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66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docx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1

第一节 项目投资的相关概念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与投资主体

  

(一)项目投资的特点

  1.影响时间长

  2.投资数额大

  3.不经常发生

  4.变现能力差

  

(二)项目投资的投资主体

  财务管理讨论的投资、其主体是企业,而非个人、政府或专业投资机构。

  

  二、项目投资的类型

  

(一)按照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序,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重点)

  

(二)投资对企业的影响,分为战略性投资和战术性投资;

  (三)按照项目投资之间的关系,分为相关性投资、独立性投资与互斥性投资;

  (四)按照项目投资的对象,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其他资产投资;(重点)

  (五)按照项目投资的顺序与性质,分为先决性投资和后续性投资;

  (六)按照项目投资的时序与作用,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

  (七)按照增加利润的途径,分为增加收入投资和降低成本投资。

  

  三、项目计算期的构成与资本投入方式

  完整的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其中,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称为建设起点,建设期的最后一年年末称为投产日,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生产经营期,生产经营期包括试产期和达产期,具体见图4-1。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n=s+p

  

  

  从时间特征上看,投资主体将资金投入具体投资项目的方式有一次投入和多次投入两种。

一次投入方式是指投资行为集中一次发生在项目计算期第一个年度的某一时间点;如果投资行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或者虽只涉及一个年度,但同时在该年的不同时间点发生,则属于分次投入方式。

  

  四、投资决策程序

  

(一)项目投资决策程序

  

(二)项目投资管理程序

  【例题1·单选题】项目投资决策当中,完整的项目计算期是指( )。

  A.建设期

  B.运营期

  C.建设期+达产期

  D.建设期+运营期

  [答疑编号911040101: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D

  

第二节 现金流量的内容及其估算

  一、现金流量的涵义

  

(一)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

  对以上定义的理解,掌握如下四点:

  

(1)从内容来讲,现金流量包括流入量和流出量;

  

(2)这时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还包括项目需要投入的企业现有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3)这节所讲的现金流量,是为项目投资决策服务的;

  (4)现金流量是一个增量的现金流量;

  

(二)项目投资决策之所以要以现金流量作为投资评价的依据,其主要原因如下:

  

(1)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时间价值因素;

  

(2)采用现金流量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

  (3)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状况更为重要;

  (4)采用现金流量考虑了项目投资的逐步回收问题。

  (三)本章的两个假设:

  

(1)所有的营业收入假设都是收取现金的;

  

(2)除折旧、摊销之外的成本费用,都是现金流出。

  

  二、现金流流量内容和估算

  

(一)按现金流动的方向划分:

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

  1.现金流出量

  

(1)原始投资额。

包括建设投资和垫支营运资金。

  

(2)付现成本。

(不含财务费用)

  付现成本=生产经营费用-折旧费用(包括摊销)

  (3)所得税  

  2.现金流入量

  

(1)营业现金收入。

  

(2)回收收入。

  

  在估算现金流量时,需要强调的问题:

  

(1)营运资金(存量):

一年当中的营运资金=流出资产-流动负债

  

(2)营运资金投资(增量):

本期需要垫支流动资金=本年营运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已经垫支的数量

  [例4-2]A企业某投资项目投产第一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为3500万元,流动负债可用额为1500万元,假定该项投资发生在建议期末;投产第二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为4000万元,流动负债可用额为2000万元,假定该项投资发生在投产后第一年末。

  投产第一年的营运资金需用数=第一年流动资产需用数-第一年流动负债可用数=3500-1500=2000(万元)

  第一年营运资金投资额=第一年营运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营运资金投资额=2000-0=2000(万元)

  投产第二年的营运资金需要用数=第二年流动资产需用数-第二年流动负债可用数=4000-2000=2000(万元)

  第二年营运资金投资额=第二年营运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营运资金投资额=2000-2000=0(万元)

  终结点回收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投资合计=2000+0=2000(万元)

