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787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docx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资料按字母排序最终版

一、填空题

1.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2.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5.公共住宅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符合本国政府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6.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7.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

8.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9.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10.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12.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

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13.《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

C14.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15.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终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16.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的集聚。

17.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城市规划思想的阶梯进行的。

18.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龌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19.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20·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21.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2.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量。

23.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24.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要达到城乡一体化。

25.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26.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27.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市管县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

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作用。

28.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体现在——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两个方面。

29.从国外的一般经验来看,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从属性原则是各国突发事件管理的普遍原则。

30.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

D31.对中国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必然要求。

32.对于突发事件而言。

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决策、信息、执行、保障等系统的四位一体的构架体系。

G3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是迅速地阻绝传染,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尽可能缩小。

J34·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向的循环经济

35.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

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36·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的经济技术标准一般有两个。

一是公共性的强弱,二是可分割性的难易。

K37.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Q38.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发展的一体化。

S39.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40.随着信息技术和3S(GIS,GPS,R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使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即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T41.土如利用的效益是指土地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效益,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42.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43.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W44.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45.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三级管理即市、区、街道o

46.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

一种是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城市化经济。

X47.现代意义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源起于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48.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

49.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

50.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Y51.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一般被看做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开端。

52.营销城市要走出去,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要由生产管理转向形象管理。

Z53.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论。

54.在应对市场失灵时,政府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55.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主要体现为居民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ABCD)属于我国城市权力政治系统。

A.市人大B.市政府C.市委D.市司法机关

2.(D)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决策系统

3.(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保障系统

4.(C)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预防

5.(D)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增长型

6.(D)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衰退型

7·(ABC)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撤市(县)设区B.撤村设街C.人口农转非

8·(A)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

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伦敦

9.(C)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舞台”。

反应

10.(BCD)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B.需求型C.供给型D.资源型

11.(ABD)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A.市人大B.市政府D.市司法机关

12.(A)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

市人大

13.(D)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信息化

14.(C)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第三次

15.(D)在城市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中共市委

C16.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ABCD)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高度。

A.文化B.政治c.社会D.经济

17.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ABCD)的内容。

A.市建制体制B.市政府构成体制C.市行政管理体制D.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18.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ACD)。

A.行政方法C.法律方法D.经济方法

19.城市经济管理具有(ABCD)的特征。

A.综合性B.两面性C.二重性D.区域性

20.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21.城市管理中存在的(ABC)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B.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C.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22.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获取。

A.竞争一合作分析方法B.历史分析方法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23.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年。

20

24.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A.社区成员B.社团性组织C.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

25.城市环境具有(ABCD)的特征。

A.脆弱性B.开放性C.人为性D.复合性

26·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是根本保障。

法制手段

27.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治理方面的制度B.监督方面的制度C·排污检查制度D.预防方面的制度

28.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B.排污权交易制度C·奖励制度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29.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ABCD)。

A·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B.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30.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ABC)。

A.自然社区B.功能社区C.法定社区

31.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AD)。

A.职业型社区D.居住型社区

D32.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

A.政府的低效率B.政府赤字问题C.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D.政府的行为动机

F33.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G34.构建敏捷城市,要做到(ABC)。

A.信息敏捷B.人员敏捷C.制度敏捷

J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分为(ABC)。

A.城市总体规划C.城市详细规划B.城市分区规划

36.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ABCD)A.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B.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C.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D.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37.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法国

38.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D)。

B.信息不对称问题D.自然垄断问题

39.经济性规制对象产业包括(ABCD)。

A.自来水B.交通运输和金融C.城市燃气D.电力

40.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BCD)。

A.齐C.准B.实D.快

41.根据区域协调问题的性质的差别,区域协调可以分为(AD)。

A.外部协调D.内部协调

S42.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有地方(ABCD)。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43.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BCD)。

B.政治参与C.行政参与D.社会参与

44·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A.有竞争力B.治理和管理良好C.适于居住D.银行信赖的

45.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AC)。

A.外部不经济问题C.非价值物问题

T46.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A.预警系统的建立C.危机判断B.危机应对D.确认危机来源

47.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A.动态原则B.协调原则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D.效益原则

W48.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或渠道包括(ABCD)。

A.个人联系渠道B.代理人或代表渠道C.集团参与渠道D.市民监督渠道

49.我国城市空间成长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BCD)。

A.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C.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B.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D.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

50.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包括(ABCD)。

A.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B.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C.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D.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51.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ABCD)。

A.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B·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C.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D.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5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辖区的市一般是(A)。

县级市

53.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BC)。

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C.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X54.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以(D)为代表·实行联I制,土地实行私有化。

美国

55.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ABD)为代表。

A.法国B.荷兰D.希腊

56.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主要以(ABC)A.德国B.英国C.丹麦

57·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A),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行政合法原则

58.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萌生。

美国

Y59.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ABCD)。

A.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C.生地出让.效益粗放B.协议出让.政府让利D.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60.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61.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

A.人口的流动B.总人口的增长C.技术进步D.经济增长

62.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BCD)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A.市场导向B.结果趋向C.绩效标准D.顾客导向

Z63.总体来看。

古代城市的主要以(AB)为主。

A.政治功能B.军事功能

64.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A)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美国

6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ACD)特征。

A.以“间接性为主c.以“经济性,,为主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66.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BC)。

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C.巨物模式

67·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BCD)。

A.生态环境指标B.社会进步指标C.生活质量指标D.经济发展指标

68.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ABD)。

A.弱调控模式B.多元调控D.强调控模式

69.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BCD)。

A.外部性B.公共物品C.非对称信息D.垄断

70.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D)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新加坡

三、名词解释

C1.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

2.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4.城市成长管理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城市空间成长的管理行为。

5.城市经济功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6.城市经济管理指城市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

7.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

8.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9.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城市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0.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11.城市环境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12.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13.城市政府职能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4.城市环境管理城市政府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和监督城市各单位和市民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措施。

15.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16.城市性质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17.城市营销的是把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18.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19.城市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0.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21.Citistate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D22.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3.电子政府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特点是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转变为适应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同时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虚拟政府(新型公共行政管理模式)。

其功能一是通过政府业务信息化,精简机构和简化办事程序,大幅度提高效率;二是为公众、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以政府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

G24.规模经济指由于存在技术上不可分的资本投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分摊不可分性投入,从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随产量的上升而降低。

25.规制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26.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J27.经营城市指的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K28.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P29.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S30.市人民团体:

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31.市民是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32.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33.市行政地位指城市在国家的行政区划级别中所处的等级和行政隶属关系。

34.市行政管理体制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它具有一般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35.市政执行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36.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T37.土地利用规划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

38.土地储备制度指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W39.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

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X40.循环经济指的是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四、简答题

B1.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城市规划具有(综合性、法制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实践性)

C2.城市化浪潮的成因是什么?

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经济增长(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的提高、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总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的出现的途径之一)和人口的流动。

从城市化浪潮的动力机制来看,上述的四个方面影响因素又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力系统。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3.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

1、城市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城市具有相互联系性、复杂性以及开放性特性,这些特性从本质上决定了城市需要管理。

2、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3、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

4.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

1、城市管理能够产生绩效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3、城市管理需要被管理主体有支付意愿。

5.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1、市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