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579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青岛市中考二模市南区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物理试题

(本试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叶子姐姐提示: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本试题分两卷。

第I卷共两个大题,13个小题;第II卷共六个专题,14个小题。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I)卷现象·概念·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离开房间随手关灯B.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刻用小刀或剪子将电线切断

C.在飞机场附近放风筝D.半夜看电视时保持大音量

2.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A.向热汤中滴入香油,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D.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

3.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4.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测量任意大小的力

B.使用电压表时,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C.使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D.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如果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要调节平衡螺母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6.一个家用电熨斗的正常工作电流是1.5A,正常工作时,每分钟电熨斗消耗的电能为:

A.90JB.1.5JC.19800JD.330J

7.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000m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

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8.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5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9.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A.

受力情况

运动形式

运动状态

B.

电路

电流

路径

有无

节点

各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受力

平衡力

串联

一条

相互影响

非平衡力

变速直线运动

改变

并联

两条

互不影响

C.

方法

内能变化

实质

D.

物距u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应用

做功

对物体做功,其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

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

u>2f

缩小、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等大、倒立、实像

2f>u>f

放大、倒立、实像

投影仪

热传递

物体吸热,内能增大;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u=f

不能成像

u<f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最多有3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和频率有关

 C.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快,它的电功率就越大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

11.如图所示,一边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于盛有水的圆柱体容器底部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水的密度、木块的体积、木块的密度有关

C.若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若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小

1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阻值的R1的电阻和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大,开

关S闭合后,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路中电流I=

B.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

P1=I12R1=I2R1=(

)2R1=

C.滑片移至最右端时,R2两端的电压U2的求解思路是:

U2=I2R2

I2=II=

R=R1

D.滑片P右移→R2↑→R↑=R1+R2→I↓=

→I1↓=I→U1↓=IR1→U2↑=U—U1→电压表示数增大

13.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m-3)

比热容/[J·(kg·℃)-1]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

8.9×103

0.39×103

0.017

7.9×103

0.46×103

0.096

2.7×103

0.88×103

0.027

A.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更高些

B.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力所做的功W与提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右图,其中图

线a表示的是铁块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在电阻相等时铝线的质量大

D.将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之比为1∶2,则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之比为13∶23

第(Ⅱ)卷实验·应用·探究·创造(本卷满分70分)

专题一:

光与热(本专题满分13分,共2个小题,第1小题9分,第2小题4分)

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猜想

小雨猜想: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

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像。

思维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得出结论。

问题讨论

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

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3

96

99

100

100

100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但温度不变。

问题讨论

实验中,在装沸水的烧杯上方放一凉玻璃片,一会儿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同时感到玻璃片变热,这证明了能使气体液化,且液化。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射向空气。

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筷子的虚像在真实筷子的方,所以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2)请在右图中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是300g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它在CD段吸收的热量是。

专题二:

力与运动(本专题满分16分,共2个小题,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6分)

3.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

如图,小车从斜面自由滑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发现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推理可知:

若运动的小车不受力,将做运动。

作图

画出图中小车在毛巾表面前进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问题讨论

要利用上述实验器材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具体做法是。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过程

如右图,把挂在测力计下的圆柱形铁块先后浸没在盐水、水和酒精中(ρ盐水>ρ水>ρ酒精),发现铁块浸在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最小。

图象中,反映铁块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F浮与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之间关系的图线是。

问题讨论

把同一立方体木块先后放在盐水、水和酒精中漂浮,发现木块浸没的体积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此操作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原因是。

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雨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他的动能,机械能如何变化?

答:

小雨从滑梯上匀速滑下过程中,动能,机械能。

(2)物体M正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M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物体M是密度为8×103kg/m3、边长为0.1m的正方体,OAB是一个可以绕着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轻质杠杆,AB=2AO,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1,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时物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则水平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FN=,作用在A点的拉力F1=。

专题三:

电与磁(本专题满分13分,共2个小题,第5小题7分,第6小题6分)

5.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欧姆定律:

实验电路

请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表格

图象

R=10Ω

次数

1

3

U/V

2.0

3.0

I/A

0.2

0.3

 

实验图像如图所示,则图线反映R的实验情况。

问题讨论

如果在ab之间将三根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的电阻丝串联起来分别浸没在等质量、初温相同且插有温度计的煤油中,可以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

请你完善下列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电阻R/Ω

10

20

30

实验

现象

在如图装置中,闭合开关,让导体不动,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向前或向后运动,电流表指针。

应用

此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据此制成了。

这个现象是由首先发现的。

问题

讨论

如果将电路中加上电源,闭合开关,会发现直导线ab发生运动,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2)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装置。

当水位上升时,浮子a上升,并推动b上升。

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电磁铁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衔铁,电灯电路,电灯发光发出警报,警告水位过高。

