想一想,这一次他会怎样地说?

谁能补充?

师:

要填出合适的神态,我们就要学会联系前文的内容,从上面神态的词语我们看出铁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还有哪些词看出他情绪的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称呼的变化:

最后它说陶罐——生接“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对陶罐的态度越来越恶劣,说明他比原来——更生气,更恼怒了。

出示句子填空。

师: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演一演,好吗?

(请你带着“……”的情绪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

师过渡小结:

同学们,从铁罐的一次次奚落中,你一次次感受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

预设生:

骄傲;目中无人;看不起他人;骄傲自满;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

(板书:

傲慢无礼)

3、总结:

    师:

刚才我们用划一划、标一标、读一读、演一演的方法了解到铁罐的为人。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个学习方法,四人小组进行学习,再读课文,深入了解陶罐的为人又是如何。

2、研读陶罐

小结学习方法:

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

(1)、师:

面对如此傲慢,如此无礼的铁罐,陶罐是什么态度?

他是怎么说的?

我们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深入了解陶罐。

【PPT出示学习要求:

再次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想:

陶罐是怎样回复铁罐的呢?

1、找一找,面对铁罐的无理,陶罐是怎么说的?

请用“~~~”画出来,并用“△”画出描写他神态的词语。

2、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3、想一想,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陶罐?

(2)、小组汇报学习。

师:

我们先看看陶罐用什么态度怎么回应铁罐的,你们画了哪些句子和词语。

(出示句子:

对应在铁罐说的话下面)

第一次回应:

A、(提问):

从哪里看出陶罐谦虚?

(铁罐兄弟)

B、师:

铁罐那么傲慢地对它,它还是如此谦虚,来读读陶罐的话。

第二次回应:

A、当铁罐说陶罐是个“懦弱的东西”时,陶罐还想好好得和它解释。

B、你现在就是陶罐,你来好好跟铁罐说说。

(指名读)

第三次回应:

A:

当这铁罐已经恼羞成怒了,陶罐还是在跟他讲道理。

它说:

“……”。

(是啊,陶罐才不会和铁罐一样大吵大闹呢!

)(板书:

说理)

师过渡:

提示语中的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

(出示课本7-8自然段。

(3)、练一练:

请读7-8段,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

小组内讨论并确立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a.生(小组代表)预设:

陶罐很温柔、不生气、和气、无奈……铁罐:

发疯、更加生气、怒火冲天……

b.指导读:

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4)、师:

从陶罐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什么?

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

谦虚、善良、大度、宽容、心平气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彬彬有礼……

师:

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和气、礼貌待人、心胸宽阔的陶罐。

(3)、师引读: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读读陶罐的话。

“当铁罐傲慢的对它时,它谦虚地说:

“________”。

“当铁罐骂它是个懦弱的东西时,它坚定地说:

“_________”。

“当它为自己争辩时激怒了铁罐,这时陶罐又无奈地说:

“__________”。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师: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   )的陶罐。

大家都感受到了它的谦虚大度。

(板书)

四、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1、同桌组合读(去掉旁白)。

2、全班分角色(按同桌读时分好的角色)读铁罐的要读出他的傲慢、无礼;读陶罐的要读出他的谦虚、和善、宽容,教师读提示语,。

(可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读后师生评议分角色朗读情况。

五、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师:

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课件:

生预设:

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板书:

坚硬) 

师:

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生预设:

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

(板书:

易碎)

师总结:

是呀,这节课,我们通过划一划、标一标、读一读、演一演的方法分别感受到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铁罐拿自己的长处跟陶罐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

师过渡:

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故事最后,它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附板书设计:

      

   27、陶 罐   和   铁 罐

 

        谦虚大度       傲慢无礼

       说理

                             (陶罐图)       (铁罐图)

                                         奚落

                    坚硬            易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