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763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docx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八章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

§8.1 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样本相关系数的统计含义.2.了解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3.结合实例,会通过样本相关系数比较多组成对样本数据的相关性.

知识点一 相关关系

1.相关关系的定义:

两个变量有关系,但没有确切到可由其中一个去精确地决定另一个的程度,这种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思考 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吗?

答案 不是.函数关系是唯一确定的关系.

2.相关关系的分类

(1)按变量间的增减性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①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相应值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②负相关:

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的相应值呈现减少的趋势.

(2)按变量间是否有线性特征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

①线性相关:

如果两个变量的取值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而且散点落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线性相关;

②非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

如果两个变量具有相关性,但不是线性相关,我们称这两个变量非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

知识点二 相关关系的刻画

1.散点图:

为了直观描述成对样本数据的变化特征,把每对成对样本数据都用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表示出来,由这些点组成的统计图,叫做散点图.

2.样本相关系数

(1)我们常用样本相关系数r来确切地反映成对样本数据(xi,yi)的相关程度,其中r=

.

(2)样本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1,1].

①若r>0时,成对样本数据正相关;

②若r<0时,成对样本数据负相关;

③当|r|越接近1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④当|r|越接近0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1.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不确定关系.( √ )

2.样本相关系数r越大,两变量的相关性越强.( × )

3.散点图可以直观地分析出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 √ )

4.若变量x,y满足函数关系,则这两个变量线性相关.( × )

一、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判断

例1 

(1)(多选)下列关系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B.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

C.出租车费与行驶的里程

D.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 BD

解析 A中,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B中,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不具有严格的函数关系,但具有相关关系;C为确定的函数关系;D中,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2)某种产品的广告支出费x与销售额y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单位:

百万元):

x

2

4

5

6

8

y

30

40

60

50

70

①画出散点图;

②从散点图中判断销售金额与广告支出费成什么样的关系?

解 ①以x对应的数据为横坐标,y对应的数据为纵坐标,所作的散点图如图所示.

②从图中可以发现广告支出费与销售金额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并且当广告支出费由小变大时,销售金额也大多由小变大,图中的数据大致分布在某条直线的附近,即x与y成正相关关系.

反思感悟 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两种判断方法

(1)根据实际经验:

借助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2)利用散点图:

通过散点图,观察它们的分布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直观地进行判断.如果发现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那么这两个变量就是线性相关的,注意不要受个别点的位置的影响.

跟踪训练1 (多选)在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

答案 BC

解析 图A的两个变量具有函数关系;图BC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图D的两个变量之间既不是函数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

二、样本相关系数的性质

例2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对A,B两变量的线性相关性做试验,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求得样本相关系数r如下表:

r

0.82

0.78

0.69

0.85

则哪位同学的试验结果体现A,B两变量有更强的线性相关性(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D

解析 |r|越接近1,相关性越强,故选D.

(2)在一组成对样本数据为(x1,y1),(x2,y2),…,(xn,yn)(n≥2,x1,x2,…,xn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这组成对样本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1,则所有的样本点(xi,yi)(i=1,2,…,n)满足的方程可以是(  )

A.y=-

x+1B.y=x-1

C.y=x+1D.y=-x2

答案 A

解析 ∵这组成对样本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1,

∴这一组成对样本数据(x1,y1),(x2,y2),…,(xn,yn)线性相关,且是负相关.

∴可排除B,C,D,故选A.

反思感悟 样本相关系数的性质

(1)r的绝对值越接近0,相关性越弱.

(2)r的绝对值越接近1,相关性越强.

跟踪训练2 

(1)对变量x,y有成对样本数据(xi,yi)(i=1,2,…,10),得散点图图1;对变量u,v有成对样本数据(ui,vi)(i=1,2,…,10),得散点图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

A.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正相关

B.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负相关

C.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正相关

D.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负相关

答案 C

解析 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正相关.

(2)(多选)对两个变量的样本相关系数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越大,相关程度越大

B.|r|越小,相关程度越大

C.|r|趋近于0时,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D.|r|越接近1时,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答案 AD

解析 对于A,|r|越大,相关程度越大,A正确;对于B,|r|越小,相关程度越小,B错误;对于C,|r|趋近于0时,线性相关关系越弱,C错误;对于D,|r|越接近1时,线性相关程度越强,D正确.综上,正确的是AD.

三、样本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应用

例3 某厂的生产原料耗费x(单位:

百万元)与销售额y(单位:

百万元)之间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x

2

4

6

8

y

30

40

50

70

(1)画出(x,y)的散点图;

(2)计算x与y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并刻画它们的相关程度.