  3.付现成本的估算

  付现成本,是指在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

付现成本是所有类型的项目投资在经营期都要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出量,它与融资方案无关。

其估算公式如下:

  某年付现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

  或=该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该年折旧额-该年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额

  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材料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剩余部分。

  [例4-3]A企业某投资项目投产后第1~5年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5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用为30万元,其他费用为10万元,每年折旧费为2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为5万元;第6~10年每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为150万元,其中,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90万元,每年折旧费为2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为0万元。

  投产后第1~5年每年的付现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50+30+10=90(万元)

  投产后第1~5年每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付现成本+折旧额+无形资产摊销费

  =90+20+5=115(万元)

  投产后第6~10年每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额-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额

  =150-20-0=130(万元)

  

(二)按现金流动的时间划分

  1.初始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垫支营运资金)、机会成本(原有的资产用于该项投资而不能作其他用途而失去的收入)、其他投资费用、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要考虑税收的影响)

  2.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生产经营费用-折旧费)-所得税

  =税后净利+折旧费

  3.终结现金流量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或残值收入;

  

(2)收回的垫支营运资金。

  

  (三)现金净流量

  现金净流量(NCF)=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如果投资方案不会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但能使付现成本减少,现金净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现金净流量=付现成本节约额=原付现成本-现付现成本

  在现金流量的计算中,如果不作特殊说明,为统一计算口径和简化计算过程,假设各年的投资都在年初一次发生,各年的营业现金流量都在各年年末一次实现,终结现金流量在最后一年年末发生。

  [例4-4]A公司准备购入一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需投资15000万元,一年后建成投产。

使用寿命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6年后设备无残值。

6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6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2500元。

乙方案需投资18000元,一年后建成投产时需另外增加营运资金3000元。

该方案的使用寿命也是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6年后残值3000元。

6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85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000元,以后每年将增加维修费300元。

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试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量。

  首先,计算两方案每年的折旧额:

  甲方案每年的折旧额=15000/6=2500(元)

  乙方案每年的折旧额=(18000-3000)/6=2500(元)

  先计算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表4-1),再结合初始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编制两方案的全部现金流量(表4-2)。

  表4-1                       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表                  单位: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甲方案:

销售收入

(1)

付现成本

(2)

折旧(3)

税前利润(4)=

(1)-

(2)-(3)

所得税(5)=(4)×25%

税后利润=(6)=(4)-(5)

营业现金流量=(7)=(3)+(6)

6000

2500

2500

1000

250

750

3250

6000

2500

2500

1000

250

750

3250

6000

2500

2500

1000

250

750

3250

6000

2500

2500

1000

250

750

3250

6000

2500

2500

1000

250

750

3250

6000

2500

2500

1000

250

750

3250

乙方案:

销售收入

(1)

付现成本

(2)

折旧(3)

税前利润(4)=

(1)-

(2)-(3)

所得税(5)=(4)×25%

税后利润=(6)=(4)-(5)

营业现金流量=(7)=(3)+(6)

8500

3000

2500

3000

250

2250

4750

8500

3300

2500

2700

675

2025

4525

8500

3600

2500

2400

600

1800

4300

8500

3900

2500

2100

525

1575

4075

8500

4200

2500

1800

450

1350

3850

8500

4500

2500

1500

375

1125

3625

  表4-2                       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表                单位:

 

CF0

CF1

CF2

CF3

CF4

CF5

CF6

CF7

甲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

营业现金流量

-15000

 

3250

3250

3250

3250

3250

3250

甲方案现金流量合计

-15000

 

3250

3250

3250

3250

3250

3250

乙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产投资

营业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残值

营运资金回收

-18000

-3000

4750

4525

4300

4075

3850

3625

3000

3000

乙方案现金流量合计

-18000

-3000

4750

4525

4300

4075

3850

9625

  (四)估算现金流量的困难及注意的问题

  1.估算现金流量的困难一般了解

  2.注意的问题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

  4)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5)现金流量估算应由企业内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进行。

