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1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docx

轻质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方案

轻质不燃保温复合砖标准系统

1范围

本系统规定了轻质不燃保温复合砖产品的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的包装、运输和贮存。

2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系统。

2.1

轻质不燃保温复合砖(以下简称复合砖)Lightnotburninginsulationcompositebricks。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的保温及饰面系统,是由保温层B1级石墨泡沫板板和增强防护层的抗裂水泥、柔性腻子、天然石漆和耐碱网布等组成的系统产品。

砂网层的厚度宜控制在:

普通型0.6mm~1mm,加强型1.2mm~2.5mm;增强防护层(含抗裂水泥、柔性腻子、天然石漆):

普通型2mm~4mm,加强型3mm~8mm;寒热型保温层:

30mm~45mm,温带型保温层:

10mm~23mm该产品与基层墙体的固定方式采用粘接,其基本构造见表1。

2.2

保温层是该产品的核心结构,它具备难燃、保温、轻质的特性。

选用的SEPS是燃烧性达到B1级的石墨泡沫板,也可用达到A级不燃轻质保温材料替代。

2.3

基层墙体

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

表1复合砖基本构造

基层墙体

粘接层

LNIB的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砂网层

保温层

增强防护层

⑤⑥

饰面层

混凝土墙体

各种砌体墙体

胶粘剂或水泥

耐碱网布和抗裂水泥

B1级SEPS

或A级材料

抗裂水泥层

柔性腻子层

天然石漆层

2.4胶粘剂

专用于把复合砖粘接到基层墙体上的工业产品。

产品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水泥。

另一种是在工厂生产的液状胶粘剂,在施工现场按使用说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或由厂商提供的干粉料,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还有就是在工厂里预混合好的干粉状胶粘剂,在施工现场只需按使用说明加入一定比例的拌和用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5天然石漆

天然石漆是一种具有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头装饰效果的高档水性建筑外墙漆。

天然石漆涂层具有防火、防水、耐碱、耐污染、无毒无味、粘接力强、永不褪色等优点,能有效阻止恶劣环境对砖体的侵蚀、延长砖体的使用寿命。

2.6耐碱网布

耐碱型玻璃纤维网格布,由表面涂覆耐碱防水材料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制成,埋入抹面胶浆中,形成薄抹灰增强防护层,用以提高防护层的机械强度和抗裂性。

3分类和标记

3.1分类

复合砖按抗冲击能力分为普通型(缩写为P)和加强型(缩写为Q)两种类型,按使用地域细分为寒热型(缩写为H)和温带型(缩写为W)两种类型,根据建筑物墙体是否采用保温材料再分为节省型(缩写为J)和标准型(缩写为B):

JPH型用于墙体有保温材料的寒热地区一般建筑物2m以上墙面;

JPW型用于墙体有保温材料的温带地区一般建筑物2m以上墙面;

JQH型主要用于墙体有保温材料的寒热地区建筑首层或2m以下墙面,以及对抗冲击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JQW型主要用于墙体有保温材料的温带地区建筑首层或2m以下墙面,以及对抗冲击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BPH型用于墙体无保温材料的寒热地区一般建筑物2m以上墙面;

BPW型用于墙体无保温材料的温带地区一般建筑物2m以上墙面;

BQH型主要用于墙体无保温材料的寒热地区建筑首层或2m以下墙面,以及对抗冲击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BQW型主要用于墙体无保温材料的温带地区建筑首层或2m以下墙面,以及对抗冲击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3.2标记

复合砖系统的标记由代号和类型组成:

JPH—□

面饰代码

复合砖型号

3.3标记示例

示例1:

JPH—01001节省普通型寒热复合砖系统,面饰效果为01001.

示例2:

BQW—26066标准加强型温带复合砖系统,面饰效果为26066.

