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902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 高一历史.docx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学年下学期考试高一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建水县民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6月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如下图,漫画形象地展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民族工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②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产生

③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④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工业才能复兴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

该表反映了我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国家宏观管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4.19世纪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洋纱大量进口,解决了中国乡村手工织布业原料不足的问题,促成洋纱土布的生产。

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顽强性B.洋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

C.传统手工业的振兴D.近代纺织业的兴起

5.明朝正德年间,青花瓷以波斯文作为图案主题;从宣德年间开始,梵文也作为装饰性图案附加在瓷器画面上;嘉靖、万历以后,瓷器上出现了用花朵绕梵文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棒子”图案。

清代前期,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画。

这反映了明清瓷器(  )

A.烧制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B.民间生产技艺经久不衰

C.在各阶层中使用非常普遍D.受到外域装饰艺术影响

6.汉代晁错《论贵粟疏》: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

7.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

“1905年—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8.史载:

“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

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9.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

A.海南岛B.深圳C.上海浦东D.广州

10.1978年9月,中央指出:

“(国有)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

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

”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降低国有企业的经济比重D.引进西方的自由竞争机制

11.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

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美的金银器

、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

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

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12.从下图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C.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14.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

材料说明()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15.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6.下面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17.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生产模式的转型

C.创新机制的激D.市场需求的带动

18.布罗代尔说:

“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

”“这场战争”(  )

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

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

19.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

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这表明他(  )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了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1.“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这样做。

”“必须这样做”是指,实施(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2.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

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

A.农业灌溉的需要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23.2003年,墨西哥取消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种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久,5万多农民因抵挡不住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在首都举行示威游行。

这一现象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就应该()

①建立贸易壁垒②增加科技投入③扶持弱势产业④提高产品竞争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道,“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效,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该评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4分)

25.(10分)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产生的。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日趋瓦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一部分洋务派官僚在“平内寇”“御外侮”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西方的设备和自然科学,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开采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厂”的主张,出现了一个兴办工矿企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895-1911年,共创办了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462家,开办资本共89693千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董少辉《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

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

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

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

(2)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3)近代民族工业的上述特点和处境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如何?

这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有何影响?

 

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

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

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广州港对外贸易过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

(2)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8.(1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既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又对战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战争破坏带来了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扩大。

战时发展起来的军事工业也大批转入民用工业,为整个工业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应运而生。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广泛深刻的科技革命。

在此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本流动也迅速增加。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披露苏联高层对战后西欧形势发展前景的估计:

“不仅是斯大林,我们当时曾经也认为西欧普遍遭到蹂踊的经济,已经达到发生革命性爆炸的闪光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l913年~l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7%,而l948年~l960年为6.8%,l960年~l965年为7.9%,l965年~l970年为ll%。

据《美国统计摘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余年中,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总额计达500.3亿美元,其中赠与性经济和技术援助371.6亿美元,贷款l01美元,其他援助27.7亿美元。

受援对象遍布世界各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欧洲282.77亿美元,亚洲l67.3亿美,拉美26.62亿美元,其他地区l4.82亿美元。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济影响。

 

29.(10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

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

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

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作共和国:

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材料二1953~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

1954年,苏联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1961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刻而成……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

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赫鲁晓夫执政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有哪些?

为什么说它“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

(2)简要指出材料二中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谈谈你对赫鲁晓夫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理解。

 

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

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

其失业保险规定:

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

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

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

它体现何种经济理论?

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漫画“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中可以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难以独立发展,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工业才能复兴,故①③④正确;漫画中没体现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的时间,故②错误。

所以答案选B。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产品收购价市场调节价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指导定价的比重越来越小,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化,体现了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故B选项正确;表格只反映了农产品收购的定价方式,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是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表格数据说明国家宏观管理仍然存在,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D选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6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也未开始转向市场经济,A项和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反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问题,选项B就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材料的信息是反映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反映中国正在把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C项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中国乡村手工织布业利用洋纱促成土布的生产,在外国经济侵略面前,自然经济表现出其顽强性,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中国市场对洋纱的依赖性,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传统手工业的艰难维系,并非振兴,故C项错误;中国乡村手工织布业仍然使用手工劳动,并非近代企业,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中瓷器制作没有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瓷器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的瓷器应该属于官窑烧制,不是民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瓷器在各阶层中使用非常普遍,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瓷器上出现了用花朵绕梵文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棒子’图案,清代前期,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画”的信息说明中国瓷器制作受到外域装饰艺术影响,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项错误;材料中讲农民辛苦劳作,但是仍然遭受自然灾害,政府横征暴敛,最终导致家破人亡,这体现了小农经济极度脆弱,故C项正确;材料中讲小农经济被天灾人祸迫害,没有体现出连续性,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在近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的时段并不缺乏,但并未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就兴起了“实业救国”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并未取得上述发展速度,故B项错误;“1905年—1908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由于此时清末新政推动,故C项正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就已经涌现,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可知,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给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彻底解体”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9.【答案】C

【解析】浦东的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且很多金融机构也在浦东,所以答案选C。

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80年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

10.【答案】B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A;由材料“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可见是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自负盈亏,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要降低国有企业的经济比重,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要引进西方的自由竞争机制。

11.【答案】B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不能说明”,材料涉及“唐代的沉船”,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状况,故A项错误;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代,符合题目要求,故B项正确;唐代海上贸易兴盛,与造船、航海技术有关,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陶瓷制品”及“金银器”等,反映了唐代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图片信息是个体工商业执照,体现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这一改革过程的信息说明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B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中国需要世界”说明中国加入世界大市场的必要性,中国加入世界大市场“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14.【答案】C

【解析】材料“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见材料认为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

欧盟扩大主要源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

材料只是个人意见,并非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或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排除B、D。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①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这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故②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帝国主义的扩张,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③正确;近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列强的武力威逼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故④正确。

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不同国家工业比重的变化,看不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工业比重,不能看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故D项错误;工业比重不等同于工业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结合材料时间并根据所学,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之所以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故B项正确。

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17.【答案】D

【解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技术发明的影响,故B项错误;创新机制的激励也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原有的生产工具代表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利润驱使生产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导致“连续涌现新奇事物”,这是根源,故D项正确。

18.【答案】C

【解析】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不符,故A项错误;荷兰取得独立,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1588年,西班牙派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