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878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docx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8年1月9日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

高三理综生物

一、单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6.0分,共36分)

1.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2.小鼠中有一对控制灰砂色的基因(T)和正常灰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正常灰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雌鼠与灰砂色雄鼠交配,预期后代表现型之比为(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  )

A.灰砂♀∶灰色♂=2∶1B.灰砂♀∶灰色♂=1∶2

C.灰砂♀∶灰色♂=1∶1D.灰砂♀∶灰色♂=3∶1

3.一段信使RNA分子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C有25个,那么转录该RNA分子的DNA分子中C+T的个数是(  )

A.25个B.40个C.60个D.80个

4.两种细胞分别具有下列特征: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

D.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要晚

5.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StemCell)期刊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图中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C.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

D.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有关

6.在某腺体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培养液中。

培养液中含有各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则曲线a、b、c依次代表(  )

A.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4分,其中11、12为选修部分,考生任意选择一题作答即可)

7.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

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1)请完成推断过程:

①实验方法:

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预测结果: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2)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果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②果蝇的刚毛基因和截刚毛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8.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该物质的鉴定用____________试剂,可以观察到________沉淀。

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指__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_色。

图中Y物质种类有________种,在原核细胞中________(填有或无)Y物质构成的Ⅱ物质。

图中元素A是指________。

(3)图中P在人体内根据能不能自身合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写出P物质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P物质构成的Ⅳ物质可以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4)已知某种核苷酸中含有胸腺嘧啶,则该种核苷酸为[ ]________。

(括号中填图中对应的字母,横线处填具体名称)

(5)除图中所示物质外还有一种物质也是生物大分子,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则该物质是________,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

9.图1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

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____发出纺锤丝。

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________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

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表所示: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

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6)如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鼠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10.四季豆是一种自花传粉的作物,其种皮的颜色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而且两对基因传递给子代遵循孟德尔定律。

种皮细胞中有A基因,便可产生足量的黑色素;a基因不能控制色素的产生。

种皮细胞中的B基因为修饰基因,可淡化黑色素的显色程度;其中,BB可使黑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bb不影响黑色素的显色效果。

选择能产生白色种皮的一棵植株(P1)和能产生黑色种皮的一棵植株(P2)为亲本材料,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述图解分析,P1和P2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在F2中,产生黄褐色种皮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产生白色种皮的植株基因型有种。

(3)F2中杂合体植株(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基因B与B之间的分离、基因B与b之间的分离分别发生在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要求具体到前、中、后、末等时期)。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F1基因B或b以________为载体传递给F2。

(4)如果手头上有四种材料aaBB、AABB、aabb和Aabb,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黑色可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以利用____________为材料进行____________育种(指育种方式)。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如图表示以鸡血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操作程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并搅拌,可使鸡血细胞破裂。

(2)步骤②中,过滤后收集含有DNA的________。

(3)步骤③、④的操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通过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调节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时,DNA将会析出,过滤去除溶液中的杂质。

(4)步骤⑦:

向步骤⑥过滤后的________中,加入等体积的、冷却的________,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5)步骤⑧:

DNA遇____________试剂,沸水浴5min,冷却后,溶液呈________色。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_____。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_____________酶。

(6)现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并经拼接获得的重组质粒进行再次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图2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及表中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BamHⅠ和HindⅢ酶切,得到________种DNA片段。

②采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得到________种DNA片段。

云南省陆良县一中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四)

高三理综生物

1.【答案】C

【解析】a、b、c如果表示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下降,所以不能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故A、D错误。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和温度相同,故B错误。

如果三者表示酶浓度,酶量大的反应速率快,一定是a>b>c,故C正确。

2.【答案】A

【解析】亲本为XtO×XTY,子代为1XTXt∶1XtY∶1XTO∶1OY(致死),故A正确。

3.【答案】C

【解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若mRNA有60个碱基,则转录该mRNA的DNA含有碱基数为60×2=120个。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中不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C和T共有60个。

4.【答案】C

【解析】据表格判断,细胞Ⅰ属于原核生物,蓝藻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故A正确;细胞Ⅱ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或植物的非绿色部分,因此可能为植物的根细胞,故B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不同,原核细胞是肽聚糖,植物细胞是纤维素和果胶,故C错误;在生物进化中,进化顺序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图中a过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说明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A正确;b是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种类细胞中基因转录产生的RNA种类和数量均不同,由此可见,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发生变化,B错误;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故C正确;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可能原因是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D正确。

6.【答案】D

【解析】在某腺体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培养液中。

培养液中含有各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从题图看先后顺序是a、b、c,因其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先后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所以A、B、C项不正确。

D项正确。

7.【答案】

(1)①截刚毛 刚毛 ②刚毛 截刚毛

(2)①相对性状易于区分、雌雄异体、易于培养、一只雌果蝇可产生为数众多的后代、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等 ②基因的分离

