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8913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心理学重点.docx

护理心理学重点

护理心理学重点(ylm)

第一章绪论

1、了解心理学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史

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目的:

探索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运用规律来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实验法(护心: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法)

发展史:

19世纪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

19世纪中叶,开始引入实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的韦伯,研究出著名的韦伯定律(感觉阈限定律)。

1860年,德国的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德国的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

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2、熟悉心理现象的发展和组成

发展:

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组成:

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包括认知现象、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掌握心理现象的实质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应。

4、了解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的伦理学原则

概念:

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情景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

患者与护士。

任务:

(一)理论任务:

1确立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

充分考虑国情,勇于开拓创新;

瞄准学科前沿,突出专业特色;

完善理论体系,探索应用模式。

2形成学科理论的完整体系

理顺学科范畴,划清学科界限;

构建理论框架,澄清模糊概念;

加强理论预见,实现有效控制。

(二)实践任务:

1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

2研究并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和规范模式;

3研究并解决护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伦理学原则:

1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3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

第二章心理过程

1.心理活动包括紧密联系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2.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第一节认知过程

1、掌握以下概念:

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适应、知觉、错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恒常性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受性:

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适应:

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

错觉:

人体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某种歪曲的知觉性。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个环节。

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保持时间一到数秒,容量较大

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一分钟之内,一般广度为7±2个组块

长时记忆:

保持时间一分钟以上,容量无限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想象:

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注意:

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恒常性:

当知觉某熟悉的事物时,虽然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但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2、熟悉痛觉特征和影响痛觉的心理因素

特征:

1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2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3痛觉与情绪的单极联系。

心理因素:

1对疼痛的态度;2注意;3暗示;4情绪

3、熟悉知觉的特征,分析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知觉特征:

1知觉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长性。

区别: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对知识经验的依赖不大,而知觉需要知识经验的参与。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都是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4、熟悉注意的品质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第二节情绪

1、掌握情绪和情感、心境、激情、意志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在内心产生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内心体验,外部表情和生理变化三个过程。

心境:

指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心境的特点:

弥散性。

心境不是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由一定情绪唤起后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体验。

激情:

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2、熟悉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绪

情感

动物和人类共有

人类特有

与生理需要有关

与社会、精神需要有关

产生较早(3个月乳儿就有表现)

产生较晚(社会交往中产生)

有明显外露

可不外露,少有冲动性,主要为内心体验

冲动性,情境性,不稳定性

深刻性,持久、稳定性

1情绪为动物和人类共有,与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为人类特有,与社会,精神需要有关。

2情绪有明显外露,带有冲动性;情感可不外露,少有冲动性,主要为内心体验。

3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情感带有持久性,稳定性,深刻性。

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出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3、熟悉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

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能充分认识行动的意义,相反的品质是盲从和独断。

2果断性:

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相反的品质是武断和优柔寡断。

3坚韧性:

是指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顽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相反的品质是动摇和执拗。

4自制性:

是指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能力,相反的品质是任性。

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共同构成了心理过程,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作用。

4、分析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三者的关系

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共同构成了心理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意志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认识活动需要意志的努力。

情绪鼓舞或阻碍意志行动;意志对情绪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第三章个性

1、掌握以下基本概念:

个性、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动机、三种动机冲突类型、挫折、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

个性也称人格,指人在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综合。

(抑郁人格——癌症;依赖人格——支气管哮喘)

个性倾向:

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个性对现实的态度、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心理特征:

指一个人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是个性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个性里面貌的独特性。

需要:

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

动机:

指为实现一定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

个体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原因,其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

三种动机冲突类型:

接近-接近型冲突(双趋性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双避式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趋避式冲突)

挫折:

指个体动机性行为遭到阻碍而体验烦恼、苦闷和沮丧等情绪。

气质:

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心理过程的强度和稳定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

性格:

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中所表现的心理特征。

(A型激烈——冠心病;B型和缓)

能力: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的需要(低→高):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

基本需要能否满足直接关系个体生存,只有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3、熟悉四种气质类型特征、性格结构

