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9522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0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生产线扩建项目

(二)建设地址: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区

(三)项目业主:

重庆涛晟齿轮有限公司

(四)项目性质:

扩建

(五)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利用原有厂房进行维修改造,并购置进口和国产设备5台(套),其中,进口数控成形磨齿机1台(套),用汇180万美元,购置外圆磨床等国产设备4台(套),配套建设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等辅助设施和给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形成年产3000件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的生产能力。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27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93万元,流动资金632万元。

2、资金筹措:

业主自筹。

(七)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2008年11月-2011年10月。

二、业主简介

美丽的重庆市江津区,依山傍水,母亲河长江环保着他,这里交通便利,水路、陆路四通八达。

重庆涛晟齿轮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的德感工业园区,该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和风力发电精密齿轮和箱体的企业,主要产品是生产加工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和风力发电的箱体和风力发电各种高精密齿轮,是一个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企业。

重庆涛晟齿轮有限公司企业法人经涛,注册资金500万元。

现有员工5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4人,一期投入3000万元建成箱体加工厂,主要加工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和风力发电的各种型号箱体。

截止2008年5月帐面固定资产15914873元。

为了适应船舶动力和风力发电行业的不断变化,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购土地50亩,建6000m2厂房2008年5月已投入使用,主要生产加工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和风力发电各种型号的高精密硬齿面风力发电精密齿轮。

三、编制依据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

●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

四、编制内容

本报告内容涉及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产品市场预测、建设内容及生产规模,技术、设备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方面。

本报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

五、初步结论

1、本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第十四“船舶”,第5条“船用动力系统、电站、特辅机制造”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

2、该项目选址科学,公用工程配套条件较好,建设规模恰当,对于三废的处理,完全满足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节能减排措施有力,原辅材料有保证,工艺技术方案可靠,产品销售有保障;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均优于基准值,其盈利能力强,风险小。

项目建设的各种条件是可行的。

3、项目建设后能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而可行的。

六、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m2

2

总建筑面积

m2

m2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万元

2725

3.1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万元

2093

3.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万元

0

3.3

流动资金

万元

万元

632

4

资金筹措

万元

万元

2725

4.1

其中:

企业自筹

万元

万元

2725

4.2

银行借款

万元

万元

0

5

设计生产能力

3000

6

年销售收入

万元

万元

3500

7

总成本费用

万元

万元

2185

8

所得税

万元

万元

321

9

年净利润

万元

万元

964

10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

49.74

11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

万元

万元

4341

12

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

5.2

13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

38.58

14

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

万元

万元

2973

15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

5.7

16

总投资收益率

%

%

47.18

17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

35.39

18

盈亏平衡点(BEP)

%

%

45.6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背景分析

(一)中国船舶行业发展背景

 今年以来船舶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向好。

2007年我国造船完工833万载重吨,承接新船订单2922万载重吨,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6121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7%、30.0%和22.1%,其中新承接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较去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

船舶行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成为最大的亮点,前三个季度全国造船企业利润总额达70多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

中国造船企业今年头11个月手持新订单获得1750万修正总吨,首次位居世界第二。

2008年我国船舶工业预期发展目标为: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造船完工量超过220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船舶出口金额实现16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长2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5点。

2008年我国船舶行业管理工作将重点开展9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推动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加快关键船舶配套产品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规范船舶工业投资管理,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健全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增强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0年,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造船能力达到2300万载重吨,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

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

船舶工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三大造船基地初具规模,造船业与配套业协调发展。

目前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日本超过欧洲,韩国超过日本,都是依靠的低成本、高效率。

2008年,船舶工业企业在克服了历史罕见的严重雪灾造成的部分厂房设备受损、外来物资不能按期到货、电力供应不足、钢材供货迟滞等困难,经营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行业发展开局良好。

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36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9%;新承接船舶订单131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手持船舶订单1768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1%。

