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8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

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一)

参赛课程:

大学语文

参赛内容:

吟咏经典感悟情怀

——古典诗歌单元教学

授课时数:

4学时

吟咏经典感悟情怀

——古典诗歌单元教学

课程

大学语文

教学章节

古典诗歌

学时

4

授课班级

选修1班

授课时间

2014.2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考教材

《大学语文》(高职高专本)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大学语文教程》伊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设计依据

依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从学情和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将古典诗歌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

他们喜欢上网,喜欢感受,喜欢看课,喜欢参与;对古典诗歌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普遍不高,缺少方法,缺乏整体理解,有畏难情绪。

教材处理与

教学内容说明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无统编教材,课时少,篇目多,我们认为,与中学应试教育背景下偏重语文训练不同,高职古典诗歌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诗歌鉴赏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上,兼顾诗歌常识的总体把握。

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古典诗歌教学内容整合为:

诗歌知识梳理、诗歌鉴赏示例、诗歌创作指导,按4学时,两次课组织教学。

诗歌知识:

主要包含诗歌特点、古典诗歌发展脉络、诗歌欣赏方法等,为诗歌鉴赏、诗歌写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诗歌鉴赏:

围绕“爱”的情感主线精心挑选了三首经典诗歌:

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国殇》;被誉为唐诗“巅峰之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陆游的宋词《钗头凤》,选取这一首是考虑到陆游是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且本词情感特征强烈,便于理解“诗缘情”。

诗歌创作:

是对诗歌写作介绍和分享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传承诗歌文化。

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抒情性等特征,了解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国殇》,并能有感情地诵读古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国殇》《春江花月夜》《钗头凤》等经典篇目学习,体悟多种类型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

1、《国殇》赏析,体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一次课)

2、学会情读诗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第二次课)

教学难点

1、《国殇》字词理解。

(第一次课)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第二次课)

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按“走近诗歌→感知诗歌→情读诗歌→创作诗歌”开展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影视播放、朗诵软件、flash动画多种教学手段打造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教学课堂。

通过在线调查、课程通知、我的课堂、教学资源、视听资源等组织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系统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流程

任务驱动

成果展示

走近屈原

知人论世

常识梳理

思维导图

网络互评

疏通文意

诗意初探

学生试读

名家范读

问题研究

把握内容

学生试读

名家范读

技巧训练

真情吟诵

品味意蕴

领悟情感

重温唐诗

展示意境

创设情境

赏析宋词

体味情感

写作指导

微课

分享作品

诗歌朗诵

Flash动画

知识测试

第一次课教学过程(1、2课时)

课前准备

借助“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布置课前任务:

各小组成员合作,在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上搜集诗歌的基本知识,按照小组完成某一诗歌知识专题课件,并做好课堂展示、讲演的准备。

课件形式不限,尽可创新,例如:

PPT、Flash、电子杂志等。

(一)走近诗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资源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展示

预习

成果

18

分钟

【教师活动】根据课前任务,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所完成的任务,注意看、听,适当作些记录。

【学生活动】分组上台展示、讲演所完成的诗歌专题知识课件。

学生作品中音频、图片等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表达。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梳理诗歌常识

7

分钟

诗歌知识:

概念、分类、特点、发展脉络、欣赏诗歌的基本要求等。

【教师活动】同学们任务完成的如何?

我们一起通过学习平台来对照学习。

概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

发展脉络:

《诗经》《离骚》到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是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样式在文化史上熠熠生辉。

诗歌赏析基本要求:

疏通字义,掌握诗歌语言表达的特色;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入诗歌意境,体味诗人感情。

课程平台上教学资源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对诗歌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为诗歌鉴赏、诗歌写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网络互评

5

分钟

【学生活动】

通过投票中心,评出最优秀的一组

评优标准:

指相对于其他组内容较全面、形式有创新、讲演较精彩。

投票中心

【设计意图】

通过投票评优,鼓励自主学习。

(二)感知诗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资源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走近

屈原

7

分钟

知人

论世

8

分钟

【教师活动】运用思维导图,围绕屈原、《国殇》,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是诗的国度,源于屈原。

屈原是什么样的人?

