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7594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六设计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6个栏目的内容,内容丰富。

“识字加油站”里是与“馆”和“所”有关的两组词语。

“字词句运用”栏目有两个内容,一个类似于“我的发现”,提醒学生写字“不要多写或少些笔画”,并注意字的结构;第二个内容是关于词语理解的,对本学期所学的理解词语的各种方法进行一次小结。

“写话”则让学生围绕大自然进行发问,并写在卡片上进行交流。

“展示台”是在前面单元建立图书角、制定图书借阅公约并遵守的基础上,号召同学们为图书角荐书。

“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我爱阅读”的文章《最大的“书”》则通过一个小朋友和地质勘探队员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大自然”这本需要我们仔细阅读的“书”。

学情分析

(一)读下面的词语,想办法知道加点词的意思。

(二)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书是什么吗?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认识识字加油站中的8个字,了解“馆”和“所”表示的意思,积累带“馆”和“所”的词语。

(2)知道写字不多写或少写笔画,并注意字的结构。

(3)积累古诗《悯农》(其一)。

(4)用各种形式的问句对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提问。

2.思维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能总结类的规律,发展归纳思维能力。

(2)能理清课文脉络,提取主要信息,发展概括能力。

3.价值目标

(1)延续对自然界的好奇心,积极提问,仔细观察和思考。

(2)通过想图书角荐书和遵守图书借阅公约的活动,继续培养热爱阅读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对识字规律、词语理解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形成理性的学习能力。

2.理清课文思路,提取主要信息。

(三)教学难点 

对识字规律、词语理解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形成理性的学习能力。

教学流程

环节一:

识字加油站(预设时间:

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第十八课《太空生活趣事多》,学生游戏太空之后,实际生活我们能去哪些学习拓展的地点。

(二)学生学习活动

1.生活情境导入。

我们去了太空了解了很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去哪些地方呢?

2.生活中识字。

(课件出示)

bó guǎn      lǎn       kējì

 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yù       yánjiū

体育馆     研究所    派出所  

shào          zhěn

哨 所         诊 所

(1)学生看图词语。

(2)去掉拼音读词。

(3)开火车读词语。

(4)情境巩固认字。

(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我们先来到博物馆,哇,里面的藏品真多呀!

我们一件一件仔细观察,连连发出惊叹。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参观,秩序井然。

我们又来到科技馆,那些机器人啦、天文望远镜啦真吸引人。

哎,光参观可不行,我们还得锻炼身体呢,于是,我们就来到体育馆去锻炼身体。

下午,我们又去了研究所,由于吃坏了肚子,只好去诊所打了一针。

5.单个字出现检测:

将音节和字连接起来。

bóguǎnlǎnyùyánjiūshàozhěn

 馆 博 育 览 诊 研 究 哨

5.你发现了吗?

这些词语都带“馆”或“所”,你觉得认为“馆”和“所”表示什么意思?

你还能再找出带“馆”或“所”的词语吗?

  

6.还可以拓展其他带“馆”或“所”的词语,了解意思。

如文化馆、饭馆、理发馆,厕所、卫生所、交易所。

(三)设计意图

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识字的资源,让学生看图识字联系生活,又在情境中复现,让识字高效有趣。

同时注意按类积累词语和推测字义的意识。

环节二:

字词句运用(预设时间:

4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第十八课《太空生活趣事多》,学生游戏太空之后,实际生活我们能去哪些学习拓展的地点。

 

第十五课《古诗二首》和《雷雨》链接课后字词运用“含”、“迎、“留”。

 

第十五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太空生活趣事多》链接课后“荡”、“满”、“敬” 。

 

第十七课和十八课第二课时注重理解重点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学生学习活动

1.教授课文生字,先让学生观察结构。

2.写字规律:

注意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

3.书写汉字。

(出示课件)

荡 满敬

4.荡、整都是上下结构,注意上下结构的字上下要对症,紧密不分家。

敬是左右结构,注意偏旁在右边左右同宽。

  

5.课文理解十六课《雷雨》引入,例如: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出示字卡“压”,生读)。

(师引导理解“压”)

提出问题:

是什么压了下来?

——乌云。

 乌云怎么会压下来?

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和心情?

师:

这些感受都是这一个“压”字带来的,你能带着这种感觉读出这一句吗?