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1.3%,37.8%和34.5%。

一季度我国船舶实现出口总金额39.16亿美元,出口高速增长态势不减,比上年同期增长65.53%。

船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13个,比2007年同期增加13个,其中,出口新加坡和德国的船舶金额占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35.8%。

一季度散货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总计出口26亿美元,占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66.4%,其中集装箱船出口额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96%。

共有13种船型出口额在7000万美元以上,出口额总计37.4亿美元,占船舶出口总额的95.5%。

一季度我国共有513家企业经营船舶产品出口业务。

在船舶出口企业中,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67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6家,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的企业16家,1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的企业45家。

一季度船舶产品出口业务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广东、辽宁、湖北等省市,其中浙江、江苏与上海三地船舶出口额相当,出口均接近7亿美元,而广东、辽宁、湖北三地船舶出口额也十分接近,分别为3.9亿美元、3.6亿美元和3.4亿美元。

这6个省市的船舶出口额占全国船舶出口总额的81.2%。

  按照《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型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具备自主设计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机等配套产品产能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瓶颈,主流船型本土化配套设备装船率达到6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5%以上。

到达2020年前后,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未来三年船舶行业的景气度仍将在高位徘徊。

CSR(共同结构规范)的出台,延缓了船价的下跌,预计2007年船价会出现调整。

由于船舶制造行业的景气度滞后于航运业2-3年,因此我们预计未来的三年全球的船舶制造业景气度依然旺盛,尤其是在全球船舶工业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周期性波动将减小。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民用船舶,做大做强船舶工业。

建设环渤海、长江口及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提高产业集群度。

未来上海地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我国最大的海军装备建设基地,广州地区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造修船基地,目前上述基地的建设工程正在展开。

(二)齿轮行业发展现状

齿轮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件,绝大部分机械成套设备的主要传动部件都是齿轮传动。

中国齿轮工业在“十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5年齿轮行业的年产值由2000年的240亿元增加到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7%,已成为中国机械基础件中规模最大的行业。

就市场需求与生产规模而言,中国齿轮行业在全球排名已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四位。

  2006年,中国全部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5948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2%;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4165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9%;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964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27%。

  2007年1-5月,中国全部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7898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9%;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7389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26%;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02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62%。

  中国齿轮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品开发慢、市场竞争无序、企业管理薄弱、信息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现阶段齿轮行业应通过市场竞争与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一批拥有几十亿元、5亿元、1亿元资产的大、中、小规模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设计开发,形成一批牵头企业,用牵头企业的配套能力整合齿轮行业的能力与资源;实现专业化、网络化配套,形成大批有特色的工艺、有特色的产品和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名牌企业;通过技改,实现现代化齿轮制造企业转型。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产业发展趋势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第十四“船舶”,第5条“船用动力系统、电站、特辅机制造”。

(二)市场需求强烈

从近十年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

而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造船业将对韩、日的领先地位形成有力地的挑战。

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所以大力发展技术领先的相关配套产品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长远形势,该公司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

根据该公司市场拓展的现况已呈现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强势、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而公司目前的生产条件、生产规模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不论是从企业目前的经营或长远的发展来看,该公司都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现有的装备和技术,实施工艺技术的上档升级,以广泛的适应于船舶工业、大型机械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等行业的发展需求。

预计企业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000件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将达3500万元,税金321万元,利润964万元的同时将解决就业岗位10余个、为发展地方和库区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船舶市场前景分析

(一)国内船舶市场分析

中国船舶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二十多年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特别是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突破千万载重吨,产值和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步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2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新承接船舶订单16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手持船舶订单3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47%。

全年完工出口船舶7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占造船完工总量的62%。

全国规模以上806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56亿元,同比增长38%;完成工业增加值272亿元,同比增长37%。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98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47.5亿元,同比增加24.8亿元。

2007年,世界船舶市场迎来一个百年不遇的兴旺年,我国造船业抓住机遇,造船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船舶出口形势喜人,共计出口531237艘(条),出口总额近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月均出口金额达到6.67亿美元,实现船舶进出口贸易顺差75.37亿美元。

