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935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奥鹏东师 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docx

奥鹏东师古代汉语1网考考前练习题及答案doc

1.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

A.刘向

B.高诱

C.郑玄

D.杜预

【答案】D

2.“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中的“药”的用法是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名词做状语

【答案】B

3.“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

A.耕作

B.站起

C.写作

D.起义

【答案】B

4.“若是其甚与?

”属于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5.关于“子路问:

‘闻斯行诸?

’”中的“诸”字,说法正确的是

A.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B.代词,可译为“它”

C.兼词,相当于“之乎”

D.助词,提前宾语

【答案】C

6.“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中“谅”的文中义是

A.原谅

B.道义上的固执

C.宽恕

D.理解

【答案】B

7.关于“权,然后知轻重。

”中的“权”,说法正确的是

A.权,秤锤,这里用如动词

B.“权”的文中义为权衡利弊

C.“权”的文中义为称东西

D.权,黄华木,这里用如动词

【答案】A,C

8.“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中“而”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介词,表示方式

D.代词,你

【答案】D

9.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

A.《春秋》

B.《谷梁传》

C.《国语》

D.《公羊传》

【答案】A

10.甲骨文还称作殷虚文字、贞卜文字、龟甲兽骨文字、甲骨卜辞。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中的“杇”词义是()

A.涂饰

B.污泥

C.污浊

D.污染

【答案】A

12.“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中“息”字的文中义是

A.气息

B.子

C.休息

D.休养生息

【答案】B

13.“俯噣白粒,仰棲茂树,鼓翅奋翼。

”中“噣”的文中义是

A.啄

B.啃噬

C.拾取

D.鸟嘴

【答案】A

14.对“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中的“置邮”,说法正确的是

A.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置驿,指马递。

邮驿,指车递。

C.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置驿,指车递。

邮驿,指马递。

【答案】A,C

15.几个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古今字.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6.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亦、要、下”属于

A.指事

B.形声

C.象形

D.会意

【答案】A

17.下列各句中的“以”的词义为“认为”的是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答案】D

18.“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中的“兹”字的词性和文中义是

A.代词,这里

B.连词,却

C.介词,在

D.名词,年

【答案】D

19.下列句子中,“者”字是指示代词的是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B.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C.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D.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答案】B,D

2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里的“以”字的词性和意义是

A.连词,为了

B.连词,因为

C.介词,因为

D.介词,为了

【答案】C

21.关于“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中的“置邮”,说法错误的是

A.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置驿,指马递。

邮驿,指车递。

C.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置驿,指车递。

邮驿,指马递。

【答案】C,D

22.“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中“踵”是名词用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23.“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中“缘”的文中义是

A.攀登

B.沿着

C.边缘

D.经由

【答案】A

24.“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中“或”的词性是

A.连词,或者

B.代词,有人

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B

25.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答案】B

2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

A.系词,是

B.形容词,对

C.代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D.动词,为

【答案】C

2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字的词义是()

A.特殊

B.殊死

C.独特

D.特别

【答案】D

2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中“池”的意思是()

A.池塘

B.游泳池

C.护城河

D.沟渠

【答案】C

2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中“杇”的文中义是

A.瓦工用的抹子

B.修整

C.粉刷

D.建筑

【答案】C

30.下列句子里,含有介词“以”的为: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答案】A,B,C

3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的“且”字的词性是

A.连词

B.副词

C.助词

D.介词

【答案】B

3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4.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宾语前置

C.词类活用

D.意动用法

【答案】C

35.“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中“即”的文中义是()

A.已经

B.立即

C.走向

D.即使

【答案】C

36.《战国策》作者无可考。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共33篇。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7.“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千”的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答案】D

38.关于“四体二用说”,说法正确的是

A.“四体二用说”是清代段玉裁最先提出的.

B.“四体”指的是四种造字法,“二用”指的是四种用字法。

C.“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二用”指转注假借。

D.“四体”能在汉字结构上体现出来,“二用”不能.

