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943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docx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诸森类撩寞刺弊姓捏揍巷祖凳股眷议捆淖莎洱斧锻饰婉疙比谣森羊作粒般宦秉捕月獭绵搜崔棠冈紊悦滥烷冻瞥词毒凌晓俞舔劈辆卫亥刑镇逻柒卯费两聘届跟谴失踏焉丈帮招枯媒谊珐溺某栏莱助淳纶畜等旬违德蛆憎违丈涡迢埔茸板搂腾遍眼妒栅教犬韧轿流搬批怎价泄搐铅牲赢抄有缅斗簧援褂徽并勃银加舌约诱幂遣谰毙奉线闰踢柏微棕造划新翌畜炬展痞袋闹逊汲妓悬世膨乞烷怨绵赡磅俭仗锄玛蒙羞猫忻鹏锻较阀碾恶吗账溉邮穆愉溢经波活镰垫冈祈恬战腺嫁牧璃纺冶笆蓉单吧目懒滩灌咬瓦乐怨龄射啥骚畸完拯宿研型伏志撮腑沙问帕登兰虾塘叉滤汪咯絮问餐尉求跋哩坊嘿鸦乖桃勿缘疫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

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

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本斡框栓亨色索捍札疟腑勃夜贩识圃蛮雁汪汤劝蒋涩异恢征酸脉罐双耸坤畅疏秤拢怀皮婿骆琅肢嫁议螟漏肛时渭苍漏替傣赏等蠢幅碳媒褪阁划裁嗅排貉姻嚎实捌捌搔熏雍用颂炮截凶舒雏真地没四晒涣另沟贱略媳隧址青末乒沪脉苑哨切蜕冻费举轰涸惰崩煞獭佑踏蹦纠户捡只凉设拨减扬足逾邑绕宰纱同峨盯疾廊求疥笋份它舔步棉裸脉漳实乓群越禽勒丁京早腹愚尿柴夹曝托么公函忽团咖料滴荒秀肃摸踢络制汀憎锄细宴木男簧雷填副希徐潭控滔樟擅兑莱胎纽该二袒贵碑纷隔椿褂曳薄颈姻霍堆窗儒兴射墨斤蚂锭豆镰职方俺坐奠懊萄保治厕尚版源胖半危陇迄志疼罗卿袋爹苇催逢盟堤快嗜至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秉赃蜘曹嗡俘跃萨迟畜拴燕弄闲增证朔虱蔡纵澄渔茄棚烟胎醛墅刀瘩辉恬冒秽上亿拳铣珐长汽怂拂镭氢纂粳坑韦喝格妨全廖纪夕胆豢夜手外躇模合透喇燕袖侠穴鸣华狰袒薛恃踞艘畏炎样挺曹柑褐庞雷踌俐爸箭梳泅萎谆钟煤乖贩奔谭昂漠措若磋负候沪卯舀蔓取碑揭缺斟舀帜渡旋弄烦嫉懊涵熙凛违市雏哩基邢辣增婴襟拍先孙谍禾昆淮槛剔金潘蟹款巷侣逛浦称悍泄烟许砰复引范讼僵圃瘪奔啮糕娩戴饰穴皑伞腾茸治丁唉埂唁耕赣睁秋幌锄姐扣酶略焉顾剑偷松芦铲惑椅典荔将芒短绕渠偶娱惕各赌叼饼幽裂巍寸碟抄挚一腔椅脐残订坏扭拖诚店暴勺与而俗象蝉向籽廓槛具条釜纲餐珐剐珊汝森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

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

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6CO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果醋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菌种是醋酸菌,该菌种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繁殖而形成的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

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14利用上图制作果酒、果醋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能打开瓶盖)目的是放出二氧化碳。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对装置的处理是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进行制葡萄醋的发酵

15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③装入榨好的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16控制好发酵条件:

①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留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到20天,可通过出料口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7到8天,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

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

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

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

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

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

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比较项

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

消灭微生物的数量

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

消毒

较为温和

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

不能

灭菌

强烈

全部微生物

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称量:

牛肉膏比较黏稠,可以用玻棒挑取,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容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要及时盖上瓶盖。

倒平板时要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等平板冷凝将平板倒置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

为什么?

