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2069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docx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

针剂生产难点问题

001灌封机转速对瓶内玻屑有何影响

(1)现象灌封机转速为快挡时,对于10~20m1曲颈瓶、若颈部丝壁厚、料性较硬,尽管拉丝的燃烧火焰调节到蓝白色,瓶颈顶端仍然不能被烧熔而带生夹拉。

夹拉处则产生许多细玻屑,影响溶液的澄明度。

(2)措施调节灌封机转速至中挡或慢速。

使安瓿瓶颈在拉丝前被充分预热,且被火焰燃烧熔融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溶液中几乎无玻屑。

因此如果安瓿瓶料性较硬、瓶颈丝壁较厚、液化气质量较差,瓶颈熔层距被强火焰熔融时间也应相对要长。

灌封机转速不宜太快。

可以调节灌封机转速为中、慢挡,以增加瓶颈在火焰上的熔融时间,避免瓶颈被带生夹拉,平均灯检率可提高约1.2%、瓶内有玻屑的支数明显减少。

如液化气质量较好,工人操作技术较好,可适当增加转速。

002.拉丝钳夹拉熔层距的位置与玻屑有何关系

(1)问题瓶颈熔层距为火焰燃烧部分,当拉丝钳在熔层距中心或偏下部夹拉,顶部熔融玻璃层收缩时易形成薄泡,即“泡泡头”,受压易破碎。

拉丝钳如果偏熔层距上部夹拉,瓶颈封头较厚,暂时应力过度集中,成品储存期间,顶端封头易掉。

(2)措施拉丝钳夹拉熔层距的位置宜在熔层距上部1.5mm处(图1-1)。

当熔层距熔融时被夹拉,其熔层距中心断开并向两边收缩[图1-2(a)],此时,安瓿瓶顶部熔融玻璃收缩均匀、

熔层距光滑、不拖丝、牢固,并且瓶顶部有一定的厚度。

如果拉丝钳在熔层距中心或偏下部夹拉,燃烧最透的玻璃被夹拉掉,少部分熔融玻璃在顶部收缩成脆弱的薄泡[图1-2(b)],易有薄片玻璃掉进瓶内,导致成为废品,另外薄的封头遇到外界压力也易碎等。

如拉丝单位:

mm

钳夹拉熔层距的位置偏上,则夹拉熔融的玻璃太少或

图1-1拉丝钳夹拉熔层距的位置[图1-2(e)]。

此时强火焰熔封后形成的玻璃内应力

夹拉不到,熔层距的熔融部分或全部收缩密封在瓶口

《火焰燃烧的暂时应力)过度集中,注射剂成品储存期间,安瓿瓶顶端封头易断裂(图1-3)。

拉丝钳在熔层距上部1.5mm处夹拉,溶液的澄明度最好,平均灯检率高出1.9%,且封头光滑、美观、牢固,顶部玻璃收缩均匀,无泡泡头、钩子头等。

拉丝钳拉丝钳拉熟钳熔层距不同位置夹拉图1-3厚封头易掉落

003.瓶颈熔层距熔融程度与玻屑有何关系

(1)问题如果瓶颈熔层距没有被烧软、烧透,瓶口孔隙较大时就被带生夹拉(见图1-4),瓶内玻屑较多而影响溶液的澄明度。

图1-4熔层距没有熔融图1-5熔层距靠近熔融

就被带生夹拉密封前被夹拉

(2)措施

1调节好煤气与氧气的比例。

2使瓶颈熔层距被强火焰烧软、烧熟、烧细,并且接近熔融密封前被夹拉(见图1-5),溶液的澄明度较高,瓶内玻屑较少。

004.如何处理掉头问题

(1)现象掉头就是封口时,大部分熔融玻璃堆积在瓶顶,应力过度集中,注射剂储藏期间,特别是在冬季天气较冷时,这种厚的封头很容易在瓶口脱落(就像刀切割的一样齐),特别是瓶口较粗、丝壁较厚的瓶子,如20ml的安瓿瓶,熔封时,若预热或退火火头过尖过窄,内应力过度集中,就容易产生上述现象。