解 

(1)画出(x,y)的散点图如图所示.

(2)

=5,

=47.5,

=120,

=9900,

iyi=1080,

故样本相关系数r=

≈0.9827.

由样本相关系数r≈0.9827,可以推断生产原料耗费与销售额这两个变量正线性相关,且相关程度很高.

反思感悟 线性相关强弱的判断方法

(1)散点图:

散点图只是粗略作出判断,其图象越接近直线,相关性越强.

(2)样本相关系数:

样本相关系数能够较准确的判断相关的程度,其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

跟踪训练3 假设关于某种设备的使用年限x(单位:

年)与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单位:

万元)有如下统计资料:

x

2

3

4

5

6

y

2.2

3.8

5.5

6.5

7.0

计算y与x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精确到0.001,已知

=90,

≈140.8,

iyi=112.3,

≈8.9,

≈1.4).

解 ∵

=4,

=5.

iyi-5

=112.3-5×4×5=12.3,

-5

2=90-5×42=10,

-5

2=140.8-125=15.8,

∴r=

≈0.987.

1.(多选)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任意两个变量都具有相关关系

B.圆的周长与该圆的直径具有相关关系

C.某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D.当两个变量相关且样本相关系数r>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答案 CD

解析 A显然不对,B是函数关系,CD正确.

2.若变量y与x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r=-0.9832,则变量y与x之间(  )

A.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B.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C.它们的线性相关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D.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变量y与x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r=-0.9832,|r|=0.9832接近1,样本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变量y与x之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故选B.

3.两个变量x,y的样本相关系数r1=0.7859,两个变量u,v的样本相关系数r2=-0.9568,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变量x与y正相关,变量u与v负相关,变量x与y的线性相关性较强

B.变量x与y负相关,变量u与v正相关,变量x与y的线性相关性较强

C.变量x与y正相关,变量u与v负相关,变量u与v的线性相关性较强

D.变量x与y负相关,变量u与v正相关,变量u与v的线性相关性较强

答案 C

解析 由样本相关系数r1=0.7859>0知x与y正相关,由样本相关系数r2=-0.9568<0知u,v负相关,又|r1|<|r2|,∴变量u与v的线性相关性比x与y的线性相关性强.故选C.

4.据两个变量x,y之间的成对样本数据画出散点图如图,这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 否

解析 图中的点分布杂乱,两个变量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5.部门所属的10个工业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与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表(单位:

百万元):

固定资产价值

3

3

5

6

6

7

8

9

9

10

工业增加值

15

17

25

28

30

36

37

42

40

45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的样本相关系数约为________.

答案 0.9918

解析 

=6.6,

=31.5.

∴r=

≈0.9918.

1.知识清单:

(1)相关关系.

(2)散点图.

(3)正相关、负相关、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

(4)样本相关系数.

2.方法归纳:

数形结合.

3.常见误区: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分,样本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与相关程度的关系.

1.若“名师出高徒”成立,则名师与高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

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

C.无任何关系D.不能确定

答案 A

2.(多选)给出下列关系,其中有相关关系的是(  )

A.人的年龄与他(她)拥有的财富之间的关系

B.曲线上的点与该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C.苹果的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D.森林中的同一种树木,其截面直径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 ACD

3.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有①正相关,②负相关,③不相关,则下列散点图从左到右分别反映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③②

答案 D

解析 对于

(1),图中的点成带状分布,且从左到右上升,是①正相关关系;对于

(2),图中的点没有明显的带状分布,是③不相关;对于(3),图中的点成带状分布,且从左到右是下降的,是②负相关关系.故选D.

4.(多选)某校地理学兴趣小组在某座山测得海拔高度、气压和沸点的六组数据绘制成散点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点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

B.沸点与气压呈正相关

C.沸点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

D.沸点与海拔高度、沸点与气压的相关性都很强

答案 BCD

解析 由左图知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由右图知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沸点与气压呈正相关,沸点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由于两个散点图中的点都成线性分布,所以沸点与海拔高度、沸点与气压的相关性都很强,故B,C,D正确,A错误.

5.变量X与Y相对应的一组成对样本数据为(10,1),(11.3,2),(11.8,3),(12.5,4),(13,5),变量U与V相对应的一组成对样本数据为(10,5),(11.3,4),(11.8,3),(12.5,2),(13,1).r1表示变量Y与X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r2表示变量V与U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则(  )

A.r2

C.r2<0

答案 C

解析 由已知中的数据可知:

第一组成对样本数据正相关,则样本相关系数大于零,第二组成对样本数据负相关,则样本相关系数小于零,故选C.

