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6966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ocx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

陆地测站

地面天气报告电码

(GD-01Ⅲ)

 

本电码经国家气象局批准,以国气候[1991]11号通知颁发,自1991年11月1日开始执行。

一、电码型式

SYNOP

0段

AAXX

YYGG1/(SMG)

(SiG)

1段

IIiii

iRiXhVV

Nddff

1snTTT

2snTdTdTd

3P0P0P0P0

4PPPP

5appp

6RRR1

7wwW1W2

8NhCLCMCH

9GGgg

3段

333××

0P24P24T24T24

1snTXTXTX

2snTnTnTn

3snTgTgTg

7R24R24R24R24

9SPSPsPsP

二、编报总则

2.1SYNOP是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国际通用的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以下简称天气报)电码名称。

报告中一律不编报此字码。

2.2本电码中除0段的YYGG、G和1段的GGgg使用世界时外,其余一律以北京时为准。

2.3本电码用来编报每日02、08、14、20时四次基本地面天气报和05、11、17、23时四次补充地面天气报。

2.4本电码共分三段,各段的指示组、编报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指示组

编报内容

要求

0

报告的识别组和日期时间/报类指示组

测站经邮电公众电路发报的必须编报本段

1

供全球和国内交换用的基本资料段,包括测站区站号

测站每次必须编报本段

3

333××

供区域和国内交换用的补充资料段

测站按有关规定在有些时次编报本段

2.5每次报告必须在正点后三分钟内发出。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发报时间可适当顺延,但不迟于正点后六分钟内发出:

(1)临近正点前出现更严重的天气现象,天气报中的有关项目需要补测改报;

(2)在观测编报的时间内出现航空危险天气现象而需要优先拍发危险报。

2.60段

2.6.1经邮电公众电路发报的测站,在基本地面天气报时次编报(SMG)组;在补充地面天气报时次编报(SiG)组。

经气象部门内部电路发报的测站不编报本段。

2.6.2指定的气象中心在编辑对外传输用的同一时次的天气报之前加报AAXX、YYGG1两组,同时删去各测站报文中的(SMG)或(SiG)组。

2.71段段内各组的编报规定如下表:

编报规定

附加说明

IIiii

iRiXhVV

Nddff

必须编报

不能省略不报

1snTTT

2snTdTdTd

都要编报

缺测或不明时省略不报

3P0P0P0P0

(1)拔海高度>1500米的测站

都要编报

(2)拔海高度≤1500米、其天气报参加全球交换的测站在02、08、14、20时次要编报

(1)缺测或不明时省略不报

(2)见注1 

4PPPP

拔海高度≤1500米的测站都要编报

(1)缺测或不明时省略不报

(2)见注2

5appp

都要编报

缺测或不明时省略不报

6RRR1

在02、08、14、20时天气报时次而且过去六小时内有降水时要编报

无降水虽有降水但未观测时省略不报(iR报3或4)

7wwW1W2

过去六(或三)小时有规定要编报的天气现象时要编报

(1)没有出现规定要编报的天气现象,即本组需编报为70000时,省略不报(iX报2或5)

(2)见注3

8NhCLCMCH

只要观测时观测到天空有云,就要编报

(1)无云、天空不明或未观测到云,即本组需编报为80000或89XXX时,省略不报(N编报0、9或X)

(2)见注4

9GGgg

暂一律不编报

见注5

说明:

(1)表中对发报站没有作特殊说明的,表示所有测站都要编发。

(2)表中对发报时次没有作特殊说明的,表示02、08、14、20和05、11、17、23时八个时次都要编发。

注1我国拔海高度≤1500米,其天气报参加全球交换的测站有:

50区

136353434468527557603632727745756774788915949953963978

51区

076087133156243431463573644656709716765777811828848

52区

203267418495533652681

53区

068149192276336391463513529543564614646723772798845915959

54区

012026027094102135161208218236292337342374401423471497511539616662753776823843857906

56区

096294492964985

57区

036067083127178245265297328411447461494516633662687745799816866902957972993

58区

027040102144150203221238251265314362424457472477527606633659666725847921968974

59区

023082117134211265287293316358417431501559644663758792838948981985995997

89区

058573

注2作为特殊规定,拔海高度>1500米的玉门和兰州两站每次都要编报4PPPP组(同时编报3P0P0P0P0组)。

注3不能观测天气现象的自动站,不编报7wwW1W2组,同时,iX报6。

注4部分天空可辨且观测到天空有云时,虽然总云量无法估计(N报9),但仍应编报8NhCLCMCH组。

注5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经卫星发报的自动天气站,当其资料的实际观测时间与GG正点相差超过10分钟时,应编发9GGgg组。

