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796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0.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docx

智慧旅游景区系统规划与方案

第1章内涵和构成

1.1.智慧景区的内涵

广义的“智慧景区”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

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狭义的“智慧景区”是“智慧景区”的完善和升级,指能够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的景区。

狭义的“智慧景区”强调技术因素,广义的“智慧景区”不仅强调技术因素,还强调管理因素。

广义的“智慧景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全面、透彻、及时地感知;

(2)对景区实现可视化管理;

(3)利用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景区的组织机构,优化景区业务流程;

(4)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智慧景区的“智慧”

“智慧景区”的“智慧”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这三大方面。

一、旅游服务的智慧

智慧景区从游客出发,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景区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

智慧景区通过科学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式让游客方便快捷的获取旅游信息,帮助游客更好的安排旅游计划并形成旅游决策。

智慧景区通过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实时交换,让游客的旅游过程更顺畅,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品质保障。

智慧景区还将推动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并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文化。

二、旅游管理的智慧

智慧景区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智慧景区将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

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智慧景区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

智慧景区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旅游管理的智慧特征如下图所示:

三、旅游营销的智慧

智慧景区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智慧景区通过量化分析和判断营销渠道,筛选效果明显,可以长期合作的营销渠道。

智慧景区还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性,吸引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并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逐步形成自媒体营销平台。

1.3.智慧景区系统的总体构成

智慧景区系统的建设首先要构建数据中心,沟通服务端和使用端,因此它包括三个大的部分:

数据中心、服务端、使用端。

三个部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相互联结。

服务端是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如政府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咨询机构、旅游企业等;使用端为广大的旅游者,拥有能够上网的终端设备,尤其是超便携上网终端(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由大量存储有各类旅游信息的服务器组成,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更新。

数据中心即是智慧景区的云端,可以称为旅游云,将服务端和使用端联系起来。

海量的旅游信息处理、查询等计算问题由数据中心自动完成,这就是智慧景区中的云计算。

服务端将自己的各类信息及时放在数据中心;使用端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数据中心提取信息,需要服务时可以与服务端进行交换,使用端可以直接向服务端付费(网上银行、现场付费),也可以通过数据中心付费(类似于淘宝的支付宝)。

通过使用端软件平台,智慧景区中的旅游信息以主动弹出的方式出现,配以网络地图,能够让旅游者知道这些旅游服务在什么地方可以得到,距离自己多远,甚至知道某个酒店还有多少房间,某个景点需要排队多长时间。

这样不会遗失某些旅游信息和服务(如景点、旅游活动、某个人等等),也不会由于信息不全而采取了不恰当的行为(如走错路、排错队)。

在多点触控的超便携终端(如苹果的IPad,IPhone)上,轻点手指即可展开详细信息。

主动显示旅游信息摆脱了输入关键词查询的不便之处,尤其是有许多旅游信息在你身边的时候,无法一一去查询这些信息。

第2章需求分析

智慧景区及其智慧景区建设的三个主要服务对象是:

游客、主管部门和景区、企业。

2.1.1.游客层级

游客层级主要以在线的信息共享参与和以信息技术媒介为载体的物联网应用等两部分为主,它在整个智慧景区建设构成中主要扮演终端体验和展现的角色。

游客层级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相辅于主管部门和企业两大层级的建设。

主要实现对游客的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旅游信息服务。

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2.1.2.主管部门和景区层级

政府层级主要涉及两项内容,一是编制和规划智慧景区建设纲要,从建设内容、组织计划、运营投资政策、技术要求规范和建设标准及服务准则等方面建立指导;另外一项就是在推动智慧景区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服务职能转变,通过旅游资讯宣传、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监控等平台的建设,完善智慧景区建设的后台服务。

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求应达到如下的标准:

●数据规范、标准、统一、集中;

●管理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准确、一致;

●行政管理流程顺畅、快速、协同;

●各类信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析和决策支持。

景区层级主要涉及智慧景区。

景区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务、统一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销、服务和管理。

服务于旅游景区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旅游景区不单单需要考虑景区资源的建设管理如建设开发、工程管理等,还需要考虑电子票务结算、客流引导服务、资源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物业管理、商户经营、停车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电子导览服务等系统的部署,这些系统的应用和实践将有助于景区服务能力的塑造、服务品牌的提升、服务内容的规范,从而实现旅游景区的智慧响应和管理。