【解析】

(1)①要验证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择纯种截刚毛雌果蝇(XbXb)和纯种刚毛雄果蝇(XBYB或XBY)杂交。

②若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亲本为XbXb×XBY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刚毛,且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

若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XbXb×XBY,子代雌果蝇表现为刚毛,雄果蝇表现为截刚毛,且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

(2)①遗传学上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相对性状易于区分、雌雄异体、易于培养、一只雌果蝇可产生为数众多的后代、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等。

②果蝇的刚毛基因和截毛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8.【答案】

(1)葡萄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淀粉 糖原 

(2)核糖核苷酸 红 4 有 N、P 

(3)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双缩脲 (4)Y、Z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5)脂肪 磷脂 固醇

【解析】

(1)图示可知Ⅰ是能源物质,主要是多糖,所以X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该物质的鉴定用斐林试剂,可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小麦种子中的多糖是淀粉,人体细胞中则是糖原。

(2)Ⅱ、Ⅲ携带遗传信息,组成元素除了C、H、O外还含有N、P,Ⅱ分布在细胞核,所以Ⅱ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人体细胞中有4种,原核细胞种也有DNA。

Ⅲ分布在细胞质,所以Ⅲ是RNA,Z是组成RNA的单体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染色是可使RNA呈现红色。

(3)图中Ⅳ为蛋白质,P为氨基酸,根据能不能自身合成可以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其通式

,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4)已知某种核苷酸中含有胸腺嘧啶,则该种核苷酸为Y或Z,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5)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9.【答案】

(1)G1→S→G2→M 

(2)中心体 后 前、中 (3)G1 G2和M (4)7.4 (5)③→②→④→① (6)③④

【解析】

(1)一个完整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及分裂期(M期),一个完整细胞周期指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为G1→S→G2→M。

(2)小鼠细胞是动物细胞,在分裂前期可见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

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在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

(3)图2左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2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1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DNA含量为4的细胞,表示图甲中的G2和M期细胞。

(4)加入过量胸苷,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需要经历的时间为2.2+1.8+3.4=7.4h。

(5)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是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前期;③中心体发生倍增,发生在间期;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发生在中期,故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③→②→④→①。

(6)①中心体在间期复制,①正确;

②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②正确;

③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能形成细胞板,③错误;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布于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该图象不会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④错误;

⑤分裂结束,形成2个子细胞,⑤正确。

10.【答案】

(1)aaBB AAbb(两次序错误得0分) 

(2)AaBb、AABb 5 (3)后期Ⅱ 后期Ⅰ(未具体到“后期”不给分) 染色体 (4)Aabb 单倍体

【解析】

(1)白色种皮的一棵植株(P1)和能产生黑色种皮的一棵植株(P2)为亲本材料杂交产生黄褐色的F1。

由题意可知,四季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产生黑色种皮的一棵植株(P2)的基因型是AAbb。

由F2的结果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Bb。

再可得到白色种皮的一棵植株(P1)的基因型是aaBB。

所以P1和P2的基因型依次是aaBB和AAbb。

(2)由题意可知黄褐色种皮的基因型是A__Bb。

所以黄褐色基因型是AABb,AaBb。

白色种皮的基因型有A__BB,aa____,一共有2+3种。

(3)B和B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分离时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后期Ⅱ。

B和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他们分离在后期Ⅰ中。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以染色体为载体传给F2。

(4)黑色可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是AAbb。

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黑色可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以选择单倍体育种,以Aabb为材料进行单倍体育种。

11.【答案】

(1)蒸馏水 

(2)滤液 (3)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NaCl溶液的浓度去除杂质 蒸馏水 0.14 (4)滤液 酒精 白 (5)二苯胺 蓝

【解析】

12.【答案】

(1)0、2 

(2)高 (3)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DNA连接 (6)2 3

【解析】

(1)该质粒为环状DNA,经SmaⅠ切割前,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经SmaⅠ切割后形成平末端,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SmaⅠ识别的是CCCGGG序列,在C与G之间切割,SmaⅠ酶切位点越多,也就是C—G碱基对越多,C与G之间的氢键(3个)比A与T之间的氢键(2个)数量多,其含量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高。

(3)据图1可知,SmaⅠ切割位点在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中,据图2可知,SmaⅠ切割位点在目的基因中,因此使用SmaⅠ切割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外源DNA,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时,往往会有三种连接形式:

目的基因—质粒、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环化)、质粒—质粒(环化),后两种是我们不需要的,因而要进行筛选。

用两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外源DNA,因形成的末端不同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5)连接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

(6)分析由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并经拼接获得的重组质粒,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仍然完整存在,如再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时,可再度被切开,形成2种DNA片段;而EcoRⅠ的识别序列在原质粒中存在并没有被破坏,同时切下的目的基因中还存在1个EcoRⅠ的识别序列,因此在重组质粒中存在2个EcoRⅠ的识别序列,如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可得到3种DNA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