气质类型特征(神经过程特点):

胆汁质:

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而不平衡

多血质:

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

粘液质:

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抑郁质:

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不平衡、不灵活,且兴奋过程更弱

性格结构: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4、掌握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表现形式不同:

气质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动力方面;性格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上。

2形成过程不同:

气质具有很大的先天性,形成早,不易改变;性格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形成晚,可塑性大。

3在个性中的地位不同:

气质是从属地位;性格是核心地位。

联系:

1性格的表现方面徒有其之色彩;

2某种气质对某种性格的形成可能有促进或阻碍的影响;

3性格对气质的掩蔽作用。

5、举例说明影响个性形成、发展的因素

个性形成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

遗传因素、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会实践。

例如:

个体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必然根据社会对其职业要求不断强化自己的角色行为,职业实践便可相应形成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

例如,科技工作者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文艺工作者富于想象、情感丰富;医护工作者耐心细致、慈善同情等。

第四章应激与健康

1、掌握健康、应激、应激源、应激反应、一般适应综合征、应对、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升华、心身疾病的概念

健康: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还需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应激: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应激源:

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应激反应:

指个体经认知评价,知其环境中具有威胁性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一般适应综合征:

(Selye)根据个体对应急预案的生理反应,把应激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3个阶段,称之”一般/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对:

是个体为了实现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的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

心理防御机制:

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压抑:

指把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能接受,具有威胁性的冲动、欲望、情感体验等抑制在潜意识当中以保持心境安宁。

否认:

指对某些客观现实不承认,特别是将已发生的悲痛、不愉快或令人难堪的经历加以否定,以此来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感。

升华:

指个体把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或欲望转向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来表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心身疾病:

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

广义的心身疾病概念是从心身相互关系出发,把许多人类疾病都归类为心身疾病;狭义的心身疾病概念,则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性疾病。

2、掌握应激源的分类

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文化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

3、熟悉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以及常见的12种心理防御机制

特征:

1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

2个体往往习惯于采用某种固定的心理防御机制

3心理防御机制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维持心理平衡

4绝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是歪曲、掩盖或否认现实,阻碍心理发展,不能有效地对待焦虑。

常见12种防御机制:

否认:

见上

压抑:

见上

反向:

指内心有某种欲望或真实想法,由于受社会道德规范或国家法制限制不允许表达,只能尽力伪装,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退化:

当人遭遇挫折时,有时会放弃习惯化的成熟应对方式,而恢复早起幼稚方式应对环境变化或满足己欲。

转移:

当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或态度,限于理智的社会规范的制约时,在潜意识中把它们转移到另一个可替代的对象上。

合理化:

指潜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动机、行为和情感辩护,说服自己,免除精神上的苦恼,保持个人的自尊。

升华:

见上

幽默:

指个体遭受挫折、处于尴尬境地时,以奇特、讽喻、含蓄等方式自我解嘲,使自己摆脱困境,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的局面。

外投射:

指在不知不觉中,把超我所不能容许的自己的感觉、动机、愿望等放在别人身上。

内投射:

把别人的观念、性格和态度不自觉地吸收成为自己的,并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

抵消:

以象征的行为、言语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不吉利的事件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或不按。

代偿:

是指当一个目标受挫时,换一个可能实现的目标,向自己的优势去努力。

4、熟悉Lazarus提出的应对分类,举例说明问题指向与情绪指向的应对策略

应对分类:

问题指向性应对、情绪指向性应对

应对策略:

问题指向性应对:

针对事件或问题的应对策略,着重于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关系,个体针对已察觉的问题(应激源)或采取积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回避问题。

举例:

退稿后不断修改、另投他处

情绪指向性应对:

个体情绪反应的应对策略,着重于调节和控制应激时的情绪反应,从而减轻烦恼并维持一个适当的内部状态,以便能处理各种信息。

举例:

退稿后安慰自己对方不懂欣赏

5、熟悉心身疾病阳性指征

1具有躯体疾病;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存在;

