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047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docx

医考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梅花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抗炎镇痛、防治糖尿病肾病、保护肝脏、调节凝血功能等药理作用。

荔枝核

Lìzhīhé(《本草衍义》)

1991-134X.常用盐制的药物有:

A.知母、黄柏B.杜仲、补骨脂、沙苑子

C.泽泻、车前子D.荔枝核、橘核、小茴香

2005-126X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

A荔枝核B.苦廉皮C.川廉子D使君子2017-23A.荔枝核的功效

A.行气散结,散寒止痛B.行气散结,解毒消肿C.行气止痛,温肾散寒D.行气止痛,开郁醒脾2012-36A.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

A.香附B.荔枝核C.川楝子D.佛手

2005-126X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

A荔枝核B.苦廉皮C.川廉子D使君子2000.40.下列哪味药不是源于蔷薇科植物

A.地榆B.山楂C.绿萼梅D.玫瑰花E.荔枝核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

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

皮,洗净,晒干。

本品气微,味微甘、苦、涩。

以粒大、饱满、光亮者

为佳。

捣碎,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性】甘、微苦,温。

归肝、肾经。

【功效】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应用】

1.寒疝腹痛,睾丸肿痛本品辛行苦泄,性温祛寒,主入肝经,有疏肝理气,散结消肿,散寒止痛之功。

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疼痛、睾丸肿痛,可与小茴香、青皮、乌药等同用。

治睾丸肿痛属湿热者,可与龙胆、川楝子、黄柏等同用。

2.胃脘胀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有疏肝和胃,散寒止痛作用。

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胀痛,可与木香、佛手等同用;治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附、当归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多糖、总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荔枝核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氧化、抑制病毒、抗肿瘤及抗肝损伤等药理作用。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病毒和抗肿瘤,总皂苷能抑制病毒活性并降血糖、调血脂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黄酮类、总皂苷类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多糖又能提高免疫功能。

香附

Xiāngfù(《名医别录》)1993-140X.常用醋制的药是

A.大戟、芫花、甘遂B.柴胡、香附、青皮

C.三棱、莪术D.五灵脂、延胡索1995-138X.下列哪些药组可用醋制:

A.甘遂、大戟、芫花B.柴胡、香附、青皮

C.五灵脂、延胡索、自然铜D.三棱、山甲、皂矾2007-167A既能疏肝行气,又能清泄肝火的药物是

A、香附B、川楝子C、柴胡D、青皮2000.35.《本草经》谓“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是

A.郁金B.香附C.合欢皮D.玫瑰花E.绿萼梅

2005-30A症见胸闷作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治疗应应首选

A木香B.陈皮C.香附D.乌药E.薤白A.香橼B.玫瑰花C.香附D.梅花

2019-92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2019-93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和血止痛的药物是

2012-36A.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A.香附B.荔枝核C.川楝子D.佛手

2001.36.上入肺、中走脾、下达肾与膀胱的药是

A.木香B.陈皮C.香附D.乌药E.青皮

1994-30A.被《本草纲目》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药是

A.川芍B.郁金C.乌药D.香附E.元胡1993-143X.下列那组药物既能舒肝又能和胃?

A.娑罗子、玫瑰花B.八月札、青木香

C.甘松、香附D.香橼、佛手1993-39A.下列哪味药物专理脾肺气滞?

A.香附B.木香C.橘皮D.乌药E.檀香2003.125.下列药物中,入汤剂宜后下的有

A.香附B.钩藤C.砂仁D.肉桂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

山东、浙江、福建、湖南。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本品气香,味微苦。

以色棕褐、香气浓者为佳。

生用,或醋炙用。

用时碾碎。

【药性】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应用】

1.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本品辛香行散,味苦疏泄,主

入肝经,善理肝气之郁结并止痛,为疏肝解郁之要药,肝郁气滞诸痛症均宜。

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可与柴胡、川芎、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姜,如良附丸(《良方集腋》);治寒疝腹痛,可与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等同用。

2.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乳房胀痛本品疏肝理气,

善调经止痛,故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可单用,或与柴胡、川芎、当归等同用;治乳房胀痛,多与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

3.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本品味辛能行,入脾经,有行气宽中之功,故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证。

治疗气滞脘腹胀痛、胸膈噎塞、噫气吞酸、纳呆,可与砂仁、乌药、苏梗等同用。

外感风寒兼脾胃气滞者,可与苏叶、陈皮同用,如香苏散(《和剂局方》);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所致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饮食不化等,可与川芎、苍术、栀子等同用,如越鞠丸(《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煎服,6~10g。