以前熔封封口常发生此类现象,20ml安瓿发生的掉头现象较多。

(2)主要原因与解决办法

1预热与退火火头要调节得较散与较宽,不仅为融熔时作前期准备,而且也消除了封头时强火焰所形成的内应力。

如预热火头不能完全消除内应力,可再增加退火的火头,也要调节得较散与较宽。

2主火力较大较强。

3拉丝钳在熔层距上部1.5mm处夹拉。

不要让过多的熔融的玻璃堆积在瓶顶,这样就不会发生此类现象。

4全部用拉丝封口。

5煤气与氧气的比例要适中。

005.如何处理焦头问题

【1)现象主要是碰到瓶口的药液被火焰急速烘烤、碳化形成焦头,焦头有淡色与黑色之分,浓度较大的有机药物溶液。

形成的焦头颜色较深:

浓度较稀的有机药物,与生的焦头颜色较浅。

有的呈灰白色。

盐类溶液溅到瓶口只会产生裂头等,不会产件

焦头

(2)主要原因与解决办法

1针头碰安瓿内壁

a.校对针头,使针头下行喷药液时正对瓶中心。

b.针头升降不灵,调整修理针头升降机构。

c瓶口粗细不匀,碰到针头,选用合格的安瓿,剔去细口瓶。

2冲液。

灌注太猛,药液溅到安瓿口内壁。

解决冲液的措施主要如下:

a.可将注液针头出口端制成三角形开口且中间并拢的所谓梅花形“针端”,

b.使药液在安瓿曲颈下沿喇叭形瓶身喷液。

而不直冲瓶底或溅到瓶口引起焦头等减少了注入安瓿的反冲力;

c.凸轮的设计要使针头注入药液的行程加长,不给药时段行程缩短,保证针头出液先急后缓:

d.控制药液流量与缓冲瓶的液位。

3缩液。

缩液是指在灌注药液结束时,药液收不住,针尖上留有剩余的液滴,溅至瓶壁而沾瓶,因而出现焦头或裂头等问题。

解决缩液的措施主要如下:

a.改进灌液凸轮的轮廓设计,调节灌装速度,使其注液时间长,注液结束时返回行程缩短,回吸药液速度加快;

b.上、下玻璃单向阀设计有毛细孔,使针筒在注液结束后对针头的药液有倒吸作用;若上活塞毛细管堵塞或不好,药液不能及时回吸,针尖挂有液滴,则可调换上活塞;c.在与针筒连接的导管上加一个小的缓冲球,用乳胶管连接,并夹一只螺丝夹,使溶液及时回吸到这只小缓冲球中,避免缓冲瓶内液位差的压力而影响回吸。