  三、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一)所得税对投资现金流量的影响

  投资现金流量=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设备的变现价值-(设备的变现价值-账面净值)×税率

  1.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1)长期资产投资

  

(2)垫支的营业资金

  (3)更新决策

  原有资产的变现价值-(变现价值-账面净值)×税率

  例4-5 假设某企业要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与否的决策。

若更换旧设备,则可获得旧设备的出售收入8万元,枯叶此时旧设备的账面净值为6万元,则企业出售旧设备的净所得为2万元,须为此支付所得税0.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困此,出售旧设备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是8-0.5=7.5(万元)。

但是,若假设旧设备出信时的账面净值是10万元,则企业会产生亏损2万元。

这2万元可以作为一项费用支出在税前利润中扣除。

困而会产生税收抵免0.5万元。

此时出售旧设备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是8+0.5=8.5(万元)。

  [答疑编号911040201:

针对该题提问]

  

(二)所得税对营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1)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或

(2)净利润+折旧、摊销

  或(3)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额×税率

  营业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额

  =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额

  =(收入-总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额

  =(收入-付现成本-折旧额)×(1-所得税税率)+折旧额

  =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额×(1-所得税税率)+折旧额

  =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科率)+折旧额×所得税税率

  (三)所得税对项目终止阶段现金流量的影响

  例4-6 某企业拟投资甲项目,经过可行性分析,有关资料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其中第一年年初和第二年年初分别投资55万元和45万元,第一年年末该项目部分竣工并投入试生产,第二年年末该项目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2)该项目投产时需垫支营运资金6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以及存货增加占用等。

其中第一年年末垫支35万元,第二年年末又增加垫支25万元。

  (3)该项目经营期预计为6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预计残余价值为10万元。

  (4)根据有关部门的市场预测,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销售收入为70万元,以后5年每年销售收入均为95万元。

第一年付现成本35万元,以后5年每年的付现成本均为46万元。

  (5)甲项目需征用土地10亩,支付土地10年使用费共计60万元,于项目建设第一年年初支付。

  (6)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25%。

  要求:

计算甲项目6年的预计现金流量。

  [答疑编号91104020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首先,计算甲项目的每年折旧额和摊销额: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000000—100000)÷6=150000(元)

  每年土地使用费的摊销额=600000÷10=60000(元)

  其次,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计算过程见表4—3。

  最后,将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和项目终结的现金流量也考虑进来,通过计算得到该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

计算过程见表4—4。

表4-3        营业现金流量计算表

2

3

4

5

6

7

销售收入

-付现成本

-折旧

-摊销土地使用费

700000

950000

950000

950000

950000

950000

350000

460000

460000

460000

460000

46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税前净利

一所得税

140000

280000

280000

280000

280000

280000

35000

70000

70000

70000

70000

70000

=税后净利

+折旧

+摊销土地使用费

105000

210000

21O000

210000

210000

21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60000

=营业现金流量

315000

420000

420000

420000

420000

420000

表4-4           现金流量计算表

第1年初

第1年末

第2年末

第3年末至第6年末(每年)

第7年末

  

固定资产投入

-550000

-450000

 

 

 

土地使用权投入

-600000

 

 

 

 

营运资金投入

 

-350000

-250000

 

 

营业现金流量

 

 

315000

420000

420000

固定资产净残值

 

 

 

 

100000

营运资金回收

 

  

 

 

600000

现金流量合计

-1150000

-800000

65000

420000

1120000

  四、通货膨胀对资金流量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项目投资价值。

通货膨胀对资本预算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影响折现率的计算;②影响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对折现率的影响

  1+r名义=(1+r有效)(1+通货膨胀率)

  假设某人年初投资1000元钱购买利率为6%的1年期国库券,政府向他承诺到年末你将收到1060元钱,但政府不保证1060元钱实际能买到多少商品。

如果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5%,那么本息和1060元的实际价值却只有1060/1.05=1009.52元。

