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274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讲义.docx

专题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讲义

专题二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细胞呼吸(Ⅱ)。

 4.实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专题知识检测

[知识填空]

1.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过程

(2)记住七种试剂的作用

①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检验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③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检测酒精,呈灰绿色。

④二氧化硅:

有助于研磨充分。

⑤碳酸钙: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⑥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

⑦层析液:

分离色素。

(3)辨析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去向

①有氧呼吸:

能量彻底释放,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②无氧呼吸:

大部分能量未释放,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③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

2.光合作用

(1)理清光合色素的种类与作用

①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位置及所吸收的光

a:

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b:

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c:

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

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大重要用途

使水分解产生O2和[H];用于合成ATP。

(2)光合作用的过程

3.综合分析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1)物质名称:

b:

氧气,c:

ATP,d:

ADP,e:

[H],f:

C5,g:

二氧化碳,h:

C3。

(2)生理过程及场所

[自查诊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

2.人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产物。

(  )

3.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  )

4.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

5.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

6.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  )

7.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  )

8.细胞呼吸中的[H]和光合作用中的[H]实质上不是一种物质。

(  )

9.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  )

10.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照射,则未被还原的C3上升。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1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内在关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

题型一 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

B.有氧条件下,过程①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

D.用18O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可检测到18O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丙分别代表丙酮酸、[H]、水。

过程①②③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丁属于第二阶段的底物,因此丁代表水,即丙、丁均为水,属于同一种化合物,A错误;过程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产生大量能量,C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丙(水)中的氧全部来自外部的氧气,D错误。

2.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的释放量

O2的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没有[H]和乳酸的产生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答案 D

解析 a条件下,不吸收氧气,只进行无氧呼吸,种子无氧呼吸先将葡萄糖分解生成[H]和丙酮酸,丙酮酸和[H]再进一步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无乳酸生成,有[H]生成,A错误;b条件下,氧气吸收量为3,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3,消耗葡萄糖为3/6=0.5;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8-3=5,消耗葡萄糖为5/2=2.5,B错误;a条件下,消耗葡萄糖为10/2=5,b条件下,为0.5+2.5=3,c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4/6=2/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6-4)/2=1,共消耗葡萄糖为1+2/3≈1.67,d条件下氧气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7/6≈1.17,综上所述,d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C错误;d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

3.[2017·济南一中期中]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答案 C

解析 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量和CO2的量相等,氧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等于产生CO2的量,表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当氧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大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氧浓度为d时,产生酒精的量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由图中数据可知,氧浓度为c时,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C错误;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H]和ATP,D正确。

技法提升

判断细胞呼吸的依据

(1)一看反应物和产物

①消耗O2或产物中有H2O,一定存在有氧呼吸。

②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一定有无氧呼吸。

③有CO2生成的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消耗O2等于释放CO2⇒只进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或乳酸发酵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

②不消耗O2,但产生CO2⇒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③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④不吸收O2,无CO2产生⇒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三看反应场所

真核细胞

此外,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故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其呼吸方式应根据产物判断,若只有CO2和H2O产生则为有氧呼吸,若还有乳酸或酒精产生,则还存在无氧呼吸。

题型二 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

4.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为叶绿素a,蓝绿色

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的溶解度最大

C.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D.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丙、丁代表的色素分别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其中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正确,C错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为:

丁>丙>乙>甲,B正确;水稻在收获季节,叶绿素会逐渐分解,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为:

(甲+乙)<(丙+丁),D正确。

5.[2017·长沙模拟]如图为某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C3,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可知,图中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正确;③是C3,在[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CH2O),C错误;④是ATP,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生成,D错误。

6.[2015·安徽高考]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 C

解析 CO2的固定指的是C5与CO2在酶的作用下结合形成C3的过程,该过程不消耗ATP,A错误;CO2比较稳定,只有与C5结合形成C3后,才能被[H]还原,B错误;被[H]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有的转化成糖类等有机物,有的重新转化成C5,C正确;光照强度减弱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致使C3的还原速率减慢,进而导致C5的来源减少,而短时间内CO2与C5结合形成C3的速率不变,即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

技法提升

物质含量变化分析策略

(1)分析方法:

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向综合分析。

示例:

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2)特别提醒:

①各物质含量变化是短时间的;②记住C5、[H]、ATP含量变化一致,且都与C3含量变化相反。

题型三 综合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内在关系

7.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物质。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和④

B.①②⑤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A和B分别表示丙酮酸和[H]

D.有氧呼吸包括图中的①②③过程

答案 B

解析 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④光反应阶段,A正确;①②⑤过程中只有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A和B分别表示丙酮酸和[H],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C正确;有氧呼吸包括图中的①②③过程,D正确。

8.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过程利用的ATP是由甲和丙过程共同提供的

B.甲、丙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

C.甲和丙中的ATP均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

答案 B

解析 图中甲是光反应,乙是暗反应,丙是细胞呼吸,丁是ATP的利用,乙过程利用的ATP是由甲提供的,A错误;甲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丙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葡萄糖,B正确;甲中ATP能量只能用于乙,丙中ATP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但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错误。

9.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D.以H

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答案 C

解析 a表示叶绿体吸收CO2,b表示叶绿体释放O2,e表示线粒体吸收O2,f表示线粒体释放CO2,c表示叶绿体产生的O2被线粒体利用,d表示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A、B错误;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的转移途径为C18O2→有机物→C18O2,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呼吸产物C18O2主要被叶绿体利用,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C正确;以H

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全部生成氧气,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氧气主要被线粒体利用,进行有氧呼吸,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c,D错误。

