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986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docx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10篇)-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难点

摘要:

美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审美智能等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存在较多的难点与问题,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校以及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并积极对教学工作做出调整与创新。

文中将从新课标视角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对策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新课标得以提出,并在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

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与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

因而对美术教学展开探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新课标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与教师应当以此为指导,创新美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1.1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第一,很多教师缺乏美术教学经验,虽然其理论素质较强,但是却无法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较为被动,他们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课堂氛围较为死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展开有效的互动,教学质量较差;第二,很多美术教师非美术专业出身,可能是其他教师兼任的,因此他们无法将专业性的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也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课堂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

1.2美术课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的到了重视,但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日常的小学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首先,课时安排较少,虽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较强,但是学校并没有为该学科安排充足的教学时间,因此美术教学仅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深入展开,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其次,教师的数量与素质不足,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并非专业美术学科出身,而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而他们对美术理论的认识不足,实践能力也不达标,因而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最后,很多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都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课堂时间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占用,致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

1.3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持

美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欣赏到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感知美术的魅力,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设备、绘画用具等教辅工具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但是由于其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因而设备支持缺乏。

很多学校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室,也没有为美术课堂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等配套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

1.4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的测评主要依赖于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这使得教学评价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如果教师的专业性较差、责任意识不足,那么教学评价就会显得较为随意,这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降低,同时他们也不能根据教师的评价,掌握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其美术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对策

2.1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继而在美术教学中投入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游戏教学,让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自主性与参与度;最后,教师还应当将课堂进行拓展,让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从而积累创作素材。

2.2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将美育教学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情感价值、想象能力等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情感价值,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不仅要结合现实更要结合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设置必要的问题对学生予以驱动,使其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

2.3为课堂教学予以充足的设备支持

学校应当对美术教学予以重视,并通过向政府寻求帮助、合理调配资金资源等方式增加在美术学科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专业性的美术教室,让学生能够有空间进行学习;还应当积极引进多媒体设备以及绘画工具,让课堂教学能够有充足的设备支持,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物质保障。

另外,学校还应当对教师予以必要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美术素养可以与时俱进。

2.4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对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予以完善,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除了要考虑创作的专业性意外,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意、色彩搭配与表现力,教师应当看到每名学生的进步,多用鼓励性的词语评价学生。

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还应当将学生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让家长对学生予以评价,并将家长评价、自评、互评等均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

3结语

虽然新课标得到广泛重视,美术教学积极开展了创新与改革,但是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应当积极开展改革,首先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其次,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再次,学校应当为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设备支持;最后,教师还应当不断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殷昳.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方法管窥[J].北方文学(下旬),2017(03).

[2]刘婷昱.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3]杨晓丽.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

第二篇:

小学美术图像感知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摘要:

在新世界,我国的教学改革收获了极大的成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的目标已经由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上来。

这无疑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研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图像感知;能力培养;教学实践

一、引言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目标已经从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团队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转换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意义

美术是艺术性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美术的学习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其意义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感受美,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进而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更好地创造美,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

2.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作品中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欣赏课《八骏图》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于作品的赏析,帮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骏马奔腾的蓬勃气势,仿佛身临其境,在草原上观看骏马奔驰的勃勃英姿,进而通过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3.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

发现美和感受美是创造美的前提,通过对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作品的鉴赏能力,更深层次地去学习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提升个人的艺术气质以及艺术素养。

三、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有效办法

1.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首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情境。

在美术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将图像与学生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通过设立情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情感的发散,通过有趣的教学场景,合理的教学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情境设置一定要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2.在教学中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其思维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进行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的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图像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引发学生对于图像的深层次感受,进而达到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中添加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添加手工制作课程。

培养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要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要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感受能力,将艺术和知识充分结合。

美术学科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创作,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欣赏泥塑作品的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充分表达出来。

4.在教学中设置教学小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设置教学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达到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们科学合理地分组,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并对学生的不当言论进行指导,通过分组的形式,促进课堂气氛,建立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教学的效率,达到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作用。

5.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内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结合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例如我们在进行欣赏课《人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更多地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四、结论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美,形成个人的独特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董学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82.

