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7398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docx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

 

防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

 

编制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年月日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参加讨论认定人员:

1目的

1.1为有效解决公司以往管理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特制定本文件;

1.2统一做法、标准,为公司后续重要工序质量管控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公司管理的所有项目;

2.2特别说明:

本标准所用节点图仅供解释关注重点,不做为强制执行标准,但无论选用何

种节点图均必须满足关注重点要求。

3依据

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5、《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

6、《防水工艺控制标准》MJGL/C-XMB-008

4控制重点

4.1基层的检查

4.2基层干燥程度测试

4.3地下防水工程

4.3.1防水甩槎、接槎施工

4.3.2止水对拉螺栓

4.3.3穿防水层管道

4.4厨卫间防水工程

4.4.1基层节点处理

4.4.2地漏口构造

4.4.3门洞口构造

4.4.4穿防水层管道

4.5屋面防水工程

4.5.1坡度要求

4.5.2找平层分格缝设置

4.5.3檐口、檐沟构造

4.5.4水落口构造

4.5.5泛水收头

4.5.6出屋面管道

4.5.7排气管道

5各管控重点的设计及材料要求、工艺(实施)标准

5.1设计要求

5.1地下防水为-20℃SBS(聚酯胎)防水卷材。

5.2厨卫间防水为双组份聚氨酯(油性)防水涂料三遍。

5.3厨卫间地埋管道置于防水层以下。

5.4屋面防水为-20℃SBS(聚酯胎)防水卷材。

5.5需设置排气管道的屋面,其面积不大于36㎡设置1根排气管。

5.2材料检测要点

5.2.1防水卷材材料

1)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量测材料尺寸、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3)聚酯胎SBS防水卷材一般手撕不开裂;

4)85℃热水中2h不流淌,无集中性气泡;

5)材料进场后按规定现场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并留存样品。

5.2.2防水涂料材料

1)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外观检查材料液料均匀、无结块、无颗粒;

3)现场在玻璃上涂刷200mmX200mm样品,掀起观测其完整性及厚度等;

4)材料进场后按规定现场见证取样、复试。

5.3各控制重点工艺(实施)标准

5.3.1基层的检查

1)检查基层清理是否干净、无杂物,表面平整;

2)阴阳角八字(圆角)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3)基层干燥程度是否符合要求。

5.3.2基层干燥程度进行测试

1)将l㎡卷材(塑料膜)平坦地铺在找平层上;

2)静置不小于3h后掀开检查;

3)覆盖部位基层无水印,卷材(塑料膜)上无凝结水痕即可。

5.3.3地下防水工程

5.3.3.1防水甩槎、接槎施工

1)垫层上先砌结构底板厚度高的永久性保护墙(基础底板外扩),砌200mm高临时保护墙;或结构底板厚度加300mm高的永久性保护墙(基础底板不外扩),再砌200mm高临时保护墙;在墙顶防水卷材上做砖压顶.

2)垫层和立墙处做成半径为50mm的小圆角,并设置宽度不小于500mm(每边不小于250mm)的附加层;

3)找平层完成后,卷材从垫层直接铺至临时保护墙顶部;

4)砼浇筑完成后,拆除临时保护墙,清理卷材接头,将卷材铺贴在结构上;

5.3.3.2止水对拉螺栓

1)有抗渗要求的地下砼墙体模板支设应采用止水对拉螺栓;(图5.3.3-1)

 

图5.3.3-1 止水对拉螺栓

1.结构混凝土;2.固定模板螺栓;3.止水环;

4.胶密封材料;5.膨胀水泥砂浆

2)关注重点:

a、螺栓中部必须设置止水环;b、螺栓部位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实抹平;c、采用钢板止水环时,必须双面满焊严密。

5.3.3.3穿防水层管道

1)有抗渗要求的地下砼,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如穿线管、排水管等,可采用直埋式;(图5.3.3-2)

                   

 

图5.3.3-2直埋式构造

1.管道;2.止水环;3.密封膏;

4.附加防水层及封口胶;5.柔性防水层;6.保护层;

2)有抗渗要求的地下砼,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如给水管、消防管、热力管等,必须采用套管式(图5.3.3-3);也可采用专用防水套管。

 

图5.3.3-3 套管式构造

1.管道;2.套管;3.止水环;4.密封膏;5.沥青麻丝(发泡聚氨脂);

6.柔性防水层;7.附加防水层及封口胶;8.保护层;

3)砖混结构中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如穿线管、排水管等,可采用C20素混凝土墩直埋式,参考图5.3.3-2,其中不设置止水环。