2.1.3.企业层级

企业层级主要涉及旅行社、酒店、餐饮和乡村以及旅游网络营销等商业组织,主要需求是:

a)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

b)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c)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

d)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e)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更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第3章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游客、服务主管部门和景区、服务企业。

从而提高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1.服务游客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将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六大元素(即:

行、食、住、游、娱、购)进行有序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使旅游经济效应最大化。

3.2.服务主管部门和景区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旅游生态环境检测和保护的能力,提高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和保护能力,提高对景区综合管理监控能力,提高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3.3.服务企业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使企业经营与地区旅游更有效的进行结合,拓展企业的营销宣传渠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第4章智慧景区的建设原则

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景区应结合自身特点,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兼顾大局,统一标准,规范建设。

为实现全行业管理和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和规模效应,在建设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总体部署,分步实施:

景区要按照总体部署,做好智慧景区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和远期建设目标,分阶段逐步实施,确保智慧景区建设取得成效。

2.统一标准,保障共享:

智慧景区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统一标准,实施规范建设,确保实现行业管理的信息共享。

3.整合资源,集约发展:

智慧景区涉及到全行业资源的整合,需要统一协调和组织建设,打造行业品牌,形成管理合力,实现规模效应。

4.突出重点,先急后缓:

景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景区建设总体方案。

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建设景区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需求迫切、投资小见效快的重点建设项目。

5.实用可靠,适度先进:

系统建设要注重实效,在技术选型方面要注意选择技术成熟度好,实用可靠并适度先进的技术。

避免盲目引用不成熟的新技术,造成建设资金浪费。

6.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智慧景区建设要注重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促进资源保护与旅游服务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第5章智慧景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1.智慧景区系统的总体架构

智慧景区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慧景区建设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和两个中心的建设:

即基础层、应用层和指挥调度中心、数据中心。

基础层包括通讯网络设施、信息安全保障、物联网软硬件系统、视频系统、数据中心等。

其中物联网硬件包括各种传感设备(射频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嵌入到景区的物体和各种设施中,并与互联网连接。

应用层包括面向各职能部门的应用信息系统,以加强资源保护管理为目的建设的环境监测系统,生物、文物资源监测系统,规划监测系统等;面向日常经营管理的OA办公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GPS调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门票系统,LED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等;以及面向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旅行社和酒店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以及面向游客服务的信息呈现和互动系统。

指挥调度中心实现管理资源的整合,及对各职能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

是最重要的核心平台,它整合系统各应用支撑系统的能力,实现资源监测、运营管理、游客服务、产业整合等功能。

它主要包括:

a)地理信息系统(GIS)同时将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络远程传输、定位导航技术和遥感技术有机地整合到一个平台上。

b)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票务系统。

c)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可以均衡游客分布,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压力,确保游客的游览质量。

景区可以通过预定分流、票务分流和交通工具实现三级分流,这其中要采用RFID、全球定位、北斗导航等技术时时感知游客的分布、交通工具的位置和各景点游客容量,并借助分流调度模型对游客进行实时分流。

d)其他配套系统:

包括规划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监控系统、LED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等。

数据中心实现对各业务系统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包括地理信息(GIS)数据、GPS数据、多媒体(MEDIA)数据、游客数据、产业链商家数据,以及其他综合业务信息数据。

总体的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5.2.整体技术架构

整体系统分为:

基础设施层(系统所需的基础设备、系统、中间件等)、资源层(实现具体功能的各种数据与信息库)、应用支撑层(对所有应用系统提供各种数据访问功能的中心服务系统)、应用系统层(实现具体功能的各种应用系统)。

资源层提供集中的数据访问,包括数据连接池控制、数据库安全控制和数据库系统。

集中的数据访问能够在大量用户同时并发访问时共享有关连接等信息,从而提高效率,集中的数据库安全控制,使任何来自互联网的数据库访问都必须经过强制的安全管理,不允许直接访问数据库的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应用层通过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应用系统的表现可以是网站、客户端系统、Web服务以及其他应用。

并通过目录与负载均衡服务提供统一的负载均衡服务。

任何一个应用服务器都可以同时启动多个服务,而通过目录与负载均衡服务来进行负载均衡,从而为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时提供高性能服务。