3个体患病与心理应激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

4病情的波动与心理应激的程度及个体的情绪体验有关;

5个体有特定的性格特征或心理缺陷;

6个体可能有童年的特殊心理体验。

6、(心理健康的标准)

保持开朗心境;具有自知之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统一人格

第五章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掌握角色人格、护士角色人格的概念

角色人格:

指具有某种社会地位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行为的心理特征综合,即指人们在某种特定、重复的社会经历中,行程比较固定、共性的人格特征。

护士角色人格:

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2、熟悉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概念

特指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起决定作用、随时可能影响职业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3、掌握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

1忠于职守与爱心;2高度负责与同情;3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4较出色的人际能力;

5较健全的社会适应性;6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4、熟悉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及对实践的指导

重合匹配模式:

可通过职业行为最充分发挥其才智和天赋,但存在角色适应范围较窄的问题。

基本匹配模式:

较理想的护士人群,具有较强可塑性、灵活性,其获得角色适应性行为、实现职业角色化等基本无个体人格障碍,经努力均可实现个体人格与护士角色的较完美匹配。

少许匹配模式:

较难胜任,最终能否胜任护士角色,取决其个体人格的可塑性、灵活性等。

完全不匹配模式:

可能成为其他领域的出色人才,却难成为合格护士,属于护士人才培养的误区,对本人和人才培养机构都是极大的浪费。

第六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与管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

1、掌握以下概念:

社会认知、第一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认知:

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

第一印象:

指个体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外表、神态、言谈、行为所得的综合性判断。

首因效应:

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即“先入为主”的效果。

近因效应:

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社会刻板效应:

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2、熟悉社会认知的特征

1知觉信息的选择性

2认知过程的互动性

3印象形成的一致性

3、举例说明4种社会认知偏差的特点

首因效应:

琼斯实验——30道题,两学生各对15题,一人对题集中在前,一人集中在后,被试者认为前者聪明,平均估计对题道,后者被估道。

近因效应:

朋友间一次不良印象压倒以前所有好印象,“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晕轮效应:

“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一好百好——“情人眼里出西施”

社会刻板效应:

常说江浙人精明灵活;山东人豪爽正直;知识分子一般文质彬彬;女性温柔体贴——社会刻板印象。

第八章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

第九章患者心理的共性规律

1、熟悉患者角色的权力与义务、行为特点

患者角色的权力:

1享有医疗服务;2得到尊重;3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责任;4保护个人隐私

义务:

1主动寻求诊治;2积极配合诊治;3减缓疾病传播

行为特点:

1原有角色退位;2自制能力减弱;3求助愿望增强;4康复动机强烈;5合作意愿加强

2、掌握5种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模式

1角色行为冲突;2患者角色缺如;3患者角色减退;4患者角色强化;5患者角色恐惧。

3、掌握患者心理需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内容

★患者心理需要的基本特征:

1患者心理需要的错综复杂性;2…不可预料性;3…不稳定性。

主要内容:

1恢复健康的需要;2保障安全的需要;3角色适应的需要;4群体归属的需要;5寻求安抚的需要;6获取信息的需要;7接受刺激的需要;8赢得尊重的需要。

第一十章不同患者群体的心理反应特征

掌握手术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患者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1)术前患者心理:

1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缺乏了解,特别是不了解麻醉,易导致焦虑和恐惧;

2担心手术效果,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故而忧心忡忡,辗转难眠;

3挑剔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术前打听主刀医师或主管护士的年龄、技术和经验,并为此感到焦虑;

4怕术中或术后创口疼痛,手术越小的患者越惧怕手术疼痛。

5其他原因,包括患者的家庭关系、单位人际关系、治疗费用、日后工作、环境等。

心理护理:

1提供信息和认知纠正;2情绪支持;3行为应对训练

(2)术后患者心理:

1术后意识障碍:

伤口疼痛、失血缺氧、代谢障碍、继发感染等生物因素均可诱发,表现为意识混乱,少数可继发抑郁;

2术后精神病复发:

常因患者心理压力过重且无法及时排遣所致;

