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267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docx

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完美版

2016年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2.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1.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等处理实验数据.

2.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基本概念】

弹簧伸长量;弹簧弹力;列表法;图象法

【基本规律与公式】

胡克定律F=kx

【讲授】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

(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规律方法总结】

1.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之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

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

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

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考点一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                 

【精编精选典例解析】

【例1】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

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

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

(3)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解析 

(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0;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厘米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计值,精确至mm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

(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为0,

所以x=L1-Lx。

(4)由胡克定律F=kΔx知,mg=k(L-Lx),即mg=kx,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劲度系数

k==N/m=4.9N/m。

同理砝码盘质量

m==kg

=0.01kg=10g。

答案 

(1)竖直 

(2)静止 L3 1mm (3)Lx (4)4.9 10

【变形题组拓展训练】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1)某次测量如图3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

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解析 

(1)刻度尺最小分度为0.1cm,读数时需估读到0.01cm。

(2)表中对LA的测量有四组数据,应采用逐差法计算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Ⅰ增加的长度L0。

L0==0.04m

故k1==12.5N/m

通过计算LB-LA可得出A、B两指针间的长度,进而计算出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Ⅱ增加的长度,从而计算出其劲度系数。

答案 

(1)15.95~16.05 

(2)12.2~12.8 能

【特别提醒反思总结】

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1.图象法:

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2.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研究测量的数据,可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一常数。

3.函数法:

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函数关系。

考点二拓展创新实验

【知识检索&要点解读】

一、本题创新点分析

1.源于教材——本例中所使用的器材及探究原理与本实验是相同的。

2.高于教材——本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避免了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二、本实验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一)数据处理

1.在实验操作中若弹簧的自然长度是在弹簧水平自然状态下测出的,则发现F-x图象不过原点,图线在x轴上有截距,其截距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

图线在x轴上的截距表示弹簧重力引起弹簧的伸长量。

2.若实验做出的F-x图线是曲线,说明实验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示:

F-x图线是曲线,说明弹簧超出弹性限度。

二、探究高考创新命题视角

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

视角1 可能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

视角2 对实验器材的改进

 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如图实-2甲所示,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电脑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出结论。

【精编精选典例解析】

【变形题组拓展训练】

【特别提醒反思总结】

【精编精选典例解析】

【例1】 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

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

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

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

图6

P1

P2

P3

P4

P5

P6

x0(cm)

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x(cm)

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n

10

20

30

40

50

60

k(N/m)

163

56.0

43.6

33.8

28.8

(m/N)

0.0061

0.0179

0.0229

0.0296

0.0347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n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图7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n图象。

图7

(3)图7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

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N/m。

解析 

(1)由胡克定律有k==N/m=81.7N/m,故有=0.0122m/N。

(2)作图过程略,图见答案。

(3)因-n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得图线的斜率约为5.71×10-4m/N,故有=5.71×10-4×n,即k=(N/m),由表中n与x0数据可知弹簧的圈数n与原长l0的关系为n=500l0,故k==(N/m)。

答案 

(1)①81.7 ②0.0122

(2)-n图象如图所示。

(3)(在~之间均可) (在~之间均可)

【变形题组拓展训练】

1.为了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象。

(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

(2)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N/m和_____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

(3)从上述数据和图线中分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甲==N/m=66.7N/m

k乙==N/m=200N/m。

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形变量大,故选甲弹簧。

答案:

(1)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66.7; 200; 甲;(3)见解析

考点三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图象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图象具有既能描述物理规律,又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过程、表示物理量之间定性定量关系及变化趋势的优点.当前高考试题对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考查的频率较高.

作图的规则:

(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轴名、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起点,使所作出的图象几乎占满整个坐标图纸.若弹簧原长较长,则横坐标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选择.

(2)作图线时,尽可能使直线通过较多所描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若有个别点偏离太远,则是因偶然误差太大所致,应舍去).

(3)要注意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意义,注意分析图象的斜率、截距的意义.要理解斜率和截距的意义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精编精选典例解析】

【例1】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

1

2

3

4

5

弹力F/N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长度x/cm

7.0

9.0

11.0

13.0

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用作图法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的关系,由于实验误差,依据实验数据描出的点有时不会完全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所作直线应尽量多的通过这些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明显与其他的点相差很远的点应该舍去.该题中所给出数据恰好可以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直接描点由直尺作图即可.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由ΔF=kΔx得k=,即图线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3)由于弹簧有一定重量,将其自然悬挂时的长度与平放时的长度不一样,平放时稍短一些.量取L0时,应将弹簧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铁夹上,让其自然下垂,再用毫米刻度尺量得其自然状态下的原长.

答案 

(1)如图所示

(2)50 (3)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变形题组拓展训练】

1.通过“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

已知一根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1的长弹簧A,现把它截成长为L0和L0的B、C两段,设B段的劲度系数为k2、C段的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

既然是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所以,k1=k2=k3

乙同学:

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1

丙同学:

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长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1>k2>k3

(1)为了验证猜想,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

实验所需的器材除铁架台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3)如图实-2-15是实验得到的图线。

根据图线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解析:

(1)刻度尺、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或弹簧测力计)。

(2)实验步骤:

a.将弹簧B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LB。

b.在弹簧B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如n个),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

c.由F=mg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B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

由k=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d.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B的劲度系数k2的平均值。

e.按实验步骤a、b、c、d分别求出弹簧A和C的劲度系数k1和k3的平均值。

f.比较k1、k2、k3得到结论。

(3)从同一根弹簧上截下的几段,越短的劲度系数越大(或越长的劲度系数越小)。

答案:

见解析

【高考模拟明确考向】

【2015·福建·19

(1)】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cm;

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③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答案】6.93cm;A;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乙图知,读数为14.66cm,所以弹簧伸长14.66-7.73=6.93cm;若随意增减砝码,会作图不方便,有可能会超出弹簧形变范围,所以应逐一增挂钩码;由图知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是因为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

【学科网考点】: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方法技巧】:

本题主要是对弹簧的理解,涉及刻度尺的读数与弹簧的形变范围

【2015·四川·8

(1)】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

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答案】25.85,0.98,弹簧的原长l0。

【解析】根据图2指针指示可知,l1=25.85cm,挂2个钩码时,以2个钩码整体为对象,受重力mg和弹簧的拉力F2作用而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2=mg=2×50×10-3×9.8N=0.98N,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l-l0|,其中l为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l0为弹簧的原长,因此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弹簧的原长l0。

【考点定位】“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

【名师点睛】毫米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还未知它们间的关系,因此不能套用胡克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