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2409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docx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

选择题

㈠A1型题

1、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论述是()

A、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老年人因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C、体温的昼夜波动与人体的活动、代谢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D、女性经前和妊娠早期受黄体酮的影响使体温升高

E、饥饿、紧张均可使体温一时性增高

2、以口腔温度为例,划分低热的范围是()

A、36.5℃以上

B、36.8-38.0℃

C、37.3-38.0℃

D、37.5-37.9℃

E、39.0-38.5℃

3、间歇热常见于()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败血症

D、疟疾

E、风湿

4、弛张热常见于()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疟疾

D、肿瘤

E、败血症

5、高热患者的护理,下列措施不对的是()

A、测量体温每4小时一次

B、口腔护理

C、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

D、保持皮肤的清洁

E、冰袋放置枕部,腹股沟部

6、关于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不对的是()

A、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

B、心率增快

C、头痛,头晕,甚至惊厥

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E、尿量增多

7、测量体温计的准确性所采用的水温是()

A、30℃

B、35℃

C、40℃

D、42℃

E、45℃

8、消毒体温计的消毒溶液应()

A、每日更换1次

B、每周更换1次

C、隔周更换1次

D、每周更换2次

E、每月更换1次

9、可在口腔测量体温的患者是()

A、精神异常者

B、大面积烧伤者

C、昏迷患者

D、口鼻手术者

E、呼吸困难者

10、不宜在直肠测量体温的是()

A、婴幼儿

B、精神异常者

C、意识不清者

D、心肌梗塞者

E、坐浴40min后

11、关于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温前20-30min若有运动、进食、进冷饮,应休息30min再测量

B、测口温多用于婴幼儿、昏迷患者

C、心肌梗塞患者不宜测肛温

D、极度消瘦患者不宜测腋温

E、测腋温易受环境影响,准确性不高

12、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应()

A、检查患者的全身情况

B、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

C、检查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D、检查病室的温度

E、重新测量

13、常用来诊脉的动脉是()

A、颈动脉

B、颞动脉

C、桡动脉

D、肱动脉

E、股动脉

14、测量脉搏错误的做法是()

A、病人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min再测

B、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诊脉

C、异常脉搏需测1min

D、脉搏细弱测不清可听心率

E、有绌脉者应先测心率,然后再测脉率

15、发生脉搏短绌常提示()

A、心源性休克

B、心房纤颤

C、心力衰竭

D、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率不齐

16、休克患者的脉搏是()

A、缓脉

B、洪脉

C、速脉

D、丝脉

E、奇脉

17、奇脉的表现特征是()

A、单位时间内脉率小于心率

B、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早搏

C、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D、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

E、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

18、关于脉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升高者常伴有脉率增加

B、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称为心动过速

C、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小于60次/min称为心动过缓

D、活动时增快

E、若出现窦性心率不齐,说明心脏一定有问题

19、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一项是()

A、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

B、黄昏高于清晨

C、外界气温低时血压升高

D、外界气温高时血压下降

E、左侧高于右侧10~20mmHg

E、劝慰患者保持情绪乐观

20、脉压差增大主要见于()

A、心包积液

B、心肌梗塞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

21、测血压时听见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此时袖带内压力()

A、大于心脏收缩压

B、等于心脏收缩压

C、小于心脏收缩压

D、等于心脏舒张压

E、大于心脏舒张压

22、坐位测量血压,应使肱动脉平()

A、第二肋

B、第三肋

C、第四肋

D、第五肋

E、第六肋

23、测量患者血压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安静休息20-30min

B、测肱动脉血压时袖带的下缘距肘窝2-3cm

C、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D、听诊器胸件塞入袖带内

E、打气不可过快、过猛

24、袖带太窄导致血压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为注气前血管已受压

B、血流阻力减少

C、有效测量面积变窄

D、需用较高压力阻断血流

E、大段血管受压

25、属于节律异常的呼吸是()

