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470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4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docx

第4章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绕着________运行的运动。

2.地球公转姿势:

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3.地球公转的方向:

________。

4.地球公转周期:

约________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5.地球公转轨迹:

近似圆形。

6.地球公转的效应:

杆影季节变化;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7.地球公转示意图

例1 (多选)下列属于地球公转特点的是(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从西向东绕着太阳旋转

C.公转方向从北向南,再从南向北

D.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E.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F.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G.公转过程中,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

1.太阳高度:

太阳光与地面的________,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越大,地表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光热越多。

2.杆影是杆子受阳光照射后投在地上的影子。

杆影的长度和位置与太阳的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角越小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大,杆影越短。

3.太阳直射点: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面的地点即太阳高度为90度时的地点。

在太阳直射点上,杆影长度为0。

4.影响杆影长度变化的三个因素:

①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自转);②季节变化(地球公转);③纬度位置。

(1)杆影长度的日变化。

同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杆影长度和位置会发生变化,变化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即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2)杆影的季节变化: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其变化规律:

北半球夏大冬小,变化原因是地球倾斜着绕日运动,即地球公转。

(3)杆影纬度变化:

正午杆影长度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

变化规律是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而杆影则越来越长。

杆影朝向的分布规律:

北纬23.5度(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始终朝南,则杆影始终朝北。

南纬23.5度(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始终朝北,则杆影始终朝南。

例2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的是(  )

A.昼夜交替

B.正午杆影的季节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D.太阳黑子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

当北半球看到太阳处于正南或南半球看到太阳处于正北时,即太阳直射点与所在地处于同一经线时,是一日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中午12点整。

2.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5°N,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5°S,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一年中,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不断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4.杭州纬度约30°N,杭州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约83.5°,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约36.5°。

说明 太阳高度及杆影长度变化的应用

北半球楼房建设一般正面朝南,楼间距需参考冬至日的杆影长度。

例3 对于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杆影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午的太阳高度具有夏小冬大的规律

B.正午的杆影长度具有夏短冬长的特点

C.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长

D.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短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1.定义:

地表接受太阳________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2.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2)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说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和移动规律

如图:

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23.5°N时,为夏至日;再南移到赤道时,为秋分日;继续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之后向北移至赤道时,为次年的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每年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例4 从夏至到冬至的半年中,太阳直射点通过下列纬度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18°N ②21°S ③12°N ④5°S

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昼夜长短变化

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地球的________。

2.判断方法:

当某地所在纬度的纬线处于昼半球的部分比处于夜半球部分长时该地就昼长夜短。

反之就昼短夜长。

若等长,则昼与夜等长。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示意图。

说明 地球公转的特征是四季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1)极昼现象:

太阳整日不落;

极夜现象:

太阳整日不出。

(2)北半球的夏半年(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②北极圈(北纬66.5°)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北半球的冬半年(秋分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

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

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②北极圈(北纬66.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以北纬30度左右的浙江为例,夏天天亮时间大约为5点,冬天天亮时间大约是6点半,两者时间不同。

原来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使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造成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本地区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月份是6月,白昼最短的月份是12月。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为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之间,因为北半球处于冬半年时,南半球处于夏半年。

例5 如图所示为地球公转(地球位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位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位于________(填字母)处时,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地球从A处运行到C处,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至________点时,我国的白昼最短。

 五带划分

划分依据: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划分界线:

回归线(纬度23.5°)和极圈(纬度66.5°)。

例6 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南纬67°    B.北纬80°

C.南纬40°    D.北纬23°

 对杆影长度变化与太阳高度之间关系的不理解

例7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小宇同学发现:

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图甲、乙所示)。

图甲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为不同季节杆影的长度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地方正午的杆影朝________。

因此,他处于________半球。

(4)据图甲,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___,太阳高度角最________。

 对昼夜长短的判断不清

例8 12月8日至10日,2017中国(宁波)国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新材料展以“创新驱动 引领发展”为主题。

博览会期间,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正确的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变长

C.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

D.昼长夜短

例9 读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B是________。

(2)∠C的度数是________。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________附近。

(4)如果∠C为90°,同一地区还有没有季节变化?

有无昼夜更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在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在赤道上,下面四种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总是在6时升起

B.夏季昼长夜短

C.冬至日的夜是一年中最长的夜

D.6月22日正午时旗杆没有影子

第3题图

3.夏天到了,浙江的同学小明家里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a角应该(  )

A.适当调大

B.适当调小

C.直立

D.放平

4.从我国的“清明节”到“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第5题图

5.在图中,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为从极地上空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半球为(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2)关于c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几乎全在c线以内

B.c线的纬度属于高纬度

C.c线以内属于寒带

D.c线以内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

(3)当太阳直射在b线上时,山东沂蒙山区的现象有(  )

A.蝉鸣林更幽    B.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农民正在播种冬小麦

(4)关于a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B.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横贯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D.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

太阳 北极星 自西向东 365.2422 例1BDFG 知识点2:

夹角 例2B

知识点3:

例3B 知识点4:

垂直照射 例4C

知识点5:

公转 例5

(1)C 

(2)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3)A 知识点6:

例6C

【易错点拨】例7

(1)地球自转 

(2)地球公转 (3)北 北(4)短 大 例8B

【综合应用】例9

(1)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面 

(2)66.5°(3)北极星 (4)没有季节变化,有昼夜更替

【巩固提升】1—4.DABA 5.

(1)C 

(2)A (3)A (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