2.83段

2.8.1333××是3段的指示码。

只要编报3段就必须编报本组,不能省略。

2.8.23段内各组编报要求如下表:

资料组\时间

02

05

08

11

14

17

20

23

0P24P24T24T24

﹡2

﹡2

﹡1

﹡2

﹡2

﹡2

1snTXTXTX

﹡1

2snTnTnTn

﹡1

3snTgTgTg

﹡3

7R24R24R24R24

﹡3

﹡3

9SPSPsPsP

﹡3

﹡4

﹡3

﹡4

﹡3

﹡4

﹡3

﹡4

表中空白时次表示不编报该组,其他符号说明如下:

﹡1所有测站必须在规定时次编报;仅当缺测或不明时省略不报。

﹡2部分测站(见3.17)必须在规定时次编报;仅当缺测或不明时省略不报。

﹡3所有测站如在规定时次观测到3.20—3.22中规定要编报的资料,即须编报;否则,省略不报。

﹡4当热带气旋加密报与补充地面天气报发报重迭,且过去一小时内出现≥17.0米/秒大风时,在补充天气报中编报3段指示组及大风组(333××911fxfx915dd),不需再编发简易加密观测报。

2.9编报电码用要素值直接表示时,如果要素值实有位数少于需编报的位数,则需在其左方空位上加“0”补齐。

例如:

气温0.8℃,则TTT(以0.1℃为单位)应编报008。

三、符号内容及编报规定

0段

3.1AAXX——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的识别字码。

3.2YYGG1组

3.2.1YY——日期(世界时),01表示该月第一日,02表示第二日,余类推。

3.2.2GG——观测正点时间(世界时),以整时数编报。

3.2.31——风的指示码,表示风速用仪器实测,以米/秒为单位编报。

3.3(SMG)、(SiG)组

3.3.1(SMG)、(SiG)两组为经邮电部门发报用的报类指示组。

其中,SM、Si为固定英文字母,G根据发报时次编码,整组必须加括号编发。

3.3.2G——本次报观测正点时间(世界时)小时的个位数,按下表编报。

G电码表

观测时间

北京时

02

05

08

11

14

17

20

23

世界时

18

21

00

03

06

09

12

15

电码

8

1

0

3

6

9

2

5

1段

3.4IIiii组

3.4.1II——区号

3.4.2iii——站号

3.5iRiXhVV组

3.5.1iR——第一段中是否编报了降水量组(6RRR1)的指示码,按下表编码。

iR电码表

电码

6RRR1组编报与否

1

3

4

编报

无降水而不编报

有降水但因未观测或观测值无法测定而不编报 

(1)iR仅指第一段中的6RRR1组,与第3段中的7R24R24R24R24组(日总降水量)无关。

(2)05、11、17、23时天气报中,不编报6RRR1组,iR固定编报4。

3.5.2iX——是否编报了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组(7wwW1W2)的指示码,按下表编报。

iX电码表

电码

测站类别

7wwW1W2组编报与否

电码

测站类别

7wwW1W2组编报与否

1

人工站

编报

4

自动站

编报

2

人工站

不编报(无规定要编报的天气现象)

5

自动站

不编报(无规定要编报的天气现象)

3

人工站

不编报(未观测)

6

自动站

不编报(未观测)

3.5.3h——最低的云底部高度,按下表编报。

h电码表

电码

云高(米)

电码

云高(米)

0

<50

6

1000—<1500

1

50—<100

7

1500—<2000

2

100—<200

8

2000—<2500

3

200—<300

9

≥2500米,或无云

4

300—<600

×

云底高度不明,或者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

5

600—<1000

 

(1)观测时测站有雾或其他视程障碍现象,应根据天空的可辨程度,按以下规定编报:

i.全部天空可辨时,按正常情况编报。

ii.全部天空不可辨时,h报×,N报9,8NhCLCMCH组省略不报。

iii.部分天空可辨且观测到有云时,h用所见到的最低的云底部高度编报;这时,因总云量无法估计,N报9;并用所见云况编报8NhCLCMCH,其中未见到的CL或CM或CH云,可根据连续观测判断,报0或×,如Nh值无法估计,则Nh报9。

iv.部分天空可辨,但未观测到云时,可由观测员根据连续观测的情况判断处理。

如可以判定天无云,则N报0,h报9,8NhCLCMCH组省略不报;如估计天空仍可能有云,则N报9,h报×,8NhCLCMCH组省略不报。

(2)云顶低于测站的云和难以判定云状的微量云,一律不编报。

(3)当有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时,云状如实编报,但N和Nh只包括其高于测站部分的云量,而h编报×。