(2)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开关S1同时控制吊灯L1、L2和L3;电路中还有一个带有开关的插排,其中S2控制两孔插座、S3控制三孔插座。

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们连入电路。

 

(3)将R1=4Ω的电阻和R2=12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极上,测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W。

则:

①电源电压为V;②通过R1的电流为A。

专题四:

综合能力(本专题满分6分,共3个小题,第7小题2分,第8小题2分,第9小题2分)

7.综合问答——学农中的物理:

小雨到学农基地实践时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小雨用电热壶烧水时,发现电热壶很热,而与电热壶相连的导线却不热;②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起,严重变形;③收获的玉米摊开在通风的地方晾晒。

场景解释:

8.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重力是否有关”,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三个分别装有重力为5N、10N、15N水的不同容器,液体压强计。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表格

9.综合作图——光学黑箱:

光学黑箱中有焦距都是5cm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只,凸透镜主光轴CC'如图所示。

一条光线对准凸透镜焦点射入黑箱,折射后对准凹透镜焦点方向射去,经凹透镜折射后从黑箱射出。

请完成箱内完整的光路(画出两个透镜、光线、凹透镜的主光轴和焦点)。

专题五:

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12分,共2个小题,第10小题6分,第11小题6分)

10.如图边长为a=10cm,密度

=8g/cm3的立方体A放置于水平地面静止。

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借助滑轮组用F1=20N的力,没有拉动物体,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2000Pa(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

(1)正方体A的重力GA=?

(2)该同学至少用多大的拉力才能拉动物体匀速运动?

(3)若用该装置在空气中匀速提升密度为5g/cm3的物体B时,人对地面的压强p1与在空气中提升物体A时人对地面的压强p2的比值p1:

p2=6:

5。

求将物体B完全浸没于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阻值均保持不变,灯泡R1标有“12V9W”。

将S1、S2和S3都闭合时,灯泡R1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1.0A。

将S2和S3断开、S1闭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位置,这时电流表示数为P在b端时的2倍,电压表示数为P在b端时的

倍。

求:

(注:

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

(1)灯泡的电阻R1=?

(2)R2=?

(3)当只闭合S1时,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为了使电路元件不损坏,变阻器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大?

专题六:

创造与探究(本专题满分10分,共3个小题,第12小题4分,第13小题3分,第14小题3分)

12.归纳式探究——物质的热膨胀:

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程度不同,这可以用体膨系数β来表示。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体积的变化叫做这种物质的体膨系数。

下面是在压强不变时,某些固体、液体在接近室温时的体膨系数:

物质

β/℃-1

熔点/℃

物质

β/℃-1

7.2×10-5

660

乙醇

75×10-5

3.6×10-5

1300-1400

甘油

49×10-5

4.2×10-5

1083

水银

18×10-5

(1)由上述表格看出,金属的熔点越高,体膨系数就越。

(2)一般来讲,液体的体膨系数远比固体的体膨系数。

(3)请写出体膨系数β的数学表达式:

β=

(4)计算题:

一个玻璃烧瓶,容积为200cm3,刚好装满20℃的水银。

则:

当该系统的温度升高到100℃时,有水银从瓶中溢出(玻璃的体膨系数是1.2×10-5℃-1)。

13.演绎式探究——研究转动惯量和动能:

(1)转动惯量:

在经典力学的线动力学中,我们学习了惯性,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在转动力学中,物体旋转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我们用转动惯量I来表示。

它就相当于线动力学中的质量。

对于一个质点,如果其质量为m,质点相对于转轴的垂直距离为r,则其转动惯量为I=mr2。

可见,质点距离转轴的垂直距离r不变时,质量越大,其转动惯量越。

(2)研究圆环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和动能:

R

现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质地均匀,质量为M,则整个圆环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大小为多少?

我们将该圆环均匀分割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可以看作是一个质点(图甲)。

则该质点绕着中心转轴OO'转动时的转动惯量△I=。

整个圆环(图乙)环绕着中心转轴OO'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大小I为这100个质点环绕着中心转轴OO'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大小之和,即I=。

在线动力学中,一般物体的动能Ek=

mv2,v为物体运动的线速度。

在转动力学中,物体围绕中心轴转动时,既有线速度,又有角速度。

线速度用v表示,角速度用ω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v=ωr。

请推理证明:

整个圆环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动能Ek=

Iω2。

14.问题解决——制作测量质量大小的仪器(电子秤):

现有如下器材:

一个电压恒为12V的电源,一个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R0,一个量程为0〜15V的电压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一根长为8cm,阻值为40Ω的均勻电阻丝R1,(它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可以固定,另一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它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请利用上述器材制作测量质量的仪器,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2)请推导出质量m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式,并在图丙所示的电压表表盘上标出质量为0kg,2kg,4kg时对应的刻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