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525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罐区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罐区施工方案.docx

《罐区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罐区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罐区施工方案.docx

罐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瓮福紫金磷酸磷铵项目磷酸总承包工程

2、工程地点: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集中区

3、业主名称:

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工程内容:

氟硅酸贮槽基础施工,基础直径分别为:

29.60m、23.36m、22.70m、16.10m、16.00m共八个大型基础,主要施工工序有土石方工程、模板支设、混凝土施工、模板拆除、钢筋工程、预埋件安放。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2.1.1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磷酸装置氟硅酸贮槽等基础施工图纸

2.1.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2.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含2008局部修订版)GB50011-2001

2.1.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2.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1.1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GB50160-92

2.1.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1.17《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范》HG/T20643-98

2.1.1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2.1.19《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2.1.20本公司的《施工工艺标准》、《QES管理手册》、《QES体系程序文件》。

2、编制原则

2.2.1满足施工图要求,充分体现高质、高效、高速的建设方针。

2.2.2科学组织、精心施工、讲究实效。

2.2.3充分发挥企业整体优势,科学组织和优化人员要素,最终使工程达到预期质量、安全目标

三、施工管理目标

1、工期目标:

预计在4月底无桩基础全部完工,详细施工计划见附图二;

2、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

3、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无事故,安全生产达标,施工现场整洁,材料、机械、设备堆放、排放整齐有序,创市级文明工地;

4环境目标:

无污染事故发生;污水排放PH值控制在6~9范围内;施工噪声控制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定》规定的范围内;施工固体废弃物集中分类堆放,定期清理;现场的水泥采用罐装形式,主要施工道路硬化;

四、施工布署

施工部署的原则:

统筹安排、协调施工、科学组织、突出重点,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使承建工程有条不紊、又快又好又省地建成。

1、施工现场管理机构设置

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组成,下设工程部,质安部、供应部、财务部、经营部等部门,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详细分部见附图二

2、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建立健全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

工种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奖罚分明,严格管理,保证工程高效、优质、低耗。

3、施工任务划分

该单位工程拟调进一个土建施工队整个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土建队分三大班组,第一班为木工班,主要承担模板的加工与安拆,第二班为钢筋班承担整个单位工程的钢筋制作、焊接、绑扎及预埋件制作,第三班为混凝土班,主要承担砼震捣、找平工作。

4、保证措施

全部使用公司自身人员,招聘人员必须先同公司签订合同,培训后上岗;格请假制度和考勤制度,对违反制度扣发半月工资及半年奖金;及时发放福利待遇,按月发放工资及奖金。

5、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备注

1

测量工

1

2

电工

1

3

焊工

2

4

钢筋工

15

5

木工

12

6

砼工

4

7

机械工

2

8

普工

15

9

合计

52

以上人员为高峰期人员,具体施工人员将按进度计划要求及时组织人员进退场。

5、施工机械组织

本单位工程作业面积较大,为保证工程质量,方便安全施工,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见附表一。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工程

开工前应首先进行定位放线。

基本方法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定位坐标和高程点确定该单位工程轴线位置和±0.00标高。

根据轴线及±0.00标高确定基础高度。

放线完毕后做好定位放线记录及验线记录,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验收并签字。

2、土方开挖及回填

2.1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开挖,因基础埋深为-1.7m,按坡度1:

0.33进行放坡,挖方工作面最低400mm宽,挖出的土方用自卸汽车运到业主方指定卸车地点,由于本地区气候为多雨天气,在基坑周围挖两个积水坑抽取基坑内积水。

2.2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3如开挖过程中发现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不符时,应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协商处理;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经监理、建设、设计、地质勘察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4夜间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开挖完成后,应在基坑周边及危险地方设置明显标志,做好安全防患工作。

2.5回填土前应检查土内有无杂质或杂物,若有需清理干净后再分层回填,回填厚度每层300mm,回填每层至少夯打两遍,打夯时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2.6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垫层

3.1基坑开挖后,应按照有关地基规范与设计要求对基槽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后,引放此工程圆形基础的轴线控制与垫层模板外缘线。

