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962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x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会计信息系统

二、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实现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来完成如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能够从系统观、信息集成观出发,理解财务与业务的关系,从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实现会计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控制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有一个系统、全面地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及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也有助于在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开阔视野。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课程教学原则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讲授计算机在财务领域应用的课程,主要目标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即实现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来完成如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课程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与管理、原理与方法、开发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坚持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又尽可能反映当前主流会计软件或ERP的发展水平和实际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方法

1、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应用实际动手操作、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践性教学中可采用随堂练习、综合课业、模拟实习、案例分析等。

五、课程总学时

36课时(其中:

讲授30课时;实验6课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论

教学目的

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定义和基本功能,掌握计算机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掌握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

教学重点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手工与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结构。

教学难点

手工与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结构。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处理

一、数据和信息

   数据的含义、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与管理

三、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

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

二、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

会计信息的确认与收集

会计信息处理方式

账簿体系与记账规则

会计职能与方法

内部控制与审计 

关于财务报告体系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

基本功能

业务核算与管理功能

管理与决策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第三节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

一、会计软件的种类

二、会计软件的基本组成

三、会计软件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

四、会计软件的发展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处理?

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3..会计信息系统按管理层次不同划分为哪几种?

4.比较手工环境下及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点

5.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6.什么是核算型会计软件,什么是管理型会计软件,管理型会计软件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7.核算型会计软件一般由哪些子系统组成,试说明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8.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有哪些要求?

9.会计软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如何分类。

第二章企业应用平台

教学目的

了解企业应用平台;掌握在企业应用平台中如何让进行系统启用设置;理解基础档案设置的意义,掌握基础档案设置的方法;掌握如何在企业应用平台中进行数据权限设置。

教学重点

掌握基础档案设置的方法;掌握如何在企业应用平台中进行数据权限设置。

教学难点

基础档案设置的方法。

建议学时

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应用平台概述

一、基础信息设置

二、业务工作

三、系统服务

第二节基础档案设置

一、基础档案的整理

二、基础档案的录入

第三章账务处理系统

教学目的

讲授账务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处理和输出,掌握账务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教学重点

掌握账务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账务系统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账务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账务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

一、账务处理系统的基本任务

二、手工账务处理流程分析

三、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流程分析

四、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的特点

 数据处理的起点与终点不同

账簿存储体系不同

记账和记账程序不同

正确性控制的重点不同

查账方式与方便性不同

五、账务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二节账务处理系统的数据结构

一、凭证文件

凭证文件的基本构成

二、汇总文件

三、银行对账文件

四、科目文件

五、账户参数文件

第三节  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与日常业务处理

一、系统初始设置

建立和设置账套

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辅助核算项目

录入初始余额与发生额

用户管理、其他设置

二、凭证处理

凭证的输入

电子凭证的接收与自动转换

凭证的审核

凭证汇总

凭证查询

凭证记账

辅助核算

出纳管理

期末处理

账表输出

系统维护

思考题:

1.简述账务处理系统的逻辑模型(用文字、图形表述均可)

2.账务处理系统应该设置哪些数据文件?

举例说明三种数据文件的数据结构

3.账务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哪些模块?

4.账务处理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简述账务处理系统中结账的作用和处理过程。

6.什么是计算机记账?

简述账务处理系统中记账的处理过程。

第四章报表处理系统

教学目的

讲授报表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通用报表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日常处理和输出,掌握报表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教学重点

掌握报表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报表系统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报表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数据结构。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报表处理系统概述

一、会计报表及其分类

二、报表的处理方式与报表软件

   专用报表程序  

   通用报表系统

三、通用报表软件的发展

四、通用报表系统的实现技术

   

第二节通用报表系统的处理模型和文件结构

一、通用报表系统的处理模型

二、通用报表系统的文件结构

报表文件

报表模板文件

命令文件

第三节 通用报表的定义

一、格式状态与数据状态

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的含义

二、报表格式的定义

三、报表数据的定义

第四节报表的生成与输出

一、报表的生成

二、报表的输出

思考题:

1.通用报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试述通用报表系统的逻辑模型。

3.通用报表系统应设置哪些数据文件?

4.报表数据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5.通用报表系统中的数据的定义方法有哪些?

6.什么是格式状态?

什么是数据状态?

两者有何不同?

第五章会计流程再造

教学目的

了解流程的基本概念;了解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流程的缺陷;了解流程再造的方法;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

了解流程再造的方法;掌握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设计思路。

教学难点

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设计思路。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流程再造理论与流程再造方法

一、流程的基本概念

二、流程再造基本思想

三、流程再造的基本方法

四、流程再造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及其相互关系

一、业务流程

二、财务会计流程——信息流程

三、管理流程

四、三类流程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传统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缺陷分析

一、财务会计流程基于落后的劳动力分工论思想

二、传统流程设计的缺陷无法正确和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传统流程不支持时时控制

第四节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一、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剖析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流程

二、财务会计流程再造的策略

三、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的设计原理

思考题:

1.流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为什么研究流程?