要求

4.1复合砖

复合砖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复合砖的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吸水量,g/m2,浸水24h

≤500

抗冲击强度,J

普通型(P型)

≥3.0

加强型(Q型)

≥10.0

抗风压1)

抗风压值不小于工程项目的风荷载设计值

耐冻融

表面无裂纹、空鼓、起泡、剥离现象

水蒸气湿流密度,g/(m2·h)

≥0.85

不透水性

试样防护层内侧无水渗透

耐候性1)

表面无裂纹、粉化、剥落现象

1)可由设计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胶粘剂

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胶粘剂的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拉伸粘接强度,MPa

(与水泥砂浆)

原强度

≥0.60

耐水

≥0.40

拉伸粘接强度1),MPa

(与膨胀聚苯板)

原强度

≥0.10,破坏界面在膨胀聚苯板上

耐水

≥0.10,破坏界面在膨胀聚苯板上

可操作时间,h

1.5~4.0

4.3保温板

保温板应为BI级难燃型,其性能指标除应符合表4、表5的要求外,还应符合GB/T10801.1-2002第Ⅱ类的其它要求。

保温板出厂前应在自然条件下陈化42d或在60℃蒸气中陈化5d。

表4保温板主要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导热系数,W/(m·K)

≤0.041

表观密度,kg/m3

18.0~22.0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0.10

尺寸稳定性,%

≤0.30

表5保温板允许偏差

试验项目

允许偏差

厚度,mm

≤50mm

±1.5

>50mm

±2.0

长度,mm

±2.0

宽度,mm

±1.0

对角线差,

±3.0

板边平直,mm

±2.0

板面平整度,mm

±1.0

注:

本表的允许偏差值以1200mm长×600mm宽的保温板为基准。

4.4抗裂水泥

抗裂水泥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抗裂水泥的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拉伸粘接强度,

MPa

(与砂网板)

原强度

≥0.10,在砂网板上

耐水

≥0.10,在砂网板上

耐冻融

≥0.10,在砂网板上

柔韧性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水泥基)

≤3.0

开裂应变

(非水泥基),%

≥1.5

可操作时间,h

1.5~4.0

4.5耐碱网布

耐碱网布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耐碱网布主要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性能指标

单位面积质量,g/m2

≥130

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750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50

断裂应变(经、纬向),%

≤5.0

4.6柔性腻子

性能指标:

容器中状态-无结块、均匀

施工性-刮涂无障碍

干燥时间(表干)h≤5

打磨性-手工可打磨

耐水性96h-无异常

耐碱性48h-无异常

粘结强度标准状态MPa≥0.60

冻融循环MPa≥0.40

柔韧性-直径50mm,无裂纹

低温贮存稳定性--5℃冷冻4h无变化,刮涂无困难

4.7天然石漆

天然石漆底漆国家标准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容器中状态

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2

施工性

刷涂无障碍

3

涂膜外观

正常

4

干燥时间(表干),h

≤2

5

耐水性

96h无异常

6

耐碱性

48h无异常

7

附着力,级

≤1

8

透水性,ML

≤0。

3

9

抗泛碱性

72h无异常

10

抗盐析性

144h无异常

天然石漆主材国家标准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容器中状态

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

2

施工性

喷涂无困难

3

低温贮存稳定性(3次试验)

无结块、凝聚、组成物变化

4

热贮存稳定性(1个月)

无结块、霉变、凝聚、组成物变化

5

初期干燥抗裂性

无裂纹

6

干燥时间(表干),h

≤4

7

耐水性

96h无起鼓、开裂、剥落、允许轻微变色

8

耐碱性

96h无起鼓、开裂、剥落、允许轻微变色

9

耐冲击性

涂层无裂纹、剥落、及明显变形

10

涂层耐温变性(10次循环)

无粉化、开裂、剥落、起鼓、剥落

11

耐沾污性,级

≤2

12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老化时间,h

粉化,级

变色,级

500h无开裂、起鼓、剥落

≤0

≤1

13

粘接强度,MPa标准状态

浸水后

≥0。

70

≥0。

50

天然石漆面漆国家标准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容器中状态

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2

施工性

涂刷二道无障碍

3

低温稳定性

不变质

4

干燥时间(表干),h

≤2

5

涂膜外观

正常

6

耐水性(96h)

无异常

7

耐碱性(48h)

无异常

8

耐洗刷性,次

≥2000

9

涂层耐温变性(5次循环)

无异常

10

耐污性(白色和浅色)性,%

≤15

11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老化时间,h

粉化,级

变色,级

600

≤1

≤2

4.8附件

在复合砖中所采用的附件,包括防脱钩、勾缝胶、保护膜等应分别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