3.2垫层混凝土的表面成型与高程控制

垫层混凝土表面高程与平整度的精度影响到上部结构的质量水平。

为使垫层混凝土表面高程控制在允许偏差(允许偏差±10mm)以内,首先要控制好垫层侧模板的高程的误差值≤5mm(用水准仪测量)。

为此在垫层平面的外边缘模板上作出高程控制点,中间部分支设临时高程控制板,将整体大面积垫层浇筑分为若干段。

其次在分段浇筑垫层过程中,用平杠尺和抹子对混凝土表面整平。

前一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段浇筑,如此直到全部完成。

4、钢筋工程

4.1钢筋制作

a、制作要求

1)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且经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3)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

4)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5)一级钢180º弯钩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平直长度不得小于10d。

二级钢弯曲直径不小于4d,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钢筋的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d,钢筋的弯曲点处不允许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

全长10mm。

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移±20mm,弯起高度±5mm。

b、质量标准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c、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为防止出现成型尺寸不准,下料计算应精确,加工时应有控制角度的保证措施。

2)出现箍筋不规方,拐角不成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相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3)避免成型钢筋变形,成型后搬运、堆放要轻拿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尽量按照施工需要运往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减少不必要的翻找。

4)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4.2钢筋绑扎

a、底板筋绑扎

(1)清理垫层上面的杂物,在垫层画出底板分布筋的间距;

(2)在画好的底筋间距上绑扎钢筋;

(3)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顺扣呈八字形交叉绑扎,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底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马镫筋,每4㎡设置一马镫筋,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4)在钢筋底部每平方米放置一砂浆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b、条形基础钢筋绑扎

(1)按图纸要求钢筋间距,放置∏形受力筋,将受力筋绑扎在上部板筋上,要求所有相交点全部绑扎,以防浇筑混凝土时,出现钢筋移位致受力不均匀;

(2)∏形受力筋绑扎完毕,然后绑扎箍筋,绑扎箍筋用顺扣或顺拐带呈八字形交叉绑扎,除外围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3)条形基础筋的侧面每平方米亦须固定砂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质量标准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3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

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3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d、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尽少量的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预留插筋的位置,防止钢筋偏移。

(2)易出现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制作箍筋时使用了箍筋外皮尺寸作为计算尺寸,预防措施为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3)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4)绑扎底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5)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5、模板工程

5.1模板安装

(1)基础侧模亦采用17mm胶合板配60*90木枋,外用Ф48×3.5钢管加固。

(2)底板模板安装

安装时,先在垫层上画出基础的轴线控制和外边缘线,然后开始安装侧面模板,模板外用Ф48×3.5钢管加固,每两根立杆架设一道横杆,立杆间距1mm。

(3)条形基础模板安装

条形柱二次浇筑,先在底板基础上弹出条形柱侧模的边缘线,开始安装侧模,侧模的加固采用对拉螺杆(螺杆每1米放置一根,长度为1米)和Ф48×3.5钢管加固。

5.2模板拆除

1)侧模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3)拆除条形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

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

拆掉的模板及配件搬运到指定地点,整齐堆放。

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随意堆放。

5.3质量标准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

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胀模、断面尺寸不准:

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条形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对此大截面柱使用穿柱螺栓,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基础底部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防治方法是,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固定措施牢靠。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6、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的显著特点是大体积浇筑混凝土,直径为16m罐基础(最小的)的混凝土方量约为270立方米,本工程分两次浇筑:

底板基础和条形柱基础,混凝土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由总承包方提供。

6.1作业准备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

2)检查钢筋的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3)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6.2混凝土施工

1)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30cm—40cm)。

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至少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不高于25℃

高于25℃

不高于C30

210

180

高于C30

180

150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5)设备基础混凝土灌注完毕并初凝后,用2层草袋加盖彩条布或帆布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养护过程保持混凝土面湿润,防止设备基础表面温度变化过大,减少设备基础中心与表面的温度差。

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设备基础中心及表面温差始终控制在25℃以下。

6)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7)在浇筑前,施工缝外宜先铺与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浆一层,并注意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8)试块留置三组

6.3质量标准

1)材料(水泥、砂、石)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

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3)隐检记录

4)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如下: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

位置

基础

15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垂直度

层高

≤5m

8

>5m

10

全高

H/1000且≤30

标高

层高

±10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表面平整度

8

注:

检查轴线、中心线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并取其中的最大值。

5)砼面层与浇筑的混凝土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6)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蜂窝等现象。

7)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6.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混凝土一次下料不能过厚,以免混凝土振捣不实;模板有缝隙必须堵塞,以免混凝土中的砂浆流失造成蜂窝。