2.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流程再造的方法是什么?

3.试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以及这些流程之间的关系?

4.财务会计流程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5.价值链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6.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第六章销售与收款的核算与管理

教学目的

了解销售与收款子系统的特点、目标;掌握IT环境下销售到收款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掌握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销售管理中实行价格管理、信用管理的方法;掌握销售、收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销售、收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IT环境下销售到收款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销售与收款核算与管理

一、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分析

二、销售与收款核算和管理的特点

三、手工环境下销售与收款管理面临的困惑

第二节IT环境下销售与收款的流程分析

一、销售与收款核算与管理的目标

二、报价与订单确立流程

三、销售发票管理流程

四、销售出库流程

五、收款流程

六、IT环境下与手工环境下销售与收款流程的区别

第三节销售与收款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销售与收款子系统的数据编码设计

二、数据文件的特点与内容

三、功能结构

第四节初始化管理

一、客户档案

二、客户付款条件

三、期初数据

第五节销售、收款业务处理与一体化策略

一、订单签订与销售管理

二、应收账款核销与管理

三、发货与销售成本确认

四、销售、收款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策略

第六节销售与收款统计与分析

一、订单执行情况分析

二、销售增长分析

三、销售渠道动态分析

四、销售现金流量分析

五、销售贡献分析

思考题:

1.简述销售与收款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分析其特点。

2.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常用数据文件包括哪些?

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3.试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流程,以及这些流程之间的关系?

4.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系统如何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5.在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应怎样设置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在销售与收款流程中怎样发挥作用?

6.在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常用那些控制与分析方法?

7.在销售与收款子系统中,应怎样设置价格政策?

价格管理在哪些环节可以发挥作用?

8.除本章所介绍的分析方法外,常用的销售与收款分析方法还有哪些?

第七章采购到付款循环的核算与管理

教学目的

了解手工采购到付款循环业务流程;了解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特点、目标;掌握IT环境下采购到付款循环的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掌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采购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方法、采购订单管理的设计方法;掌握采购实时控制模式;掌握结算、付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结算、付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IT环境下采购到付款循环的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采购到付款循环的核算与管理需求分析

一、采购到付款业务流程分析

二、采购到付款循环核算和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IT环境下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流程分析

一、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管理的目标

二、IT环境下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流程构建的原则

三、请购与采购管理流程

四、存货与入库验收流程

五、发票管理流程

六、IT环境下与手工环境下采购到付款流程的区别

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数据编码设计

二、数据文件的特点与内容

三、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四节初始化管理

一、供应商档案设置

二、存货档案设置

三、其他档案的设置

第五节采购到付款的业务核算与控制过程

一、处理请购单

二、采购价格管理

三、选择供应商

四、采购与入库过程

五、采购结算预付款管理

六、采购、入库、付款业务和财务一体化策略

第六节账表输出和统计分析

一、账表输出

二、统计与分析

思考题:

1.简述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特点及设计目标。

2.以你熟悉的企业或在实习过程中所接触的企业为依据,结合本章所学的原理,绘制IT环境下应付与付款子系统的详细流程图。

3.为什么要进行初始设置?

采购与付款子系统初始设置的内容包括哪些?

4.供应商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5.采购订单号是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它的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暂估存货、在途存货?

为什么采购与付款子系统能够输出暂估明细表和在途明细表?

7.某企业现需采购一批钢材,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使用了哪些文件?

数据的传输过程是怎样的?

8.分析具体企业采购到付款流程,并总结其中的主要控制要点和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第八章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与管理

教学目的

了解手工采购到付款循环业务流程;了解采购与付款子系统的特点、目标;掌握IT环境下采购到付款循环的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掌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采购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方法、采购订单管理的设计方法;掌握采购实时控制模式;掌握结算、付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掌握结算、付款子系统与总账子系统集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IT环境下采购到付款循环的主要流程的分析思路。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固定资产业务核算与管理需求分析

一、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分析

二、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特点

三、手工环境下固定资产管理困惑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IT环境下固定资产流程分析及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

一、IT环境下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目标

二、IT环境下与手工环境下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区别

三、IT环境下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构建的原则

四、IT环境下固定资产流程分析及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

第三节固定资产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关于提高信息质量的设计思路

二、数据文件、编码、功能的设计

第四节初始化管理

一、固定资产子系统应用准备

二、固定资产子系统初始设置

第五节固定资产子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一、卡片管理

二、资产变动业务处理

三、相关业务处理

第六节固定资产子系统期末业务处理

一、折旧计提

二、月末结账和恢复月末结账前状态

三、重新初始化

四、账表管理

思考题:

1.与采购与付款循环相比较,固定资产系统有哪些特点?