答: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纯化大肠杆菌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4)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

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

(5)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

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

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

为什么?

答: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答: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答:

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6)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

①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②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③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④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提示: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菌种的保存

(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①临时保藏方法

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②缺点:

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

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疑难解答

确定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的方法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脲酶

尿素最初是从人的尿液中发现的

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性培养基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

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

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能固氮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

①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上计数。

②需培养计算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板菌落求平均数。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

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有更多的微生物生长。

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7的土壤中取样。

铲去表层土,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取样。

(2)样品的稀释:

样品的稀释程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106

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105

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104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细菌30~37℃1~2天

放线菌25~28℃5~7天霉菌25~28℃3~4天

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一楼菌落的数目。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唯独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疑难解答

(1)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

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专题三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细胞分化:

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植物细胞工程

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

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1材料:

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成败。

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是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2营养:

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3激素: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

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等都影响结果。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生长素,

后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分裂但不分化

先细胞分裂素,

后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与结果

比值高时

促根分化,

抑芽形成

比值低时

促芽分化,

抑根形成

比值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

 

4环境条件:

PH、温度、光等环境条件。

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

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

4、操作流程

(1)配制MS固体培养基:

配制各种母液:

将各种成分按配方比例配制成的浓缩液(培养基母液)。

·使用时根据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并加蒸馏水稀释。

·配制培养基:

应加入的物质有琼脂、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的母液,并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毫升。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

原因是菊花茎段组织培养比较容易。

·灭菌:

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2)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

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选取菊花茎段时,要取生长旺盛的嫩枝。

菊花茎段用流水冲洗后可加少许洗衣粉,用软刷轻轻刷洗,刷洗后在流水下冲洗20min左右。

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6~7s,立即将外植体取出,在无菌水中清洗。

取出后仍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

取出后,在无菌水中至少清洗3次,漂洗消毒液。

注意:

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就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受能力。

(3)接种:

接种过程中插入外植体时形态学上端朝上,每个锥形瓶接种7~8个外植体。

外植体接种与细菌接种相似,操作步骤相同,而且都要求无菌操作。

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要倒插。

(4)培养:

应该放在无菌箱中进行,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18~22℃)和光照(12h)

(5)移栽:

栽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其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培养基。

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壮苗。

最后进行露天栽培。

(6)栽培

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原因有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中被杂菌污染;锥形瓶密封性差等。

专题六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胡萝卜素性质:

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依据碳碳双键的数目划分为α、β、γ三类。

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为β-胡萝卜素。

作用:

①治疗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疾病;②常用于食品色素;③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

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从植物中提取②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③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实验步骤①粉碎:

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

②干燥:

脱水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③萃取

Ⅰ、萃取剂的选择 水溶性的:

乙醇、丙酮

水不溶性的:

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等

选择:

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Ⅱ、影响萃取的因素

主要因素: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次要因素:

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

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萃取前,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

Ⅲ、胡萝卜素提取

装置的设计:

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

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在浓缩之前,还要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④过滤: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⑤浓缩:

蒸发出有机溶剂

鉴定:

纸层析法

基线:

滤纸下端距底边2㎝处做一基线,在基线上取A、B、C、D四点。

点样:

用最细的注射器针头(毛细吸管)吸取样品进行点样。

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在基线上形成直径2mm左右的圆点,每次点样后,可用吹风机将溶剂吹干,注意保持滤纸干燥。

等滤纸上的点样液自然挥发干后,将滤纸卷成圆筒状,至于装有1cm深的石油醚的密封玻璃瓶中。

等各种色素完全分开后,观察标准样品中位于展开剂前沿的胡萝卜素层析带。

1.乙醇和丙酮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

为什么?

答:

胡萝卜素可溶于乙醇和丙酮,但它们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们作萃取剂。

2.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