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A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925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库A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题库A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题库A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题库A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题库A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试题库A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题库A六.docx

《试题库A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库A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题库A六.docx

试题库A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六一、名词解释1、物质2、国体3、价值规律4、上层建筑5、社会存在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4.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5.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6.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7.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1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13.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4.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5.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B)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8.“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这段话表明(A)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19.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这说明(D)A.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B.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C.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0.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C)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三、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D)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3.“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4.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

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B)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5.“脱离了整体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BD)A.整体依赖于部分B.部分依赖于整体C.整体是部分至和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8.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BCD)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10.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BD)A.必然B.必然王国C.自由D.自由王国四、判断说明题1、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2、辨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4、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5、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五、简答题1、简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简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4、从意识的起源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试分析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物质:

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国体:

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联合哪个阶级,反对和镇压哪个阶级。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4、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设施。

5、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C5、B6、A7、D8、C9、C10、B11、B12、A13、A14、C15、B16、B17、D18、A19、D20、C三、多项选择题1、BCD2、AB3、AB4、AB5、BD6、BD7、CD8、BCD9、BCD10、BD四、判断说明题1、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错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凡是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或统一的本原的观点,即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称为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在世界统一于什么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它们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2、辨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

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3)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错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成正比。

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以增加生产商品的价值量是,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单个的劳动生产率决定。

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商品价值量显然下降。

如果单个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不受影响。

4、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错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

在竞争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

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5、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也就是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

价值增殖,但就其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又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

(2)该命题的错误是没有分清流动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来自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作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五、简答题1、简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自始至终。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三个环节,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为基本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以生产力为起点。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最终使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也要发生变革。

由此,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3、简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4、从意识的起源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

因此,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②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吸取对方中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试分析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及其作用。

(1)垄断资本的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

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中,为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全球化经济危机,就有必要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经济协调机制。

(2)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

二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经济协调加强了各国间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

(4)国际经济协调从根本上说是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