5检验方法

5.1检验环境

标准检验环境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在非标准检验环境下检验时,应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

5.2复合砖

5.2.1吸水量

5.2.1.1仪器设备

天平:

称量范围2000g,精度2g。

5.2.1.2试样

a)尺寸与数量:

200mm×200mm,三个;

b)每个试样除抹面漆的一面外,其它五面用防水材料密封。

5.2.1.3检验过程

用天平称量制备好的试样质量m0,然后将试样抹面胶浆的一面向下平稳地放入常温水中,浸水深度等于抹面层的厚度,浸入水中时表面应完全润湿。

浸泡24h,取出后用湿毛巾迅速擦去试样表面的水分,称其吸水24h后的质量mh。

5.2.1.4检验结果

吸水量应按式

(1)计算,以三个检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g/m2。

……………………………………

(1)

式中:

M——吸水量,g/m2;

mh——浸水后试样质量,g;

m0——浸水前试样质量,g;

A——试样抹面漆的面积,m2。

5.2.2抗冲击强度

5.2.2.1检验仪器

a)钢板尺:

测量范围0m~1.02m,分度值10mm;

b)钢球:

质量分别为0.5kg和1.0kg。

5.2.2.2试样

a)尺寸与数量:

600mm×600mm,二个;

b)制作:

见6.2.1.2b)。

5.2.2.3检验过程

a)将试样抹面层向上,平放在水平的地面上,试样紧贴地面;

b)分别用质量为0.5kg(1.0kg)的钢球,在0.61m(1.02m)的高度上松开,自由落体冲击试样表面。

每级冲击10个点,点间距或与边缘距离至少100mm。

5.2.2.4检验结果

以抹面胶浆表面断裂作为破坏的评定,当10次中小于4次破坏时,该试样抗冲击强度符合P(Q)型的要求;当10次中有4次或4次以上破坏时,则为不符合该型的要求。

5.2.3抗风压

见附录A。

5.2.4耐冻融

5.2.4.1检验仪器

a)冷冻箱:

最低温度-30℃,控制精度±3℃;

b)干燥箱:

控制精度±3℃。

5.2.4.2试样:

a)尺寸与数量:

150mm×150mm,三个;

b)试样按标准流程做好。

5.2.4.3检验过程

试样放在(50±3)℃的干燥箱中16h,然后浸入(20±3)℃的水中8h,试样面漆面向下,水面应至少高出试样表面20mm;再置于(20±3)℃冷冻24h为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观察一次,试样经10个循环,检验结束。

5.2.4.4检验结果

检验结束后,观察表面有无空鼓、起泡、剥离现象,并用五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无裂纹。

5.2.5水蒸气湿流密度

按GB/T17146-1997中水法的规定进行测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检验温度(23±2)℃;

b)试样干固后除去保温层板,试样厚度(4.0±1.0)mm,试样涂料表面朝向湿度小的一侧。

5.2.6不透水性

见附录B。

5.2.7耐候性

见附录C。

5.3胶粘剂

5.3.1拉伸粘接强度

拉伸粘接强度按JG/T3049—1998中5.10进行测定。

5.3.1.1试样

尺寸如图1所示,胶粘剂厚度为3.0mm,膨胀聚苯板厚度为20mm;

每组试件由六块水泥砂浆试块和六个水泥砂浆或复合砖试块粘接而成;

制作:

按GB/T176711999中第6章的规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中砂按1:

3(重量比),水灰比0.5制作水泥砂浆试块,养护28d后,备用;

用经过规定陈化后合格的复合砖作为检验用标准板,切割成检验所需尺寸;

胶粘剂按产品说明书制备后将规定的试件粘接,粘接厚度为3mm,面积为40mm×40mm。

分别准备测原强度和测耐水拉伸粘接强度各一组,粘接后在检验条件下养护。

d)养护环境:

按JC/T547—94中6.3.4.2的规定。

 

1——拉伸用钢质夹具;2——水泥砂浆块;3——胶粘剂;4——难燃轻保砖或砂浆块

5.3.1.2检验过程

养护期满后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mm/min。

记录每个试样的测试结果及破坏界面,并取4个中间值计算算术平均值。

5.3.2可操作时间

胶浆搅拌后,在检验环境中按制造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在没有规定时按4h)放置,然后按5.3.1中原强度测试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平均粘接强度不低于表4原强度的要求。

