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236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docx

江西仿真模拟卷7二精选教学文档

江西仿真模拟卷(七)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测试范围:

第1-6单元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题序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总分

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济(jì)   繁殖   锐不可当(dāng)   自出新裁

B.诘责(jié)翘首深恶痛疾(è)张目结舌

C.蔓延(wàn)残损诚惶诚恐(huáng)潜移墨化

D.浩瀚(hàn)吆喝重峦叠嶂(luán)长途跋涉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本大部头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B.听说这次演出有一些国内外知名演员参加,排队买票的人络绎不绝。

C.身为劳动委员的他不起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有些企业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宜春市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

C.南昌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D.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江西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有“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之说。

②江西经济贡献卓著,在古代,有“无江西人不成市场”之说。

③特别是在北宋时期,江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从未间断的粮食调出省。

⑤明代江西所承担的夏税和秋粮总额居全国第一位。

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④①

C.①⑤④②③D.①⑤②③④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人为什么要读书?

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B.老虎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C.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D.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②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③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④。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繁露:

浓重的露水。

③泠泠:

形容声音清越。

④时一喧:

不时叫一声。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只是被贬的孤独愁苦。

B.颔联以动衬静,主要突出诗人遭贬谪后心境的寂寞。

C.诗中是通过繁露、寒月、东岭、竹根、石泉、山鸟这六种景物来表现作者感情的。

D.尾联写诗人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斜倚着柱子,观看、聆听,一直到天明。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察觉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

B.“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写出了当时虽为中夜,但自然界依然富有生机的景象。

C.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

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全诗着力写声音,反衬诗人内心的黯然、凄凉、孤寂。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韩魏公①在大名②日,有人送玉盏③二只,云:

“耕者入坏冢④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⑤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

一日召漕使⑥,且将用之酌劝。

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

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凡物之成毁,有时数⑦存焉。

”顾吏曰: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坐客皆叹服公宽厚不已。

【注】①韩魏公:

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封魏国公。

②大名:

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宋朝时在此设大名府。

③玉盏:

玉制酒杯。

④冢:

坟墓。

⑤世宝:

传世之宝。

⑥漕使:

官名,宋代设诸道转运使,管催征税赋、出纳钱粮、上供京师及漕(水)运等事。

⑦时数:

命运,一定的时限。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里/无纤瑕     B.公以百金/答之

C.笑谓坐客/曰D.坐客/皆叹服公宽厚不已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答____________ 

(2)置____________ (3)俱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坐客皆愕然”,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当时宾客们的心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

(1)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

(3)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6)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8)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

等待槐花开

锦墨

窗外有一株老槐树,我每天清晨都在拉开窗帘的霎时,与它相对而视。

在这仲春时节,它依然含蓄。

黑黢黢的皮肤,裹藏着耐得住寂寞的心灵,在它的丫枝间我找不到一丝绿意。

我更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悄然间给我一树繁花?

可即使繁花满枝,谁还会和我一起分享氤氲的香气?

谁还会给我采摘带着露珠的花串做香喷喷的槐花糕?

谁还会站在槐花纷纷的午后等待我的脚步?

没有了——那青蓝的衣衫、佝偻的身背、慈祥的目光、稀疏的白发……

有一年,村外的河水在一夜暴雨之后,猛然间涨了上来。

岸边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焦急地望着河的对岸。

她喃喃自语:

“我——我——怎么上学去?

”她似乎听见河对岸杨树林深处的校园里,传来打铃的声音。

小女孩急了,泪水扑扑地打在脸颊上。

外公一边安慰着我,一边在黄泥路上急行。

“小燕子不哭,姥爷背你从杨庄大桥上绕过去。

“姥爷,那太远啦,咱要绕好大一圈子!

“只要小燕子高兴,姥爷不怕远!

我可不愿意让你当逃兵!

“哈——哈——”

河岸边,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可是雨后,经常会有一老背着一少在穿行。

老人的裤管总是高高地挽起,水鞋里可以听见扑哧、扑哧的声音,身后溅起的泥点子伴着孩子的说笑,飞扬成黄色的小花。

……就这样,我趴在你的脊背上走出了小学的门槛,同时渐渐地走出了你的视线——到镇上去上初中了。

无论星期天还是寒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

我们一起游戏过:

跑到狮子山里捉蝈蝈、东南岭上打枣子、村外河里捉小鱼;我们一起劳动过:

去“瓢头子”岭上种花生、“十亩”地里掰玉米、“清水湾”里收高粱。

忘不了春天你打的槐花糕,夏天你摇的小团扇,秋天你摘的甜石榴,冬天你送的厚棉袄……

直到二零零六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回来探望您!

