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012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x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课程标准

 

汽车专业教研室

二零一五年三月

 

一、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前述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学》、《汽车机械基础》,后续课程有《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承前启后,地位十分重要。

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有助于培养较高素养的汽车电器维修员工,他们能够从事汽车电器维修;能够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建立企业归属感,便于顺利适应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并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责任意识。

二、课程目标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实施模式,突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特色创新的教育理念,保证教学内容要适时、适度、实用、实际,做到课程设置符合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符合技能培养。

通过对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等内容的分析,经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后,确定了《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课程目标如下,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来进行表述。

(1)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汽车专用万用表、汽车解码器;

2.能进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作业;

3.能识读汽车电路并能对汽车电路及其相关端子进行检测;

4.能排除常见电路和电器元件的故障;

5.能对汽车电器设备疑难故障提出合理的检测诊断意见;

6.能明确完成汽车电路和电器设备的检修工作任务的目标;

7.能制订完成汽车电路和电器的检修任务的工作计划;

8.能为完成汽车电路与电器的检修工作而选择正确的工作方式。

(2)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汽车电器性能指标的分析评价;

3.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4.初步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及维护。

(3)素质目标

1.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能与同事、上级、客户进行良好沟通;

3.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

4.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5.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意识;

6.能有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

7.有一定的社交和应变能力。

三、课程标准

(一)、设计思想

该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电器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汽车电器维修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内容

建议学时

学习模块一:

汽车电气系统概述

1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2学时

2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1学时

3汽车电气设备的现状与趋势

1学时

实训:

汽车电气设备总体认知

4学时

学习模块二:

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1蓄电池的认知

2学时

2蓄电池的充电

2学时

实训: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8学时

4交流发电机的认知

2学时

5电源系统电路和发电机的正确使用

2学时

实训:

交流发电机的拆、检、装

8学时

学习模块三:

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1起动机的认知

2学时

实训:

起动机的拆、检、装

8学时

2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及工作过程

2学时

3其它类型起动机

2学时

实训:

起动系统线路连接

8学时

学习模块四:

照明与信号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1前照灯不亮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前照灯拆装

8学时

实训:

前照灯线路连接

8学时

2转向灯不亮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转向灯及危险警报灯线路连接

8学时

3喇叭不响故障诊断排除

2学时

实训:

喇叭线路连接

4学时

学习模块五:

汽车仪表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1水温指示灯常亮故障诊断排除

2学时

2机油压力报警灯常亮故障诊断排除

2学时

3燃油指示灯不亮故障诊断排除

2学时

4车速里程表读数不准故障诊断排除

2学时

实训:

汽车仪表系统线路连接

6学时

实训:

汽车仪表系统故障诊断

6学时

学习模块六:

汽车辅助电器故障诊断排除

1雨刮不工作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雨刮器线路连接

8学时

2电动车窗不能升降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电动车窗的拆装

8学时

实训:

电动车窗线路连接

8学时

3电动座椅不能调节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电动座椅线路连接

8学时

4电动后视镜不能调整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电动后视镜统线路连接

4学时

学习模块七: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2电子点火系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电子点火系统的检测

8学时

3计算机控制点火系故障诊断排除

4学时

实训: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的检测

8学时

合计

192学时

 

2、课程学习模块描述

学习模块一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一:

汽车电气系统概述

建议学时

8学时

能力目标

1.能认识汽车各种电器

2.能在实车上找到汽车各电器系统中的各个部件;

学习内容

1.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

2.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

3.汽车电气设备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电器实验台、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维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及环保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电气设备各组成系统的讲解;

2.能进行汽车各电器设备拆装的演示;

3.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景;

4.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并解释原因,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习模块二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二:

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建议学时

18学时

能力目标

1.能通过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等方式获取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信息;

2.能进行蓄电池的技术状态检测及维护;

3.能进行交流发电机的检修及维护;

4.能正确选择并使用各种检修、维护设备;

5.能按照维修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6.能进行汽车电源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诊断检修;

7.能进行汽车电源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学习内容

1.蓄电池的功用、结构、工作原理

2.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测;

3.蓄电池的维护;

4.阅读汽车维修技术文件;

5.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程序;

6.维修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7.交流发电机的功用、结构、工作原理

8.交流发电机的检修;

9.交流发电机的维护;

10.汽车电源系统电路图识读;

11.汽车电源系统故障分析、检修及排除。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教学模型、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蓄电池、交流发电机、检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测的演示;

2.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

3.能按照设计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

4.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习模块三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三:

汽车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建议学时

12学时

能力目标

1.能进行起动机的拆装、检修;

2.能按照检修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3.能进行起动机不转的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

4.能进行起动机运转无力的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

5.能进行起动机空转的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

6.能进行起动机的拆卸、安装;

7.能进行起动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学习内容

1.起动机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2.起动机的分解、检修;

3.汽车起动系统电路图识读;

4.汽车起动机维修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程序;

5.检修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6.起动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分析、诊断;

7.起动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8.起动机的拆卸、安装。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起动机、检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起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讲解

2.能进行起动机的分解、检修演示;

3.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

4.能按照设计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

5.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并讲解原因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习模块四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四:

照明与信号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建议学时

12学时

能力目标

1.能通过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等方式获取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的基本信息;

2.能按照维修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3.能进行汽车前照灯、转向灯、喇叭等照明信号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

