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176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docx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设计名称:

扩音机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09年12月28日至2010年1月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院(系):

专业:

自动化班级:

任务起至日期:

2009年12月28日至2010年1月1日

课程设计题目: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

1、最大输出公路为8W;

2、负载阻抗RL=8欧姆;

3、在同频带内、满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只电位器分别调高音和低音。

设计任务总述:

对设计题目进行分析,根据设计的要求将大组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这几电路的每一小块,我做的是音调控制部分,经过查找资料对自己的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进行电路图的设计和分析,最后和其他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确定几个可行的扩音器总电路图。

 

工作计划及安排:

12月28日:

熟悉课题要求,查找相关资料;

12月29日:

甄选资料的相关内容,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2月30日:

设计详细电路图并用protel99se软件绘制电路图;

01月01日:

对电路图进行检查,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形成和用途。

2,掌握音频放大电路的一种实现方法。

3,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试验的能力。

(二)、意义:

对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锻炼个人的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对课外相关本专业知识的了解。

二、设计原理

扩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相似,具有放大音频先好并将其还原纯真声音信号的电子装置。

扩音机电路时一个典型的多级放大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输入Vi

V0

 

 

前置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

一般要求输入阻抗要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度要宽,噪声要小。

音调控制级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低音的提升和衰减。

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对整机电路作适当安排,确定各级的增益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

因为P0max=8W。

所以此时的输出电压:

V0=

=8V。

要使输入为5mv的信号放大到8v的输出,所需要的总放大倍数为1600倍,扩音机中各级增益的分配为:

前置级电压放大倍数为80;音调控制级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为1;功率放大级电压放大倍数为20。

三、详细设计及实验步骤

1、前置放大级

由于信号源提供的信号非常微弱,因此在音调控制器前面要加一级前置放大级。

该前置放大级的下限频率要小于音调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前置放大器的上限频率要大于音调控制器的高音转折频率。

前置放大器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具体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前置放大电路

考虑对噪声、频率响应的要求,运算放大器选用LF353双运放,该运放是场效应管输入型高速低噪声集成器件,其输入阻抗极高。

前置级由LF353组成两级放大器完成。

第一级其的Av1=10,即1+R3/R2=10,取R2=10K,R3=100K。

取Av2=10,同样R5=10K,R6=100K。

电阻R1\R4为放大器的偏置电阻,取R1=R4=100K。

耦合电容C1\C2取10uF,C4、C5取100uF,以保证扩音机的低频响应。

2、因调节控制器设计

应调节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达到美化音色母的。

一般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和高音信号的增益进行提升或衰减,二中阴线号的增益不变。

音频控制器的电路结构有多种形式,常用的典型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音调控制器电路

音调节控制器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要求的不同的转折频率,选择电位器、电阻及电容值。

(1)低频工作是原件

音调控制器工作的低音频时,由于电容C5<

图3低频提升电路

上图图3为电位器RW1中间抽头处在最左端,对应于低频提升最大的情况。

低频提升

由图可求低频提升电路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A=V0/V1=-(R10+RW1)(1+Jw/wL2)/R8(1+Jw/wL1)

其中:

wL1=1/C7RW1,wL2=(RW1+R10)/(C7RW1R10)

当频率远小于低音转折频率时,C7近似开路,此时增益为:

AL=(RW1+R10)/R8

当频率升高时,C7的容抗减小,当频率远大于中音下限频率是,此时的增益为

A0=R10/R8

在低音转折频率和中音下限频率的范围内,电压怎一衰减率为-6Db/倍频。

电阻R8、R10、RW1的取值范围一般为几k到几百k之间。

若电阻过大,运算放大器的漏电流的影响变大;若取值过小,流入运算放大器的电流将超过其最大输出能力。

故取RW1=470K,R8=R9=R10=51K,电容C6=C7=0.01uF

图4低频衰减电路

上图图4为电位器RW2中间抽头处在最右端,对应于低频衰减最大的情况。

`

(2)高频工作是元件

音调控制器在高频端工作是,电容C6、C7近似短路,此时音频控制器电路可简化成下图所示

图5音调控制器高频段工作简化电路

由于R8、R9、R10为星形连接,为便于分析,可将它们转换成三角形连接,转换后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6音调控制器高频端等效电路