智慧景区系统应用服务器提供核心智慧景区系统服务,包括数据服务、管理服务、基本安全服务、其他业务服务等;数据同步服务器将数据有条不紊的同步到各个数据库;系统更新与版本升级服务器提供各个系统的版本升级管理,使任何一个系统都保持最新版本;Web日志分析服务提供用户访问分析,提高网站后期修改、维护、更新的针对性。

5.3.智慧景区系统的应用门户设计

从智慧景区系统所面对的不同应用对象来看主要有四类用户:

旅游局、景区、游客、商家。

智慧景区系统作用于不同应用对象产生的信息流图如下所示:

不同用户场景下的应用门户功能如下图所示:

应用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5.4.网络拓扑结构

智慧景区系统网络设计采用应用数据、内部服务与外部服务分离的原则,系统的网站服务器、商务系统WWW服务器布署在防火墙的DMZ停火区,数据库服务器、政务网应用服务器、内部办公服务器等布署在防火墙的非军事区,严格设计访问规则,并配备入侵检测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智慧景区系统集有关旅游信息的收集、加工、发布、交流和实现旅游的网上交易和服务全程网络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网络系统。

参与各方为:

政府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宾馆、酒店、旅行社、餐馆酒楼、娱乐场所、景点公司、票务公司、租车公司等),游客(网站会员、访客、旅游客户),银行和其他机构和个人。

系统采用Internet/Intranet的b/s模式,服务器端采用开放系统平台,便于扩充。

整个系统以数据中心为信息交换平台,以Internet为数据传输通道,政府各有关部门、旅游企业、游客、银行通过专线或拨号上网与系统中心互联,实现网上数据查寻、预订、购物、交易、结算、消费等活动。

网络中心配备若干台高性能服务器,实行应用和数据分离的原则,加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服务器采用先进流行平台,保证先进性和可维护性,后台采用国际品牌数据库系统(如:

Oracle),前后台开发工具采用J2EE等,服务器上运行电子商务套件以支持电子交易,安装Web服务软件,向用户提供信息浏览、查询等服务。

第6章智慧景区系统建设内容

6.1.重点建设项目

“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又需要将信息技术同科学的管理理论集成。

“智慧景区”的建设是对景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其建设路径主要由信息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业务流程优化,战略联盟和危机管理构成。

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流程优化能够帮助景区实现更透彻的感知和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游客满意度;创建学习型组织和战略联盟有利于提高景区管理团队的创新能力,培养景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危机管理可以提高景区的危机相应能力,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和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其中信息化建设为重中之重,智慧景区建设工作,要重点做好规划管理、资源保护、经营管理、服务宣传、基础数据五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1、景区监督管理决策平台及管理平台

为实现管理和服务深度智能化,景区需要搭建监督管理综合决策平台。

该平台建立在信息管理平台和众多业务系统之上。

能够覆盖数据管理、共享、分析和预测等信息处理缓解环节,为景区管理层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服务。

该平台还应将物联网与互联网充分整合起来,使景区管理高层可以在指挥中心、办公室或通过3G智能手机全面、及时、多维度地掌握景区时时情况,并能及时发号施令,以实现景区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通过管理平台,集中进行景区资源的宣传推介,利用规模效应,扩大宣传,为景区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载体,实现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及信息共享。

2、视频监控系统

景区因其自身资源特点,安全保障工作是景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视频监控系统可对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实时监视,为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和指挥调度提供即时决策依据,是实现景区安防、保障游客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

3、电子商务与票务系统

发展景区电子商务,实现门票、酒店等相关旅游产品的网上预售,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扩大经济效益;通过网上预售实现景区客流量预报,一方面为景区管理机构合理安排相关资源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游客选择旅游线路和行程安排起到了预先分流作用,从而减少管理资源的盲目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支持科学管理与决策。

票务系统建设可有效杜绝假票,减少经济损失,并实现对景区客流量的有效监测,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对于促进景区的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4、LED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

建立LED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面向游客提供景区资源推介、旅游资讯服务和公益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全行业旅游宣传力度,逐步实现景区客源和旅游信息的最大化共享。

5、基础数据建设

基础数据是智慧景区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为此,要加强基础数据建设工作,包括地形图更新、标准化数据、数字化模型库等。

6.2.基础层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中的基础层,是指用于支撑各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及数据交换的各种必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网络设施、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各种基础软件平台。

