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2160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高三政治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知.docx

上海市高三政治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知

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一、基本学习内容

1.生活处处有哲理

所谓“哲理”,就是关于客观世界和人生奥秘的道理。

生活是哲理的源泉。

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以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目的的。

对这些关系的理性思考不断积累和提炼,便形成为哲理。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研究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有密切的联系。

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地概括和总结。

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也是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时代发展领航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又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所谓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地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了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所谓实践性,在于它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4.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

哲学是探究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哲学、用哲学,应该是学习应用它的原理,学习应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为了运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会更加自觉,取得更大的成效。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意义就在于: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

5.读书思考与实践探究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讲读书思考与实践探究结合起来。

对于中学生来说,首先要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探究社会事物和各种问题。

二、基本学习要求

(一)识记

1.生活处处有哲理

知道什么是哲理,知道生活是哲理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理解

3.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结合所学的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理解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懂得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三)运用

4.学习哲学,运用哲学

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意义就在于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增强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内容,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学科活动指引

1、每位学生收集一条自己感悟最深的人生格言,并进行课堂交流,共同体味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每位学生选择一位你所熟悉的哲学家,了解该哲学家的生平和主要哲学思想,写出该哲学家的思想对你的启发,在班级进行交流。

四、基本训练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哲学来自于生活的本能活动

B.人人都懂哲学,都是哲学家

C.哲学思想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D.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A.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哲学

B.哲学是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C.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看法

D.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设立“世界哲学日”,鼓励会员国加强哲学学科的教学和开展各种哲学活动。

这是因为()

A.哲学比具体科学更加重要

B.哲学揭示了整个世界的所有规律

C.哲学来源于社会生活

D.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

A.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A.正确地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

B.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C.它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D.它穷尽了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3.我们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

A.懂得它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B.运用它的观点、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C.熟练背诵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D.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简答题

1、请简要回答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请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发展。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一、基本学习内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宇宙便是物质世界。

宇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终了,在空间上没有边缘没有尽头。

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同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

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整个自然界,从宇宙天体到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非生命到生命,从病毒、细菌到千姿百态的高等动物和植物,都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着的。

由此可见,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决不是上帝创造的“宠儿”,而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着的。

总之,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科学概括

(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概念表述为:

物质是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一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虽然,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种种具体事物,各有其特有的性质和特点,但是,从哲学上说,它们都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的东西。

客观实在性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特性,而且是它们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

(3)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

物质世界的种种事物,虽然都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人们不能认识它。

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并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人们对物质世界诸种事物的认识,并非单指人们通过肉体感官的感知,也包括通过其他各种物质手段和工具的帮助而感知事物,还包括通过理性思维去把握客观事物。

3.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的意识是自然界经过长期的发展,由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但是,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成了人脑的生成和语言的产生,同时也提供了意识的内容。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就没有意识可言。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类之所以能有意识,因为人类有着人脑这个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的神经生理系统,就不可能有意识的产生。

可见,人的大脑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3)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同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把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反映到人脑而产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凡是人的意识里的东西,归根到底都是来自于客观世界,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反映。

区别只是在于它是真实的、正确的反映,还是错误的、歪曲的反映,或者是虚幻的反映罢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具体和抽象之别。

人脑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具体、生动的外部形象,还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以抽象的形式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

人们头脑中的各种概念,从其来源说都是来自客观世界,是人脑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的抽象认识。

总之,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说理基础来说,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其内容来说,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4.意识的能动作用

首先,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而且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其次,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人们能够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为指导,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采取正确的行动,做好工作,对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这种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

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才能使客观世界发生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的改变,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即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全面地、彻底地贯彻和应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因而它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6.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必须正确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的领域中,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7.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遵循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分析客观事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有求实的精神,无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在生活实际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

(1)要尊重客观事实。

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首要前提。

(2)要重视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掌握一切真实情况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3)要出以公心。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

(4)要求真务实。

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讲究实际,注重实效,努力使自己的愿望和行动符合实际情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

二、基本学习要求

(一)识记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了解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漫长的历史探索过程,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两个方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的正确认识。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科学概括

了解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概念的不同探索,在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的比较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科学性。

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来对物质概念进行科学概括的,重点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角度把握物质概念。

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知道从起源上说,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知道从本质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能够从人的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比较中了解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在于人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以抽象的形式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

(二)理解

4.意识的能动作用

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来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在理解意识能动作用时,要充分认识实践在意识能动作用发挥中的重要性。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能够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角度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能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的进行简单的比较,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6.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具体实例,体会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必要性,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运用

7.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1)从实际出发含义。

(2)做到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

要尊重客观事实;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出以公心;要求真务实。

要懂得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的各项积极成果,理解从实际出发是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要结合自身成长的实际,学会正确规划和选择未来的职业和生活道路。

三、学科活动指引

1.根据教材“操作平台”的要求,结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了解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劳动的重要作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上网搜索迎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口号,选择其中的一条,谈谈它是如何充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的。

3.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每组搜集1-2个实例,谈谈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必要性。

4.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搜集一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取得重大成就的著名工程,分析该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的,体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四、基本训练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海2020年世博会中国馆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先设计好图纸,然后由工人根据图纸进行施工。

这说明()

A.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

C.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决定

D.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地作用

2.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B.人的意识能创造客观世界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下列能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寓言、成语、俗语有()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5.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

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

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行学说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医学科学证明,人的大脑受到损伤,人的意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

这表明()

A.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

2.人们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只是因为工作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或成败。

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

这种观点()

A.强调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符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B.水是万物的始基

C.存在就是被感知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4.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

A.要尊重客观事实B.要重视调查研究

C.一切服从上级要求D.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5.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量体裁衣B.随心所欲C.因地制宜D.对症下药

(三)简答题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请举一例说明意识的作用。

 

2.“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在长期实践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原则。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请举一例说明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必要性。

 

(四)分析说明题

1.李克强总理在浙江、上海考察工作。

他深入工厂车间、主持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就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他强调,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

请运用本课所学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言行。

 

2.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考试结束了,某校高三(5)班的小李和小张同学在考试中成绩显著下降,两位同学的极度情绪低落。

小李家长带小李去某著名佛教寺庙烧香拜佛,并在寺庙的古树上系上红丝带,祈求学习进步,并鼓励小李,有佛祖保佑,下次成绩一定会进步。

小张家长则和小张进修沟通,联系小张近期的学习情况,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还鼓励小张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希望能缓解小张的心理压力。

请运用本课的有关哲学原理对上述两位家长的做法加以分析说明。

 

前言答案

(一)1、C2、D3、D

(二)1、BD2、AB3、ABD

(三)1、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研究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有密切的联系。

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地概括和总结。

2、 比如: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针对“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将“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党又将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课

(一)1、D2、D3、C4、B5、A

(二)1、ABC2、D3、BD4、ABD5、ACD

(三)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例如:

科学发展观作为正确的意识,统领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2、“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体现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又体现出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

3、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即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举例说明:

略。

(四)1、总理的考察和调查活动体现了要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也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的哲学原理,积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应对金融危机。

2、小李和小张两位同学的家长的做法,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小李家长面对小李学习成绩的下降,认为是神秘佛祖力量的影响,相信佛祖是世界的主宰,认为佛祖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小李家长烧香拜佛等做法,体现出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主观主义的方法论。

小张同学的家长面对小张学习成绩下降,则从小张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小张家长还鼓励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说明小张家长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既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能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体现出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