在什么情况下写《国殇》的?

《国殇》属于哪一类作品?

【学生活动】完成思维导图:

搜集屈原生平、诗歌特点、情感世界等;《国殇》写作背景、艺术特色、作品评述等。

【师生活动】

共同阅读《屈原》电子杂志。

通过阅读屈原的生平、作品、“风骚”传统、端午习俗等栏目,了解屈原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其高绝的文采、高洁的品行、高远的志向,成为浪漫文学始祖、知识分子典范、民族精神DNA。

思维导图

《屈原》电子杂志

【设计意图】

走近屈原

知人论世

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实现知识可视化。

学生进一步了解屈原。

激发学生内在的良知及爱国情操。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疏通

字义

诗意

初探

18

分钟

☆【教学难点】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疏通字义

【教师活动】

巡视指导

【师生活动】

播放注释版《国殇》,完成“疏通字义,掌握诗歌语言表达的特色”。

翻译: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知识竞赛

字词音义:

殇:

(shāng)指夭折或在外而死。

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小组合作

播放注释版《国殇》

网络平台知识竞赛

【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赏析《国殇》来感受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1、遵循诗歌鉴赏的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律。

体会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

2、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问题

探究

把握

内容

10

分钟

【师生活动】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战斗场面?

如何描写的?

将战场上的静物如“吴戈”、“犀甲”等,都进行了动态的描写。

诗人运用富有特色的“操”、“被”(披)等单音动词,分别描摹士兵的装束、动作、士气和战斗的进程,传神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本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首句“操吴戈兮被犀甲”。

“吴戈”、“犀甲”二词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

为下文描写他们牺牲之壮烈打下了基础,对全诗悲壮气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接着展开了对战场情景的描写。

“车锗毅兮短兵接”三句是写初战时的情景。

“旌蔽日兮敌若云”是说敌人的旌旗遮天蔽日,他们人数众多,像是被狂风驱赶的满天乌云,黑压压地向我方阵地涌了过来。

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敌人的强大、声势的凶猛,以反衬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时也是用浓笔重墨,描绘出了浓烈的战场气氛……

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在全篇整齐的“兮”字的句式中,有些句内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从两方面把意思表达得完整而深刻:

“左骖殪兮右刃伤”,表现了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我方付出惨重代价……

播放情景视频

【设计意图】

把握《国殇》所描写的复杂、壮阔的战斗场面,体会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展示场景,渲染气氛

(通过形象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创设情境

品味

意蕴

领悟

情感

15

分钟

☆【教学重点】

【师生活动】

讨论:

1、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2、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写作特色:

1、本诗战斗场面的描写很出色。

2、叙和赞相结合。

3、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敌方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

领悟本诗作者情感:

祭奠烈士、颂扬英雄,爱国赞歌

师:

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忘怀的“国殇”?

我们该如何面对?

小组合作

播放影视作品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思考学习《国殇》的现实意义,使鉴赏活动向深度、广度拓展,实现对诗歌更全面、深入鉴赏。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创设情境

布置

任务

2

分钟

1、观看《屈原》相关视频(百家讲坛《屈原》2013年6月15日;端午纪录片CCTV2,2014年5月31日-6月2日)。

2、朗诵《国殇》等诗歌,完成录制,上传课程网络平台。

第二次课教学过程(第3、4课时)

(三)情读诗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资源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学生

试读

5

分钟

名家

范读

10

分钟

【教师活动】

播放学生朗诵作品,老师在听中了解学情。

【学生活动】

学生在听中发现相互间优缺点。

【师生活动】

聆听名家音频

学生在聆听中,体会诗歌精炼、形象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通过对比,寻找自己诵读中的不足。