醋炙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鉴别用药】木香与香附均有理气宽中止痛之功;均用于治疗脾胃

气滞、脘腹胀痛诸症。

但木香主入脾、胃、大肠,善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为治胃肠气滞之要药;兼有疏理肝胆气滞作用,治胁痛、黄疸、疝气疼痛等。

香附性质平和,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见长,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如β-蒎烯、

香附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广藿香酮、α-莎香醇、β-莎草醇、柠

檬烯、丁香烯等。

还含有糖类、苷类、黄酮类、三萜类、酚类、生物碱

等成分。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0%(mL/g)。

2.药理作用5%香附浸膏对动物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其

收缩力和张力;其挥发油有雌激素样作用,香附子烯作用较强;香附水煎剂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挥发油、丙酮提取物、α-香附酮、水煎剂有抑制肠管收缩作用;其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减慢心律及降低血压的作用;香附醇提物、挥发油、三萜类成分有解热作用,α-香附酮有镇痛作用,挥发油有安定作用。

此外,还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

用。

 

佛手

Fóshǒu(《滇南本草》)

1993-143X.下列那组药物既能舒肝又能和胃?

A.娑罗子、玫瑰花B.八月札、青木香

C.甘松、香附D.香橼、佛手2007-124X佛手,香橼功效的共同点有

A.疏肝解郁B.理气中和C.温肾散寒D.燥湿化痰2005-39A下列选项中,主归脾、胃、大肠经的药物是

A沉香B.檀香C.积实D.佛手E香橼2016-146X.属于佛手的功效是

A.健脾消食B.疏肝解郁C.理气和中D.燥湿化痰

2014-144X.佛手、香橼均可治

A.食积胃痛B.寒疝腹痛C.肝胃气痛D.痰湿咳嗽2012-36A.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

A.香附B.荔枝核C.川楝子D.佛手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

主产于四川、广东。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品气香,味微甜后苦。

以片大、绿皮白肉、香气浓者为佳。

切片,生用。

【药性】辛、苦、酸,温。

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应用】

1.肝胃气滞,胸胁胀痛本品辛香行散,味苦疏泄,善于疏肝解

郁、行气止痛。

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

2.脾胃气滞,胃脘痞满,食少呕吐本品入脾胃经,能理气和中止痛。

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症,可与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

3.咳嗽痰多本品苦温燥湿而化痰,辛香又能行气,故善治湿痰咳嗽、痰多胸闷者,可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

柠檬烯,γ-松油烯等;黄酮类成分:

橙皮苷,香叶木苷等;香豆素类成分:

佛手内酯,柠檬内酯;萜类成分:

柠檬苦素等。

还含多糖、有机酸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橙皮苷(CHO)不得少于0.030%。

2.药理作用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佛手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此外,有抗应激、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香橼

Xiāngyuán(《本草拾遗》)

1994-136X.具有破气作用的药物是:

A.枳实B.青皮C.香橼D.莱菔子1993-143X.下列那组药物既能舒肝又能和胃?

A.娑罗子、玫瑰花B.八月札、青木香

C.甘松、香附D.香橼、佛手2007-124X佛手,香橼功效的共同点有

A.疏肝解郁B.理气中和C.温肾散寒D.燥湿化痰A.香橼B.玫瑰花C.香附D.梅花

2019-92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2019-93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和血止痛的药物是

2015-146X.属于香橼功效的是

A.活血止痛B.疏肝解郁C.理气和中D.燥湿化痰2014-144X.佛手、香橼均可治

A.食积胃痛B.寒疝腹痛C.肝胃气痛D.痰湿咳嗽2007-124X佛手,香橼功效的共同点有

A.疏肝解郁B.理气中和C.温肾散寒D.燥湿化痰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GitrusmedicaL.或香圆Gitruswilsonii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四川、云南、福建、江苏、浙江。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枸橼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香圆气香,味酸而苦。