4.能进行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5.能进行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各部件的维修、更换。

学习内容

1.汽车照明系统的功用、组成;

2.前照灯的功用、要求、结构;

3.汽车照明系统电路图的识读;

4.汽车各照明灯的更换;

5.汽车各信号灯的功用、组成;

6.汽车转向灯的功用、构造;

7.汽车信号系统电路图的识读;

8.汽车照明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

9.汽车照明系统工作异常故障排除;

10.汽车信号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

11.汽车信号系统工作异常故障排除;

12.电喇叭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13.电喇叭工作异常故障排除;

14.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程序;

15.维修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电器实验台、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维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汽车各照明灯的功用、结构、原理讲解

2.能进行汽车各照明灯更换的演示;

3.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

4.能按照设计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

5.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并讲解原因,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习模块五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五:

汽车仪表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建议学时

12学时

能力目标

1.能识读汽车各仪表的电路图;

2.能按照维修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3.能进行汽车各仪表(水温指示灯、机油压力报警灯、燃油指示灯、远光指示灯、车速里程表等)工作异常的故障原因分析及故障诊断;

4.能更换各汽车仪表;

5.能排除各仪表故障。

学习内容

1.汽车各仪表(水温表、油压表、燃油表等)的功用、结构、工作原理;

2.识读汽车仪表的电路图;

3.各部件在实车上的位置;

3.汽车仪表系统维修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程序;

4.维修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5.汽车仪表的更换;

6.汽车仪表系统故障的排除。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电器实验台、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维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汽车各仪表系统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的讲解;

2.能进行汽车仪表更换的演示

2.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

3.能按照设计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

4.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并讲解原因,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习模块六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六:

汽车辅助电器故障诊断排除

建议学时

12学时

能力目标

1.能识读汽车各辅助电器(雨刮、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座椅等)的电路图

2.能在实车上找到汽车各中辅助电器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及线路;

3.能进行汽车各辅助电器工作异常的故障分析及诊断检修;

4.能进行汽车各辅助电器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5.能进行汽车各辅助电器的维修、更换;

6.能进行维修手册的阅读;

7.能按照维修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学习内容

1.阅读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文件;

2.雨刮系统的结构、变速原理;

3.汽车各辅助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4.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程序;

5.维修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6.汽车各辅助电器工作异常的故障分析及诊断排除;

7.汽车各辅助电器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8.汽车各辅助电器部件的更换;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电器实验台、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维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及环保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雨刮变速原理的讲解;

2.能进行汽车各辅助电器拆装的演示;

3.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景;

4.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并解释原因,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习模块七描述

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七: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建议学时

12学时

能力目标

1.能识读汽车点火系统的电路图

2.能在实车上找到汽车点火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及线路;

3.能进行汽车点火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分析及诊断检修;

4.能进行汽车点火系统工作异常的故障排除

5.能进行汽车点火系统中各部件的维修、更换;

6.能进行维修手册的阅读;

7.能按照维修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学习内容

1.阅读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文件;

2.点火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3.汽车电器维修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程序;

4.维修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5.汽车电子点火系工作异常的故障分析及诊断排除;

6.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点火系工作异常的故障分析及诊断排除;

7.汽车点火系各部件的更换。

教学方法

在项目教学法下实施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电器实验台、视频教学资料、维修技术资料、维修任务工单、维修用车及维修工具。

学生已有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安全操作知识及环保知识。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1.能进行点火系工作原理的讲解;

2.能进行汽车点火系各部件拆装与检测的演示;

3.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景;

4.能够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并解释原因,合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

1、课堂与实际一体化教学方式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理论技能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在组织该课程教学时,紧紧围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生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要求、标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到达顶岗实习要求为标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作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教师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组织教学,到达理论教室与生产车间一体化,学生在进行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汽车维护工作,在真实工作环境对维修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感性认识,同时了解其成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氛围。

   

2、任务驱动实施教学内容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以汽车维修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工作任务化的课程体系,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将知识、技能整合排序后开展教学,为将来能胜任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项目导向引领教学过程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生学完一个教学模块,就能基本掌握一项专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边讲边练交叉进行。

通过学习后学生能掌握相应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多媒体教学

结合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及学习情景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内容简明易懂。

在传授电器设备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时,专业教师自制大量的PPT、视频,形象直观,让学生较容易的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2、现场教学

实现了教学场所的转移,本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能力要求高的专业课程,将教学课堂移到实训现场,采用与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景,做学一体,边讲边练。

以校内实训室为主进行现场教学,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主讲教师从汽车维护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便于记忆,训练了学生对理论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模块教学

根据学生就业后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需要的专项技能组合成6个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学模块。

学生学完一个教学模块,就能基本掌握一项专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边讲边练交叉进行。

(三)、教学评价、考核

1.基本思路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加强动手应用能力的考核。

2.考核说明:

汽车电气设备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实训成绩(30%)、平时成绩(30%)和期末终结期末终结性考核性考核(40%)

期末终结性考核采用笔试的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给出相应的成绩。

五、课程实施条件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教师应牢固掌握汽车维护的基本能力;汽车零部件的拆装、检测、分析的技能;汽车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安全指导以及较强的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熟悉相应国家标准和工艺规范。

2、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最好在企业从事该类工作经历或长期在汽车企业从事汽车检修,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或能工巧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