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03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docx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2动量和动量定理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

2 动量和动量定理

1.动量

(1)定义:

在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2)表达式:

p=mv。

(3)单位:

kg·m/s。

(4)方向:

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5)对动量的理解

①动量的矢量性:

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它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当速度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或速度的方向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变化),动量也随之改变;动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动量的瞬时性:

由于速度具有瞬时性,所以动量也具有瞬时性,是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谈及动量时,须指明物体在某时刻或某状态时所具有的动量。

③动量的相对性:

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

在中学阶段,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例1】质量为m=2kg的物体,从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飞行物上自由落下,已知飞行物的速度为v0=3m/s,求物体离开飞行物后0.4s末的动量。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解析:

以地面为参考系,物体0.4s末时的速度为v=

m/s=5m/s,所以p=mv=2.0×5kg·m/s=10kg·m/s,方向与该时刻的速度方向一致,即与水平方向成θ角,θ=arctan

=arctan

=53°。

答案:

10kg·m/s,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

2.动量的变化

动量是矢量,只要物体的m的大小、v的大小和v的方向三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量就发生变化。

动量的变化可表示为Δp=p末-p初,此式为矢量式。

Δp也为矢量,其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1)在一维情况下(共线),可以把动量的矢量运算简化成代数运算,动量变化计算公式Δp=p2-p1=mv2-mv1,通常情况下先选定一个正方向,用正负号来表示初、末动量的方向。

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则该物体的速度和动量为正,相反则为负。

【例2-1】羽毛球是速度较快的球类运动之一,运动员扣杀羽毛球的速度可达到342km/h,假设球飞来的速度为90km/h,运动员将球以342km/h的速度反向击回。

设羽毛球的质量为5g,试求:

(1)运动员击球过程中羽毛球的动量变化量。

(2)在运动员的这次扣杀中,羽毛球的速度变化、动能变化各是多少?

解析:

(1)以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p1=mv1=5×10-3×

kg·m/s=0.125kg·m/s。

p2=mv2=-5×10-3×

kg·m/s=-0.475kg·m/s。

所以动量的变化量

Δp=p2-p1=-0.475kg·m/s-0.125kg·m/s

=-0.600kg·m/s。

即球的动量变化大小为0.600kg·m/s,方向与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2)羽毛球的初速度:

v=25m/s,

羽毛球的末速度:

v′=-95m/s,

所以Δv=v′-v=-120m/s。

羽毛球的初动能:

Ek=

mv2=1.56J,

羽毛球的末动能:

Ek′=

mv′2=22.56J。

所以ΔEk=Ek′-Ek=21J。

答案:

(1)0.600kg·m/s 方向与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2)120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1J

析规律动量是矢量

动量的变化量也是矢量,计算在同一直线上动量的变化量时,一定要注意正方向的规定。

通常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代入数据计算时,切不可丢掉表示方向的正、负号。

(2)在p末与p初不共线的情况下,求Δp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曲线运动中,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求Δp。

如图所示,Δp就是由初动量箭头指向末动量箭头的有向线段。

【例2-2】一个质量是0.2kg的钢球,以2m/s的速度斜射到坚硬的大理石板上,入射的角度是45°,碰撞后被斜着弹出,弹出的角度也是45°,速度大小仍为2m/s,用作图法求出钢球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碰撞前后钢球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以p′和-p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Δp的大小就等于对角线的长度,对角线的指向就表示其方向,所以

Δp=

kg·m/s

=0.4

kg·m/s

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

0.4

kg·m/s 竖直向上

3.冲量

(1)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达式

F=ma=m

此式说明作用力F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即F=

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2)冲量的定义:

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3)公式:

I=F·t。

(4)单位:

牛·秒,符号:

N·s。

(5)冲量的性质

①冲量的时间性:

冲量不仅由力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恒力的冲量等于力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可用I=F·t表示。

②冲量的矢量性:

对于具有恒定方向的力来说,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对于作用时间内方向变化的力来说,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的方向一致,冲量的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③冲量的绝对性:

由于力和时间都跟参考系的选择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跟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④冲量的过程性:

冲量是描述力对作用时间的累积效果,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冲量就越大。

冲量是一个过程量,学习冲量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和作用过程,即必须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内对哪个物体产生的冲量。

【例3】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关于物体受到的冲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反

B.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方向相反

C.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

D.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小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

解析:

A

×

恒力的冲量的方向与该恒力方向相同,即上升、下落阶段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同,均竖直向下。

B

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空气阻力方向相反,冲量方向相反。

C

由于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物体上升过程受到的合力大于下落过程的合力,物体上升的时间小于下落的时间,即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

D

×

答案:

BC

4.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的内容: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

Ft=mv′-mv或I=p′-p

式中mv是物体初始状态的动量,mv′是力的作用结束时的末态动量。

动量定理反映了物体在受到力的冲量作用时,其状态发生变化的规律,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

(3)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要点:

①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应用动量定理时需要规定正方向。

②动量定理公式中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应该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③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系统。

④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外力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

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外力的作用时间相同,求合外力的冲量时,可以先求所有外力的合力,然后再乘以力的作用时间,也可以先求每个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有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各外力的作用时间不同,就只能先求每一个外力在其作用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有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⑤动量定理中I是合外力的冲量,是使研究对象的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并非产生动量的原因,不能认为合外力的冲量就是动量的变化。

合外力的冲量是引起研究对象状态变化的外在因素,而动量的变化是合外力冲量作用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⑥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对微观物体和高速运动仍然适用。

⑦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

【例4】质量为0.5kg的弹性小球,从1.25m高处自由下落,与地板碰撞后回跳高度为0.8m。

设碰撞时间为0.1s,g取10m/s2,求小球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

解析:

解法一:

分段处理

取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可知,小球碰撞前的速度:

v1=

m/s=5m/s,方向向下;

小球碰撞后的速度:

v2=

m/s=4m/s,方向向上。

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定理:

N-mg)t=mv2-mv1

N=

+mg=5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50N,方向竖直向下

解法二:

全程处理

以开始下落的瞬间为初状态,反弹到最高点时为末状态,则重力的作用时间:

t=

+t碰+

=(0.5+0.1+0.4)s=1s

平均冲力的作用时间为t碰=0.1s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mgt-

Nt碰=0

所以

N=

N=5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50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50N,方向竖直向下

点技巧动量定理解题要点

(1)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不是同时的,可将受力情况分成若干阶段来解,也可当成一个全过程来求解。

(2)在用动量定理解题时,一定要认真进行受力分析,不可有遗漏,比如求解本题时,有的同学就把重力遗漏了。

5.冲量的计算方法

(1)单个恒力的冲量,既可是直线运动中单个恒力的冲量,也可是曲线运动中某个恒力的冲量,用冲量的定义式I=Ft计算。

(2)几个恒力的合冲量

①先求几个恒力的合力F合,再用I合=F合·t求合力的冲量,此方法适用于几个恒力的作用时间相同。

②若几个恒力的作用时间不相同,则应先求出各个恒力的冲量,I1=F1t1,I2=F2t2,…再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I合。

若I1、I2…都在一直线上,可选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化为代数运算。

(3)变力的冲量

①变力的冲量通常可利用动量定理I=Δp求解。

②可用图象法计算冲量,如图1,若某一力方向恒定不变,那么在Ft图象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力在时间Δt=t2-t1内的冲量。

 

图1     图2

③对于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力,其冲量可用公式I=

t0计算,如图2所示。

【例5-1】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离地面高为h的位置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求物体从开始抛出到落至地面这段时间内重力的冲量。

解析:

因为重力为恒力,其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重力的冲量可直接用I=Ft来求解。

设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因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h=

gt2,t=

重力在这段时间内的冲量大小为I=Ft=mgt=m

冲量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即竖直向下。

答案:

m

,方向竖直向下

【例5-2】用电钻给建筑物钻孔时,钻头所受的阻力与深度成正比。

图为阻力f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若钻头匀速钻进时第1s内所受的阻力的冲量为100N·s,求5s内阻力的冲量的大小。

解析:

