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066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齐读词语盘点

2、听写词语

招牌担忧急切惧怕知趣光顾恐怕充足理由屋檐其实支撑鼓励环绕娱乐感叹周游思考品味片段忽略意义方式倾盆大雨毫不犹豫

3、找出本单元出现的四字词语(出示幻灯片)

饥肠辘辘滚瓜烂熟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大显身手心安理得念念不忘呕心沥血倾盆大雨毫不犹豫

4、说出近、反义词(指名回答后出示幻灯片)

近义词

急切—急迫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适宜—适合光顾—光临

充足—充分鼓励—激励

随便—随意可靠—牢靠领悟—领会

培养—培育贯通—贯穿起码—至少

环绕—围绕娱乐—消遣

熟悉—熟识思考—思索品味—品尝

忽略—忽视亲切—亲热

跳跃—跳动呐喊—呼喊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灿烂—绚丽

倾盆大雨—滂沱大雨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反义词

急切—从容贪婪—知足惧怕—泰然

隐藏—公开暂时—长久

轻松—沉重喜欢—厌恶主张—反对

困难—容易毫不犹豫—优柔寡断

忽略—重视熟悉—陌生注意—忽视

隐藏—公开继续—中断

亲切—冷淡愉悦—沮丧悲惨—幸福

皎洁—昏暗囫囵吞枣—字斟句酌

二、强调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10页第7自然段

三、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1、《窃读记》作者:

林海音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中心思想:

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

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内容:

面对孤寂漫长的旅程,作者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戴上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反复读一本书如与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感受,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有百读不厌。

中心思想:

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天下书为侣》将书比喻为家、故地、另一个人、朋友、伴侣,表达了爱书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收获和精神享受。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作者认为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自己的家,是自己的伴侣,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就像与自己同行的另一个人,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中发现新东西。

四、背诵“日积月累”

五、作业:

1、默写“日积月累”和1次

2、背诵《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第二单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先认读后听写

幽芳 漂泊 唯独 顿时 慈祥 稀罕 离别 大抵 精神 品格 灵魂 骨气

民族气节磨难欺凌 境遇 毕竟 所谓 梳理 衰老 珍藏 手绢 华侨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二、复习《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

宋,王安石

这是一收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的思想感情。

B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

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秋思》全诗的大意是: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A全诗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

B“秋风”给人的感觉是萧条、凄凉,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和思乡怀亲的心情。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

清,纳兰性德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长相思》词的大意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A这首词叙写了戍边打仗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夜不成寐,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B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将士深夜羁旅野外,离家乡远,行军艰难,下阙写将士夜不成寐、思念家乡。

这三首诗词都表达了思乡之情,《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写景与叙事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复习第二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6、《梅花魂》作者:

陈慧瑛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应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几件事。

中心思想: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梅花魂》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

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

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

①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

②临走送我墨梅图

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2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3“梅花魂”中“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

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四、背诵“日积月累”

五、作业:

、默写“日积月累”和《古诗词三首》1次

2、抄写“读读写写”音1词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

2、复习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三单元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9、《鲸》(常识性说明文)

主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运用了:

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1《鲸》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说明方法:

①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全校老师和班主任都和我们一起参加了文艺晚会。

(概念混乱)

⑹在这次秋季运动会上,开得生气勃勃。

(成分残缺)

⑺老农把钻进口袋的狼抡起锄头打死了。

(词序颠倒)

⑻昨天傍晚下了一天雨。

(不合事理)

⑼每个同学都应该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缺少成分)

⑽张芳和李明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

(指代不明)

二、复习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出示幻灯片)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

1那大臣想:

“难道我不称职吗?

难道我是愚蠢吗?

2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3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4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5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业:

写出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