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805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2.铁的氢氧化物

3.铁盐、亚铁盐

(1)Fe3+的检验:

(2)Fe2+和Fe3+的转化:

Fe2+

Fe3+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Cl3溶液与铁粉:

2Fe3++Fe===3Fe2+;

②FeCl2溶液与氯水:

2Fe2++Cl2===2Fe3++2Cl-。

(3)铁盐的净水作用:

铁盐在天然水中可生成Fe(OH)3胶体,和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

知识点一: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探究

(1)从物质类别讨论性质

①Fe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性质。

Fe3O4可以看作FeO·Fe2O3。

②Fe(OH)2、Fe(OH)3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如与酸反应。

(2)从化合价分析:

①+2价铁的化合物FeO、Fe(OH)2具有还原性,可与氧化剂反应。

如4Fe(OH)2+O2+2H2O===4Fe(OH)3。

②+3价铁的化合物Fe2O3、Fe(OH)3具有氧化性,可与还原剂反应。

知识点二:

Fe2+、Fe3+、Fe的相互转变——“铁三角”

(1)Fe只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为Fe2+、Fe3+。

①能被S、Cu2+、H+等较弱氧化剂及Fe3+氧化为Fe2+

Fe+S

FeS;Fe+Cu2+===Fe2++Cu;Fe+2H+===Fe2++H2↑;2Fe3++Fe===3Fe2+

②能被Cl2等强氧化剂氧化为Fe3+

2Fe+3Cl2

2FeCl3

(2)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Fe3+,也可以被还原为Fe。

①被Cl2等强氧化剂氧化为Fe3+

2Fe2++Cl2===2Fe3++2Cl-

②被C、H2、CO、活泼金属还原为Fe

2FeO+C

2Fe+CO2;FeO+CO

Fe+CO2;FeO+H2

Fe+H2O;Zn+Fe2+===Zn2++Fe

知识点三:

Fe2+、Fe3+的检验

题组一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1.下列各图中,不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C )

解析:

A项,先打开开关K,旋转活塞使稀硫酸滴入烧瓶中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开关K,则在气压作用下烧瓶中产生的FeSO4溶液沿着导管进入锥形瓶中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B项,铁粉与滴入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可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挤压长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C项,由于液面上方没有采取隔离氧气的措施,因此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D项,FeSO4溶液上方的苯层可以隔绝空气,所以NaOH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的Fe(OH)2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存在。

2.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试管B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2min立即加入2mL液体石蜡,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O2,并防止O2再进入溶液。

(2)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稀硫酸和略微过量的铁粉,试分析铁粉过量的原因:

保证溶液中不存在Fe3+。

(3)连接好导管,同时打开活塞,当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平稳时,关闭活塞,这时试管A中的现象是溶液经导管进入试管B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生成的H2使试管A、B内产生了压强。

试管B中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4)若试管B中生成的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其与氧化性物质接触。

制备Fe(OH)2的改进方法

方法1:

有机覆盖层法

将吸有不含氧气的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到液面以下,慢慢挤出NaOH溶液;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不能用CCl4),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

方法2:

还原气体保护法

用产生的H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止水夹,利用产生的H2将亚铁盐与NaOH溶液混合,这样可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题组二  铁三角及其应用

3.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A )

A.过量的Fe与Cl2反应

B.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C.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

D.足量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解析:

A项,Cl2氧化性强,能将铁元素由0价氧化为+3价,由于不是在溶液中反应,因此过量的铁不会将氯化铁还原;B项,Fe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C项,在溶液中Fe3+被Fe还原为Fe2+;D项,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但题中铁是足量的,则能将生成的FeCl3还原为FeCl2。

因此本题选A项。

4.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B的化学式:

FeCl2,D的化学式:

KCl。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4Fe(OH)2+2H2O+O2===4Fe(OH)3。

(3)常用KSCN溶液检验G中的阳离子,其现象为棕黄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

(4)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解析:

根据流程图,推知D溶液为KCl溶液,H为AgCl,E为Fe(OH)2,F为Fe(OH)3,G为FeCl3,然后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知A为Fe,B为FeCl2,C为KOH。

5.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KSCN溶液,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溶液变成红色。