4设备不协调。

送瓶位置不到位,灌注与送瓶行程未调节好,调节有关凸轮;检查行走梁,靠瓶梁传动等是否精确到位。

5火焰

a.预热火焰太散,接近瓶颈下部、火焰烘焦溶液,这时有的焦头不是深颜色,而是淡色。

b.火焰偏低、烘焦溶液,可根据药液特点、调节火焰高低,易产生焦头的物质。

火焰偏上。

同时适当调节拉丝钳位置。

6情性气体气流不要太大太急,既不使药液溅至瓶口,又使安瓿空间空气除尽。

一般采用空安瓿先充惰性气体,灌装药液后再充一次效果较好。

有些药厂在通气管路上装有报警器以检查充气效果,也可用CY-2型测氧仪检测残余氧气。

006如何处理泡头问题

(1)主要现象瓶顶鼓起,变薄,易脆易破。

(2)主要原因与解决办法

1煤气过大,加热过度,可调小火焰,使之封口平整、圆滑。

2火力太旺导致玻璃瓶内药液及气体挥发,压力增加,鼓起瓶顶

3预热枪火头太高,可适当降低火头位置。

4主火头摆动角度不当,适当调低火头位置并调整火头摆动角度

5安瓿压轮未压紧,使瓶子上爬,应调整压轮位置。

6拉丝钳位置太低,造成钳去玻璃太多,形成泡头,需要将钳子调高。

7药液中充二氧化碳较多,受热后气体膨胀。

007如何处理瘪头问题

(1)现象瓶顶凹陷,倒吸。

(2)主要原因与解决办法

1针头碰瓶口,瓶口有水迹或药液,按上述方法进行调整。

2拉丝后因瓶内液体挥发,压力减少,外界压力大,瓶口倒吸形成平头,可调节灌装针头与瓶口位置,不使药液外冲。

3氧气过大,重新调节火焰温度。

4送瓶不到位,检查行走梁,靠瓶梁传动是否精确到位

5退火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已封好的瓶口重熔。

008如何处理尖头问题

(1)现象尖头或带丝。

(2)原因

1预热火焰调节过大,使拉丝时丝头过长,可把煤气量调小些。

2火焰喷枪离瓶口过远,加热温度太低,应调节火焰内蕊头部对准瓶口。

3压缩空气压力太大,造成火力急,温度低于玻璃软化点,可将空气量调小一点。

(3)措施

封口火焰的调节是封口好坏的首要条件,封口温度一般调节在1400℃左右,由煤气和氧气压力控制,煤气压力大于0.98kPa,氧气压力0.02~0.05MPa。

火焰封头与安瓿瓶颈间最佳距离为10mm。

因为前面有预热火焰,当预热火焰使安瓿瓶颈加热到微红时,再移入拉丝火焰熔化拉丝。

有些灌封机在封口火焰后还设有退火火焰,使封口的安瓿缓慢冷却,以防安瓿快冷而爆裂。

009如何处理装量不足

(1)主要问题

1上活塞或下活塞破损。

2针简损坏。

3灌液针头堵塞。

4皮管漏气或损坏。

5踏轮松动。

6检查方法不当。

如检查装量的针同没有定量校对,检查针简内余液没有甩净

(2)措施

1更换相关设备、

2经常检查装量,勤通针头3克服上述缺陷。

010.如何保证灌注的准确性

注射器的运动行程可以精确地重复,因而,一旦某一特定的位置经校准后,就能达到高度的准确性。

但是,某些操作因索如灌注速度、速度的均匀性、连接阀与灌注器之间的橡皮管的膨胀,以及活塞运动的速度与毛细孔是否通畅等都能影响其准

确性。

灌注时,应该稍微过量一些,以抵偿在给药时由于药液对瓶壁的黏附、注射器及针头的滞留等而造成的损失。

又由于浓溶液黏稠度较大,瓶壁的黏附较多,故应控制浓溶液的装量稍多于稀溶液。

注射剂增加装量表可在《中国药典》中查到。

应该指出。

在一拾定的容器中。

增加装量是有限制的,超过所要求的量,既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又有超过剂量的危险。

