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844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docx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

海丰县情与行政区划沿革概况

来源:

海丰档案局作者:

本站发布时间:

2007-8-31

海丰县在广东省的位置

海丰县行政区划图

【海丰县概况】

  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西距广州290km、距深圳197km,东距汕头180km,水路至香港81海里,水陆交通便捷,是粤东地区陆上交通要津。

海丰取义于“南海物丰”。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置海丰县。

清雍正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

1988年1月成立汕尾市,海丰划出沿海7镇为市城区。

1988年全县辖19个乡镇和3个农林场。

海丰又是著名的侨乡。

(最新数据:

全县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

现辖16个乡镇和2个农林场。

  全县总面积1750km2。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莲花山主峰海拔1337.3m,莲花山脉横贯县境北部。

西北山峦叠嶂,中部为宽阔平原,土质肥沃,河涌交错,有赤石、大液、丽江、黄江4大江河,东部濒临碣石湾,西部面向红海湾。

境内有长沙湾、高螺湾、九龙湾3大海湾,海岸线116km。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20C,无霜期360天,年均降水量2389.5mm。

【矿产资源】

  海丰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番薯、大豆、花生、甘蔗、荷兰豆、莲藕、沙姜等;林果有荔枝、菠萝、龙眼、芒果、梅、李、柑、甘蔗等;主要海产品有马鲛、带鱼、龙虾、贝壳等;有海岸滩涂3340公顷、渔塘水库6660公顷,可供开发养殖鲍鱼、翡翠贻贝、花蛤、对虾、蟹、蚝、甲鱼、鲩、鲤、珍珠等。

海丰矿藏种类较多。

主要有锡精矿、钨矿、水晶矿、绿柱石等;建筑石料、沙、花岗岩和陶瓷粘土等蕴藏量丰富。

海丰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全国13块红色根据地之一。

【海丰名人】

  在海丰这块红色大地上,诞生了许许多多著名人士,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时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首领、粤系军阀,中国致公党创始人陈炯明;原中国致公党主席、著名民主人士陈其尤及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饮誉世界乐坛大师、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的革命作家丘东平;著名的一代医学名贤,地下党员柯麟;著名的细菌学家、教授黎希干;还有当代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的民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钟敬文;中国南拳名师刘远拔;一代影后,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李霞卿;香港著名导演徐克;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等等。

【产业与现状】

  改革开放给海丰带来无限生机,带来经济腾飞。

20多年来,海丰充分发挥毗邻港澳、海外侨胞众多的地缘人缘优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到1998年底止,全县建筑14个工业开发区,初步形成以矿泉饮料、副食品、服装、制鞋、建材、工艺、珠宝玉石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农业建成优质稻、蔬菜、甘蔗、优质果、水产养殖和畜禽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形成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新格局。

  海丰敢为人先再造辉煌

  海丰,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这块曾经谱写壮丽革命诗篇,在中国现代史留下光辉一页的革命圣地,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场贸易繁荣兴旺,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城乡处处安定和谐、新风蔚然。

当前的海丰经济建设正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发展势头,而且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黄金时期。

  区域格局初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发展,县城地区以科技工业园、金园工业区和金岸工业区为载体的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商贸、餐饮、旅游、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发展,使县城在全县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出龙头、辐射作用。

公平、城东、鹅埠、可塘、梅陇等镇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专业化、产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日益成为名符其实的专业镇。

其他平原、山区、沿海地区的镇(场)也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特色化、专业化经济,赤坑、小漠、后门等镇已逐步发展成为该县高效农业、海水养殖和旅游美食专业镇。

尤其是地处偏远的赤石镇,近年来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齐头并进,已成为该县山区发展的一个新典型。

目前,一个“一镇一业”、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竞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已在该县初步形成。

  旅游经济成新热点

  海丰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建设了赤石田园沐歌温泉度假村、鹅埠明月度假村、小漠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后门金丽湾度假村和金海花园度假村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使全县进一步形成了旅游开发、建设的热潮。

特别是在红色旅游上,经过近几个月的宣传、推介,海丰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利用,红色旅游品牌日益凸现,该县已成为广东发展红色旅游的热点。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该县围绕“塑造海丰新形象”,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活动,使县城的市政环境、行政服务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出现了崭新的变化。

目前,县城的卫生环境和交通、公共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整治,出现了路道整洁,秩序井然的新气象,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县投资服务中心和各“窗口”部门真诚为客商服务,很多客商都表示很满意;曾一度较为严峻的治安状况得到根本的扭转,群众上访案件大幅减少,全县城乡日趋安定祥和,从而在全县形成了优化、稳定、宽松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在外界树立了海丰的新形象。

【历史沿革】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背山面海,毗临港澳,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

全县有16个镇,236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海丰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海城镇。