【答案】B,C,D

39.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象末牧店

B.鱼本盂步

C.人上逐牢

D.刀刃亦泪

【答案】A

40.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

A.武丁朝诸侯。

B.使妇人载以过朝。

C.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盛服将朝。

【答案】A

41.下列句子中含有介宾结构做状语情况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答案】A

4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中的“胖”的文中义“肥胖。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3.“射其御者,君子也。

”中“其”是语气词,表停顿。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4.“群臣莫对。

”中的“莫”字的词性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5.“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乎”.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6.“鬭”、“寶”、“馀”的简体字分别是:

斗、宝、余。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47.许慎对“六书”中“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答案】D

48.“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千”字属于词类活用,其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答案】D

49.关于“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第一个“恶”和第一个“好”都是动词

B.第二个“恶”和第二个“好”都是形容词

C.第二个“好”是美好的意思

D.“色”指容貌。

【答案】A,B,C,D

5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性结构做谓语的判断句的是

A.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答案】A,B,C,D

51.“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

A.羊圈

B.监牢

C.牢固

D.慰劳

【答案】A

52.“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中“以诸侯之师”是介宾结构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53.《论语》通行的注本《论语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分别是

A.郑玄,孔颖达

B.杜预,孔颖达

C.左丘明,刘向

D.何晏,邢昺

【答案】D

54.下列句子中的“之”词性是代词“的”的有

A.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B.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C.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D.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答案】A

55.古汉语中可以用作状语的名词有

A.普通名词

B.专有名词

C.方位名词

D.时间名词

【答案】A,C,D

56.“夫人将启之。

”中“之”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语气词,表停顿

B.代词,代共叔段

C.代词,代门

D.助词,指门

【答案】B

57.下面属于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是

A.“泪、涙”

B.“歌、謌”

C.“啗、啖”

D.“群、羣”

【答案】D

58.“子路问:

‘闻斯行诸?

’”中的“诸”字词性为兼词,它相当于

A.之于

B.于之

C.于是

D.之乎

【答案】D

59.下列句子里的“其”属于语气词的是

A.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射其御者,君子也

D.其祁奚之谓也

【答案】A,B,D

60.汉字形体中,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铭文

C.金文

D.钟鼎文

【答案】A

61.“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中的“殊”是副词,很、非常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62.“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中“决”在文中的意思是

A.堤坝溃决

B.决断

C.决定

D.洞穴

【答案】A

63.下列句子中属于兼语句的是.

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公赐之食。

【答案】A

64.甲骨文又称作

A.钟鼎文

B.铭文

C.金文

D.殷虚文字

【答案】D

6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中的“雕”与“凋”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答案】C

66.“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他”词性是

A.疑问代词

B.第三人称代词

C.旁指代词

D.反身代词

【答案】C

67.“武丁朝诸侯。

”里“朝”字的特殊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对动用法

D.为动用法

【答案】A

68.“夫人将启之。

”中的“之”的词性是代词,代指门。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69.关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说法正确的是

A.“明”是形容词

B.“明”是名词

C.“明”词义为清清楚楚

D.“明”词义为视力

【答案】B,D

7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中“勤”的文中义是

A.勤劳

B.劳苦

C.安逸

D.勤奋

【答案】B

7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的“微”的词性和意义是

A.名词,人名

B.代词,那

C.否定副词,假如不是

D.形容词,微小

【答案】C

72.“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中的“殇”字指未成年而死。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73.《孟子》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谁的注谁的疏

A.杜预,孔颖达

B.郑玄,孔颖达

C.何晏,邢昺

D.赵岐,孙奭

【答案】D

74.“日饮食得无衰乎?

”中的“日”是名词做状语,“每天”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75.“人十能之,己千之。

”里“千”字的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答案】D

76.“或百步而后止”中“或”的词性是

A.选择连词

B.肯定性无定代词

C.否定性无定代词

D.副词

【答案】B

77.下列各组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丑—醜

B.辟—避

C.诉—愬

D.要—腰

【答案】C

78.“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中“以”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介词,把用

B.介词,来

C.连词,表目的

D.连词,表结果

【答案】C

79.关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说法正确的有()()()()

A.“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

B.“谢”是“道歉”的意思

C.“疾”是“快”的意思

D.“走”是“行走”的意思。

【答案】A,B,C

80.“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中“鄙“的文中义是

A.以……为边邑

B.以……为卑鄙

C.认为……见识短浅

D.地位低下

【答案】A

81.“四体二用说”里的“四体”指的是

A.四种造字法

B.四种用字法

C.四种假借法

D.四种通假法

【答案】A

82.《战国策》是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0国,共33篇。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83.“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

A.词尾

B.代词

C.形容词

D.语气词

【答案】A

84.下列四组,不是古今字的一组是

A.奉—捧

B.见—现

C.属—嘱

D.啗—啖

【答案】D

85.下列各句中的“为”字是动词的有

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C.重为之礼而归之。

D.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答案】A,C,D

86.“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译为“众衙役因为他年幼而忽略了他,未来得及阻止他前进”.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87.甲骨文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称作