以个大、皮粗、色黑绿、香气浓者为佳。

生用。

【药性】辛、苦、酸,温。

归肝、脾、肺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应用】

1.肝胃气滞,胸胁胀痛本品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入肝经,能疏肝理气而止痛。

治肝郁胸胁胀痛,可与柴胡、郁金、佛手等同用。

2.脾胃气滞,脘腹痞满,呕吐噫气本品气香醒脾,辛行苦泄,入脾胃以行气宽中。

用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可与木香、砂仁、藿香等同用。

3.痰多咳嗽本品苦燥降泄以化痰止咳,辛行入肺而理气宽胸。

用治湿痰咳嗽、痰多胸闷等,可配伍生姜、半夏、茯苓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鉴别用药】佛手、香橼均能疏肝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治

疗肝气郁滞、脾胃气滞、肝胃不和以及湿痰咳嗽,常相须为用。

其中佛

手疏肝理气止痛略强,香橼燥湿化痰略胜。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

右旋柠檬烯,水芹烯,枸橼醛,乙酸香叶酯等:

黄酮类成分:

柚皮苷,橙皮苷等。

还含二萜内酯类及鞣质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柚皮苷(CHO)不得少于2.5%。

2.药理作用本品有促进胃肠蠕动,健胃及祛痰作用。

还有抗炎、抗病毒作用。

玫瑰花

Méiguīhuā(《食物本草》)

1993-143X.下列那组药物既能舒肝又能和胃?

A.娑罗子、玫瑰花B.八月札、青木香

C.甘松、香附D.香橼、佛手

2000.35.《本草经》谓“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是

A.郁金B.香附C.合欢皮D.玫瑰花E.绿萼梅A.香橼B.玫瑰花C.香附D.梅花

2019-92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2019-93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和血止痛的药物是

2018-23A.玫瑰花的功效是

A.疏肝解郁,和血止痛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理气和中,醒脾开胃D.理气健脾,燥湿化痰2000.4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舒肝理气、和胃止痛药

A.八月札B.玫瑰花C.娑罗子D.甘松E.绿萼梅2000.40.下列哪味药不是源于蔷薇科植物

A.地榆B.山楂C.绿萼梅D.玫瑰花E.荔枝核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rugosaThunb.的干燥花蕾。

主产于江苏、浙江。

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本品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以色紫红、朵大、香气浓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微苦,温。

归肝、脾经。

【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应用】

1.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本品芳香行气,味苦疏泄,归肝、胃经,

既能疏肝,又能宽中和胃。

治疗肝胃不和之胸胁脘腹胀痛,呕恶食少,可与香附、佛手、砂仁等配伍。

2.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本品善于疏肝行气止痛,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可与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

3.跌扑伤痛本品味苦疏泄,性温通行,有活血止痛之功。

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当归、川芎、赤芍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6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

玫瑰油、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

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

还含有槲皮苷、鞣质、脂肪油、有机酸等。

2.药理作用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梅花

Méihuā(《本草纲目》)

A.香橼B.玫瑰花C.香附D.梅花

2019-92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燥湿化痰的药物是

2019-93B.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和血止痛的药物是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干燥花蕾。

入药分白梅花、红梅花两种。

白梅花主产于江苏、浙江,红梅花主产于四川、湖北。

入药以白梅花为主。

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本品气清香,味微苦、涩。

以完整、含苞未放、气清香者为佳。

生用。

【药性】微酸,平。

归肝、胃、肺经。

【功效】疏肝和中,化痰散结。

【应用】

1.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本品芳香行气入肝胃,能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治疗肝胃气滞,胁肋胀痛,郁闷心烦,脘腹痞满,嗳气纳呆等症,可与柴胡、佛手、香附等配伍。

2.梅核气本品芳香行气,化痰散结。

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可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

3.瘰疬疮毒本品能化痰散结。

治疗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可与连翘、夏枯草、玄参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5g。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如4-松油烯醇、异丁香油酚等,以及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斛皮苷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绿原酸

(CHO)不得少于3.0%,含金丝桃苷(CHO)及异斛皮苷

(CHO)的总量不得少于0.35%。

 

川楝子

Chuānliànzǐ(《神农本草经》)

1998.32.下列药中除哪项外均属寒凉药性?

A.川楝子B.青木香C.枳实D.青皮E.郁金2007-167A既能疏肝行气,又能清泄肝火的药物是

A、香附B、川楝子C、柴胡D、青皮2004-34A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A.杀虫行气B.杀虫利水C.行气利水D.行气疏肝E.行气健脾2008-37A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不宜多用、久服的药物是

A.牵牛子B.川楝子C.吴茱萸D.木通2012-36A.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

A.香附B.荔枝核C.川楝子D.佛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