技法提升

1.先判断相关生理过程的类别,可根据有机物、O2或CO2的产生或消耗来判断。

合成有机物、消耗CO2、释放O2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O2、释放CO2的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2.根据不同阶段的物质变化以及发生的场所来判断每个生理过程具体的阶段。

(2)细胞呼吸:

物质变化:

第一阶段:

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6H2O→6CO2+20[H]、第三阶段:

24[H]+6O2→12H2O,能量变化:

(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ATP)和热能。

考点2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解读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曲线解读

①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只进行呼吸作用,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为净光合速率。

③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④关系图解分析

A点:

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净光合量小于0,如图甲所示。

AB段:

真正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量小于0,如图乙所示。

B点:

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量等于0,如图丙所示。

B点以后:

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量大于0,如图丁所示。

2.透析一昼夜中植物代谢强度变化的3个曲线

(1)图甲中BC段变化原因:

由于温度下降,呼吸酶活性降低,CO2释放量有所下降,相当于图乙中的ab段。

(2)图甲中CD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图乙中的cd段。

光合作用开始的点为图甲中为C点,图乙中为c点。

(3)图甲中DF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拐点D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图乙中d点,图丙中n点。

(4)图甲中FG段曲线下降趋势变缓的原因:

正午时分,由于部分气孔关闭,CO2进入细胞减少。

GH段罩内CO2浓度继续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18时,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罩内O2浓度最高。

拐点H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于图乙中h点,图丙中m点。

图乙中ef段与gh段都是下降趋势,但原因不同:

ef段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gh段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5)图甲中18时后,光线越来越弱,罩内CO2浓度开始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判断一昼夜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依据是I点时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

图丙中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题型一 考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

1.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光强下CO2浓度为a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为0

B.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CO2浓度小于a时,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D.只要净光合速率大于0,大田中作物就能正常生长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但此时光合速率不为0(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错误;对比A、B、C3条曲线可知,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B正确;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都小于0,说明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C错误;大田中作物要生长,就必须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有一昼夜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才能使植物生长,D错误。

2.研究人员研究细胞分裂素(CK)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和两个因变量,其中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B.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与暗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

C.实验结果表明,欲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的光合速率,可用适当浓度的CK溶液处理

D.实验结果表明,CK溶液能够部分抵消低温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实验分析可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喷洒细胞分裂素、温度,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A正确;低温处理导致茄子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低温还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B错误;低温+自来水、低温+CK溶液两组对比可知:

欲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的光合速率,可用适当浓度的CK溶液处理,C正确;常温+自来水、低温+自来水、低温+CK溶液三组对比可知:

CK溶液能够部分抵消低温对光合速率的影响,D正确。

3.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研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坐标曲线可知,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干旱胁迫降低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黄瓜幼苗的抗旱能力。

(2)从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来看,干旱胁迫可能导致叶肉细胞中________的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直接影响卡尔文循环中________的速率。

(3)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倍增均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________(填激素)含量;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μmolCO2·m-2·s-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大 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减少 水分利用效率

(2)(光合)色素(或NADP+或ADP) C3还原

(3)脱落酸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解析 

(1)据图分析,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向右上方移动,即光饱和点变大。

据表分析,实验组的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净光合速率会降低。

表中数据还表明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强抗旱能力。

(2)干旱胁迫导致叶肉细胞中参与光反应的色素(或NADP+/ADP)的含量减少,直接影响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速率。

(3)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倍增均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脱落酸的含量,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μmolCO2·m-2·s-1时,此时还没有达到光饱和点,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技法提升

辨析影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因素

(1)温度改变时,细胞呼吸会受到影响。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均会受到影响,但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2)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当CO2浓度大于某值时,光合作用才能进行。

CO2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到光合作用。

题型二 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关问题分析

4.下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2量为呼吸速率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

D.细胞④处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细胞呼吸作用利用的O2的量为m1+m2

答案 D

解析 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可以测定该呼吸速率,A正确;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全部被线粒体所利用,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正确;③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故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有外来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故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C正确;④表示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故呼吸作用所利用的O2的量为m+m2,而不是m1+m2,D错误。

5.[2017·山西五校联考]为了测量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给植物一定强度的光照,植物的初始质量为M,光照12h后质量为M+X,再黑暗处理12h后,其质量为M+Y。

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X和Y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15

20

25

30

35

X(g)

1.0

2.4

3.2

4.8

4.0

Y(g)

0.4

1.6

2.1

3.2

2.0

A.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X-Y)/12

B.适当延长光照和黑暗处理时间可减小实验误差

C.该植物置于30℃的光照环境下比较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 D

解析 在光照下,植物进行12h光合作用后质量增加X,则X为净光合作用量。

再黑暗处理12h后,呼吸作用消耗量为X-Y。

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X+(X-Y)=(2X-Y),故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X-Y)/12,A正确;测量时出现误差不可避免,如果实验时间过短就测量,取平均值后,均摊在每小时内的误差就较大,如果适当延长时间,取平均值后,均摊在每小时内的误差就减小,更接近实际值,B正确;在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30℃下净光合速率最大,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C正确;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12h呼吸作用消耗量(X-Y)依次是0.6、0.8、1.1、1.6、2.0,由此可知,细胞呼吸速率一直在上升,D错误。

6.Ⅰ.如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植物,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________植物,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时,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均为12h,则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3)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改变某种环境条件使图中P点向右移动,则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图甲、乙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图甲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温26℃,夜温20℃不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测得的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________。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

(1)a 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