2)砂浆垫块放置要合理,以免出现露筋。

3)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要认真,杂物清理必须干净,浇水湿润必须充分。

4)在混凝土浇筑后,无二次浇筑的部位,要用抹子认真抹平。

5)对需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的项目应留置不少于10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并作好试块养护期间的自然气温记录。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总体措施

1)本工程实行创优目标管理,全体施工人员牢固地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2)认真、执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质量负责制,施工技术员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3)施工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工程才能实施施工。

4)工程施工质量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对主要工序实行施工技术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监控人员”质量跟踪控制;质量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

做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5)工程质量及隐蔽工程验收严格实行“三级”管理验收制度。

先由分包自行检查经总承包复检合格,再报请监理最终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和原材料“取样封存”管理方法及“计量”管理制度。

7)技术资料管理归档必须遵照公司有关规定标准并按企业管理标准,做到及时、齐全、正确、规范。

2、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

4)测角:

采用三测法,测角中误差±10"。

5)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6)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7)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8)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9)在定点测量,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

10)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1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线。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由于属于大体积浇筑混凝土,不能达到连续浇筑,需留置施工缝

2)在施工缝处浇筑前,施工缝外宜先铺与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浆一层,并注意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为保证混凝土结合密实,振动棒在振捣时尤为重要,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所用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应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目使用。

2)绑扎钢筋应由钢筋翻样向班组进行交底,内容包括绑扎顺序、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搭接长度与接头错开的位置,以及弯钩型式等要求。

3)为了有效地控制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在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弹线。

4)注意满足砼浇捣时的保护层要求。

按设计的保护层厚度事先做好带铁丝的预制砼垫块,砼垫块宜采用普P.O.42.5水泥按1∶1-1∶2的比例砂浆制作,垫块设置的间距宜控制在每平方米1块。

5)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直,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方可使用。

6)加强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除班组做好自检外,看工、技监、技术应随时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为防止返工,钢筋可采取按工序分阶段验收,未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它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8)为了保证浇灌时顺利下料和振捣,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钢筋的排列布置。

9)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钢筋质量、技术措施各有侧重点及各自的特殊性,故有关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钢筋质量、技术措施将在相应施工方案中详述。

5、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砼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喷刷一度无色的薄膜剂或清机油。

2)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用油腻子批嵌。

拆除模板必须得到监理方的认可,方可进行拆模。

3)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用棒撬或用大捶敲打,不允许在模板上留下铲毛或捶击痕迹。

4)对木模本身的质量应认真检查;

a.钢围檩挠曲不直者不得使用;

b.木模表面有脱皮,中板有变质者不得使用;

c.木围檩及木搁栅挠曲不直和有变质者不得使用。

七、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确保合同约定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除认真执行承包商的“HSE管理要求/支持性文件外”,施工单位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划、实施、监督检查和改进。

1、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依据GB/24001—2004idtISO2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GB/T50326-2001)《项目管理规范》建项目的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使用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识别和管理体系的每一过程/要素,包括工程分包和服务过程,以高效率地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通过对合同等评审、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一系列活动了解顾客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2、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策划

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技术作业活动的控制文件,如: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监视和测量计划、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环境管理方案等。

在《职业健康安全保证计划》中将承包商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的施工经历,识别分承包范围及相关方的危险因素,形成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初始清单》。

通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识别出作业场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针对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案》、《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对于一些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应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项作业项目,如施工用电、脚手架工程等应进行专项设计。

在《环境管理计划》中将承包商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的施工经历,识别分承包范围及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形成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初始清单》。

通过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识别出作业场所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方案》、《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3、过程控制

3.1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技术交底管理制度(简称HSE交底)

HSE交底是以《职业健康安全保证计划》、《环境管理计划》中明确的HSE目标,以施工作业环境、作业过程存在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安全操作规程、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为依据。

HSE交底的主要内容:

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可能给操作者/环境造成的危害/污染;针对危险源/环境因素应采取的防范措施;若出现危害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HSE交底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向操作班组所有员工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人和接受人要签字确认

3.2完善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

1)施工用电

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所有施工线路将采用橡胶电缆,埋地和架空两种形式。

施工现场实行分级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超过30米,开关箱与所控制设备水平距离不超过3米。

施工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