一、置县起源与历史区划沿革

海丰县为岭南所称望邑。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

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次年设南海郡,置龙川、博罗等县,海丰地域隶属南海郡博罗县。

东晋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海丰隶属东官郡博罗县。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

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

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

唐代属循州,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海丰县擢升海丰郡。

海丰郡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今龙川)、兴宁六县。

唐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置海丰郡,仍为海丰县。

五代属越州,宋代属惠州,元代属惠州路,沿至明、清均属惠州府。

海丰置县后,区域界限曾有变更。

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5年),从海丰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安陆县(即原陆丰县的前身)。

至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安陆县又并回海丰县。

宋代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丰县设八个都,有兴贤都、金锡都、杨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龙溪都。

当时的海丰县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尾市全境和惠来、普宁、揭西等部分地区。

明代嘉靖年间,全县又分设8都30里30图(见附表1)。

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的龙溪都与普宁县部分地区合起来设置惠来县,海丰县存7个都。

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农历四月五日,将海丰县所属的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等3个都划出来,设置陆丰县。

海丰县存兴贤都、石塘都、杨安都、金锡都4个都,下设55约。

(见附表2)

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建置与变更

辛亥革命以后,全国行政区划废除府、州的设置。

民国三年至民国九年(公元1914年至1920年),海丰隶属于广东省潮循道(潮循道包括汕头地区和佛山地区一部分,共25个县)。

海丰县设立9个行政区:

附城区(一区)、公平区(二区)、梅陇区(三区)、鮜门区(四区)、汕尾区(五区)、赤坑区(六区)、田乾区(七区)、捷胜区(八区)、可塘区(九区)。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广东省划分为15个行政视察区,海丰隶属第10行政视察区(第10行政区包括海丰、陆丰、惠来、潮阳、普宁等县)。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广东省改为九个行政督察区,海丰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海丰设立七个区:

一区海城、二区公平、三区梅陇、四区青草、五区汕尾、六区赤坑、七区捷胜。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五月以前,全县设立6个区,45个乡,11个镇,794个保;5月以后,又改设为4个大区,50个乡,10个镇。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以后,全县撤区分设为35个乡镇,辖582个保。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划的建置与变更

1949年初,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海陆丰人民自卫队改编为边纵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和第六团,2月1日,海丰县人民政府在海丰县赤石成立,蓝训才任县长,7月13日,我方接管海丰县城,海丰第一次解放,九天后,因敌方犯境我方主动撤出。

8月9日,边纵东江第一支队五团政治处主任刘夏帆调任海丰县县长。

10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东江地区扫荡残敌,10月11日,海丰县城宣告解放。

10月18日,汕尾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1月底,海丰全境解放。

1954年6月,海丰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海丰县人民委员会。

1967年3月,成立海丰县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8年4月,成立海丰县革命委员会。

1983年,成立海丰县人民政府。

1949-1952年12月,海丰县隶属东江区;1952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粤东区;1956年3月以后,海丰县隶属惠阳地区;1958年12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汕头地区;1983年9月以后,海丰县改属惠阳地区;1988年1月,汕尾市设立,海丰县隶属汕尾市。

解放后,海丰县区域界线变更情况:

1952年春,原属惠阳县(现惠东县)的小漠、元澳2个乡划属海丰县,1958年冬,原属惠阳县(现属惠东县)的高潭区改属海丰县,1962年7月,高潭区再改属惠东县。

解放以来,海丰县行政区域经过划大区、乡,撤区并大乡、高级农业社、人民公社和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等阶段的沿革、变化和调整。

调整和设置的情况如下:

1950年,全县设立7个区和汕尾镇,辖5个乡级镇(海城镇、公平镇、联平镇、可塘镇、捷胜镇),44个乡。

1952年冬,全县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全县调整为10个区,2个镇(汕尾镇、海城镇),辖145个乡。

1953年,全县设立12个区,1个镇(汕尾镇),辖2个区辖镇(海城镇、公平镇),135个乡。

1954年,根据宪法规定,县、乡政权机构改称为县、乡人民委员会。

1955年,农村生产高潮和互助合作组织逐步形成,全县成立初级社170个,参加农户5883户,占总农户的6.5%。

1956年冬,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全县设立12个区、1个镇(汕尾镇),辖7个区级镇(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鮜门镇、马宫镇、青草镇、田墘镇),50个乡。

内设20个中心乡,这是撤区并大乡的过渡阶段。

同年,全县成立农业社559个,其中,高级社319个,参加农户81404户,占总农户的93%。

1957年撤区并大乡镇,全县设立28个大乡镇。

其中,镇3个,乡25个。

同年,成立农业社718个,其中高级社513个,参加高级社农户72748户,占总农户的84%。

1958年9月,撤乡建人民公社。

全县设立14个人民公社:

海城、公平、梅陇、鮜门、红草、赤坑、田墘、捷胜、可塘、陶河、联安、东涌、汕尾、高潭。

135个农业大队(不包括高潭公社大队数,下同)。

1959年,增设圆墩、遮浪、马宫3个公社,全县有17个公社,216个农业大队。

1960年,撤销圆墩公社改设为鹅埠、赤石2个公社,全县为18个公社,248个农业大队。

1961年,全县改设为3个区:

海城区、汕尾区、高潭区。

辖2个镇(海城镇、汕尾镇)、30个公社(除原有设立的18个公社外,增设赤山、附城、联河、三新、渔业、黄羌、平东、香洲、芳荣、宝溪、大河、守望12个公社),420个农业大队,44个渔业大队,17个居委会。

1962年7月,高潭区所属的高潭、宝溪、大河3个公社划归惠东县,增设浅沙、仓刀、陈厝陂3个公社。

全县仍为1个镇、29个公社,478个大队。

1963年,全县合并公社,改设为1个镇,18个公社:

汕尾镇、海城、三新、公平、黄羌、梅陇、鮜门、鹅埠、赤石、红草、马宫、赤坑、田墘、遮浪、捷胜、可塘、联安、陶河、东涌公社,176个农业大队,32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共231个。

1964年春,汕尾镇划出香洲公社,全县为一个镇,19个公社,190个农业大队,37个渔业大队,23个居委会,共256个。

1965年,恢复海城镇,撤销三新公社,增设小漠、莲花、大湖公社,全县有2个镇,21个公社,211个农业大队,28个渔业大队,18个居委会,共258个。

1966年,全县有2个镇(海城镇、汕尾镇)、21个公社,231个农业大队,26个渔业大队,21个居委会,共278个。

1967年至1973年,全县镇和公社的区划没有变化,大队数量略有变更,1973年,全县的大队数为282个。

红草公社曾改称为东风公社,赤坑公社曾改称为向阳公社。

1974年,增设城东、平东公社,全县有2个镇,23个公社;288个农业大队,23个渔业大队,20个居委会,共331个。

1983年10月,香洲公社并入汕尾镇,全县有2个镇;22个公社,331个农业大队,30个渔业大队,37个居委会,共398个。

1984年3月,全县开展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工作。

全县设立4个区级镇(海城镇、汕尾镇、公平镇、梅陇镇),22个区,225个乡,9个乡级镇,4个国营农林场,1个县直大型水库(区级),不需设立乡政权的4个区级镇和梅陇农场,下辖20个居委会,25个农业管区,9个渔业管区。

1985年3月,公平区并入公平镇,梅陇区并入梅陇镇,全县设立4个镇,20个区。

1987年,全县开展撤区建乡镇工作。

全县下设21个镇和3个乡。

21个镇是:

海城镇、可塘镇、赤坑镇、大湖镇、陶河镇、联安镇、梅陇镇、鮜门镇、小漠镇、赤石镇、鹅埠镇、公平镇、平东镇、黄羌镇、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

3个乡是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

1988年1月,汕尾市及汕尾市城区成立;海丰县的汕尾镇、东涌镇、田墘镇、捷胜镇、遮浪镇、红草镇、马宫镇等七个镇划归汕尾市城区管辖。

海丰县所辖镇14个,乡3个。

1993年1月,附城乡、城东乡、莲花山乡等3个乡撤乡建镇。

分别改称为附城镇、城东镇、莲花山镇。

1994年8月,撤销西坑林场,设立西坑乡;12月,撤销圆墩林场,设立圆墩乡。

1998年,全县开展理顺农村管理体制工作,乡镇场(水库)管辖的管理区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

1999年12月,全县辖17个镇、2个乡。

有村民委员会232个、居民委员会42个(不包括黄羌林场、梅陇农场)。

2004年,全县42个“居民委员会”改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撤销莲花山镇并入海城镇;撤销圆墩乡并入鹅埠镇、赤石镇;撤销西坑乡并入公平镇。

2006年底,全县辖16个镇。

16个镇是:

海城镇、梅陇镇、附城镇、联安镇、陶河镇、可塘镇、赤坑镇、公平镇、平东镇、黄羌镇、平东镇、鹅埠镇、赤石镇、鮜门镇、小漠镇、大湖镇。

有232个村民委员会、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黄羌林场、梅陇农场)。

(见附表3)

附表1

明代嘉靖时期海丰县建置

都别

里数

村(约)数

兴贤都

2里

12村(约)

石塘都

6里

17村(约)

金锡都

5里

29村(约)

杨安都

2里

60村(约)

坊廓都

2里

171村(约)

石帆都

3里

26村(约)

吉康都

6里

24村(约)

龙溪都

4里

?