结合生活实际可以谈一谈,或者查字典解释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等。

(2)课文理解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引入这道题,让学生自读自学这些词语,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老师也可以用词语替换的办法,将这些词语带入课文相应的句子中,进行意思辨析,看是否合适。

慌张分辨忠实向导永远

惊慌辨别忠诚导游永久

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填一填。

(1)你要是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_________方向。

(3)太阳是个________的向导,他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_________,他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4)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_______高挂在北方。

6.读句子。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三个句子,可以同桌之间互读,可以自由读。

7.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加点的词语,先根据语境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借助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8.班级汇报交流。

提示:

(出示课件)

喧闹:

喧哗吵闹。

造句:

我喜欢安静,不喜欢这喧闹声。

暗示:

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造句:

接到了暗示,他赶紧走向前。

泄露:

透露出去。

造句:

他不小心泄露了秘密。

(1)查字典,查字典是最直接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快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

(2)造句,我们可以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根据语境来判断这个句子的意思......

(三)设计意图

1.结合课文要写的生字,归纳写字方法,写字时留心观察,不多写或者少些笔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汉字书写结构很重要,间架结构帮助孩子更好的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3.低年级阅读要求学生会简单提取信息,能够理解重点词语。

利用每节课渗透语用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并向中年段阅读理解过度。

环节三:

写话(预设时间:

3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写话”的内容分散到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中,随课文的具体语句(诗句)进行具体的提问。

单独完成可以丰富些。

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太空生活趣事多》让学生大胆质疑,课后进行写话。

1.结合课文提出质疑

2.根据自然大胆质疑

动脑思考写下质疑

(二)学生学习活动

1.结合课文提出质疑。

质疑:

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

质疑:

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质疑:

怎样找到北极星?

(课件演示)为什么是指路灯?

(理解“永远”)

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质疑:

在太空中趣事真实性和实际情况……

2.根据自然大胆质疑。

(1)读一读小朋友的疑问。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小组交流你的疑问。

(4)班级汇报。

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会打雷、天上的云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等。

3.动脑思考写下质疑。

(1)写的时候,要认真观察,除此之外,还要查找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2)写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简洁,中心要突出,把问题要交代清楚。

(3)引导学生根据指导指导写话。

(4)学生写话后,自评,互评。

(5)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通读。

4.十万个为什么:

围绕大自然,提出自己的为什么,写在卡片上。

环节四:

展示台(预设时间:

约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说明:

该项活动与从第一单元即开始的“快乐读书吧”结合起来,作为本学期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环节之一。

如果仅结合本单元内容展开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结合《最大的“书”》在生活实际中把班级图书角利用起来。

(二)学生学习活动

1.阅读图书。

——《最大的“书”》

2.建立图书角

每人给班级带五本好书。

3.怎样管理?

我们该怎样管理好这个图书角呢?

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4.小组合作

5.班级汇报

6.班级公约同学们,我们班建起了一个图书角。

(出示课件)  

教师根据组长汇报进行总结:

我们可以把书分类摆放,这样方便借阅。

我们还要制定《图书借阅公约》、《图书管理守则》等,让大家知道该怎样爱护图书,希望人人遵守。

(三)设计意图

语文学生就是从书本到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性活动开展,让学生在阅读图书的热情下,还要学分享,重珍惜。

环节五:

日积月累(预设时间:

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第十五课《古诗二首》加入古诗《悯农》在学生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让学生懂得“情”并发问,进行深入思考。

(二)学生学习活动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

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著有《悯农》诗两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3.你在诗中看到哪些画面。

4.后两句作者描写情感,提出疑问。

5.全班背诵,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设计意图

积累古诗,从古诗画面入手,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之风光不仅仅是美好,还有苦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环节六:

我爱阅读(预设时间:

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最大的“书”》这篇课文,是让学生在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拓展环节和课下作业完成的,要求学生练习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的材料。

(二)学生学习活动

我们在野外学习很多生词新字,要向多学更多有关自然野外的知识我们还需要多看书呢。

这世界上最大的“书”就是大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书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阅读《最大的“书”》)

课下作业:

继续阅读《最大的书》,说说这本“书”告诉了你什么,画一画。

  

(三)预设时间

大自然之问是本单元的主题,主题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单元学习,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质疑发问,理解词语,让这个单元学习更加立体,丰满。

课下作业:

你对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有疑问?

写下来,做成读书卡片。

设计理论依据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教学反思

暂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