5.4复合砖

5.4.1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见附录D。

5.4.1其它性能

按照GB/T10801.1—2002的规定进行。

5.5抗裂水泥

5.5.1拉伸粘接强度

a)拉伸粘接强度按5.3.1的规定方法,进行原强度、耐水和耐冻融检验,抹面胶浆厚度为3mm;

b)耐冻融拉伸粘接强度试样按5.2.4的规定条件下经冻融循环后测定。

5.5.2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5.5.2.1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测定应按GB/T17671_1999的规定进行,试样龄期28d,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制备。

5.5.2.2检验结果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应按式

(2)计算,结果精确至1%。

…………………………………………

(2)

式中:

T——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Rc——抗压强度,MPa;

Rf——抗折强度,Mpa。

5.5.3开裂应变

见附录E。

5.5.4.可操作时间

按5.3.2的原强度测试规定进行,检验结果拉伸粘接强度不低于表6原强度的要求

5.6耐碱网布

5.6.1单位面积质量

按GB/T9914.3—2001进行。

5.6.2耐碱断裂强力及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

5.6.2.1试样

按GB7689.5—2001表1的类型Ⅰ规定制备。

5.6.2.2检验过程

a)按GB7689.5—2001的类型Ⅰ规定测定初始断裂强力F0;

b)将耐碱检验用的试样全部浸入(23±2)℃的5%NaOH水溶液中,试样在加盖封闭的容器中浸泡时间28d;

c)取出试样,用自来水浸泡5min后,用流动的自来水漂洗5min,然后在(60±5)℃的烘箱中烘1h后,在检验环境中存放24h;

d)测试每个试样的耐碱断裂强力F1并记录。

5.6.2.3检验结果

a)耐碱断裂强力为五个检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N/50mm。

b)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应按式(3)计算,以五个检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3)

式中:

B——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

F0——初始断裂强力,N;

F1——耐碱断裂强力,N。

5.6.3断裂应变

5.6.3.1按GB7689.5—2001的类型Ⅰ规定测定断裂伸长值△L。

5.6.3.2检验结果

断裂应变应按式(4)计算,以五个检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4)

式中:

D——断裂应变,%;

△L——断裂伸长值,mm;

L——试样初始受力长度,mm。

5.7柔性腻子

5.7.1大型耐候性试验应按《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5.7.2试料取样

  按GB/T3186-1982的规定进行。

5.7.3试验环境

  按GB9278-1988的规定进行。

标准环境:

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5.7.4试板的制备

5.7.4.1试板的表面处理及试板尺寸

  本标准中除粘结强度、柔韧性外,所用的试板均为石棉水泥板,试板表面按JG/T23-2001的规定进行处理。

试验基材应在标准环境下至少放置48h。

试板尺寸和涂布量按表2的规定执行。

表2试板尺寸和涂布量

项目试板尺寸mm试板数量腻子涂布量(湿膜厚度)mm试板保养期d

第一道第二道

干燥时间150×70×(4~6)12--

耐水性150×70×(4~6)3117

耐碱性150×70×(4~6)3117

施工性200×150×(4~6)111--

打磨性200×150×(4~6)1111

粘结强度(砂浆块)70×70×20标准状态62--14

冻融循环614

柔韧性(马口铁板)85×155×0.330.50.57

5.7.4.2试板的制备

  在要求规格的石棉水泥板上,将腻子填充在相应尺寸及厚度的型框中,用钢制刮板(或刮刀)用力反复刮涂腻子试样,确保腻子层密实、表面平整、无残留气泡,需刮涂两道时,每道间隔5h。

  粘结强度砂浆块制备按JG/T157—2004中6.3.2的规定进行。

  柔韧性试件制备按GB/T1748-1979规定的方法进行。

5.7.5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用刮刀或搅棒搅拌,无沉淀结块现象时,认为“均匀、无结块”。