6.如图所示的两个变量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④

解析 ①是确定的函数关系;②中的点大都分布在一条曲线周围;③中的点大都分布在一条直线周围;④中点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可言,x,y不具有相关关系.

7.给出下列x,y值的数据如下:

x

1

2

4

8

y

3

5

9

17

则根据数据可以判断x和y的关系是________.(填“确定关系”“相关关系”或“没有关系”)

答案 确定关系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x,y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

y=2x+1,所以x,y是一种确定的关系,即函数关系.

8.对某高三学生在连续9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单位:

分)进行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散点图.下面关于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的分析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

①该同学的数学成绩总的趋势是在逐步提高;

②该同学在这连续九次测试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超过40分;

③该同学的数学成绩与测试序号具有线性相关性,且为正相关.

答案 ①②③

解析 散点图从左向右看呈上升趋势,所以该同学的数学成绩总的趋势是在逐步提高,①正确;该同学在这连续九次测试中的最高分大于130分,最低分小于90分,极差超过40分,②正确;该同学的数学成绩与测试序号具有比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且为正相关,③正确.

9.某个男孩的年龄与身高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年龄x(岁)

1

2

3

4

5

6

身高y(cm)

78

87

98

108

115

120

(1)画出散点图;

(2)判断y与x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如果相关,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

(2)由图知,所有数据点接近一条直线排列,因此,认为y与x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且是正相关关系.

10.关于两个变量x和y的7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x

21

23

25

27

29

32

35

y

7

11

21

24

66

115

325

求变量y与x的样本相关系数,并判断变量y与x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解 

(21+23+25+27+29+32+35)≈27.4,

(7+11+21+24+66+115+325)≈81.3,

=212+232+252+272+292+322+352=5414,

iyi=21×7+23×11+25×21+27×24+29×66+32×115+35×325=18542,

=72+112+212+242+662+1152+3252=124393,

∴r=

≈0.8375.

∵r>0,∴变量y与x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11.两个变量y与x的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模型,它们的样本相关系数r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

模型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样本相关系数r

0.98

0.80

0.50

0.25

A.模型1B.模型2C.模型3D.模型4

答案 A

12.某统计部门对四组成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关于样本相关系数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r4

C.r2

答案 C

解析 根据散点图的特征,数据大致呈增长趋势的是正相关,数据呈递减趋势的是负相关;数据越集中在一条直线附近,说明相关性越强,由题中数据可知:

(1)(3)为正相关,

(2)(4)为负相关,故r1>0,r3>0,r2<0,r4<0,又

(1)与

(2)中散点图更接近于一条直线,故r1>r3,r2

13.如图所示,有5组(x,y)数据,去掉哪一组数据之后,剩下的4组数据成线性相关关系(  )

A.EB.DC.BD.A

答案 B

解析 去掉D组数据之后,剩下的4组数据成线性相关关系.

14.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从这次考试成绩看:

(1)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________;

(2)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________.

答案 

(1)乙 

(2)数学

解析 

(1)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乙;

(2)由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的散点图可知,两个图中,同一个人的总成绩是不会变的.第二个图看,丙是从右往左数第5个点,即丙的总成绩在班里倒数第5.在左边的图中,找到倒数第5个点,它表示的就是丙,发现这个点的位置比右边图中丙的位置高,所以语文名次更“大”,即数学的成绩更靠前.

15.某商家今年上半年各月的人均销售额(单位:

千元)与利润率统计表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人均销售额

6

5

8

3

4

7

利润率(%)

12.6

10.4

18.5

3.0

8.1

16.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B.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C.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相关关系

D.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负相关关系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的散点图,如图所示.

由散点图可知,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相关关系.故选C.

16.现随机抽取了我校10名学生在入学考试中的数学成绩(x)与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数学成绩(y),数据如下表:

学生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

120

108

117

104

103

110

104

105

99

108

y

84

64

84

68

69

68

69

46

57

71

计算这10个学生的两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样本相关系数r,并判断两者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解 

×(120+108+…+99+108)=107.8,

×(84+64+…+57+71)=68,

=1202+1082+…+992+1082=116584,

=842+642+…+572+712=47384,

iyi=120×84+108×64+…+108×71=73796,

∴样本相关系数为

r=

≈0.7506,

∴这10个学生的两次数学考试成绩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