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648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泾县工业经济发展有关情况汇报

根据市经信委调研活动要求,现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工业企业1473户。

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2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户、亿元以上企业8户。

主要分布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28个行业。

全县工业企业就业人数2.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约11000余人。

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二、一至五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1至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46.53%;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48.86%;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47亿元,同比增长33.9%,产销率达97.2%。

规模工业用电量161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5.9%。

2、规模以上企业个数逐年增多。

2009年达到130家,目前又筛选10家企业准备进入规模企业,预计年底可新增规模企业15家,总数达到145家。

3、重点监控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隆鑫铸造、榕航铸造和万顺球墨等3家重点监控企业共完成产值28047.2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12%;尤其是电机生产较好,1-5月份产值达到36081.3万元,同比增长29.36%,产量达218万千瓦,同比增长45.33%。

4、工业投资比重加大、速度加快。

1-5月份完成工业投资82255万元,同比增长59.28%,增幅位全市第三位。

5、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较快。

重点推进南华电机工业园、50万吨精密铸造园、中小企业创业园、江浙科创园和职高实训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等“四园两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东阳产业园、绍兴示范园建设。

经济开发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兰山工业区申报省级工业园区进展顺利,同时,城西工业区、琴溪农民工创业园等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在加大,步伐在加快,为产业集聚提供了较好平台和很大空间。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融资依然困难。

由于融资困难,部分企业举步维艰,难以实现更大发展,部分续建项目进展缓慢,新上项目开工率低,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多。

2、成本压力加大。

一是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二是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变动和调整,造成外向型企业普遍效益下降。

三是新《劳动法》实施,社保“三金”扩面征缴、土地使用税上调和工业用电等价格上调等政策性因素增加了企业负担。

3、招工难。

我县大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在用工待遇等方面与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差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意在本地企业就业,人才难以引进,中层技术管理人才和一线技工严重缺乏,造成新办企业招工难,部分老企业因人员流失开工不足。

4、土地紧张。

我县属后发地区,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依靠加快发展,但每年分配我县土地指标不足200亩,远远不能满足新上项目需求,与先进地区“一刀切”的土地政策对后发地区显然不利。

5、产业产品和投资档次低。

一是产业层次低。

除目前的电机、铸造等产业层次和密度较好外,其他产业几乎处于松散状态。

二是自有品牌少。

我县工业产品国家级名牌仅1个,省级名牌12个,竞争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三是产品档次不高。

我县的工业大多是初加工的中低档产品,还有一部分是代加工,高精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以致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四是投入层次低,规模偏小,财政贡献率不大,科技对GDP贡献度小。

6、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机制相对滞后,管理粗放的现象仍比较突出。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引人、用人、留人和管人机制还未建立。

我县工业企业中除少数规模企业外,大部分企业仍沿用家庭式、厂长式的管理模式,有些企业甚至是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制度简单、管理粗放,用人招人都有老板说了算,根本谈不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发展环境仍需优化。

目前我县“一站式”服务还不够完善,办事程序仍需要进一步简化。

少数部门没有做到积极主动为企业、为投资者和群众提供服务,缺乏工作热情,对能很快办妥的事或直接能办的事,还要等一等、放一放、拖一拖再办,特别是少数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管理对象“索、拿、卡、要”的现象还存在。

(三)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我县上半年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量发展测算和增长走势分析,全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左右,实现利税万元左右,其中利润万元左右。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大约在30%-35%之间,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8%-32%之间,实现利税、利润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4%-30%之间。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个,5000万—1亿元的项目个、超亿元的项目个。

(四)下半年全县规模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发展趋势

下半年新的增长点主要是安徽联友制造和泰威电气两个公司投产,可新增产值1亿元。

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一)工业和财政支持项目情况

1、重点工业项目。

共16个,总投资111000万元人民币和1350万美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金丰矿业碳酸钙开采与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2)年产14万吨碳酸钙精加工和3万吨亚纳米碳酸钙精加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3)高品质冶金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4)年产26万吨矿山开采和10吨碳酸钙精加工项目,总投资1350万美元和9000万元人民币,已完成投资万元。

(5)年产20万吨石英微粉生产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6)年产100万千瓦高压大功率电机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7)年产轧制2.5万吨金属复合板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8)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9)年产50万吨精密铸件铸造(二期),总投资4亿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0)包装盒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1)文体用品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2)电机及家电生产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3)氨基膜塑料及餐具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4)碳化球等冶金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5)东阳中小企业创业园标房建设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16)年产200万套高档油画笔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已完成投资万元。

2、财政支持项目。

共18个,总投资20534万元,已完成投资17665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计划340万元,实际到位281万元。