A.龟甲兽骨文字

B.贞卜文字

C.殷虚书契

D.甲骨卜辞

【答案】A,B,C,D

88.“群、羣”的关系是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答案】D

89.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为”的是()()()()

A.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B.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C.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D.先生所为文市义者

【答案】A,B,D

90.“晋侯饮赵盾酒。

”中的“饮”的用法是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对动用法

【答案】B

91.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

A.刘向

B.高诱

C.郑玄

D.杜预

【答案】D

92.“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中的“以”字是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答案】A

93.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刻削之道:

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C.甘其食,美其服

D.一狼洞其中

【答案】B

94.“慚、慙”是什么关系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答案】D

95.“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中“改”的词性与用法是()

A.副词,再

B.连词,表修饰

C.代词,这

D.助词,表顺承

【答案】A

96.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公赐之食。

【答案】A

97.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

A.会意字范畴

B.象形字范畴

C.今文字范畴

D.古文字范畴

【答案】C

98.四体二用说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A.段玉裁

B.许慎

C.班固

D.戴震

【答案】D

99.“请以遗之。

”中“以”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00.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铭文

C.金文

D.钟鼎文

【答案】A

101.“(晏子)齐之习辞者也”中“习”是“熟习”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02.下列句子中的“乎”相当介词“于”的有()()()()

A.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

B.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

C.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

D.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答案】A,B,C

103.关于“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说法正确的为

A.“爱”是吝啬的意思。

B.以……为,可译作“把……看作是”

C.“爱”是喜爱的意思。

D.“皆”是副词,都的意思。

【答案】A,B,D

104.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的是()()()()

A.以何市而反

B.食以草具

C.窃以为君市义也

D.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答案】A,B,C

105.在“有子问于曾子曰:

‘问丧于夫子乎?

’”中,“丧”的意思是:

A.丢官

B.丧事

C.走失

D.逃跑

【答案】A

106.“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

A.离开

B.跑

C.慢走

D.散步

【答案】B

107.“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中“幽”的词义是“幽静”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08.下面句子中的“者”字词性是助词的是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B.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D.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答案】A,B,C

10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中“为”的词性是()

A.介词

B.动词

C.助词

D.连词

【答案】B

110.3.“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中“轶”的意思是()

A.偷袭

B.后车超过前车

C.攻打

D.快马驱车

【答案】B

111.下面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有

A.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答案】B,C,D

112.“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中“而”的词性和用法是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介词,表示方式

D.代词,你

【答案】B

113.下列各句中,“与”的词义是“参与”的是

A.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B.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于予与于何诛!

【答案】A

114.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吾道一以贯之。

D.纣以为恶,醢鬼侯。

【答案】A,C

115.“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中第一个“夫”字的词性是

A.语气词

B.副词

C.连词

D.代词

【答案】A

116.“逢丑父为右。

”中“为”的词性和意义是

A.动词,做

B.介词,为了

C.连词,因为

D.动词,认为

【答案】A

117.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

A.四种造字法

B.四种用字法

C.四种假借法

D.四种通假法

【答案】A

118.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异体字不多,偏旁不固定,书写自由灵活.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19.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答案】A,B,C,D

1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省略介词

B.名词做状语

C.宾语前置

D.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C

121.下面各组中,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是()

A.泪、涙

B.歌、謌

C.啗、啖

D.群、羣

【答案】A

122.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结构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C.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D.公赐之食。

食舍肉

【答案】A,B,C

123.金文又叫做

A.青铜文字

B.铜器铭文

C.礼乐文

D.钟鼎文

【答案】D

124.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25.“穆公访诸蹇叔”的“诸”相当于

A.之于

B.于是

C.之乎

D.于之

【答案】A

126.“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行李”的文中义()

A.行人

B.外交使者

C.被服

D.包裹

【答案】B

127.“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中“缘”的词义是()

A.攀爬

B.沿着

C.因为

D.缘由

【答案】A

128.“遂辞平原君而去”中“去”的词义是()

A.行走

B.逃逸

C.到…去

D.离开

【答案】D

129.关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说法正确的是

A.“明”是形容词

B.“明”是名词

C.“明”词义为清清楚楚。

D.“明”词义为视力。

【答案】B,D

130.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夫战,勇气也

B.百乘,显使也

C.制,岩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