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769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5套最新编辑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

A.洞庭湖流域B.太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D.洪湖流域

3.一个北宋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是(  )

A.河北和河南B.江浙和广东C.福建和广东D.江浙和四川

4.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南宋临安城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计划是不可行的(  )

A.城内客商往来不绝B.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C.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持续昼夜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建立

5.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

它是(  )

A.“会子”B.“瓦子”C.“关子”D.“交子”

6.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

7.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B.随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8.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

9.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A.魏晋南北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10.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交子B.会子C.关子D.铜子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材料二:

 

南方

北方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12.搜集、分析资料,探究历史的真实。

下面我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资料探究宋朝的海外贸易。

【走进政策】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1)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政府的什么态度?

关注史实】

(2)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说说南宋海外贸易的盛况

【整理结论】

(3)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问题,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2.B3.D4.D5.D6.A7.C8.A9.D10.A

 

二.非选择题

11.

(1)发展:

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原因: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12.a海外贸易获利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收入。

说明宋朝政府重视和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盛况:

宋朝时期,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c.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周边民族的兴起与强大,陆路受阻;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先进;政府的鼓励政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

A.茶树、烟草B.棉花、大豆C.棉花、茶树D.棉花、玉米

2.根据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

A.日本B.越南C.印度D.朝鲜

品名

原产地

传入

特点

占城稻

宋朝

成熟早,抗旱力强

3.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开始于(  )

A.西汉B.隋朝C.唐朝D.宋朝

4.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

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领先于日本B.落后于欧洲C.居世界前列D.比阿拉伯发达

5.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

6.《宋史》中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7.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8.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9.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

10.南宋诗人陆游说: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

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1.南宋时,南方人的主食是(  )

A.米饭B.面食C.肉类D.鱼类

12.两宋时期,一行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这一行业是(  )

A.丝织业B.棉纺织业C.造船业D.制瓷业

1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

A.扬一益二B.苏湖熟,天下足C.无徽不成商D.湖广熟,天下足

1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15.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二.综合题

16、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7.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

18.对比唐朝的长安城和北宋的东京有何异同点?

1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

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

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

(2)结合图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

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

材料三 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力。

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固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

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请你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参考答案:

1.C2.B3D4.C5.C6.D7.C8.B9.C10.D11.A12.B13.B14.D15.B

16.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2)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17.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

18.对比唐朝的长安城和北宋的东京有何异同点?

19.

(1)表现:

①水稻: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地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理解: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2)物品:

瓷器。

产地:

河北或景德镇。

(3)宋朝经济的发展(或经济生产力的增长);航海技术的改进。

20.

(1)经济重心南移

(2)政治因素: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人口因素:

为躲避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

技术因素: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经验。

自然因素:

南方有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政策因素: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3)重视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团结;重视教育;重视保护环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单项选择题

1.“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2.“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

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

”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A.西汉B.唐朝C.北宋D.南宋

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4.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5.一位法国学者说: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①交子②在报纸上看新闻③瓦子④发电报问候亲人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6.下列叙述错误是()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D.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首位

7.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

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

2、非选择题

8.阅读下面的材料: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剃头、剪头的,相面、算卦的,等等,十分热闹。

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

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瓦子”是一种什么场所?

 

(2)它在宋朝城市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从它的内容上看,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哪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1.C2.C3.A4.A5.A6.B7.C

8.

(1)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①城市的繁荣;②商业的发展;③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3)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

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检测题

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无徽不成镇。

2.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是在()

A、宋朝B、隋朝C、五代D、唐朝

3.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A.北宋初期B.北宋后期C.南宋初期D.南宋后期

4.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A.越南B.朝鲜C.印度D.日本

5.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交子B.会子C.美元D.英镑

6.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D.“苏湖熟,天下足”

7.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道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B.宣政院C.市舶司D.理藩院

8.《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9.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B.广州C.临安D.泉州

10.材料一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高宗说: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⑴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⑵为有效管辖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检测题答案:

1、C2、A3、D4、A5、A6、D7、C8、B9、C

10、

(1)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2)市舶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

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

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

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

A.

B.

C.

D.

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  )

A.

B.

C.

D.

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

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12.南宋诗人陆游说: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手工业进步

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下列属于两宋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  )

A.

B.

C.

D.

14.在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时,某学习小组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5.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B.景德镇C.西安D.绍兴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17.宋朝的海上贸易超过前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机构),加以鼓励,当时的商船最远到达  (地区)和非洲东海岸。

18.宋朝时,农业得到大幅度发展,原产北方的  、  、和豆类得到广泛种植,  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9.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它出现在何时何地?

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21.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

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

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哪些(举出两个例子)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

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宋史》曰: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原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宋史》曰: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说明了什么?

23.图示内容说明了两宋时期经济中心的南移,请根据所学,撰写历史小短文。

具体要求:

(1)题目自拟。

(2)内容包括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各写一点即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一点即可)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字数为200字左右。

24.关于南方经济开发的作用,下面二人展开争论:

(1)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请你简单列举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

为什么?

(3)结合中国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