(1)技术改造项目。

共6项,总投资7560万元,已完成投资6140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计划164万元,实际到位105万元。

(2)技术创新项目。

共5个,总投资4150万元,已完成投资3700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计划68万元,实际到位68万元。

(3)节能利用项目。

共3个,总投资4495万元,已完成投资4495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计划70万元,实际到位70万元。

(4)中小企业项目。

共4个,总投资4329万元,已完成投资3330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计划38万元,实际到位38万元。

(二)列入省2010年工业投资导向计划项目竣工情况

共17个,总投资48127万元,可实现销售收入122714万元,利润17403万元,税金9655万元,创汇1750万美元。

1、皖南电机200万千瓦高效电机产业化项目(也称南华电机园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2008年建设。

2、皖南电机HD系列核电站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与高效电机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2008年建设。

3、皖南电机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2009年建设。

4、威能电机100万千瓦高压大电机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2009年建设。

5、宣纸集团传统宣纸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2009年建设。

6、卧龙泵阀年产2000台大型砂浆泵技改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2008年建设。

7、卧龙泵阀氟塑料磁力自吸泵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2009年建设。

8、民生工贸年产30万套件新型复合材料技改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2009年建设。

9、春雅工艺品年产200万套高档油画笔和100万套笔刷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2009年建设。

10、江东科技年产14万吨碳酸钙技改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2009年建设。

11、新维电机蓄电池车辆用交流牵引电动机的研发制造,总投资800万元,2009年建设。

12、红达电机年产20万台套高效电机配件技改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2009年建设。

13、新维电机以ERP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及集成技术项目,总投资300万元,2009年建设。

14、祥盛科技年产300万套电脑外设(鼠标、耳机、有源音箱)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2009年建设。

15、乌溪金矿400t/d采选矿技改项目,总投资5898万元,2007年建设。

16、千年古宣厂区改扩建及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809万元,2007年建设。

17、金泰农林年产300吨脱水笋尖综合加工项目,总投资1420万元,2009年建设。

(三)3月份全县集中开工项目情况

3月份,有6个落户项目在泾县经济开发区集中开工,分别是:

总投资2500万元的金丰工贸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天和泵阀制造项目,主要生产各类特种泵、阀门等;总投资3000万元的编织袋生产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的办公家具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电机配件加工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的祥盛电脑配件加工项目,主要生产电脑音箱、耳机等电脑配件。

6个项目的总投资达到1.9亿元。

(四)重点企业投资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五)制造业投资完成情况、特点及下半年投资形势预测

 

(六)下半年竣工投产项目情况

年内共有18个项目可竣工投产,总投资77680万元。

分别是年产26万吨矿山开采和10吨碳酸钙精加工项目、年产200万打羽毛球生产项目、年产2万套气体分装项目、年产20万吨石英微粉生产项目、年产2.8万吨纱管纸项目、年产2万台套电机配件项目(扩建)、年产轧制2.5万吨金属复合材料项目(扩建)、宣纸燎草基地建设、棉纺加工项目、年产300台(套)电脑零部件加工项目、高品质冶金项目、年产50万吨精密铸件铸造(二期、续建)、年产14万吨碳酸钙精加工和3万吨亚纳米碳酸钙精加工、年产20万吨石英微粉生产项目、年产100万千瓦高压大功率电机项目、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年产200万套高档油画笔项目。

四、工业节能降耗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还存在对节能工作的意识不足,个别企业还没有把节能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他们只把眼光放在生产上而忽略了节能的重要性。

二是资金短缺制约了企业节能工作的实施,因为只有企业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改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是小企业在节能方面投入较少。

节能带给企业的效益不是很大,所以企业不原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节能工作上。

2、节能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度。

二是需上级政府部门投入一定资金,促进企业改进项目,达到节能目的。

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能够利用工业废弃物,工业废液的企业,变废为宝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四是成立泾县节能监察(监测)中心,监察(监测)中心编制问题建议在机构改革时予以考虑。

(三)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认识。

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抓节能降耗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充分认识节能降耗工作的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实现市政府下达我区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2、进一步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

积极做好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和督查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工作问责制。

同时,加大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考核和约束力度,对不能如期完成省、市、县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加快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对新上项目做好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关预防。

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同时压缩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业。

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4、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工作。

帮助重点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建立和推行严格的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节能的积极性。

强化基础工作特别是统计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

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督促企业围绕降低重点产品能耗单位的目标开展工作。

5、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监察。

规范企业的节能环保行为,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强化企业的节能降耗责任。

认真指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帮助企业完善运行台帐和软件资料,提供有效的节能减排依据。

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督促企业围绕降低重点产品能耗单位的目标开展工作。

(四)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