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1396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单项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相应的机读卡位置,其余答案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

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

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

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

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

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

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

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

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

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

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

“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

“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

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聪明的人。

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

由此观之,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有删改)

1、下列对有关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家认为人为的造作多,麻烦就会多,假如不定真善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可开心自在。

B道家认为要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看一切,只有不受时空拘束,才可能自由逍遥。

C道家认为“天地”并称主要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能自给自足,它的问题远比人类社会少。

D道家认为“道”孕育万物,以“道”代替“天”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2、下列有关儒家与道家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以便人类永续发展;道家认为要超越人类本位,顺其自然。

B儒家以“天”为最高存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后的根源,“道”才是至高的。

C儒家强调要不断地修养德行;道家认为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重要,觉悟了“道”尤其重要。

D儒家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至善;道家希望“与道合一”,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比道家强。

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

“汝何愿?

”天祥对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

对答

B.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素:

向来

C.天祥夜亡入真州夜:

在夜晚

D.天祥临刑殊从容 殊:

不同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

力/而以身徇之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C.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D.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

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

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4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4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浣溪沙①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②耦耕,指两人各持一耜(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分)

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婚后早起晚睡,每天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

(2)《诗经·氓》中写男子求婚时忠厚老实的诗句是:

,。

(3)《短歌行》中诗人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

(4)《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诗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的诗句是:

,。

(5)《诗经·氓》中以斑鸠引出劝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6)《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诗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

“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

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

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

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

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

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在拉斯克奖评审

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

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8分)

第II卷表达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1.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榆柳荫后檐B.鼓瑟吹笙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雨雪霏霏

12.下列选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秋以为期

A.莫知我哀B.开荒南野际

C.何以解忧D.不吾知其亦已兮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①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②紫黑色次之

③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④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⑤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⑥淡红色最下

⑦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A.①③⑤④⑦⑥②B.①③④⑤⑦②⑥

C.③①⑤④⑦②⑥D.③①④⑤⑦⑥②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领导的作风急需改变,因为他们对取得的成绩宣传不遗余力,对存在的缺点却讳莫如深,不愿意深入检查反思。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这不足为训,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找出原因,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收获。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章子怡“泼墨”事件的戛然而止背后原因让人无比遐想。

其实我们不必感到奇怪,纵观古今和中外,能够这样大吼一声就让媒体噤若寒蝉的,从我浅陋的见识来看毕竟是第一次。

他的声音真是河东狮吼。

B.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D.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六、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再回首,成长的点点滴滴汇成温馨的感动:

失意时,同学的热情相助,恩师的真切鼓励;生病时,同学的关切,亲人的呵护;悲伤时,朋友的安慰,亲人的关爱……太多太多的感动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心中沉淀成美丽的彩虹!

请打开记忆尘封的大门,解开情感的密码,激活心灵的记忆,选择铭刻在心中的温馨的感动,以“心中那美丽的彩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运用细节描写;②叙事要有波澜;③不要抄袭,不得套作;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

一、

1、D(“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是很多西方学者的看法,不是道家思想。

2、D(“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

3、A(B“这比道家强”不对,原文只是说“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C是“许多都喜欢道家”。

D原文是“可能会面临”。

二、

(一)

4.D(殊,特别)

5.B

6.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7.

(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注意:

①词语——庶、起;②句式——定语后置句。

(2)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注意:

词语——高、长;句式——定语后置)

(3)(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注意:

词语——公姥、相、扶将)

(二)

8.

(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

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2分)

(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3分)9.

(1)比喻。

“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蓬勃景象;

(2)对偶。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

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

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三)名句默写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三、

10.

(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B项说“氯喹”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于文无据;D项“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错误;E项“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

(2)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

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

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

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

(答出其中3点即可)

(3)①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

家学渊源以及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系统学习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能力。

②勤于思考

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她把目光投向历代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③锲而不舍。

在“抗疟”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诸多困难大量实验,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④团队力量。

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

⑤中医中药是个巨大的医药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

(答出其中3点即可)

(4)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分)①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维护权利是对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

②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

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

(结合文本分析,4分)③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④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得的承认,鼓励更多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

(联系现实分析,2分;若认同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结合文本和现实,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语言文字表达

11.C(A.榆柳荫后檐:

名词用作动词,遮蔽。

B.鼓瑟吹笙:

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南。

D.雨雪霏霏:

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12.B(例句:

秋以为期:

即“以秋为期”,宾语前置。

A.莫知我哀:

即“莫知哀我”,宾语前置。

B.开荒南野际: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C.何以解忧:

宾语前置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D.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13.C

14、C【解析】A.讳莫如深:

讳:

隐讳;深:

事件重大。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B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C.不足为训:

足:

够得上;训:

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D罚不当罪:

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