学生朗诵作品视频墙

名家音频

《国殇》《春江花月夜》《钗头凤》

【设计意图】

展示意境

激发兴趣

寻找不足

学会学习

学会情读诗歌,理解欣赏诗歌要反复诵读。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

技巧

训练

15

分钟

真情

吟诵

10

分钟

☆【教学难点】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体会速度、重音、语调、停顿等技巧的应用。

【学生活动】

观看朗诵软件,学生跟读,配乐伴读,学习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

真情吟诵体验情感内化素质。

“诗歌朗诵技巧训练”多媒体系统

学生再读、赛读

【设计意图】

利用朗诵软件,学习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设计意图】

体验情感,内化素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

任务驱动

唐诗

名篇

10

分钟

重温《春江花月夜》

【师生活动】读名诗、赏美景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江苏扬州人。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

它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优美的画面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课件优美的画面展示意境美,把诗歌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欣赏

宋词《钗头凤》

10

分钟

【教师活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欣赏诗歌要进入诗歌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学生活动】利用已有知识及在学习平台上搜集,了解陆游及《钗头凤》。

陆游:

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存诗9300多首,文学史上写诗最多诗人……

本词写作背景:

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数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着名的《钗头凤》,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见学习平台《钗头凤》(唐琬)),不久忧郁而死。

视频资料

【设计意图】

欣赏《钗头凤》,有助于更快地抓住诗歌的本质特征——诗缘情,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四)创作诗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资源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写作

指导

10

分钟

【教师活动】登陆网络学习平台指导学生:

诗歌写作要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诗的根本语言是意象语言;诗歌的写作也要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学生活动】观看诗歌写作相关微课。

网络学习平台

【设计意图】

为诗歌写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分享

作品

15

分钟

【师生活动】分享学生作品

(1)《无题》(谢延江)

一片平原波澜阔,万里晴空长云飞。

最美还是家乡景,千金难买归人心!

师: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

表达了游子归来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喜悦心情。

(2)《父亲》

师:

作者为同学们学长,笔名麦天。

作品发表在《诗选刊》《散文诗》等。

荣获第四届包商杯全国高校征文大赛诗歌奖,中华校园诗歌节奖等。

生:

诵读《父亲》(见学习平台)

师:

《父亲》是典型的叙事诗,通过那年4月打工的父亲受伤,瞒着我的感动,那年7月我在家的焦急,那年9月我申请助学金过程父亲的奔波,那年10月,没有申请到助学金,我瞒着家人的艰难,那年11月,父亲再度打工给我感动,表达了亲人之间深深的关爱之情。

生:

观看图片,感受父爱

谢延江910131

王安善491030班

多媒体动画

展示父亲系列图片

【设计意图】

介绍学生作品,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写作兴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良知与爱。

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爱”的教育。

鼓励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培养、训练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融会

贯通

升华

情感

5

分钟

【教师活动】

回顾所学的《国殇》《春江花月夜》《钗头凤》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活动】

讨论发言。

【教师活动】

总结学生的答案:

爱国、爱自然、爱所爱之人,让我们多了一份心灵的归宿。

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融会贯通

升华情感

达到情感

教育目标

课后

作业

1、课后登陆网络学习平台做诗歌知识测试题目。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完成录制,上传网站平台,进行自评、他评,给出分数及评语。

诗歌朗诵评分标准(见学习平台)。

3、写一份诗歌赏析心得。

网络学习平台

【设计意图】

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效果

常见问题

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学生发现不足后,常自觉改进、重录朗诵视频。

这不足甚至包括衣着上的不得体,实践显示,诗歌朗诵不仅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很有帮助。

问题:

常有学生要求重录、重评分数,替换之前上交的作业,控制不好会增加老师工作量或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另外,第一次课学生上台展示并讲演完成的任务时间控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小结

(一)教学反思

1、用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相对单薄,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课堂讲演、小组讨论,电子杂志等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一言堂”现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及自主开发的朗诵软件改变传统教法,使用APP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4、通过网络平台小组互评、在线知识测试、诗歌朗诵自评和他评、诗歌赏析心得,实现过程评价、多元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二)特色亮点

1、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诗歌鉴赏网络学习平台,打造立体化课堂教学空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借鉴翻转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解决诗歌教学重难点。

自主开发诗歌朗诵软件,训练朗诵技巧;运用视听资源,实现知识可视化,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古典诗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3、努力实现“爱”的教育。

精心选择教学篇目,便于理解“诗缘情”,努力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爱”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