因为R8=R9=R10,所以Ra=Rb=Rc=3R8。

由于Rc跨接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控制电路无影响,故可将它忽略不记。

当RW2中间抽头处于最左端时,此时高频提升最大,等效电路如下所示

图7高频提升电路

高频提升

由上图可知:

该电路是一典型的高通滤波器,其增益函数为:

A=V0/V1=-Rb(1+Jw/wh1)/R8(1+Jw/wh2)

其中wh1=1/(Ra+R11),Wh2=1/(R11C5)

按照低频端的分析方法,可得出高频提升电路的一写特性并且去C5=330pF,R11=11K,RW2=470K。

当RW2中间抽头处于最右端时,此时高频衰减最大,等效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8高频衰减电路

3、功率输出级设计

功率放大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

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转换功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功率输出级电路结构有许多种形式,选分立元件组成的功率放大器或单片集成功率放大器均可,下面是用D2006构成的OTL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9功率放大电路图

确定电源电压Vcc

为了使功率放大器达到输出功率8W的要求,同时又保证电路安全可靠的工作,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比实际设计指标大些,一般取Pom=(1.5~2.0)Po。

根据:

Pom=

所以Uom=

考虑到输出功率管T2、T4的饱和压降和发射极电阻R8、R9的压降,电源电压常取Vcc=(1.2~1.5)Uom

将已知参数带入上式,电源电压选取:

V。

4、扩音机总电路图

图10扩音机总电路图

四、设计结果及分析

整机调试:

将三级电路连接起来,接收音机检波后的信号或连接一话筒,调节音量控制电位器Rw4,应能改变音量的大小。

调节高、低音控制电位器应能明显听出高、低音调的变化。

敲击电路板应无声音间断和自激现象。

五、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电子技术基础这门学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

以前只是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它的实践意义。

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使我温习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使我学会了如何把它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计完成之后,我进行了再思考,并重新将自己的设计审视了几遍,同时也和做同样设计的几个同学交流了一下。

在进行交流中,我又有些新的感悟。

一开始进行设计的时候,由于我自身的知识储备不高,基本上都是参照相关资料进行。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我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了解设计方法和步骤,更加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另一方面等到自己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而且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会更加引发自己的思考,虽说不上创新,但可能会有新意产生。

在这方面我自感做的不是很好,这就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断的扩充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探索能力的培养。

这正是以后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一点,我想同样适用于其它各门功课。

如果没有探索性,我们就会拘泥于现有的东西,永远不会推动科技的发展。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探索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个是绘图所用的软件,很多人推荐我们使用Protel、EWB等,因为这几个软件有它们很大的优势,在学习使用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特别是EWB,功能很强大,基本上能满足我在设计中的任何要求。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自己摸索,用其他差不多或者更好的软件。

还有设计时所采用的公式,每本资料基本都有较为成熟的公式让我们参考。

但它们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我们也可以到图书馆到网上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找出其它公式,公式是否为最好无关紧要,能满足设计指标就好。

第三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计算,如果靠笔算会很麻烦也不能保证准确性。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以前学的本领用出来了。

VC、Matlab都是很好的工具,利用它们编写一些小工具进行计算,大大方便了我们的设计,减少了设计中的机械性。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很可能就会被淘汰,在今后的学习和设计中,我也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希望会有所进步。

我的设计缺少系统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探索性也不够。

这里面原因是很多的。

主要是因为首次做课设,具体环节还不太明了,其次就是我的知识储备还远远达不到标准,今后还需要多学习多交流多研究,我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进步。

并且,在小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大家互帮互助在其中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我们不再是单体的,而是一个整体,团结的整体,老师的教学让我们学到很多,而我们自己从实践中也摸索着学到了很多。

六、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永贞.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知道(模拟电路部分).东南大学出版社

[3]戈素贞、杜群羊、吴海青.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李源生.《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5]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6]潘永雄、沙河.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