那是老家槐花怒放的时节,乡间的小路上弥漫着甜腻腻的味道。

到处都是一树树乳白的槐花。

蜜蜂在花串间飞舞,蝴蝶在已经窜出麦穗的田野间嬉戏。

远远地我就看见了你站在桃园外栅栏旁那棵老槐树底下,正在举目眺望着我要去的小路。

背已经驼了,头发也稀疏而花白。

可那是我内心最唯美的画面,定格在我心灵的帷幕上。

可为什么风一起,这画就在纷扬的槐花里渐渐地模糊、模糊、又模糊……我极力地去抓住你粗糙而又布满老茧的双手,可它却时而在桃树林里修剪枝条,时而在镐头的把手上紧握,时而在儿孙的额头上抚摸……抓不住了!

那手再也无法拉起我哭泣的肩膀,捧起我微笑的脸庞,提起我离家的行囊……

槐花落尽的时节,一个享年七十三岁的老人也悄然地走了。

他的墓地就在一片玉米地里。

青青的一米多高的玉米棵,织成青色的帷幔罩在您的坟外,坟东约十米外是一片桃树园,坟北约一千米是京沪高速公路,坟南三百多米就是他的村庄。

我想这墓地很合他的心愿。

因为他最爱在桃树林里忙碌,春天可以有桃花的芬芳为伴,夏天会有蝈蝈在玉米棵梢头鸣叫,秋天会有晚熟的桃儿挂满枝头,冬天可以看见村落里袅袅炊烟……

那是我们最好的分别。

一棵槐树,发出点点的芽、开出串串的花、洒下浓浓的荫、剩下粗粗的枝丫。

一年年,树长大。

呼,风一阵……青蓝的衣衫,沾染着槐花花瓣,如一只只白蝴蝶停息在那儿,伴着你慈祥的微笑镶嵌在我永远的梦里。

只剩下我,独自站在老槐树下,一年年,等待槐花开!

(选文有删改)

13.文章开头第一段描写槐树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分析,你如何理解“那是我们最好的分别”?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为什么以《等待槐花开》为题?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

(13分)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

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由车载计算机完全或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

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③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

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信巡线、航拍等工作。

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

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

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信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9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

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17.本文第④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

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9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一句中的“飙升”的意思是什么?

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最后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

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同学们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结合资料写一段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

(1)条理清楚,并运用一种说明方法;

(2)150字以内。

①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

②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③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

④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⑤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2.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500字。

江西仿真模拟卷(七)

1.D(A.新—心;B.è—wù;C.wàn—màn,墨—默)

2.C(“任劳任怨”形容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3.D(A.语义重复,删去“内心”或“由衷的”;B.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完善”;C.句式杂糅,删去“为了”或“其目的”)

4.A(这段文字主要讲江西的经济贡献,②句应为总起句,排除C、D两项,⑤④句是按时间顺序介绍江西是粮食基地的具体情况,应该排在①句后,排除B项)

5.C(A.设问;B.夸张;D.拟人)

6.A(不全面,诗人寂寞的原因还有谪居偏远之地的凄清环境、自己的情怀无人理解)

7.B(不是写自然界依然富有生机,而是以动衬静,凸显了被贬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8.B(应是“公/以百金答之”)

9.

(1)答谢 

(2)放 (3)全,都

10.

(1)世间一切东西的存亡兴废,都有一定的命数时限。

(2)你是失手碰倒的,又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啊?

11.示例:

这下可不得了,那个差役居然把韩魏公最心爱的玉杯打碎了,他必定会受到很重的惩罚。

【译文】韩魏公在大名府时,有人送给(他)两只玉杯,说:

“这是耕地的人在坍塌的坟墓中得来的,里外都没有丝毫的瑕疵,可以说是传世之宝啊。

”韩魏公拿出百金答谢了献宝的人,(他)格外珍惜(玉杯)。

(韩魏公)每次设宴招待客人,都要专门摆放一张桌子,铺上精美的绸缎,然后把玉杯放在上面。

有一天,(韩魏公)招待漕使,正要用玉杯来斟酒劝客。

忽然桌子被一个差役失手碰倒在地上,两只玉杯都摔碎了。

在座的客人们都愣住了,而那个差役吓得跪在地上等待处罚。

韩魏公神色不变,笑着对在座的客人们说:

“世间一切东西的存亡兴废,都有一定的命数时限。

”(韩魏公)又回头看着那个差役说:

“你是失手碰倒的,又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啊?

”在座的客人们都对韩魏公的宽容大度赞叹不已。

12.

(1)曾益其所不能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望峰息心 (4)月下飞天镜 (5)浅草才能没马蹄 (6)悠然见南山 (7)感时花溅泪 (8)铜雀春深锁二乔

13.①写出了槐花的含苞待放,暗示了作者惆怅的心境;②引出下文对外公的回忆与思念;③照应了文章的题目;④与结尾“等待槐花开”形成呼应。

14.这个句子写出了槐花盛开时节外公家周围美丽的景色;写出了“我”假期回乡探望外公的欣喜;引出了外公“背已经驼了,头发也稀疏而花白”的形象,也与下文外公的衰老、离去形成了对比。

15.因为槐树盛开的景象曾经是作者内心最唯美的画面,定格在心灵的帷幕上;而此刻作者已经把外公的影像存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