  如为粉料或粉料、胶液分装,粉料中无结块及其他杂物,胶液中无沉淀、无凝胶,二者易于混合均匀时,认为“均匀、无结块”。

5.7.6施工性

  将试板放置在水平面,用钢制刮板(刀头宽约120mm)刮涂试样约1mm厚,检验涂装作业是否有障碍,放置5h后再用同样方法刮涂第二道试样,约1mm厚,刮涂运行无困难,所得涂层平整、无针孔、无打卷时,认为“刮涂无障碍”。

5.7.7干燥时间

  按GB/T1728-1979中乙法的规定进行。

5.7.8打磨性

  制板后于标准环境下干燥1天,使用0号(120目)干磨砂纸在腻子涂层上进行手工打磨,若可打磨出粉末,则认为打磨性合格,否则认为打磨性不合格。

5.7.9耐水性

  按GB/T1733-1993中甲法规定的耐水性试验进行。

在GB6682-1992中规定的三级水中浸泡96h。

如三块试板中有两块试板未发现起泡、开裂及脱落时,认为“耐水96h无异常”。

5.7.10耐碱性

  按GB/T9265-1988的规定进行,如三块试板中有两块试板未发现起泡、开裂及脱落时,认为“耐碱48h无异常”。

5.7.11粘结强度

  按JG/T157—2004中6.13的规定进行。

5.7.12低温贮存稳定性

  按JG/T3049-1998中5.11的规定进行。

5.7.13柔韧性

  按GB/T1748-1979中的规定进行。

5.7.14检验规则

5.7.14.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5.7.14.1.1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容器中状态、施工性、干燥时间、打磨性。

5.7.14.1.2型式检验项目

5.7.14.1.2.1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验项目每两年进行一次,其他型式检验项目为一年进行一次。

5.7.14.1.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影响产品性能指标时;

  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7.14.2判定规则

  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则判定为合格;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则判定为不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如该项指标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若复检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则判定为合格。

5.8天然石漆(暂略)

6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工序检验、入仓检验和出厂检验。

7包装、运输和贮存

7.1包装

7.1.1栈板平堆裹膜包装,在捆扎角处应衬垫硬质材料。

7.1.2纸箱包装。

7.2运输

7.2.1复合砖应正立搬运,在运输过程中应正立贴实,并用包装带或麻绳与中转运输设备固定好,期间严禁烟火,不得重压猛摔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以避免破坏和变形,最后均以集装箱(火车、海运)完成长途运输。

7.2.2其它系统组成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整齐码装,包装不得破损,不得使其受到扔摔、冲击、日晒、雨淋。

7.3贮存

所有材料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过材料保质期。

5.2.4工艺流程简介

第一工序,关于保温层的生产:

该复合砖的保温层材料通常采用的B1级的SEPS保温板(其成本比选用现有A级轻质材料节省近60%),切割成设计尺寸,经QC检验后即可。

第二工序,关于砂网层的生产:

纱网层是由耐碱玻纤网和水泥砂浆构成,全方位的包裹在保温层的外面,就是墙砖的基础复合层,其主要功能:

粘结、过度、定型和隔离。

1,粘结:

是指将整块的玻纤网紧密的贴在保温层后,再浇注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浆,使玻纤网、水泥砂浆与保温层密切粘结成为一体。

2,过度:

是指向墙体和面饰不同介质的过度,并增加半成品一定的强度便于后工序作业。

以上两个功能,可以让复合砖具备以下优势:

A,该层的材质同以后与墙体粘结的水泥的性能非常接近,膨胀系数几乎一致;再因复合砖贴墙面玻纤网露出的网格状,能增加与墙体的粘合力,可以克服像瓷砖类面饰材料日后脱落的现象;

B,该层可以保护极易损伤的保温层在后工序造成损耗,,从而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

C,该层的成功结构,使复合砖的生产可以完全实现数据化和标准化;

D,该层实现生产的标准化,才使得复合砖具备规模化大生产的可能,因此,可以极大的降低复合砖的制造成本和最大限度的保障其质量。

3,定型:

根据保温层的外型在浇注好砂网层后,实现复合砖的基本定型。

4,隔离:

是指保温层被砂网层包裹后与外界的氧气完全隔离,失去可燃的条件以达到不燃之安全目的。

经QC检验后即可。

第三工序,抗裂水泥层的生产:

如果把砂网层比作复合砖的筋络,那么,抗裂水泥层可比为骨骼。

该层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强复合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