(2)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Cu===2FeCl2+CuCl2。

(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Fe,②FeCl2,③Fe和Cu,④HCl,

⑤FeCl2和HCl,⑥Cl2(或H2O2)。

B.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Fe+2HCl===FeCl2+H2↑,2FeCl2+Cl2===2FeCl3(或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解析:

(1)一般用KSCN溶液检验Fe3+,如果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3+;

(2)铜把Fe3+还原成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2FeCl2+CuCl2;(3)根据流程目的是回收铜并制备FeCl3溶液,因此先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即①为铁,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Fe+CuCl2===FeCl2+Cu,滤渣为铜单质和剩余的铁,利用铁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④,即盐酸,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滤液⑤为FeCl2溶液和盐酸,滤液②为FeCl2溶液,然后②和⑤溶液合并,通入氯气或加入H2O2,发生反应:

2FeCl2+Cl2===2FeCl3或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与“铁三角”转化关系有关的常见问题

(1)与Fe3+、Fe2+有关的离子共存问题

①Fe3+与I-、S2-、HS-、SO

、HSO

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②Fe2+与MnO

(H+)、NO

(H+)、ClO-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2)除杂问题(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①FeCl3溶液(FeCl2):

加足量氯水或双氧水或通入足量Cl2。

②FeCl2溶液(FeCl3):

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FeSO4溶液(CuSO4):

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④铁粉(铝)、Fe2O3(Al2O3):

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题组三

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B )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C.检验绿矾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解析:

向含有Fe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加入氯水后,Fe2+被氧化为Fe3+,溶液显红色,故A项正确。

Cl-也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故B项错误。

若绿矾变质则晶体中会有Fe3+,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后再加KSCN溶液,若溶液显红色,则绿矾变质;若不显红色,说明绿矾没有变质,故C项正确。

Fe3+遇到OH-会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故D项正确。

7.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B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先加入铁粉,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

D.只需要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解析: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显红色,可能是原溶液中的Fe2+被氯水氧化为Fe3+或原溶液本来就含有Fe3+,故A错误;先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Fe2+被氯水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故B正确;先加入铁粉,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可能存在Fe2+、Fe3+,故C错误;只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不变色,不一定含有Fe2+,故D错误。

检验Fe2+时的易错分析

(1)只含Fe2+的溶液,注意检验Fe2+时加入试剂的颜色

待测液

不变色

红色(含Fe2+、不含Fe3+)

①加KSCN溶液前,要注意不要加入氧化性物质使Fe2+被氧化,如H2O2、NO

(H+)等。

②氧化剂不能选用酸性KMnO4溶液,因为酸性KMnO4溶液本身显紫红色,对实验现象有干扰,且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KSCN,即使溶液含Fe3+也不变红色,不能证明不含Fe3+。

(2)同时含有Fe2+和Fe3+的溶液:

Fe2+对检验Fe3+无干扰,可以滴加KSCN溶液检验Fe3+;Fe3+对检验Fe2+有干扰,不能通过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氯水检验Fe2+,通常向溶液中加入适量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

题组四  常见铁的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8.下列关于铁矿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

C.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FeO俗称铁红

解析:

赤铁矿中“赤”为红色,其主要成分为Fe2O3,则A项错误;铁矿石为含有铁元素的矿石,而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两者主要成分不一定相同,则B项错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能溶于盐酸生成Fe2+和Fe3+,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色,则C项正确;FeO为黑色固体,Fe2O3俗称铁红。

9.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沉淀,放置较长时间后,逐渐变成红褐色沉淀

B.产生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溶液中立即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放出无色、有臭味的气体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氧气和氢氧化钠,且Na2O2和水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2O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的Fe(OH)2立即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

10.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该溶液中K+、Fe2+、SCN-、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H2S===FeS+2H+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SO

+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解析:

Fe2(SO4)3溶液中的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铁离子能够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单质,故B错误;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

+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1L0.1mol·L-1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铁0.1mol,0.1mol硫酸铁中含有0.2mol铁离子,与足量锌反应可以生成0.2mol铁,生成铁的质量为11.2g,故D正确。

(5)铁铵矾[NH4Fe(SO4)2]: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常用作化学分析试剂、药物和织物媒染剂。

(6)赤血盐{K3[Fe(CN)6]}:

红色晶体,易溶于水,常用于检验Fe2+,生成蓝色沉淀。

2.Fe3+变色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