例如:

Sctra可见云量5,云高1800米,Cucong云底低于测站,其高于测站部分的云量2,则N报6,8NhCLCMCH组编报86800,h报×。

如果例中的Cucong云顶低于测站,则N报4,8NhCLCMCH组编报为84500,h报7。

如果例中没有Sctra云,则N报2,8NhCLCMCH组编报为82200,h报×。

3.5.4VV——有效能见度,按VV电码表编报。

(1)测站只采用电码00—50和56—80编报。

(2)当有效能见度处于VV电码表中的两个数值之间时,用小的电码编报。

(3)注意3.13.1中(5)的规定。

VV电码表

电码

有效能见度(千米)

电码

有效能见度(千米)

电码

有效能见度(千米)

电码

有效能见度(千米)

00

<0.1

25

2.5

50

5

75

25

01

0.1

26

2.6

(51)

76

26

02

0.2

27

2.7

(52)

77

27

03

0.3

28

2.8

(53)

78

28

04

0.4

29

2.9

(54)

79

29

05

0.5

30

3.0

(55)

80

≥30

06

0.6

31

3.1

56

6

(81)

35

07

0.7

32

3.2

57

7

(82)

40

08

0.8

33

3.3

58

8

(83)

45

09

0.9

34

3.4

59

9

(84)

50

10

1.0

35

3.5

60

10

(85)

55

11

1.1

36

3.6

61

11

(86)

60

12

1.2

37

3.7

62

12

(87)

65

13

1.3

38

3.8

63

13

(88)

70

14

1.4

39

3.9

64

14

(89)

>70

15

1.5

40

4.0

65

15

(90)

<0.05

16

1.6

41

4.1

66

16

(91)

0.05

17

1.7

42

4.2

67

17

(92)

0.2

18

1.8

43

4.3

68

18

(93)

0.5

19

1.9

44

4.4

69

19

(94)

1

20

2.0

45

4.5

70

20

(95)

2

21

2.1

46

4.6

71

21

(96)

4

22

2.2

47

4.7

72

22

(97)

10

23

2.3

48

4.8

73

23

(98)

20

24

2.4

49

4.9

74

24

(99)

≥50

3.6Nddff组

3.6.1N——总云量,指观测时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总成数。

按下表和3.5.3中的规定编报。

N电码表

电码

云量(0—10)

电码

云量(0—10)

0

无云

6

7-8

1

1或微量(可以判定云状的微量云)

7

9或10-

2

2-3

8

10

3

4

9

因有雾或其他视程障碍现象而使总云量无法估计

4

5

×

未观测(自动站未配有测云设备)

5

6

3.6.2dd—风向,用两分钟的最多风向,以10度为单位编报,个位四舍五入。

(1)以16方位测定风向时,按下表编报。

dd电码表

电码

风向

电码

风向

02

北东北(NNE)

20

南西南(SSW)

04

东北(NE)

22

西南(SW)

07

东东北(ENE)

25

西西南(WSW)

09

东(E)

27

西(W)

11

东东南(ESE)

29

西西北(WNW)

14

东南(SE)

32

西北(NW)

16

南东南(SSE)

34

北西北(NNW)

18

南(S)

36

北(N)

(2)静风时,dd编报00

(3)测风仪器发生故障时,须目测估计风向进行编报。

3.6.3ff——风速,用两分钟的平均风速,以米/秒为单位进行编报,小数四舍五入。

(1)静风时,ff编报00。

(2)平均风速超过仪器所能测定的最大值,又不能确定其具体数值时,ff编报88。

(3)测风仪器发生故障时,用目测估计风力等级,按下表换算成米/秒值编报。

 

风级风速换算表

风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速

(米/秒)

00

01

02

04

07

09

12

16

19

23

26

31

35

变差

1

2

3

2

3

4

3

4

3

5

4

3.71snTTT组

3.7.11——指示码,表示其后为气温资料。

3.7.2sn——温度的正负号,按下表编报。

sn电码表

电码

电码

0

温度为正值或0

1

温度为负值

3.7.3TTT——气温,用0.1℃为单位编报,其正负号sn由表示。

3.82snTdTdTd组

3.8.12——指示码,表示其后为露点温度资料。

3.8.2sn——温度的正负号,按3.7.2中的sn电码表编报。

3.8.3TdTdTd——露点温度,用0.1℃为单位编报,其正负号由sn表示。

露点温度≤-80.0℃时,固定编报800,sn编报1。

3.8.4自动气象站本组可以29UUU型式编报。

其中,29为指示码,UUU为相对湿度,用百分率编报。

例如:

相对湿度为82%时,UUU编报082;相对湿度为100%时,UUU编报100。

3.93P0P0P0P0组

3.9.13——指示码,表示其后为本站气压资料。

3.9.2P0P0P0P0——本站气压,用0.1百帕(hPa)为单位编报。

例如,本站气压为806.2百帕,P0P0P0P0编报为8062。

3.104PPPP组

3.10.14——指示码,表示其后为海平面气压资料。

3.10.2PPPP——海平面气压,用0.1百帕(hPa)为单位编报。

百帕的千位数省略不报。

例如:

海平面气压为1020.8百帕,PPPP编报0208。

3.115appp组

3.11.15——指示码,表示其后为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的变化倾向和变量资料。

3.11.2a——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的变化倾向,按下表编报。

a电码表

电码

气压倾向

气压变量

2

4

7

上升

气压无变量

下降

正值

000

负值

3.11.3ppp——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的变量,用0.1百帕(hPa)为单位编报,其正负号由a表示。

(1)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的变量是指观测时与观测前三小时本站气压的差值。

(2)由于水银气压表发生故障或缺测而不能计算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变量时,可用气压自记记录的相应变量编报。

如果自记记录也不明时,5appp组省略不报。

3.126RRR1组

3.12.16——指示码,表示其后为降水量资料。

3.12.2RRR——降水量,按下表编报。

RRR电码表

电码

降水量(毫米)

电码

降水量(毫米)

000

(不用)

990

微量

001

1

991

0.1

002

2

992

0.2

003

3

993

0.3

.

994

0.4

.

995

0.5

.

996

0.6

987

987

997

0.7

988

988

998

0.8

989

≥989

999

0.9

注:

降水量>1毫米时,小数四舍五入,用毫米整数编报。

例如:

降水量为6.5毫米,RRR应编报007。

(1)在02、08、14、20时天气报时次,如过去六小时内原无降水,临近正点前开始降水,应即用遥测雨量计补测雨量并加报本组;无遥测雨量计的测站,可根据当时降水情况或按微量降水编报本组,或按未测降水量处理(本组不编报,iR报4)。

如过去六小时内曾有降水,并按测得的降水量已编报了本组,临近正点前又开始降水,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不必补测雨量和改报。

(2)本组是与iRiXhVV组中的iR码互相配合的,必须根据本组是否编报及未编报原因,iR选用相应的编码予以说明。

(3)雾、露、霜、冰针、雾凇、吹雪、雪暴都不是降水现象,如单独出现,不论其量多少,都按无降水处理。

但有时在测得的降水量中包含了这些现象的量时,也不必扣除它。

3.12.31——指示码,表示本组中的RRR编报的是过去六小时内的降水量。

3.137wwW1W2组

3.13.1编报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规定:

(1)过去六(或三)小时内如观测到规定要编报的天气现象时,必须编报本组,不能省略;如没有出现规定要编报的天气现象(即wwW1W2只能编报0000)时,本组省略不报。

(2)本组是与iRiXhVV组中的iX互相配合的,如天气报中编报了本组,iX应编报1(或4);如本组省略不报时,iX应编报2(或5)。

不能观测天气现象的自动站,不编报7wwW1W2组,iX固定编报6。

(3)时段用语中时间概念的规定

“观测时”是指定时观测的15分钟,以08时为例,取07:

45—08:

00(包括08:

00,不包括07:

45;下同);

“观测前一小时”是指定时观测的45分钟,以08时为例,取07:

00—07:

45;

“过去一小时”是包括“观测时”和“观测前一小时”在内的60分钟,以08时为例,即07:

00—08:

00;

“过去六小时”是指前一次基本天气观测到本次基本天气观测的六小时,以08时为例,即02:

00—08:

00;

“过去三小时”是指前一次基本天气观测到本次补充天气观测的三小时,以05时为例,即02:

00—05:

00。

(4)W1和W2的编码必须与ww的编码配合,使之尽可能完善地反映出过去天气时段内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

(5)按正常观测程序观测完毕后,正点前又出现了新的天气现象,而该现象比原报现象的电码为大;或者原编报了电码20—49,以后又出现电码17、18、19的天气现象,有关各项要素都应补测改报。

3.13.27——指示码,表示其后为现在天气现象和过去天气现象资料。

3.13.3ww——现在天气现象,是指观测时和(或)观测前一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

应根据天气现象的性质、强度(及其变化)、出现时间和地点等,从下表中选用最合适的电码编报。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表

电码00—49观测时测站上没有降水

电码50—99观测时测站上有降水

电码

现在天气现象

过去一小时内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