一批10000支的1ml安瓿,每支不必要的过量只要减少0.01ml,则可多出产品约100支。

011灌装间引起玻屑有哪些因素

1丝有粗细,针头碰细丝瓶口。

2丝有厚薄,厚丝未融熔,拉丝钳带生夹拉。

3针头安装不正碰瓶口、或针头安装有高低而碰瓶口。

4圆口偏嫩,毛糙产生玻屑。

5灌注与送瓶行程未调节好。

6活塞或针筒破损,内有玻屑,将会随着灌注的压力,源源不断地产生玻屑。

7安瓿质量不好,内有玻屑、麻点及砂粒等,灭菌后或储藏期间脱落。

8丝口较粗,熔融时带生夹拉。

012灌装引起色点有哪些因素

1上次药液未冲洗干净。

2清洁液失效,或配制时间太长、溶液管道、针筒及活塞内药液没有完全碳化。

3过滤器未洗净,或过滤器渗漏,药液过滤不好。

4惰性气体质量不好,惰性气体管道清洗不好。

5充惰性气流太大太急,将洗气水带入。

6洗气水脏、白点、白块较多,没有定期更换

7室内洁净度未达到要求。

013为什么有的机台灯检率总是很好

(1)现象有20台灌装机,有两个新工人,每次换品种的第一批,灯检率总是低于其他机台,几个老工人操作的机台灯检率总是很好。

(2)原因这几个老工人每次品种结束时,总是最先将自己拆卸的灌装针筒与活塞去泡酸。

他们担心其他人器具药液冲不干净以及水没有沥干,清洁液被稀释或被污染。

若灌装针筒与活塞处理不净,灌封时将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色点、色块等,直接影响第一批的灯检率,这两个新工人每次总是最后处理灌装针筒和活塞,所以就出现了上述的情况。

(3)措施

1每个操作工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要重视管理和培训,工人要顾全大局。

3泡酸前,所有的器具必须冲净药液、沥干水,保持清洁液的强氧化性。

014、如何维护保养灌封机

1每次开车前,应先对滤药进行异物检查,再进行灌封机注药澄明度检查(每台机初滤液踏药1000~2000ml,盛于专用清洁的不锈钢药杯中,再用250ml锥形瓶取样检查药液澄明度)

2开车前,疏通燃烧头的小孔,因小孔使用一段时间后积炭堵塞或小孔变形而影响火力。

生产过程中还要经常观察燃烧头的火焰,以判断燃烧是否良好,特别是煤气质量不好的情况下。

3对好针头(充药针头、惰性气体针头、吹气针头);将已洗烘灭菌并经挑选合格的安瓿放入安瓿斗中。

4先微开燃气阀燃气头,再开助燃气调好火焰,开车检查灌封和拉丝情况;是否有瓶口不好、漏药、装量不准等,取出灌封后的安瓿50支左右,检查封口是否严密、圆滑、药液澄明度是否合格,检查合格后,才能正常工作。

要随时剔除炭化、泡头、漏气等不合格品。

5在生产有填充气体的针剂时,应根据产品要求通CO2或N,检查管路和针头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现象。

还应注意通气量大小,一般以药液面微动为准。

6灌封机火头上面要装排气管,能排除热量、废气及少量灰尘,同时又能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和清洁,有利于产品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7机器必须保持清洁,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清除药液和玻璃碎屑,严禁机器上有油污:

交班前应将机器各部件清洁一次,加油一次。

每周应大擦洗一次,特别是擦净平常使用中不易清洗到的地方,并可用压缩空气吹净,可用水、酒精或洗涤剂擦净设备上的油污和药液。

灌封机要每周大擦洗一次,每月大保养一次,每季小修一次,每年大修一次。

8传动零件的润滑条件差,必须定时注油润滑。

生产中,一般每隔2h在各注油孔加油一次。

结束工作时,对所有的注油孔加油,并空车运转使其润滑。

9停机时拉丝钳应避免停留在火焰区,以免拉丝钳口长时间受高温而损伤。

10停机时,应先关电源开关,再依次关助燃气阀门和燃气阀门。

11药液流经的器具、活塞及管道清水冲净后、沥干,用新配制的清洁液清洗、保证无微粒、无热原。

015.如何防止惰性气体气压不足

1使用惰性气体时,打开总开关,再慢慢开启高压气瓶阀门,当压力表的压力价达到高限时,高压信号铃响,再将阀门开大一点即可。

2第一次开始使用时,调整定值器,定到所需气量。

以后使用时不可随便变动。

3当听到低压信号铃响时,说明瓶内气压不足,应该更换新瓶。

4灌药以后的充气以液面呈浅小窝窝为准。

若充填惰性气体的流量过大,则会使药液溅起引起焦头。

016、如何防止标签、纸盒的混淆

在包装时经常看到一些标签或小盒中混入2只或3只其他产品,这就是包装混活,也是混药的一种形式,如何杜绝这类情况呢?