2.IT环境下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3.简述固定资产系统的三项主要业务流程?

4.学完本章后,你是如何理解“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的?

5.简述IT环境下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的构建原则。

6.简述资产取得凭证模板的作用。

7.为什么说资产取得、维护和处置凭证模板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策略的核心?

结合你所调研或实习的企业,绘制其在资产取得、维护和处置三方面的业务流程图。

8.结合你所调研或实习的企业,设计资产维护凭证模板和资产处置凭证模板的业务类型及其凭证内容。

9.在IT环境下,如何提高固定资产子系统输出信息的质量?

10.固定资产子系统应用准备应包括哪些内容?

11.在进行数据文件设计时,为什么要考虑固定资产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12.固定资产子系统初始设置的含义是什么?

应包括哪些内容?

13.资产取得、维护和资产处置三项业务流程与固定资产子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第九章生产循环、人力资源业务的核算与管理

教学目的

理解生产循环中主要的业务活动和所执行的相关数据处理操作;解释成本计算系统是如何帮企业达到其制造目标的;识别生产循环中的主要风险、以及评估处理这些风险的各种控制过程的完备性;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和工资循环中的主要风险并评估各种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理解REA数据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意义;掌握REA数据模型在生产循环和人力资源管理循环中的关键决策、识别决策的信息需求的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生产循环中主要的业务活动和所执行的相关数据处理操作;掌握REA数据模型在生产循环和人力资源管理循环中的关键决策、识别决策的信息需求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

识别生产循环中的主要风险、以及评估处理这些风险的各种控制过程的完备性;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和工资循环中的主要风险并评估各种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产循环核算与管理

一、生产循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生产循环活动

三、生产循环中的主要控制目标、不安全因素和控制过程

第二节人力资源业务核算与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概述

二、工资循环活动

三、工资循环中的主要控制目标、不安全因素和控制过程

第三节REA模型及其应用

一、REA模型的起源与发展

二、REA模型的基本原理

三、REA模型在生产循环中的应用

四、REA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或工资循环中的应用

思考题:

1.生产循环中的哪一项基本活动决定了产品的大部分成本?

2.在质量成本报告、作业成本报告、生产能力、主生产计划中,哪一信息报告提供了最多的关于生产效率的信息?

3.当作业成本法报告反映有过剩产能时,什么因素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4.集成人力资源管理和工资数据库可带来很多好处,然而很多企业扔维持两个独立的系统。

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

5.部分会计人员倡导计量企业的人力资产并直接包含在财务报告中,你怎么看待这项建议?

第十章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教学目的

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和对系统的管理,讲解一个企业如何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和实施会计信息系统并使之投入运行。

教学重点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会计软件类型与方式的选择要点。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系统运行平台的选择

一、硬件平台的选择

二、软件平台的选择

   

第二节会计软件与ERP的选择

一、对软件类型与方式的选择

  开发与购买的选择

国内外软件的选择

会计软件与ERP的选择

购买软件与购买服务的选择

二、会计软件的选择

会计软件功能的适应性和完整性

会计软件性能和开放性

会计软件的安全可靠性

操作的方便性

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和软件公司的实力 

三、ERP软件的选择

四、软件开发方式的选择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

一、制订总体规划

二、人员培训

三、安装系统和测试运行环境

四、业务流程重整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五、系统试运行的组织

思考题:

1、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什么内容?

2、对会计软件类型与方式的选择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3、在选购商品化会计软件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4、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和过程?

5、什么是业务流程重整?

对会计软件的实施来说有什么意义?

6、什么是并行运行?

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式运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教学目的

掌握一个主流会计软件(如金蝶KIS)的基本会计核算过程。

重点掌握初始化、账务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和报表系统的运用。

建议学时

6学时

主要内容

一、初始化

新建账套,进行初始设置,并建立会计科目体系

输入会计科目的初始余额和一些业务数据的初始数额,并试算平衡

用户及权限设置  用户组――用户名――授权

二、日常业务处理

记账凭证输入

记账凭证审核

过账(记账)

查询凭证、账簿及预置报表

三、期末处理

1、结账  (结转损益、自动转账、期末结账)

2、编制会计报表

四、通用报表系统的操作

1.报表文件的打开

2.报表的定义

3.报表的生成

4.报表文件的保存

八、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张瑞君主编,会计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2。

(二)教学参考书

1、《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杨宝刚、王新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计算机会计理论与实务》,蔡立新主编,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美]阿妮塔•S•霍兰德等著,杨周南等译,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5、《信息系统审计与鉴证》[美]詹姆斯•A•霍尔著,李丹译,第1版,中信出版社,2003年。

6.《会计信息系统》[美]乔治•H.博纳德等著,陈静等译,第10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三)推荐的学习网站

九、课程考试与评估

本课程采用考试形式,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

依据平时作业、出勤情况打分,占40%

2、期末考试成绩:

采取闭卷考试,占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