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公文用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1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常用公文用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公文用语.docx

《常用公文用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公文用语.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公文用语.docx

常用公文用语

一、应用文书语言基本特征

(一)实用性

人类语言分为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两大基本类型。

实用语言只传达“实用”内容。

文学语言经过了作家“扭曲”或“施加暴力”,讲究审美、意在言外

(二)无歧义性

应用文书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严格遵循语法规则;

应用文书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常规修辞格,一般不采用夸张、通感、暗示等修辞格。

应用文书叙述则多用直叙,证明则多是直接证明,应用文书内容观点不能曲折隐晦、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三)模式性

如“特此函复”这一模式化说法,如果换用别语言表达,不可能如此简练明白。

应用文书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用旧语、套语,

如“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等惯用语。

公文具有模式化体式

(四)概说性

应用文书不追求不追求纤毫毕现细节展示。

应用文书表述,只求抓住关键、抓住要点,实行概括述说。

叙述多是概叙;说明多是概说;议论是“说理”而非“论理”。

一般是直接地、明白地提出观点与主张

概说性作用:

使信息更精要,对读者更尊重,更好地达到行文目。

(五)得体性

得体性即是恰当地使用语言。

应用文书文种丰富,各类文种用语风格也有明显区别:

指挥性公文命令、决议、决定注重庄重严肃;

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讲求严谨、确切、利落;

计划性文书必须实在、周密、可行;

会议报告应富于鼓动性等。

上行文语言,应尊重而不阿谀讨好;

下行文语言,应谦和但又不失度;

与平行机关往来函件语言,则应以诚以礼相待,多商量,互相尊重。

惩戒坏人坏事通报,语言应言之凿凿,义正辞严。

表彰好人好事决定,语言则应热情、稳实。

对上级情况报告,不必有过多宣传议论。

对下级布置工作通知,又不可过于原则、空洞,应实实在在,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

有选择地使用模糊词语、委婉用语,有时反使应用文书语言更得体。

从总方面看,应用文书语言大都比较庄重、通俗,是大众化书面语言,较少用口头语言和方言。

二、对公文用语要求

公文语言特点可概括为8个字:

明晰、准确、简朴、庄重

为了体现公文语言这特有特点,在具体用语行文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书面语,一般不使用口语。

文学作品,为了追求特定表达效果,常用口语(包括方言、歇后语等),公文一般不能使用口语,只使用合乎规范书面词语,以免口语破坏公文语体风格。

(二)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公文应当适当使用诸如:

“业经”、“悉”、“兹”、“兹有”、“特”、“拟”、

“者”、“为荷”、“于”、“为”、“依”、“逾”、“其”、“亦”、“以”、“尚”、“之”、“该”、“予”、“此”、“凡……者”等文字。

例如,“鉴于目前出版物在涉及数字(如时间、长度、重量、面积、容积和其他量值)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没有统一体例,情况比较混乱,根据有关方面建议,我们会同部分新闻出版单位,经过多次讨论、修订,制定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现予公布,要求新闻出版有关单位试行。

上段文字中,“鉴于”、“予”等便是文言词语。

适当使用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有利于增强公文庄重性。

(三)恰当使用公文特定专用语

公文特定用语,含义确定,使用频率很高。

它在准确、严谨地表述公文内容及格式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强简明、庄重语体风格。

(四)适当使用模糊词语,以使公文内容得到恰当表达

公文在某些特定语境中,需要使用模糊词语。

模糊语言:

是指外延不确定、作者有意不作详细交代或内涵无确定弹性语言。

模糊语言能适应特定语境,是为了更周密严谨,简练得体,准确恰当地表意需要。

例如:

“按有关文件规定”,这句话中“有关文件”本是存在,但或限于文章篇幅,或有意不写,因而,“有关文件”便有了模糊性。

模糊词语常被用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程度、范围等。

例如:

1.表时间:

近来、最近、当今、当前、过去、往日、原先、前不久、不日、不时、将来、

届时、今年以来、今冬明春、长期、最初阶段、晚期、临时、有时、及时、一贯、

一度、一段时间、偶尔、许久、限期、如期、一朝一夕等。

2.表方位:

附近、周围、远方、前方、后方、南方、北方、上边、下边、前面、后面、外地、本地、这里、那里、所在、就地、处处等。

3.表数量:

多数、少数、一些、许多、不少、不乏、一系列、一伙、多次、屡次、一再、再三、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个别、绝大多数等。

4.表程度:

稍、较、很、最、极、重大、巨大、特大、莫大、一定、显著、稍微、普遍、差不多、基本上、大抵、大体上、充分、足够、较为、极端、丝毫、十分等。

5.表范围:

广大、广泛、所有、有、有些、有关、左右、以上、以下、以内、以外等。

模糊语言要用得恰当得体,该用才用,如果随意滥用,将有损公文明晰性和严肃性。

三、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简表

1、开端用语:

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2、称谓用语:

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位称谓:

第一人称:

”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敝单位。

第二人称:

”你、你局、贵公司、贵方。

第三人称:

”他、该公司、该项目”

3、递送用语:

用于表示文、物递

送方向:

上行:

报、呈。

平行:

送。

下行:

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4、引叙用语:

用于复文引据;”悉、接、顷接、据、收悉。

5、拟办用语:

用于审批、拟办;“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6、经办用语:

用于表明进程;“经、业经、已经、兹经”。

7、过渡用语:

用于承上启下;“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下”。

8、期请用语:

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上行:

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

平行:

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即请、切盼。

下行:

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9、结尾用语:

用于结尾表示收束;

上行:

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

平行:

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特此证明;尚望函复。

下行:

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此复;为……而努力;……现予公布。

10、谦敬用语:

用于表示谦敬:

承蒙惠允、不胜感激、鼎力相助、蒙、承蒙。

11、批转用语:

用于上级对下级来文批转处理;批转、转发

12、征询用语:

用于征请、询问对有关事项意见、态度;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四、改写题

按公文用语要求,改写下列句子中带下划线词语。

1.如果贵公司同意。

2.切望出力相助。

3.出于以上原因。

4.此事确定由子公司办理。

5.《××条例》已由国务院第四次会议通过,现公布实行。

6.得到贵局大力支援,特表谢意。

7.你厅×公政(20××)161号请示已收到。

8.现在报告如下。

9.特此拟函作复。

10.请你局将严某20××年拘留情况用函告诉我处。

11.由于该案追究时效已过,故不予上报。

12.我们打算今年5月份开课。

13.该人切实为精神病患者。

14.你局是否收到,请速调查后答复。

15.现在就关于财经工作改革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6.此次火灾,确实是坏人纵火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