A、浮浅性呼吸

B、深度呼吸

C、鼾声呼吸

D、蝉鸣样呼吸

E、间断呼吸

26、蝉鸣样呼吸见于()

A、颅内感染

B、安眠药中毒

C、呼吸中枢衰竭

D、肺炎

E、喉头水肿

27、胸腔大量积液时,出现浅而快的呼吸,其机制是()

A、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

B、肺组织实变

C、支气管痉挛

D、患侧肺脏受压后,呼吸运动受限

E、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28、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置于患者脉搏部位是为了()

A、出于对患者的关心

B、为了看表计时

C、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

D、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E、将脉搏与呼吸频率对照

㈡A2型题

29、刘某,男,50岁,诊断“慢性细菌性痢疾”,5min前用温水服药,护士前来测量体温,了解情况后应该()

A、暂停测一次

B、参照上一次测量值记录

C、改测量直肠温度

D、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

E、嘱咐患者30min后再测量口腔温度

30、某患者测量口腔温度时,不慎咬碎体温计,护士应首先给予()

A、口服蛋青液

B、立即服用大量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C、催吐

D、洗胃

E、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31、患者王某,诊断:

败血症,持续发热10天,每天8:

00体温38℃左右,16:

00体温高达39.5℃以上,患者可能出现的热型是()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双峰热

E、不规则热

32、王某,男性,高血压史10年,血压188/136mmHg,经治疗后的血压稍有下降,但时有波动,患者紧张焦虑,当测得血压偏高时,护士做法不妥的是()

A、向病人讲解治疗原则,给予保健指导

B、如实告诉测量结果,使病人掌握病情

C、与基础血压做对照后向病人做合理解释

D、测得血压值偏高时,应保持镇静

E、安慰病人保持情绪乐观

33、方某,男,45岁,体检时测得BP值是21/13Kpa,主诉:

偶感头晕、头疼、眼花,该患者属于()

A、正常血压

B、临界高血压

C、高血压

D、脉压差增大

E、脉压差减小

34、患者杨某,男性,76岁,处于濒死期,患者呼吸浅表微弱,不易观察,此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

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B、手置于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计数

C、手按胸腹部,以胸腹部起伏次数计数

D、测量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的次数

E、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呼吸频率

35、陈某,因口腔手术后第二天,护士为其测量腋温,检视读数,汞柱35℃以下,分析原因可以排除的一项是()

A、病情变化

B、腋下汗液未擦干

C、测量时患者未夹紧体温计

D、体温计失灵

E、测量时间少于15min

㈢X型题

36、可出现三凹征的患者是()

A、喉头水肿

B、气管异物

C、哮喘

D、昏迷

E、尿毒症

37、高热患者的脉搏,可表现为()

A、速脉

B、缓脉

C、洪脉

D、丝状脉

E、间歇脉

38、对“脉搏短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脉搏细速

B、心率极不规则

C、心率快慢不一

D、心音强弱不等

E、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39、陈先生,66岁,护士为其测血压,为与第一次测量辨别,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正确的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

B、使汞柱降至0点

C、稍等片刻后重测

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40、下列因素,使血压测量值增高的是()

A、测儿童血压,袖带宽12厘米

B、缠袖带过松

C、坐位时肱动脉平第5肋软骨

D、血压计内水银不足

E、测成人下肢血压,袖带宽12厘米

二、填空题

1、体温正常值:

口腔℃,直肠℃,腋窝℃。

2、发热过程的三个阶段是、、。

3、成人脉率超过次/分钟称为速脉,低于次/分称为缓脉。

4、观察异常脉搏的内容为、、、。

5、气管异物时,可表现为费力,可出现征。

6、成人正常的血压范围是: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为。

7、长期测量血压的患者要做到“四定”:

、、、。

三、名词解释

1、生命体征

2、发热

3、稽留热

4、弛张热

5、脉搏短绌

6、潮式呼吸

7、呼吸困难

8、体位引流

9、高血压

10、低血压

四、简答题

1、测量体温应注意什么?