[2]金波.视觉时代下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4,(34):

99-100

第三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

摘要:

色彩感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该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色彩感;培养策略

在小学生眼中,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但是他们对色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责任。

一、认识美术工具,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的第一步。

小学生喜欢接触颜色多变的美术作品,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就应该从基础的美术工具入手,让学生在认识工具的同时,了解色彩的来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彩泥、彩纸、水彩笔、蜡笔等工具,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基础颜色,并指导学生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如,在粘贴画的创作中,教师可以利用蜡笔或水彩笔为学生描绘一个海底世界的框架,然后让学生利用彩纸、剪刀、画笔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鱼,并粘贴在图画中,完成一幅《海底世界图》。

二、利用游戏教学,感知色彩变化

固有的小学美术课堂较为沉闷、僵化,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要用丰富多样的美术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启发学生的智慧。

如,教师可以“神奇的手掌”为主题,为学生准备各种颜料,然后让学生用手掌蘸上各种色彩在画纸上创作。

这样自由、开放、愉悦的创作氛围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感知能力,更发散了其思维,提高了其想象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色彩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堂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在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下,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画作,进行色彩对比。

如,将吴昌硕的《秋菊图》与凡高的《向日葵》进行对比,前者是淡雅的水墨画,后者是浓烈的油画。

虽然两幅画作的主色调均为黄色,但是由于颜料、风格的不同,两者传达出的情感截然不同。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东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色彩意识。

四、利用音乐引导,营造色彩氛围

音乐与美术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均有调动人的审美情感的作用。

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色彩体验。

如,在欣赏《我们的田野》这一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插入《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让学生在欢快的曲调中体会画作中的意境。

五、联系实际生活,强化色彩感知

生活是色彩的宝库,是学生强化色彩感知的重要途径。

生活化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导理念。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通过平面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接触生活和自然,这样学生容易失去探索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多样的色彩,并将这些色彩运用到美术学习中。

教师可为学生安排“我的卧室”的绘画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卧室中各种家具的颜色,并将其画出来。

此外,大自然是学生探索色彩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个季节、每一种颜色都会让学生深刻地感知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让学生在探寻自然中强化对色彩的感知。

六、鉴赏美术作品,深化色彩认识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已经突破了美术知识讲授、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局限,向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

在美术作品欣赏中,色彩的欣赏具有重要的地位。

小学生缺乏系统的美术知识,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他们最先感知到的往往就是色彩的运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其创造更多的作品鉴赏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其欣赏水平。

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如展子虔的《游春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家作品了解传统水墨画中的色彩运用,以拓宽其色彩认知范围,深化其对色彩的理解。

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色彩是美术欣赏与创作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在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局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其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贾云玲.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2016(4).

[2]王峥如.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戏剧之家,2016(9).

第四篇:

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阶段教育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构建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师对小学美术的良好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培养自身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文着重论述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术教学。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现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这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构建。

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紧密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谨记美术教学的实质和初衷,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

一、开展趣味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因此,为其讲解学习美术对今后发展的帮助,学生难以理解。

小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度往往取决于兴趣的浓厚程度,当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时,便会愿意主动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运动场上》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班内学生外出,对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他们正在进行哪些体育运动,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班级学生集合带回。

在学生回班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刚刚在操场观察到的情景进行描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将所见的场景描绘在画纸上。

相对于单纯地对运动场上的场景进行想象和描绘,统一组织学生外出观察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场上的情况有更确切的了解、回班后能更好地作画,更有利于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播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或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较于课本,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感到有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全神贯注。

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对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发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双能发现美、鉴赏美的眼睛。

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有关大自然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大自然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并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蕴含的美,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将美景描述出来。

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

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你觉得哪里美?

在学生思考、分析后,随机提问部分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并对学生回答中的思维独到之处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回答中语言组织不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不断培养自身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构建。

三、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后,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创作,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若学生只对美术知识有理论性的了解而缺乏实践,就不能使自身审美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讲解完课本内容后,应及时布置课下作业:

针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前上交。

在学生将作业上交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并对每名学生的画作给出相应的评语,表扬其画作中的优秀之处,及时对画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以促使学生不断发扬自身优点,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教师也可以当堂为学生布置作业,在班内采取巡视的方式观察每一名学生作画的过程,并及时对其进行辅导,给出指导意见。

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重的。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创作时的灵感源泉,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绘画创作时不至于无从下笔。

固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有较大约束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绘画内容的约束越来越少,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绘画时具有充足的灵感。

如,在教学《太空中的植物》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太空中的植物和地球上的植物外观是否相似,大小是否相差悬殊?

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并将其画在纸上交给教师。

课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创作的各种植物,让学生自行观看。

学生通过观看他人所画的植物,有利于其想象力的不断丰富。

结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旨在通过对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章结合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开展趣味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促使学生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教学与管理,2012(3).

[2]刘兵兵.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东方青年教师,2012(5).

第五篇:

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

随着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门、学校、家长等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该文作者针对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对策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如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