3术后抑郁状态:

表现为悲观失望、自我感觉欠佳、睡眠障碍、缺乏动力、兴趣丧失、自责想死,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心理护理:

1及时反馈手术顺利完成的情况;2正确处理术后疼痛;3帮助克服消极程序。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

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

心理护理:

1慎重告知诊断;2纠正错误认识;3引导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4情绪支持。

临终患者心理:

1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忧郁期;5接受期

心理护理:

1交谈与疏导;2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3帮助临终患者减轻对死亡的恐惧,维护患者的尊严;4减轻临终患者的疼痛和症状

第一十一章临床心理评估

1、熟悉临床心理评估的功能与原则

心理评估的功能:

1筛选干预对象:

甄别重度心理危机、区分心理干预等级;2提供干预依据;3评估干预效果。

原则:

1综合评估原则2动态实时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

2、熟悉心理评估的三种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开放性问题——患者自由回答,但有限定范围,“能告诉我……的原因吗?

”;闭合性问题——“是……还是……”;

3量表法(心理测验法)

3、了解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目的功能:

1能力测验;2人格测验;3神经心理测验;4心理评定量表;5职业咨询测验

4、掌握标准化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基本特征

(标准化测验:

指通过一套标准程序设计测验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具备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心理测验。

标准化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

1常模——来自标准化样本测验的结果的供比较的标准量数,比较客观标准;

2信度——反映测量可靠性和客观性的指标(-1~1,绝对值接近1误差小,接近0误差大;

3效度——反应测验结果有效性的指标;

4标准化测验——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测验结果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基本特征:

1实施和计分方法的标准化(统一性);2常规样本的标准化(很好的代表性);3测量学分析资料(信度、效度)。

5、了解常用心理测验量表

(1)

忧郁

焦虑

刻板

严肃

悲观

沉默

不善交际

安静

敏感

不安

攻击

兴奋

多变

冲动

乐观

活跃

不稳定

内向

外向

稳定

被动

谨慎

深思

平静

有节制

可信赖

性情平和

镇静

抑郁质胆汁质

粘液质多血质

善交际

开朗

健谈

易共鸣

随和

活泼

无忧无虑

领导力

人格测验量表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内-外向维度——E量表;神经质纬度——N量表;精神质维度——P量表;掩饰量表——L量表。

以E为横轴,N为纵轴,构成4种人格特征:

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外向-稳定(多血质)、内向-稳定(粘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

2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

可作为个体职业选择、个体发展咨询的参考

(2)临床评定量表

1、症状评定量表

1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反映是否有阳性症状、心理障碍;2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3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4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5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2、应激与应对类评定量表

1生活事件量表(LES);2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4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5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6现时行为检查表

第一十二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依据理论的共同点:

一般都涉及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行为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

2达成目标的共同点:

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与重叠,有独特概念,又有密切联系;

3实施过程的共同点:

主要程式相似——来访者/患者的述求、特定的人际关系、对实施过程的掌控。

区别:

1工作对象的区别:

心理咨询——主要是精神正常人群,心理治疗——主要是有精神异常或心理疾病的人群;

2工作内容的区别:

心理咨询——协助个体解决其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适应和发展问题、人格健全问题等,心理治疗——运用深层的心理分析,帮助具有严重问题和行为变态的个体,处理无意识冲突和神经质的焦虑;

3工作场所的区别:

心理咨询——范围广泛,设施条件的要求比较简单,在各类群体之中,心理治疗——相对集中,设施条件的要求比较复杂,大多设置在专科性医疗机构。

比较内容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对象

有较大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的精神正常人群(含非精神科患者)

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患者

适应症

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

某些神经症、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康复期的精神病等

关注重点

当前困惑

过去经验

治疗时程

涉及的深度

2、熟悉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原则;2限时原则;3自愿原则;4感情限定原则;5转介原则

3、了解支持性心理治疗

一般性心理治疗亦称为支持性心理治疗,适用于各类患者,是心理治疗的最基本技术,目的在于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