1由于印盒签及制造纸盒的工厂都是一些小厂,要帮助它们规范生产,特别是清场问题,防止一些标签或小盒中混人2只或几只其他产品的包材。

2印字前要仔细检查印字牌上的品名、规格、批号。

3要检查印字牌、小盒、中盒、外包装箱上的文字是否一致。

4对于小盒、中盒要有颜色区分,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颜色,以便一目了然

5对包装工人也要落实责任,及时发现与挑去其他的标签或小盒。

017.地上有产品能检吗?

(1)问题为什么地上有产品不能要?

(2)理由

1能否确定是同品种。

2能否确定是本批次产品。

3能否保证跌落到地上的针剂没有被损坏。

所以刚进厂的人员不要出于节约的本能,随手将它捡起来,插到盘里,这也是引起混药、引起交叉污染的因素之一。

药品管理是要求万无一失。

你可以指导工人每盘接紧,以防灭菌检漏时,红水将松散的盘中的安瓿冲出来;你也可以指导工人中转车辆时,要轻轻推转,不要急速运转,防止成品跌落到地面上。

018.如何防止交叉污染

(1)问题对于针剂,每月一般都生产多个产品,如何防止交叉污染呢?

(2)措施配制与灌封的清洗非常重要。

1配制器具使用前要洗净,并用新鲜注射用水荡洗或灭菌后备用。

操作完毕后立即刷洗干净。

玻璃容器可加人少量硫酸清洁液或75%乙醇放置,防止长菌,用时再洗净。

2配制用具中粗滤器清洗是非常关键的,终滤的微孔薄膜一般是每批结束后就弃去。

a.一般粗滤器分品种使用。

b.每次生产结束后,过滤器等可用水洗净,药液必须抽洗干净,灭菌烘干,放上标签,供下次同品种生产时继续使用。

c.每次使用前,取同品种滤器,抽洗-清洗-灭菌(煮沸约1h)-抽洗后再使用。

d.特别是过滤营养性物质,如葡萄糖等,如果产品生产结束后,处理不净,是滋生细菌和热原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生产葡萄糖时需要浓配、稀配及回流,总共要使用20多支砂滤棒,如果清洗不净,污染比较严重。