我国船舶工业在2007年可谓硕果累累,无论是造船的各项指标,还是出口创汇额,均为历史最高纪录,进入2008年,伴随着船市的兴旺,可以预见船舶的出口仍会保持现有增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出口创汇额将继续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而船舶工业的发展也带动着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本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二)国内船舶市场需求量预测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几大经济圈和产业互补的格局形成,国内贸易量也大幅增长。

由此国内航运包括内河(集中在长江、珠江)航运和沿海航运也有增长需求。

同时根据水路运力结构调整目标及内河船舶由船种单一、小吨位向大型化、专业化、多样化,船型向标准化、系列化,技术性能向自动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加速了船舶市场的更新速度,国内船舶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的势头。

从增量因素看,中国水运量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十一五”期间,国内各大航运集团都有运力增长需求,长航集团、中远、中海、中外运四大航运公司分别计划购置新船预计均在400—1000万载重吨左右,国内需求总量年均在700万载重吨左右,增幅将稳定在15%以上甚至更高。

另外,随着西部大开发、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因素的影响,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也将对长江航运形成新的运力增量需求。

其三是长江船舶的大型化步伐明显加快,一批船长在100米以上的大型豪华游船,载货量5000吨以上的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其良好的经济性必将加速长江船型升级换代的步伐,带来大型江船建造市场的增量需求。

二、齿轮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的最新评估资料显示:

近5年来,中国齿轮行业平均每年以20%的增速增长,总产值由250亿元人民币升至500亿元人民币;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民营企业已快速成长为市场的主力军,独资、合资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则发挥了示范作用;产品品种已能基本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齿轮产品的产业链初步形成,模块化、专业化配套的市场体系已经开始显现。

 

但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齿轮专业协会2007年年会上,业内权威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重技改轻研发;重实用轻基础;重眼前轻长远”现象影响中国齿轮行业进一步发展。

为了实现中国成为齿轮制造强国与出口大国的“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扭转“三重三轻”的局面,加速自主创新的步伐。

对此,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对全行业提出了在“十一五”发展期间需要完成的“五项任务”。

这五项任务包括:

1、在中国齿轮行业五大类产品、几百个系列、几千种产品中,出现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

在车辆齿轮传动系方面,主要推动手动变速箱产品升级,实现手动与自动变速箱产品种类齐全;自动变速箱优先发展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CV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箱),适时发展DCT,适量发展AT(液力自动变速箱);驱动桥与锥齿轮配套达到国际水平并批量生产。

2、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和世界知名的齿轮制造企业;推荐一大批各具特色,能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齿轮产品;推荐一大批专业化的名优企业;继续评选出版《名优集成》,向国内外市场推介;积极参与全球采购的原始配套。

3、形成自主的贸易平台,主要搞好展览和展销、洽淡和交流、组织产业链、进口和出口四项贸易活动。

4、建立齿轮行业自主创新体系。

其中重点:

建立齿轮产品标准化体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建立骨干企业牵头的协同产品开发、实验、检测系统,减少重复投资,较快形成自主的实验检测能力;建立高校、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三结合的齿轮共性基础技术数据平台,为各企业自主开发服务;建立与国际顶级企业、研究所、设计公司合作的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双赢的合作模式,提高开放水平,促进自主开发能力的快速增长;建立齿轮传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培训、交流及专业高级技工的评聘竞赛考核机制。

5、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工程和建立数字化的齿轮协会平台。

“十一五”末期,中国齿轮制造业年销售额可达到1300亿元,人均销售额上升到65万元/年,在世界行业排名中达到世界第二。

2006-2010年将新增设备10万台,即每年用于新增设备投资约60亿元,新购机床2万台,每台平均单价30万元。

到2010年,中国齿轮制造业应有各类机床总数约40万台,其中数控机床10万台,数控化率25%(高于机械制造全行业平均值17%)。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利用原有厂房进行维修改造,并购置进口和国产设备5台(套),其中,进口数控成形磨齿机1台(套),用汇180万美元,购置外圆磨床等国产设备4台(套),配套建设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等辅助设施和给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形成年产3000件船舶动力系统精密齿轮的生产能力。