设钻头进入建筑物的深度为x,则钻头受到的阻力为f=kx,k为比例系数。

钻头匀速钻进,深度为x=vt

所以f=kvt

在时间t内阻力的冲量可通过如题图所示的ft图象的面积来求解I=

f·t=

kvt2

即I∝t2,因第1s内的冲量为100N·s,所以t=5s时,I5=2500N·s。

答案:

2500N·s

6.动量定理的应用

(1)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Δp与合外力的冲量具有等效代换关系,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可以相互代换,据此有:

①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或方向改变的力的作用,则不能直接用Ft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等效代换变力的冲量I。

②应用Δp=FΔ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

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求动量变化Δp=p′-p需要应用矢量运算方法,比较麻烦。

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2)用动量定理解释相关物理现象的要点。

由Ft=p′-p=Δp可以看出,当Δp为恒量时,作用力F的大小与相互作用的时间t成反比。

(3)应用动量定理的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②确定应用动量定理的物理过程,即确定在哪一段时间内应用动量定理。

③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给出外力冲量的矢量和的表达式。

④分析运动过程始末的动量,并由所定正方向写出动量变化的表达式。

⑤列出动量定理方程并求解。

【例6-1】如图甲所示,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

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下落的速度大小为u,如图乙所示。

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  )

A.mv   B.mv-Mu   C.mv+Mu   D.mv+mu

解析:

该题涉及的物体较多,可选B为研究对象,在B下落的这段时间t内,其动量向下增加为Mu,B只受重力,由动量定理,重力的冲量为Mgt=Mu,解得t=

以A为研究对象,其动量在时间t内向上增加为mv,设弹力的冲量为I,由动量定理有I-mgt=mv

解得I=m(v+u)

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析规律计算冲量的一般方法

求一个变力的冲量时,若该力是线性变化的,可转化为恒力(平均力

)求解,也可用动量定理求解;若该力不是均匀变化的,只能用动量定理求解。

【例6-2】在距地面高h处、同时以相等初速度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当它们从抛出点落到地面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Δp,有(  )

A.平抛过程较大B.竖直上抛过程较大

C.竖直下抛过程较大D.三者一样大

解析:

由动量定理可知I合=Δp,而I合=mgt,竖直上抛过程t2最大,所以Δp2最大,应选B。

答案:

B

7.冲量与功的区别

8.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例7】如图所示,在倾角α=37°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物体沿斜面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物体下滑2s的时间内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

(g取10m/s2,sin37°=0.6,cos37°=0.8)

思路点拨:

①判断物体所受各力的方向;②根据冲量公式求出各力的冲量。

解析:

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冲量I=FΔt,是矢量。

重力的冲量

IG=GΔt=mgΔt=5×10×2N·s=100N·s,

方向竖直向下。

支持力的冲量

IFN=FNΔt=mgcosα·Δt=5×10×0.8×2N·s=80N·s,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冲量

IFf=FfΔt=μmgcosα·Δt=0.2×5×10×0.8×2N·s=16N·s,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

重力的冲量为100N·s,方向竖直向下

支持力的冲量为80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冲量为16N·s,方向沿斜面向上

辨误区冲量与功的区别

在计算支持力的冲量时,若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物体没发生位移,有人就认为IFN=0,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在于未分清冲量与功的概念。

应注意:

力对物体做功时,力的冲量不为零,但力对物体有冲量时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冲量是矢量,功是标量,冲量大小计算是作用力的大小乘以作用时间,功的计算是力与沿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例8】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它受到的阻力为自重的0.02倍。

由静止出发,它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10s内可加速到30m/s。

求汽车在这段加速过程中的牵引力。

解析:

方法一:

利用动量定理求解。

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则由动量定理可知:

(F-kmg)t=mv,

解得F=kmg+

=6.4×103N。

方法二:

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0s内的位移为:

s=

t=150m,

由动能定理(F-kmg)s=

mv2,

得F=

+kmg=6.4×103N。

方法三: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a=

m/s2=3m/s2,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kmg=ma,

得F=kmg+ma=6.4×103N。

答案:

6.4×103N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XX文库的上传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