6.2.1.通讯网络设施

6.2.1.1.公共电话网

公共电话网(PublicTelephoneNetwork)是向公众提供电话通信服务的一种通信网。

目前,电信运营商已在景区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通讯服务设施。

景区内部办公电话网都已基本建成,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是游客在景区内的通讯和报警求助要求。

语音报警电话网,利用现有的公共电话网,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在景区内部署报警点,游客如遇突发事件,可通过拨打报警点电话向接处警系统的值班人员求助。

6.2.1.2.数据通讯网

为实现景区内各区块之间的数据通讯,在管理机构内部和各分散职能部门、监控点之间应首先建立良好的数据通讯网络环境。

考虑景区多媒体数据传输要求,各景点、分散职能部门间应通过光纤骨干网连接,网络拓扑结构视景区实际情况而定,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星形结构。

6.2.1.3.有线电视网

有线电视网络是一种采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为用户提供多套电视节目乃至各种信息服务的电视网络体系。

由于有线电视网的宽频带特性,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进行双向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网络改造,充分融入现代通信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一个宽带高速的信息网络体系,把计算机网、电视网等融为一体,将社会所需的多种信息服务纳入到有线网络体系中。

6.2.1.4.无线通讯技术

按照通讯的实现手段,可分为有线和无线通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利用有线和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建设景区的通讯网络,是符合目前景区数据传输及生态保护两方面需求的最佳方案。

目前可用的无线通讯技术有:

1、GPRS和3G网络

目前,移动通信领域正在经历从2代经2.5代逐步向第三代(3G)技术发展的过渡过程,2.5G是当前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首选,包括GPRS和CDMA1X两种技术。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ystem的英文缩写。

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采用IP数据网络协议,使现有GSM网的数据业务突破了最高速率为9.6kbps的限制,最高数据速率可达171.2kbps。

具体速度取决于终端的能力,目前移动用户的接入速度可达到40.2kbps。

3G网络是新一代通信技术,它进一步升级了无线接口,使其支持高速补充业务信道,从而可实现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2、WLAN(IEEE802.11)

WLAN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

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54Mbps,传输距离室外可达300米,室内150米。

它是对有线连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连通问题。

在一个典型的WLAN环境中,有一些进行数据发送和接受的设备,称为接入点(AP)。

通常,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

在同时具有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AP可以通过标准的以太网电缆与传统的有线网络相连,作为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连接点。

WLAN的终端用户可通过无线网卡等访问网络。

6.2.2.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防护可分为三个层次:

系统自身的安全防护;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安全防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证。

应该合理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实施网络安全监测系统、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范系统、智能卡系统和数据加密系统。

6.2.2.1.安全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合理划分网段,利用网络中间设备的安全机制控制各网段间的访问,保证网络安全。

例如:

划分核心数据服务网段和应用服务网段,以此防止预攻击探测、窃听等方法搜集信息,然后利用IP欺骗、重放或重演、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篡改和堆栈溢出等大量安全隐患和威胁。

⏹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

⏹防火墙系统

防火墙的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安全控制点,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

具体说,设置防火墙的目的是隔离内部网和外部网,保护内部不受攻击,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禁止外部用户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机器;保证外部用户可以且只能访问到某些指定的公开信息;限制内部用户只能访问到某些特定的internet资源(因特网),如www服务(万维网)、ftp服务(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telnet服务(Telnet协议通过网络提供远程登录或虚拟终端能力)等。

防火墙有二类,标准防火墙和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slayergateway),随着防火墙技术的进步,在应用层网关基础上又演化出两种防火墙配置,一种是隐蔽主机网关,另一种是隐蔽智能网关(隐蔽子网)。

目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是隐蔽智能网关,它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使其免遭直接攻击。

⏹网络实时入侵检测系统

防火墙虽然能抵御网络外部安全威胁,但对网络内部发起的攻击无能为力。

动态地监测网络内部活动并做出及时的响应,就要依靠基于网络的实时入侵监测技术。

监控网络上的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的行为并给予响应和处理,实时入侵监测技术还能检测到绕过防火墙的攻击。

⏹病毒防范系统

病毒防范系统应在文件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最易感染或传播病毒的服务器上安装。

实施办法为在需要病毒防范功能的服务器上安装病毒防范软件,通过统一的控制台对所有病毒防范系统进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