因此,我们可以说该债券的“名义利率为6%”,或者说“有效利率为O.95%”。

  [答疑编号911040203:

针对该题提问]

  

(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名义现金流量=实际现金流量×(1+通货膨胀率)n

  例4-7假设某方案的实际现金流量如表4-5,名义折现率为12%,预计一年内的通货膨胀率为8%,求该方案的净现值。

  [答疑编号911040204:

针对该题提问]

时间

第O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实际现金流量

—100

45

60

40

  解法一:

将名义现金流量用名义折现率进行折现。

此时需要先将实际现金流量调整成为名义现金流量,然后用12%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4-6。

时间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实际现金流量

—100

45

60

40

名义现金流量

-100

45×1.08=48.6

60×1.082=69.98

40×1.083=50.39

现值(按12%折现)

-100

48.6×0.8929=43.39

69.98×0.7972=55.79

50.39×0.7118=35.87

净现值

NPV=-100+43.39+55.79+35.87=35.05

  解法二:

将实际现金流量用实际折现率进行折现。

此时需要将名义折现率换算成实际折现率,然后再计算净现值。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4—7

  表4—7  净现值的计算        单位:

万元

时间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实际现金流量

-100

45

60

40

现值

-100

45÷1.037=43.39

60÷1.0372=55.79

40÷1.0373=35.87

净现值

NPV=一100+43.39+55.79+35.87=35.05

  可以看到,两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注意实际折现率近似等于12%的名义折现率与8%的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用4%来折现就得到NPV=34.35万元,这个数字虽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上面的计算结果。

  【例题2·单选题】已知某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固定资产的投资是2000万元,无形资产的投资是200万元,开办费的投资是100万元,预计投产之后第二年总成本费用1000万元,同年的折旧额是200万元,无形资产的摊销是40万元,计入到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60万元,投产后第二年算净现金流量的付现成本是( )万元

  A.1300

  B.760

  C.700

  D.300

  [答疑编号911040205: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C

  【例题3·单选题】已知某完整投资项目投产第一年的流动资产需要数为100万元,流动负债可用数是40万元,投产第二年流动资产的需用数190万元,流动负债的可用数是100万元,则投产第二年新增的营运资金的金额( )万元

  A.150

  B.90

  C.60

  D.30

  [答疑编号911040206: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D

  【例题4·单选题】一台旧设备账面价值为30000元,变现的价值为32000元,企业打算继续使用该项设备由于物价上涨估计增加经营性流动资产5000元,增加经营性的流动负债2000元假定所得税率是25%,则继续使用该设备初始的现金流量为( )元。

  A.32200

  B.33800

  C.34500

  D.35800

  [答疑编号911040207: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C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类

  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折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另一类是非折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困素的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

  按数量特分类,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

相对量指标包括会计收益率、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

  按指标性质不同,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可分为正指标和反指标。

正指标意味着指标值的大小与投资的好坏成正相关关系,即指标值越大,该项目越好,越值得投资。

如会计收益率、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

反指标意味着指标值的大小与投资项目的好坏成负相关关系,即指标值越小,该项目越好,越值得投资。

如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二、非折现评价方法及其使用

  

(一)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年平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

  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会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一个要求达到的必要报酬率,或称平均报酬率。

在利用会计收益率进行会计收益率进行决策时,只要会计收益率高于必要报酬率,该项目就是可以接受的。

当存在多个互斥方案时,选择会计收益率较高即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

  例4-8设折现率为10%,有三个投资方案。

有关数据如表4-8所示。

  表4-8         单位:

年份

A方案

B方案

C方案

净收益

现金净流量

净收益

现金净流量

净收益

现金净流量

0

 

(40000)

 

(18000)

 

(18000)

1

3600

23600

(3600)

2400

900

6900

2

6480

26480

6000

12000

900

69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