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198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docx

教科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8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教材分析】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

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多时候对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

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具象的物质占据空间易于理解;而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会变得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组织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间占据空间可以变化;

2.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空气占据空间;空间占据空间可以变化;

【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1.演示:

气球两个,2个透明饮料瓶(1个无洞,1个有洞)、纸巾2张、玻璃杯、透明水槽、半瓶矿泉水、2个吸管、橡皮塞、锥形瓶1个、注射器1个

2.分组:

纸巾2张、锥形瓶1个、玻璃杯1个、透明水槽1个、吸管2个、橡皮塞,半瓶矿泉水、注射器2个、毛巾、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气球吹不大

师:

讲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吹气球的游戏。

(出示装有气球

的瓶子)气球放入了矿泉水瓶里,我们来找两个同学试试。

(备注:

个子高一点吹密封完好的瓶子,个子矮一点的有洞的瓶子。

师:

为什么个子高一点的反而吹不起来气球呢?

生:

自由回答。

师:

这位同学说因为瓶子的不同,这个提法很有意思,我们把这两个

瓶子先放在这里。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让我们

一起走进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

纸水奇遇

过渡: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小魔术,请同学们认真看。

1.教师按步骤操作实验: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

师:

你们猜猜纸有没有湿?

生:

自由回答。

师:

那现在请你们像老师那样动手做一做,验证自己的猜想。

动手做之前,请看清实验的温馨提示(指生分条朗读)

2.分组实验。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3.小组汇报:

实验结果——纸巾没有湿。

师:

大家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吗?

(同样的结果),那请你们思考一下,纸巾不湿的原因?

生:

自由回答。

4.小结:

——因为空气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纸巾纸不会湿。

(PPT出示,板书:

空气占据空间)

三、探究活动二:

吹气挤水

师:

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第二个小魔术,请大家的目光移到讲台上来。

实验一:

1.教师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

(1)在瓶子里装半瓶水。

(2)把两根吸管插入矿泉水瓶中,一根插入水中,另一根没插入水中。

(3)然后用橡皮塞封住瓶口。

(4)用嘴含住没插入水中的吸管,向瓶中均匀地吹入空气。

师:

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

生:

自由猜想,并回答。

师:

请各小组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动手做之前,请看清实验的温馨提示(指生分条朗读)

1.分组实验。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2.小组汇报:

实验结果是什么?

(水被挤出来了,从另一个吸管中流出来)

师:

谁能解释一下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交流。

生:

回答。

实验二:

师:

现在我们把实验装置改变一下,各小组的操作员听老师的要求,将两根吸管都插入水中。

现在含住其中一根,向瓶中均匀地吹入空气,会有什么实验现象?

生:

猜想。

师:

我们的猜想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做实验之前,请看清实验的要求(指生分条朗读)

1.分组实验。

(填写实验记录单)

2.小组汇报:

实验结果——(水被挤出来了)

师:

请学生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来解释一下现象。

生:

自由说。

总结:

空气吹进密封的瓶子后,水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被挤出来了。

(PPT出示)

四、探究活动三: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师:

我们知道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那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有变化吗?

让我们动手试试看。

出示“注射器”,并介绍。

1.课件出示实验步骤和要求。

2.学生动手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

3.小组交流实验现象

4.总结:

水占据空间的多少不会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板书)

五、学以致用

师:

刚上课时,在“气球吹不大”的游戏中,有同学说是因为瓶子不同,请同学猜测瓶子有有什么不同。

生:

能吹起气球的瓶子上有个洞,气球吹不起来的瓶子是密封完好的。

师:

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们能解释一下吗?

生:

运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回答。

六、拓展应用:

作业布置

生活中的应用:

充气沙发、气垫船、充气房子。

用科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篮球、喷水壶、轮胎。

【设计特色简述】

本节课主要理解一个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恰恰这也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是能够占据空间,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

进一步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要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主要安排: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多少会变化;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达到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本课中的水全部都用可食用的果珍固体颗粒染成红色。

针对这节课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围绕四个问题展开:

(一)气球吹不大

利用吹瓶中气球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教师利用“有洞”和“无洞”两种瓶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问题。

(二)纸水奇遇

老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学生猜想纸不会湿。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实验,交流实验情况重点让学生解释:

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进一步明确空气占据空间。

通过这次实验,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实验记录单,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三)吹气挤水

