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337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

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019年安徽省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秋风扫落叶”,这种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需要营养B.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长和繁殖D.进行呼吸

2.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膜

3.下列关于杜鹃和杜鹃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花和杜鹃鸟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C.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D.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4.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特征的是(  )

A.都由多细胞构成B.无根、茎、叶分化

C.有输导组织D.产生种子

5.播种前往往要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光照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D.一定的水分

6.如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雌蕊由①和④构成

B.②是雄蕊

C.受精卵发育成胚

D.桃子可食用部分由⑤发育而来

7.下列关于睾丸和卵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输送生殖细胞

B.都能分泌雌性激素

C.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

D.都能产生卵细胞

8.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诊断为“坏血病”,该同学应该多吃(  )

A.动物肝脏B.新鲜水果和蔬菜

C.牛奶D.面包

9.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10.有关血型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血型系统只有ABO血型一种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提倡18﹣55周岁提供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1.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因为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而导致眼球某结构发生变形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  )

A.角膜B.晶状体C.视网膜D.玻璃体

12.人拿到烫手的馒头时,在完成缩手反射后,会感觉到烫。

那么,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B.小脑

C.脑干D.大脑皮层

13.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是(  )

A.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B.使用电子支付

C.垃圾分类处理D.使用共享单车

14.下列动物中,全部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蟒蛇、鲤鱼、蝙蝠B.河蚌、蝗虫、鳄鱼

C.企鹅、蟾蜍、蝗虫D.乌龟、蜗牛、孔雀

15.下列有关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

B.蝗虫是对农作物生产有益的动物

C.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遗体形成的

D.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6.制作酸奶时所使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青霉菌

17.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A.科B.目C.门D.纲

18.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和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此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

D.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遗传的性状

19.吃桑叶的“蚕宝宝”处于家蚕的那一时期?

(  )

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

20.关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个别现象

C.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是指可遗传的变异

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

21.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

(3)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看,图中兔、狐之间的关系是_____。

(4)由于喷洒农药,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

22.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填序号),图中的④与⑦、②与⑤之间有_____瓣,它能防止血液倒流。

(2)血管⑤、⑥、⑦和⑧中,内流动脉血的是_____。

(3)若图中A为小肠,M、N中营养物质含量较多的是_____。

(4)若图中A为肾脏,由于肾小球的_____作用,所以N中尿素含量大量减少。

23.请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等,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资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其他感染此病的恒温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患者一旦发病很快死亡。

专家提醒:

如被狗、猫等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狂犬病毒和痢疾杆菌都属于_____,二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狂犬病毒没有_____结构。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_____,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免疫。

(3)学校为防止细菌性痢疾大面积流行,采取定期消毒、灭蝇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

24.读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再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向1号试管中加入_____.

(2)烧杯中的水温为_____℃时,实验效果最好.

(3)冷却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测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_(均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_____号试管中的淀粉被消化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

“秋风扫落叶”指随着温度的降低,温带地区的树木出现落叶现象,防止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多的散失,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这种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C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详解】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3.D

【解析】

【分析】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除病毒以外,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故A正确;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杜鹃花的叶片及杜鹃鸟的心脏都属于器官,故B正确;动物和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故C正确;杜鹃花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杜鹃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二者构成的主要不同是,杜鹃花不具有动物体结构层次中的“系统”这一层次,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B

【解析】

【分析】

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藻类植物的特征。

5.B

【解析】

【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有利于种子萌发,因此春天,农作物播种前往往要松土,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6.C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花药,⑤花丝,⑥雄蕊,⑦雌蕊,⑧花萼,⑨花瓣,10花托。

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详解】

在花的结构中,⑦雌蕊和⑥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组成的雌蕊,④花药、⑤花丝组成的雄蕊,故A、B错误;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故C正确;桃子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7.C

【解析】

【分析】

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详解】

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但不能输送生殖细胞,故A错误;睾丸和卵巢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能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故B错误;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故C正确;睾丸和卵巢都能产生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知识可借助于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图示进行记忆。

8.B

【解析】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因此患有坏血病的人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蔬菜、水果。

9.B

【解析】

【分析】

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详解】

气球代表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甲图,膈顶部上升,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是在呼气;乙图,膈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是在吸气。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0.A

【解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外,还有其他各种血型,如Rh、MN及Xg等血型。

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

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A错误;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B正确;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C正确;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正确。

故选A。

11.B

【解析】

【分析】

近视眼: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

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详解】

近视眼: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

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中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12.D

【解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脊髓有反射的功能,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如排便、排尿、缩手反射等,人拿到烫手的馒头时,完成缩手反射,由脊髓的神经中枢调节即可,但会感觉到烫,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这种“烫”的感觉,是脊髓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结果。

故选D。

13.A

【解析】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破坏生态环境,故A错误;使用电子支付,减少了纸币的使用,减少了污染,故B正确;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14.A

【解析】

【分析】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详解】

蟒蛇、鲤鱼、蝙蝠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A符合题意;河蚌、蝗虫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鳄鱼属于脊椎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企鹅、蟾蜍属于脊椎动物、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乌龟和孔雀属于脊椎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分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是考试的热点。

题型多样,注意灵活解答。

15.B

【解析】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幼虫能吐丝。

【详解】

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故A正确;蝗虫是以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动物,故B错误;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C正确;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无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藻类植物作为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植物,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熟练掌握各种植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即可解答。

16.B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

A、制馒头、面包、酿酒用酵母菌,A错误。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B正确。

C、制醋用醋酸杆菌,C错误。

D、霉菌属于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如从青霉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D错误。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7.C

【解析】

【分析】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因此,本题中,同门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认真解读题目即可正确解答。

18.D

【解析】

【分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详解】

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

因此B表示显性基因,A正确;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因此Bb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因此b控制的性状属于遗传的性状,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9.B

【解析】

【分析】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详解】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所以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幼虫期。

成虫有2对翅,蛹不食不动。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故A不符合题意;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所以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在农业上,通过杂交、基因突变等来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21.分解者(细菌和真菌)5草→鼠→蛇→鹰捕食关系鹰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内,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图中食物链为: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3)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看,图中兔、狐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狐以兔为食。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由于喷洒农药,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其营养级最高。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物的富集现象,食物链的结构特点。

22.④动脉⑥、⑦N滤过

【解析】

【分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

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

体循环的途径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或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途径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④左心室,因为要将左心室的血液压向全身各处,行程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

图中的④左心室与⑦主动脉、②右心室与⑤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它能防止血液倒流。

(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即⑤肺动脉和⑧上下腔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⑥肺静脉和⑦主动脉中,内流的是动脉血。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图中A为小肠,M是肠动脉、N是肠静脉,营养物质含量较多的是N。

(4)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所以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葡萄糖大量减少,尿素、尿酸等含量大大减少,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即若图中A为肾脏,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所以N中尿素含量大量减少。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

23.病原体细胞抗原特异性(后天性)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

【分析】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详解】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狂犬病毒和痢疾杆菌都属于病原体,二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狂犬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因此,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狂犬病毒和痢疾杆菌都属于病原体,二者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狂犬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