 

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址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区。

二、项目建设条件

(一)气候条件

重庆市江津区的主要特征: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初夏多雨、夏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云雾。

湿度大、日照少、霜雪少、风力小。

1、日照

重庆市江津区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6小时,最多年为1495.7小时,最少年为883.6小时。

年日照百分率为25%,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2、降水

重庆市江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91.1毫米,最多年为1508.0毫米,最少年为740.7毫米。

分布特点:

集中在夏季,春秋接近,冬季最少。

日降水最大为206.1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77.5毫米。

其中西部日降雨量达248.0毫米,一年最多降水雨次数(>=50毫米),为7次,最多大暴雨(>=100毫米)为2次,特大暴雨次数(>=50毫米),为7次,最多大暴雨(>=100毫米)为2次,特大暴雨(>=200毫米)为1次,汛期最多降雨量为1330.7毫米,最少为503.2毫米。

3、风

重庆市江津区年最多风向为NNW(西北偏北风),出现频率为13%,次多风向NW(西北风),出现频率为11%。

年平均风速1.4米/秒,历年瞬间极大风速33.0米/秒。

C(静风)出现频率225。

(二)地质

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属浅丘坡地,根据临近地带工厂厂房多年使用证明,建设地区地质条件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做工业建设用地。

(三)水文

工业园区内气候湿润,降雨充沛,区内属浅丘地貌,地形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相互作用,使各类地下水构成独立的水文单元。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两大类。

(四)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项目所在地附近区域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4-2001附录A,项目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三、交通及配套设施条件

园区区位优势明显。

西距成都340公里,南离贵阳330公里,是西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发散地。

距重庆市中心40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70公里,由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

成渝铁路江津火车站、长江上游国家级万吨级深水港重庆蓝家沱港、成渝高速津马延线、渝东一级、津永二级公路交汇园区。

2004年动工建设的重庆二环高速路、华福大道、渝滇西南大通道三个配套工程,使江津主城区与重庆主城区单面车程仅需25分钟。

园区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退二进三”企业的理想建设地。

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齐备,动能供给充足。

日供水规模15万立方米;开发区内规划了两处110kV;日输气量1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配气站、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电信、邮政、IP局及有线电视分中心建设网点布局合理,邮电、信息畅通。

综上,本项目基础及配套设施条件较好,能够满足本项目的要求。

 

第六章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

一、设计指导思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提高质量、扩大销售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按扩建规模和产品技术要求,针对批量生产、规模经营的要求,分层次地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以较少的投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基本设计原则如下:

(一)根据产品特点及技术要求,本着技术进步的原则,结合国情、厂情选用国内技术成熟可靠的工艺方案和设备,确保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与产品技术要求相适应,与生产规模相协调,进一步加强检测手段,提高工艺水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新增设备选型立足国内。

(二)资金投放的重点应优先保证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坚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三)重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要求,对废水、噪音等新增污染源及危害职业安全卫生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贯彻“三同时”的原则,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

二、技术方案

(一)技术目标

(1)工艺水平:

依靠外部和公司内科研力量,结合该公司实际,提高工艺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提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项目建成后的综合水平达到目前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装备水平:

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特别是部分关键工序采用国外进口设备,以提高工效,节约能源并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增加试验手段,项目完成后其装备水平将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3)管理水平:

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

(4)人员培训:

实行人员上岗培训,定期考核制度,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工艺装备水平及管理水平的需要。

(5)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产品达产后,产品销量的增加将使公司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安置一部分人员就业;而对于用户来说,使用该公司的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产品质量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