4)砖混结构中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如给水管、热力管等,必须采用C20素混凝土墩套管式,参考图5.3.3-3,其中不设置止水环。

5)关注重点:

a、附加层宽度沿墙边不小于500mm,并采用封口胶收头;b、套管直径大于原管道直径2号,并用沥青麻丝或发泡聚氨脂填塞密实后密封膏收头;c、直埋式管道四周预留10mmX10mm凹槽用密封膏收头;d、混凝土墩周边距管道周边不小于300mm,且随砌筑模数设置;e、多根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并列时,管和管之间的净距不小于300mm;f、采用钢板止水环时,必须双面满焊严密。

5.3.4厨卫间防水工程

5.3.4.1找平层节点处理

1)墙角和地面转角处做成半径为20mm的小圆角;

2)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套管)四周预留10mmX10mm凹槽

5.3.4.2地漏口构造

1)厨卫间地漏口节点构造;(图5.3.4-l)

 

图5.3.4-1地漏口

1.楼板;2.膨胀细石混凝土;3.找平层;4.保护层;5.面层;

6.柔性防水层;7.附加防水层;8.密封材料

2)关注重点:

a、地面坡向地漏方向,坡度不小于1%;b、地漏离墙面净距离不小于50mm,地漏口标高应低于成品卫生间建筑地面标高(最高处)不小于20mm;c、地漏口周围和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宽10mm、深1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d、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50mm;e、地漏口预留洞分两次填堵。

5.3.4.3门洞口构造

1)厨卫间门洞口节点构造;(图5.3.4-2)

图5.3.4-2门洞口

2)关注重点:

a、厨卫间内外高差不小于20mm,找平层在门洞边沿线为最高点,坡向地漏处,坡度不小于1%;b、门洞边和地面转角处,找平层做成半径为20mm的小圆角;c、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

5.3.4.4穿防水层管道

 

1)直接穿过防水层管道、套管及预埋件防水处理节点构造;(图5.3.4-3)

 

图5.3.4-3穿过防水层管道

1.密封材料;2.防水层;3.附加层;4.找平层;

5.保护层及面层;6.膨胀细石混凝土;7.管道;8.楼板

2)穿楼板防水层预留洞封堵

a、原预留洞边及洞壁凿毛,清理冲洗干净,支顶模或吊模并清洗;b、浇筑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掺12%USA膨胀剂),浇筑高度为楼板厚的1/3至1/2;c、24小时后拆除模板,进行再次封堵;d、先在坑底及四周刷一层掺防水胶的素水泥浆,再浇筑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掺12%USA膨胀剂),浇筑完后比楼板低10mm;e、做闭水试验;

3)关注重点:

a、管道、套管及预埋件周围和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宽10mm、深1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b、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50mm;d、预留洞封堵必须按上述第2)条操作。

5.3.5屋面防水工程

5.3.5.1坡度要求

1)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小于1%,沟底横向坡度不小于5%;

2)水落口周围找坡层要抹成略低凹坑,坡度不小于5%;

3)女儿墙压顶横向坡度不小于6%,并应向内倾斜;

5.3.5.2找平层分格缝设置

1)位置宜留置在板支承端处;

2)纵横间距不大于6m,缝宽为10mm;

3)分格缝必须用密封材料嵌填;

5.3.5.3檐口、檐沟

1)檐口构造图(图5.3.5-1)

图5.3.5-1檐口

1.防水层;2.密封材料;3.滴水;4.金属压条钉压;

5.找平层;6.保温隔热层;7.保护层;8.C20砼封边

 

2)天沟、檐沟构造(图5.3.5-2)

 

图5.3.5-2檐沟

1.金属压条钉压;2.附加层;3找平层;4.防水层;

5.密封材料;6.保护层;7.C20砼封边;8.滴水

3)关注重点:

a、无组织排水檐口防水层距檐口边50-100mm,且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采用满粘法;b、天沟、檐沟应增铺带胎体增强材料的防水涂膜附加层,天沟、檐沟和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须空铺,空铺宽度不小于200mm;c、滴水双重设置滴水线和滴水槽,滴水槽宽20mmX20mm,距边为60mm;d、转角处找平层做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小圆角;e、防水层设置保护层时,上述密封材料取消。

5.3.5.4水落口构造

1)直式水落口(图5.3.5-3)

图5.3.5-3直式水落口

1.找平层;2.密封材料;3附加层;4.;防水层;5.直式水落口

2)横式水落口(图5.3.5-4)