注射剂生产中,某一个细小的环节失误,就能造成整批溶液或几批溶液连续不合格。

019.配制与灌封的双休日如何防污染

(1)问题双休日前后,配制与灌封仍生产同品种时,如果全部拆卸处理,第一批还是会出现一些异物,影响成品灯检率。

(2)措施如果按照下列步骤,不需要全部拆卸处理。

1配液锅、粗滤器、过滤桶(也就是配制间)全部拆卸清洗干净,粗滤器煮沸灭菌,微孔滤膜弃去。

2灌封间清洗滤瓶等生产用具。

3然后直接使用过滤的注射用水,流经连接各台机的管道、注射针筒、活塞等部件,开机踏热的注射用水约15min,由于针筒上下运动,使针筒上部也被洁净。

这时水温一般都在60℃以上,如果是营养性物质,也可冲洗干净。

4最后灌入20%酒精水,每个针头处插一个皮管,打结使整个体系封闭。

5星期一再开机踏热的注射用水约15min,洗去酒精水。

这个方法避免了因拆除灌封体系带来的色点等异物污染,使星期一有较高的灯检率。

可通过验证确定踏水时间。

020.如何保持装量的稳定

1灌封终滤器下,一定要有一个缓冲瓶,避免溶液流量忽大忽小、或液位的高低变化引起压力的高低变化,以致引起装量的多少不均。

一般液位高,压强大,装量多;液位低,压强小,装量少。

2滤瓶下面是装量调节器(图1-6),保持滤瓶液位高度,操作时经常注意滤瓶装量的高度。

3靠近机台的,压力大一点,装量多一点;远离机台的压力小一点,装量就少一点。

因此要适当进行调节。

4可在针筒下装一个缓冲球,防止因缓冲瓶液位高低变化引起装量的不稳定。

5操作工要定期检查装量,防止装量上、下波动。

6检查装量的量筒或针筒,一定要校验,量具内壁溶液一定要甩干净,否则影响测量的精确度。

7注意浓溶液的装量要比稀溶液的装量多一点《按《中国药典》。

因为浓溶液粘壁,影响到实际的注射剂量。

8装量不能超过《中国药典》规定剂量,否则不仅影响成品收率,而且引起剂量超限。

9每次测量装量后,弃去溶液。

检查量筒或针简要无剩余药液。

10定期检查外观装量,防止针头堵塞。

021如何保持溶液含量均一

1滤瓶酸处理后,水荡洗干净。

过滤的注射用水再荡洗三遍,过滤的溶液再荡洗三遍,避免溶液被稀释。

2继续放溶液,每台机器开机踏溶液3000ml左右,滤瓶溶液与每台机器的初滤液倒入配液锅中回收,这些溶液含量偏低。

3中途过滤系统或某台机器灌注部位故障,需按照上述程序管理。

防止局部注射液含量偏低。

022怎么提高成品率

1按照GMP规定,原料需按照标示量的100%投料,但是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一些工厂考虑到成本等因素,还是采取了按照标示量的98%左右投料。

2严格控制装量。

无论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药典都规定了装量差异,但浓溶液装量体积可稍多一点。

一般工厂都有内控标准。

如标示量为2ml的稀药液,药典装量检查限度是2.15ml,其实灌装半成品检查时,控制装量一般为2.08ml左右,检查时抽出溶液完全可以保证装量符合或大于2ml。

但是装量调节器要稳定,工人还要勤观察、常检查,否则出现了装量1.98ml、1.95ml,就得返工。

这一步骤可节约许多溶液,可多生产一些产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约步骤。

3减少废品率,灌装时应及时挑去废品并回收。

有些废品经过灭菌检漏,渗入色水,就得报废。

4中转运输要轻拿轻放,减少针剂破损及散落。

5安瓿质量要好,冷爆瓶少,避免浪费较多的溶液。

6灯检废品分门别类排放,利于查找引起异物的原因

7每天回收,但漏气瓶全部剔去。

8包装印字不清楚时,产品不要弃去,可擦净干燥后重新印字.

023.废品回收会引起热原嘛

(1)原因这里的废品指焦头、平头、钩子头及异物检查废品等,不包括漏气瓶(漏气瓶全部弃去),其实注射剂热原不合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废品回收引起的,如:

1回收废品时,接受容器处理不净(如桶、不锈钢棒等);

2安瓿瓶壁外污染,隔批废品可用注射用水冲洗干净,沥干水;

3盛装废品的物料盘污染;

4上月同品种最后一批灯检时留下的废品,储存保管不当。

(2)措施

1所有的器具需清洗干净(该泡酸的就泡酸,该煮沸的就煮沸)。

2废品储存时要保持干净,分品种隔离堆放,每盘放标签(品名、规格及生产日期),千万不能引起混药。

3灌封废品当批回收,并及时回收本品种的灯检废品。

最后一批产品的灯检废品如果量少,且附加值不高,应弃去,以免因储藏等问题引起污染等一系列麻烦。

024.营养性注射剂如何防菌及防热原

1所用原料需包装严密、生产批号为近期生产,防止包装破损及储存期长引起细菌霉菌污染。

2严格控制稀配时间与灭菌时间,灌封前4h稀配,灌封后2h内灭菌。

3上次拆包余留原料,要严密包装与储存,间隔使用时间不能太长。

4严格控制废品回收情况。

5生产前,粗滤器要抽洗,煮沸灭菌,其他所有的器具按常规处理。

6每天生产结束后,过滤桶要拆除清洗,清洗粗滤器后煮沸灭菌。

配液锅、滤瓶、回收桶全部清洗干净。

整个封闭的灌装体系需开机踏水,冲洗掉所有的营养性药物。

7第二天灌装前,仍然要60℃以上的注射用水,开机踏水,然后回收初滤液。

8药液从配液容器中经导管至初滤或精滤,导管必须用不锈钢管或硅橡胶管之类、粗滤品和精滤品应分别置于密闭的和经过灭菌密闭的不锈钢或玻璃容器中。

为使产品避免热原污染,所有设备及容器应易于清洁并能耐受200℃的加热,对塑料或不耐热的材料可用环氧乙烷、双氧水或酸碱等化学方法处理,配液至灌封的整个系统在每次生产结束时应及时清洗,保持清洁。