2、解释潮式呼吸的发生机制。

3、测量血压时影响血压正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五、综合分析题

1、患者贾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0℃~40.5℃,拟诊“发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

测量体温40.3℃,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8/12Kpa,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口角疱疹,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

上午8:

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大量出汗,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请问:

⑴贾某发热呈何种热型;

⑵入院时发热程度;

⑶请根据患者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2、某患者术后医嘱:

测量血压30min一次,共4次。

护士第一次测量血压12/8Kpa,脉搏96次/分,第二次测量血压10.4/6.5Kpa,脉搏110次/分。

请问护士是否继续按医嘱测量血压?

为什么?

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EDDEE6-10ECABD

11-15BECEB16-20DCEED

21-25DCDDE26-30EDDEE

31-35BBCEE

36AB37AC

38BCDE39ABCE

40BCE

二、填空题

1、36.3-37.236.5-37.736.0-37.0

2、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3、10060

4、频率节律强弱紧张度

5、吸气三凹

6、90-139mmHg60-89mmHg30-40mmHg

7、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三、名词解释

1、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人的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2、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发热。

3、体温持续在39.0~40.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0℃。

4、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在1℃以上,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水平。

5、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6、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2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变化,其形态如潮水涨落故称潮式呼吸。

7、是指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可出现紫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8、置患者于特殊体位将肺与支气管所存积的分泌物,借助重力作用使其流入大气管并咳出体外,称体位引流。

9、指成人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

10、收缩压低于90mmHg(12.0Kpa),舒张压低于60mmHg(8.0Kpa)称低血压。

四、简答题

1、测量体温应注意:

⑴测量体温前,应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

⑵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

⑶为婴幼儿、危重患者、躁动患者测温时,应设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⑷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粗纤维食物,促进汞的排泄。

⑸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4次,连续测量3天,3天后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测量2次。

⑹手术患者,术前一天晚8时测量体温,术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测量3天,体温恢复

正常改为每天测量2次

2、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周期约30~120s。

发生机制是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或高度缺氧时,血中正常浓度的CO2不能通过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故呼吸逐渐减弱以至暂停。

当呼吸暂停时,CO2停止呼出,体内CO2积聚,血中PaCO2可暂时增高至一定程度后,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枢再次引起呼吸。

随着呼吸的进行,CO2排除使PaCO2降低,呼吸再次变慢,以至暂停,从而形成周期性呼吸异常。

3、⑴应考虑被测血压者的年龄、性别,精神状态及测量的时间、环境、部位等血压生理性因素的影响。

⑵血压计的因素:

如袖带缠松紧应适当;被测者的肱动脉搏动处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偏瘫患者应在健侧测量血压;开放气门汞柱下降速度为0.5Kpa(4mmHg/s),仔细辨别搏动音,同时观察汞柱所指的刻度,如所测血压异常或血压波动音听不清时,应重复测量(即驱尽袖带内气体,使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再行第二次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

五、综合分析题

1、⑴稽留热

⑵高热

⑶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心理状态,对体温的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②密切观察体温,目前应每4小时测体温1次,同时观察神志、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变化,做好记录;

③降温措施:

遵医嘱给予退热剂,根据病情选用物理降温法,如额部置放冰袋冷敷,乙醇擦浴,物理降温30min后再测量体温观察疗效,并记录;

④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鼓励病人多喝水,维持输液通畅;

⑤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口唇干裂者拭以液状石蜡,口角疱疹按医嘱涂药;

⑥皮肤护理:

定时协助患者更换卧位,受压部位垫以海绵垫、软枕或棉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清洁被服,注意保暖;

⑦安置舒适卧位,嘱患者卧床休息,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2、护士不应盲目继续执行原来医嘱,因为第二次测得血压值较第一次降低,伴脉率增快,提示患者可能有术后出血或发生其他情况,护士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仔细检查伤口有否出血或渗血,注意引流液的性状,保持输液通畅,作好急救的准备,并给予积极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