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022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选择题强化增分练13天气和气候练习

 

练习3 天气和气候

(2018·

山东青岛模拟)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

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

差异

解析:

气温是

热量的体现,绿洲、湖泊气温低于周边沙漠戈壁,说明绿洲、湖泊热量少于周边沙漠戈壁。

答案:

B

2.“冷岛效应

”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

解析:

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

答案:

C

(2018·广东揭阳模拟)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

陆淡水湖,周围多荒漠。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回答下面两题。

3.试

推测出现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解析:

湖陆风强弱取决于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

冬季湖泊水位低、水体面积小,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最小,故湖陆风最弱。

答案:

D

4.影响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导因素是(  )

A.植被   B.气温C.盐度   D.地形

解析:

当湖泊温度高于陆地时,湖泊气压低于陆地,则此时吹陆风;相反,当湖泊温度低于陆地时,吹湖风。

夏季湖泊水体面积大,升温慢,而陆地升温快,故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早于冬季。

答案:

B

(2018·江西调研)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

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5.目前受冷平流影响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解析:

根据图中纬度和风向,可判断①北侧吹偏北风,南侧吹偏西风,气流运动符合“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特征,可以判断受冷平流影响。

答案:

A

6.在暖平流影响下,常出现(  )

A.大风B.降雪

C.气压升高D.连续性降水

解析:

在暖平流影响下,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气流温度逐渐降低,常出现降水。

答案:

D

(2018·湖北宜昌一中等四校联考)由于暖平流运动是暖气流推动,而暖气流一般运动速度较慢而多连续性降水,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完成下面两题。

7.该月为(  )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解析:

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

答案:

A

8.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

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

解析:

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

答案:

D

(2018·湖北联考)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屿面积2473平方千米,人口1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解析:

从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状况判断,纳瓦里诺岛的北部为西风(西北风)的迎风坡,A错误;德雷克海峡流经西风漂流,该洋流为寒流,对其南部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误;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南部可以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也受极锋的影响,多锋面气旋雨,C正确;岛上大部分山脉不是西北走向,D错误。

答案:

C

10.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

解析:

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偏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较少,B正确。

答案:

B

(2018·广东深圳模拟)K群岛各岛屿地势崎岖高峻,每年有330多天是晴天。

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岛的一侧海面呈现出条带状银白色

的波纹,岛屿犹

如行驶在海洋上的巨轮。

下图是K群岛的卫星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该群岛夏半年盛行(  )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

“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说明波纹是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结合常识可判断波纹顺风向延伸,则该地夏半年盛行东北风。

答案:

C

12.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地形

C.大气环流D.洋流

解析:

该地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而晴朗干燥,故晴朗日数多。

答案:

C

(2018·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

mm)随海拔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A.冬季多于夏季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

C.夏季多于冬季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

解析:

图示10月~次年5月降水明显多于6~9月,又在北半球,故冬季多于夏季。

答案:

A

14.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

增强

解析:

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图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说明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而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温和多雨。

图示同一海拔上降水量1~5月份逐渐减少,结合地中海气候成因,可判断是由于副高北移,影响逐渐增强所致,故D正确。

答案:

D

(2018·山东潍坊模拟)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解析:

图示1960~1970年期间,冬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则受其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低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

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

答案:

B

16.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年B.

1920年

C.1940年D.

1960年

解析:

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使7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

189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

答案:

A

(2018·浙江省金华市高三十

校联考)2017年7月26日报道,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截至当日8时,平均降水量为267.8毫米,较常年平均同期偏多25%。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入汛后,导致北京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锋面B.雷雨

C.准静止锋D.气旋

解析: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主要是锋面影响所致。

答案:

A

18.当北京入汛期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B.云贵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

C.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

D.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解析:

当北京入汛期间,锋面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A项说法正确;云贵地区受准

静止锋的影响是在冬季,现在不会出现,B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夏秋季节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C项说法正确;夏季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项说法正确。

答案:

B

(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模拟)图Ⅰ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Ⅱ示意图Ⅰ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图Ⅰ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解析:

由图ⅡOP一线气压分布可知,O为低压中心,OP为低压槽;又知该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据此可判断W地风向为东南风,故C项正确。

答案:

C

20.图Ⅰ所示时刻(  )

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②大

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的光照较④低

解析:

由图Ⅱ知P附近气压变化大于O附近,说明P处附近风力大于O处附近,结合图Ⅰ中①②位置,可判断B正确。

图Ⅰ显示OP为锋面气旋的右侧低压槽位置,则OP是一个暖锋系统。

位于冷气团一侧的③④降水几率大于位于暖气团一侧的①②。

②地因晴天几率大于④,因而光照较④强。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