村(约)

附表2

晚清时期海丰县建置

都别

约乡

约数

兴贤都

守望约、旗岭约、兴贤约、横港约、吊贡约、下埔约、渡头约、田心约、联峰约、石塘约、城关约、赤山约

12约

杨安都

鹅埠约、赤石约、东港尾约、石南约、银溪约、遵义约、北镇约、大安约、小溪约

9约

石塘都

石牌约、公平约、罗车约、松林约、九龙约、高沙约、上陇约、可塘约、罗山约、山脚约、西坑约、青湖约、下陇约、平岗约、嶂剑约、后塘约

16约

金锡都

仁和约、仁兴约、大德约、青坑约、田墘约、捷胜约、陶塘约、东涌约、湖田约、十八乡约、湖内约、北山约、竹围约、杨古埔约、径口约、汕尾东约、茅竹约

18约

附表3

海丰县镇、行政村、社区名称表

镇名

行政村名

社区居委名

海城镇

长埔村村民委员会

新望村村民委员会

桂望村村民委员会

莲光村村民委员会

南垭村村民委员会

万中村村民委员会

召贡村村民委员会

埔仔洞村村民委员会

莲花村村民委员会

海珠社区居民委员会

新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南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新安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津社区居民委员会

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

城西社区居民委员会

城北社区居民委员会

北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新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云岭社区居民委员会

总寮社区居民委员会

附城镇

道山村村民委员会

荣山村村民委员会

圆山村村民委员会

新山村村民委员会

新东村村民委员会

新南村村民委员会

新北村村民委员会

联河村村民委员会

荣港村村民委员会

笏口村村民委员会

池口村村民委员会

联西村村民委员会

兴洲村村民委员会

青年村村民委员会

中河社区居民委员会

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南湖社区居民委员会

云岭山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城东镇

东园村村民委员会

河中村村民委员会

后林村村民委员会

大嶂村村民委员会

梓里村村民委员会

后塘村村民委员会

北平村村民委员会

新江村村民委员会

龙山村村民委员会

赤山村村民委员会

圆墩村村民委员会

台东村村民委员会

名园村村民委员会

汀洲村村民委员会

安东村村民委员会

关东村村民委员会

桥东社区居民委员会

梅陇镇

梅东村村民委员会

梅西村村民委员会

梅星村村民委员会

梅联村村民委员会

梅尖村村民委员会

梅陇村村民委员会

东风村村民委员会

红阳村村民委员会

仓兜村村民委员会

联兴村村民委员会

新渔村村民委员会

竹符村村民委员会

永红村村民委员会

石南村村民委员会

石安村村民委员会

银液村村民委员会

联平村村民委员会

围湖村村民委员会

新寮村村民委员会

新兴村村民委员会

东联村村民委员会

东港村村民委员会

东家亚村村民委员会

云路村村民委员会

南山村村民委员会

屿岭村村民委员会

银丰村村民委员会

石州村村民委员会

水踏村村民委员会

高中村村民委员会

梅北社区居民委员会

西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东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梅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鮜门镇

民生村村民委员会

民安村村民委员会

民新村村民委员会

百安村村民委员会

红源村村民委员会

红泉村村民委员会

朝面山村村民委员会

鮜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鹅埠镇

新园村村民委员会

蛟湖村村民委员会

水美村村民委员会

西南村村民委员会

西湖村村民委员会

鹅埠村村民委员会

上北村村民委员会

下北村村民委员会

田寮村村民委员会

鹅埠社区居民委员会

赤石镇

大安村村民委员会

冰深村村民委员会

赤石村村民委员会

明热村村民委员会

新联村村民委员会

新里村村民委员会

明溪村村民委员会

新城村村民委员会

碗窑村村民委员会

洛坑村村民委员会

圆墩村村民委员会

赤石社区居民委员会

圆林社区居民委员会

小漠镇

元新村村民委员会

云新村村民委员会

东旺村村民委员会

南香村村民委员会

旺渔村村民委员会

大澳村村民委员会

旺官社区居民委员会

联安镇

联南村村民委员会

联新村村民委员会

联川村村民委员会

联英村村民委员会

联田村村民委员会

联北村村民委员会

田心村村民委员会

壆头村村民委员会

友爱村村民委员会

永乐村村民委员会

霞埔村村民委员会

优冲村村民委员会

和平村村民委员会

围寮村村民委员会

坡平村村民委员会

唐厝村村民委员会

渡头社区居民委员会

陶河镇

杨东村村民委员会

杨南村村民委员会

杨西村村民委员会

杨北村村民委员会

陶东村村民委员会

陶西村村民委员会

陶南村村民委员会

陶北村村民委员会

陶新村村民委员会

陶联村村民委员会

雅卿村村民委员会

桐埔村村民委员会

金锡村村民委员会

霞西村村民委员会

步雅村村民委员会

霞雅村村民委员会

下边村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