图5.3.5-4横式水落口

3)关注重点:

a、直式水落口周边250mm范围内,横式水落口周边500mm范围内坡度均不小于5%;b、附加层应采用带胎体增强材料的防水涂膜,宽度不小于500mm;c、水落口和基层接触处留20mmX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d、横式水落口应采用铸铁水落口,水落口上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500mm。

5.3.5.5泛水收头

 

1)砖墙卷材泛水收头(图5.3.5-5)

 

图5.3.5-5砖墙卷材泛水收头

1.密封材料(60mm×60mm小凹槽内);2.附加层;

3.防水层;4.保护层;5.饰面层;6.保温层

2)钢筋砼墙卷材泛水收头(图5.3.5-6)

图5.3.5-6钢筋砼墙卷材泛水收头

3)女儿墙压顶卷材泛水收头(图5.3.5-7)

图5.3.5-7女儿墙压顶卷材泛水收头

4)关注重点:

a、泛水立面防水卷材采取满粘法铺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b、转角处找平层做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小圆角;c、砖墙或素砼墙预留60mm×60mm小凹槽,钢筋砼墙随墙体一同浇筑成60mm×60mm凸线条;d、女儿墙压顶向内侧排水,坡度不应小于6%,凸出墙体宽度宜为80mm,并做鹰嘴滴水线,防水层压入墙顶不小于1/3墙宽。

5.3.5.6出屋面管道

1)出屋面管道构造(图5.3.5-8)

图5.3.5-8出屋面管道

2)关注重点:

a、管根部找平层高出找平层不小于30mm,管道周边250mm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找平层在管道周围预留宽20mm、深2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b、泛水高度不小于300mm,附加层宽度不小于600mm;c、管道预留洞分两次用微膨胀细石砼填塞密实;d、防水层在管道上用不锈钢扁铁箍收头,并在上部打封口胶。

5.3.5.7排气管道

当屋面保温层(指正置式或封闭式)含水率过大、且不易干燥时,则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排气。

排气目的是:

(1)因为保温材料含水率过大,保温性能降低,达不到保温要求。

(2)当气温升高,水分蒸发,产生气体膨胀后使防水层鼓泡而破坏。

排汽屋面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并同和大气排汽出口相通。

找平层设置分格缝可兼做排汽道,排汽道间距宜为6m,纵横设置。

排汽口亦可设在檐口下或屋面排汽道交叉点较高处。

排汽出口应埋设排汽管,排汽管应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温层的管壁应设排汽孔,以保证排汽道的畅通。

排汽管的安装必须牢固、封闭严密,否则会使排汽管变成了进水孔,造成屋面漏水。

1)排气管道构造(图5.3.5-9)

         

         

         

 

图5.3.5-9排气管

1.附加层;2.防水层;

3.保护层;4.金属箍;5.封口胶;6.排气管;

2)关注重点:

a、屋面排气管要设置在最高处边角位置,且纵横贯通;b、排气管采用DN50PVC管道,钻孔长向间距50mm,孔径8mm,对称4个设置;c、防水层在管道上用不锈钢扁铁箍收头,并在上部打封口胶。

6成品保护标准

6.1防水卷材

1)防水卷材运输及保管时立放不得高于4层。

2)防水卷材不得横放、斜放,应避免雨淋、日晒、受潮。

3)已铺好的防水卷材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不得穿带钉鞋在底板上作业。

6.2防水涂料

1)防水层施工后,未固化前,不允许有人行走踩踏。

2)已完成的防水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不得穿带钉鞋在底板上作业。

3)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

7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图示

质量通病图示

防治简要说明

 

1、错误做法:

未做砼翻边

2、正确做法:

先同楼板一同浇筑高不小于250mm砼翻边,然后砌筑砌体工程。

1、错误做法:

墙根部未做小圆角,未做砼翻边。

2、正确做法:

先同楼板一同浇筑高不小于250mm砼翻边,然后砌筑砌体工程;墙角处做不小于20mm小圆角。

1、错误做法:

墙根部未做小圆角,管根部未预留凹槽。

2、正确做法:

墙角处做不小于20mm小圆角;管根部未预留10mmX10mm凹槽用密封膏收头。

1、错误做法:

墙根部未做小圆角,基层表面不平整。

2、正确做法:

墙角处做不小于20mm小圆角;基层表面应收光。

1、错误做法:

墙根部未涂刷附加层而大面积施工。

2、正确做法:

墙根部未先涂刷1-2遍附加增强层再大面积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