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814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docx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

  昨天,是XX市各小学、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记者走访多所小学幼儿园发现,不少孩子多多少少存在不适应的情况,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学生们,有的在学校门口不舍得放开父母的手,有的在课堂上开始了小动作,有的成了起床困难户……不仅学生有些不适应,个别家长也表示需要好好调整作息时间。

  发现:

开学首日,不少孩子、家长不适应昨天上午7点半,在政通路某幼儿园门口记者看到,哇声一片。

  经历一个暑假,不少孩子再次进入不想入园的模式,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拉着大人的手迟迟不愿松开,老师一接过小手整个小脸就拉了下来,个别孩子还哇哇大哭起来,不少家长安慰说下午第一名接,并承诺买个新玩具,孩子这才不情愿地走进校门。

  小学生的情况虽然好些,但个别学生依然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在交通路某小学门口记者看到,已经迟到的王大姐一边催促女儿下车,一边给女儿梳头。

  王大姐说,她一大早就催女儿起床了,可女儿死活赖着就是不起,催得急了,女儿直接把自己的房门给锁上了,母女两人一翻斗争,这才迟到。

  支招:

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尽快调整面对家长孩子多多少少的不适应,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白老师介绍,假期生活相对于上学来说时间比较宽松,可以自由支配,一般以休息、娱乐、玩耍为主,读书、学习、作业为辅。

  开学伊始,不少孩子还没从闲适的假期生活中调整过来,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想上学、不愿起床、注意力不集中、疲倦不堪、记忆力减退、思想开小差等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不能逃避的,不上学是不可能的。

  其次要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逐步减少娱乐的时间,晚上9点之后不要安排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并将孩子的兴趣从电视剧、网游中转移出来。

  在这方面,家长可以适度起到一个监督作用,一起帮助孩子去完成,慢慢让孩子适应,监督完成之后,可以适度表扬孩子。

  白老师说。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出现开学恐惧症,家长也不应该去指责孩子,而是要多与孩子沟通,找出具体原因,并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

  此外,白老师还指出,开学第一周,孩子可以主动跟同学打打招呼,相互聊聊假期发生过的有趣事情,也可以消除内心的隔阂感,让孩子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拓展阅读:

打开孩子心结有方法帮助孩子应对开学综合征,关键在于父母要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早发现问题。

  1.增加对孩子感情世界的关注。

  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或找和孩子有共同语言的亲戚帮忙劝导。

  2.多做引导式的提问,如果孩子心绪不佳,你可以问你今天是不是受到老师批评了?

是不是和同学吵架了?

通过这样的提问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真正原因。

  3.与孩子共同协商解决。

  父母要耐心询问及倾听孩子诉说的痛苦和困难,对孩子表达出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并反复疏导及鼓励。

  4.寻求医生帮助。

  适当情况下可找专业的心理医师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药物治疗。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爱国是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国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爱自己就是爱国。

  公民活得有尊严,表示国家有尊严。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

  ——顾宪成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二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

  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

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

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

  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

  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

  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过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热爱祖国的手抄报内容2.关于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六年级3.爱国爱党手抄报资料4.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5.关于爱国的手抄报资料6.关于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7.爱国手抄报边框设计图大全8.爱国手抄报漂亮又有字9.爱国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10.爱国手抄报内容简单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

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小学生爱国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小学生爱国手抄报内容篇一夏完淳,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以夏完淳事迹为基础创作的话剧《南冠草》曾激动过多少誓以热血拯救祖国的中华儿女!

今天,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对祖国的义务没有变,青年人追求向上、追求真理的激情没有变,因此在他的身上,我们同样能汲取许多做人的力量。

  对青少年来说,夏完淳这个人物有着不可磨灭的榜样作用,而且他的无论是做人还是事业的成功,都很有值得人们深思的价值。

  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关于神童的记载,但他们大多只是天上的流星,闪烁一时便没了光彩。

  王安石那篇著名的《伤仲永》对这种情况加以了分析,对社会上不正确的培养神童方法进行了指责。

  确实,这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但盲目的吹捧迎合只能让这些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丧失进取心和清醒的认识,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同时又不再继续学习,因此大多数孩子很快就江郎才尽,像仲永一样沉溺于大人的指挥和机械的创作中,泯然众人矣。

  陈继儒曾写诗赞:

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

  现代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在青年时期读了夏完淳的诗歌后,敬慕不已,写下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

  我亦年华垂二九(即十八岁——作者注),头颅如许负英雄。

  以自比自励,从完淳的诗中吸取成才的精神力量和艺术营养。

  四川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回忆说:

我在家念私塾时,……,特别喜欢明末夏完淳的诗文,一面抄写,一面熟读,至今还可背诵一二。

  汪辟疆在《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中也慷慨激昂地说:

我早年从《艺海珠尘》内得读《夏内史集》,诵至他16岁所作的《大哀赋》和《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这几篇,有时热血上涌,有时酸楚欲绝,不知不觉的使我对于这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敬佩不已。

  闻亦博在《明代模范学生夏完淳传记》中说:

他的一生,始终不肯休息,不肯妥协,燃烧着似火一般的民族思想,在诗句中发生伟大的力量,比之于普通抒情的作品,描写春花秋月的文章,不知要充实多少倍了。

  文坛巨匠郭沫若先生也多次著文对夏完淳的诗作进行详细评点。

  小学生爱国手抄报内容篇二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甲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说是鱼就看不出来了,屈原就能吃到了)。

  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插菖蒲,艾草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

「你为什麼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小学生爱国手抄报内容篇三徐特立一生都是教书,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优秀品质被人们喻为没有字的教科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书,有机会阅读了《民报》、《猛回头》、《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指引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909年的夏天,他应约在修业学校作时事报告。

  他痛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无所不至的侵略,列举了一桩桩传教士毒害中国人民的惨案,他越讲越愤怒,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忽然,他跳下讲台,跑到厨房取出一把菜刀,当众砍下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

  他用鲜血写下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表示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雪耻的决心。

  因为流血不止,他晕倒了。

  事后,省内外许多报纸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徐特立的爱国壮举教育了各界人士,激发了许许多多教师和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这是一本难得的修身教科书。

  早在湖南一师的时候,徐特立的生活节俭,就是全校闻名的。

  他的住处简简单单,没有大皮箱,没有大柜,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有的只是破旧的书籍。

  当时,长沙教育界有一个风气,中学教师被认为是有体面的人,出门都要坐轿子,显示绅士派头。

  可是徐特立却从来不坐轿子。

  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又在一师兼课,两个学校相距约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

  遇上雨雪天,他就穿着钉鞋,打着雨伞,夹着讲义,从不缺课或迟到。

  一些教师看了很感动,慢慢地也都学着不坐轿子了。

  1937年,徐特立领导着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工作。

  党中央刚进驻瓦窑堡的时候,当地只有一所学校。

  一天,徐特立去听课,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学校的教师还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没在意。

  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冯雪峰一起去听课。

  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边区教育部部长。

  有两首小诗描述他在延安时的俭朴生活:

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

  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建国以后,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质条件好了,他依旧保持节俭的作风。

  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

  他的衣被鞋帽都是从延安时一直穿用到解放后,只要能补的,他就坚持不换新的。

  后来,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双皮鞋,平时也不穿,只是因为要经常出席一些重要宴会和参加外事活动的需要。

  他在饮食上也十分简单,一直爱吃五谷杂粮和蔬菜。

  开始,他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很旧,也较挤,孙辈回家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1952年,组织上要给他盖几间房子。

  他几次表示不同意,说等将来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虑。

  后来经过多次说服,并将修建费减去了1/2,他才勉强同意。

  他住在香山时,很少一个人坐小车。

  他跟警卫员算过一笔帐:

汽车、汽油是用实物或黄金从国外进口的,从香山到城里,来回几趟就把一个中农的全年收入跑掉了。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后来进城居住了,他还常常以步代车,保持了优良传统。

  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

  他是一位伟大的师表,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永远为人们缅怀,被人们称颂。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热爱祖国的手抄报内容2.关于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六年级3.爱国爱党手抄报资料4.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5.关于爱国的手抄报资料6.关于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大全7.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精简8.爱国手抄报边框设计图大全9.爱国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10.爱国手抄报内容简单小学生爱国手抄报内容爱国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爱国的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爱国的手抄报篇一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到万众瞩目的高度。

  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但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起伏,有一种雷霆万钧的力量在激荡。

  升起来了,万物在这个高度里陶醉!

多么鲜红的高度,尊严从这里独领神州风骚,太阳就在灿烂里陪伴……多么有力的凝聚,自信从五角星的光芒中笑傲风景,万物就在激情中生长,自信愈发坚强起来……多么豪迈的情怀,期待从这种浪漫中孕育美好,龙的传人在伫立守望,期待愈发坚韧起来……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起世人惊叹的目光。

  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哟,猎猎飘扬着半个世纪的辉煌,展示着神州风采!

面对国旗,山,站起来;水,活起来;天,阔起来!

面对国旗,每个生命都庄严起来、神圣起来,沿着国旗下的路向前延伸。

  飘扬的国旗啊,您是我昼夜难眠的情感……关于爱国的手抄报篇二1、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班固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6、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8、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病起书怀》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宋·陆游10、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宋·陆游11、一寸赤心惟报国。

  ——宋·陆游《江北庄取米》1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1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4、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关于爱国的手抄报篇三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甲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说是鱼就看不出来了,屈原就能吃到了)。

  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插菖蒲,艾草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

「你为什麼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热爱祖国的手抄报内容2.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3.关于爱国的手抄报资料4.关于爱国的手抄报图片大全5.爱国手抄报内容资料精简6.爱国手抄报边框设计图大全7.爱国手抄报漂亮又有字8.爱国手抄报内容简单9.爱国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字少10.爱国手抄报花边简单关于爱国的手抄报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高度重视对本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三年级爱国手抄报图片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三年级爱国手抄报篇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

  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百姓苦难深重,江山支离破碎,陆游的诗歌充分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毫无保留地体现了自己的肝胆肺腑。

  年轻时因触犯秦桧被黜之后,仍保持万里从戎、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