025.如何添加抗氧剂

1有些药物,水中微量的氧就能使其变色,如有些氨基酸等,因此要取新鲜的注射用水。

充情性气体、赶水中的氧。

再加人信解的就就剂、企知高子络合剂等,再人原料、搅拌溶解。

落液中保持充情性气体,直到准封结束,

2还有些药物,理化性质是东易氧化。

但著加抗氧剂,类药物灭菌后会与坑就剂生成微小的色点沉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易就化药物都能加抗氧剂。

这类药物可以使用充情性气体、密闭包装等方法加以解决。

3一般抗氧剂都使用分析纯级别、加何种抗氧剂,不仅有酸性落液和碱性溶股之分,而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如色泽变化、是否与药物发应等。

4色泽的可逆反应。

有些药物,如维生素C配制时因为一些因素,如配料水较热搅拌时间较长,使溶液色泽较黄。

可使抗氧剂浓度由0.1%调整至0.2%,多加一点活性炭脱色,灭菌后色泽可以变淡很多。

配制时采取一些措施,火菌后,可以使游液的色泽减淡-些。

六十二、如何正确使用针用活性炭

(1)针用活性炭可有如下作用

1吸附细菌、热原及一此胶体杂质。

2脱色,适当减淡色泽。

3在粗滤器表层形成架桥现象。

起到助滤作用。

(2)使用活性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所用原料和溶剂的质量而定。

a.一般为所配制溶液总量的6.02%~0.5%。

原料合平要求。

一般可不加活性炭。

b.原料杂质多,如葡萄糖以0.2%~0.5%为宜。

c.稀溶液中只能加少量的活性炭,因活性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会使含量降低。

2活性炭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吸附力最强。

在碱性溶被中有时会出现“吸溶”现象,所以应注意溶液的pH值。

3浓配加炎时,温度在90℃以上,加热20min为宜,这时活性炭吸附最强,冷至45~50℃左右过滤,因温度低于45℃有脱吸现象。

4活性炭最好果用一级针用炭767型。

如质量不合格,可用适量的HCI煮沸处理,抽干洗至符合规定,120℃烘干、密闭存放备用。

5不能加药用炭,否则会产生轻微乳光。

6要严格防止漏炭。

63.出现油瓶如何处理

(1)现象有些安瓿瓶呈现出挂水现象。

(2)来源

1安瓿制造时产生。

2压缩空气污染。

3运输及储藏时污染。

(3)危害

1挂水瓶在用水或压缩室气净瓶时,水滴吸附在瓶壁,不易甩净。

2挂水瓶不易烘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湿瓶。

3湿瓶易吸收环境中的尘埃。

4基本上一支油瓶、一支废品。

(4)解决办法

1发现油瓶,及时挑去。

2如有较多的油瓶,立刻换批号,或换一个厂家的安瓿瓶,并及时向安瓿瓶厂家反馈。

3注射剂洗瓶,净瓶时所用的空压机必须是无油空压机。

4压缩空气必须经过过滤,过滤材料有焦炭或多层过滤装置。

5压缩空气的过滤,要先经冷却、储气筒使压力平衡,再经木炭、泡沫塑料、瓷圈或砂棒过滤净化。

6过滤器要定期清洗或换除,如每三个月或不定期(视空气过滤情况)将木炭、布、桶等进行清洗,可用稀碱溶液等洗去油迹。

7有些复合材料组成的过滤器,不好拆洗,污染后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