课本原有的一个实验,拓展成为两个。

通过改变吸管在水中的位置,水都能被挤出来的实验现象说明:

当空气占据了瓶内的有限空间时,瓶子中的水就会被挤出,加深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理解。

(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利用注射器,抽取同样的水和空气,用力推活塞,观察变化。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到:

水占据空间的多少不会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

(五)拓展应用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后,解决设疑导入的问题:

气球吹不大,学生利用学习知识解释原因。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变化

 

【教学反思】

在“吹气挤水”的实验中,又拓展了一个实验:

将两个吸管都插入水中,再往瓶内吹空气,结果水还是会被挤出来。

学生通过两次实验,进一步巩固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理解。

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时间安排较长,导致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这一部分时间较少,教学进程有点加快。

由于在课前对学生实验操作时的要求不够明确细致,所以课堂教学纪律有点乱,学生的坐姿和实验操作时的动作都不是很好。

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生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可以促进课堂纪律的改善。

以“气球吹不大”设疑导入,最后又回到这个问题上,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后来教学时间有点紧,本来可以让多次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在一个学生说过后,教师就直接进入总结。

这一部分如果通过多个学生来说,学以致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实验记录单】下页

 

实验记录单1:

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吗

班级

记录员

实验要求

将水杯竖直倒扣水槽中,观察纸巾有没有湿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

 

实验记录单:

2

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吗

班级

记录员

装置说明

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一根吸管没插入水中,用嘴含住没插入水中的管子,往瓶内吹气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

水的()被()占据了,水就被()。

装置说明

两根吸管都插入水中,用嘴含住一根管子,往瓶内吹气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

水的()被()占据了,水就被()。

实验总结

实验记录单:

3

占据空间比较

实验前读数(毫升)

推活塞后读数(毫升)

放手后读数(毫升)

空气

10

10

实验总结

水占据空间的多少________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________变化;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

2.过程与方法:

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

橡皮泥、吸管、实验记录单

演示实验材料:

矿泉水瓶、小石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故事引入。

1、同学们已经上了一节课了,可能现在也累了,那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抢凳子的游戏放松一下,好不好?

(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胜者占据了空间,把失败者挤出去了。

2、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现在老师要听一听这个故事,谁能为老师讲这段童话故事?

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

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举例:

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

二、内容研讨。

活动一:

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刚才我们说出了这么多能够占据空间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像水、小石子等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

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

(学生大胆猜测)

活动二:

1.老师的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同学们不用石子,就用这些东西,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吗?

你有什么方法吗?

(出示小提示,否定倾斜杯子、压瓶子、用嘴吸等想法,强调利用空气把水挤出来。

2.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么做才能使瓶子里的水流出来?

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说出你们的方法,老师判断方法符合要求后先填写实验报告单,再开始实验,并强调在实验中注意安全。

(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流出来等等。

3.让个别小组说明实验原理,并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

4.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

(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

5.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空气和小石子的作用是一样的。

空气占据了水所占据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

6.老师小结:

刚才的实验说明空气和固体一样也能占据空间。

(板书:

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三:

“纸的奇遇”

1.出示透明玻璃杯:

同学们这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

(空气)

2.教师讲解,将纸巾塞入玻璃杯后倒扣入水槽中,预测:

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

3.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到底会不会湿,就要做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竖直)

3.用桌上的纸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4.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

(纸没有湿,说明杯子里水进去了没有?

水为什么进不去?

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5.不成功的小组反思:

为什么纸湿了?

(倾斜,有气泡)

6.小结:

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三、拓展应用

其实,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的性质?

(充气沙发、气垫船、充气房子等)

四、课后作业。

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东西,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同学用智慧的眼睛去自己发现,在下节课上课前,我们再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抢凳子胜者占据空间

乌鸦喝水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

空气把水挤出去了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把水挡在外面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后对这个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本课有三个环节:

一、游戏激趣,故事导入。

二、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杯中的纸会湿吗?

三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验证,动口解释。

在教学中我先通过一个占座位的活动引出占据空间,然后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不允许往瓶子里添加任何物体,也不允许倾斜杯子,怎样来帮助乌鸦喝到水呢?

然后再通过一个小的魔术,在杯底放一纸团,让纸团紧贴杯底,把杯子垂直放入水中,让学生猜测纸巾是否会湿,然后观察现象,纸巾是否湿了,来解释纸巾为什么不会湿,从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最后通过拓展运用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