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3220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docx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教师文档附录三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释Word版缺答案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大钳子。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那么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上不会出现过错了。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飘飘然,好像超越尘世,长出羽翼飞升成仙。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更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

一天之内,同一间宫殿之中,气候却不一样。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如果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使是金属石块也能雕刻成艺术品。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

敲着船舷唱起来。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我曾经整天整天地思考。

③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我小心翼翼地起来。

7.表示因果关系。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赤壁赋》)

耳朵听到了才成为声音,眼睛看到才成为颜色。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宠幸。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

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老奶妈曾经对我说:

“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

(一)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沛公驻军霸上,没有和项羽见面。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陈涉年少的时候,曾经受人雇佣替别人耕种。

3.比,和……比较。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跟你相比,年龄谁大谁小?

(二)连词,译为“和,跟,同”。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鸿门宴》)

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我和客人一起划着小船在赤壁之下游玩。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这里有一双玉斗,想赠予亚父。

2.结交,亲附。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3.参加,参与。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晏子治东阿》)

东阿是你的东阿,我不再参与那里的事情了。

(四)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这恐怕该责怪你吧?

(一)用作代词。

(注:

作代词时代第几人称要分清;代人称还是物主要分清;单、复数不用分)

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

②其制稍异于前。

(《项脊轩志》)

它的规格比起以前的稍有不同。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秦王贪图繁华奢侈,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庭。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够极尽游览的快乐。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他们)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等到他们出来,就有人责怪那个最先想出来的人。

②其文漫灭,独其(其中)为文犹可识。

(《游褒禅山记》)

那个碑文磨灭不清,只是其中的字迹依稀可辨。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洞的尽头。

④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在那之后便叫它褒禅。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唐代的僧人慧褒当初在这里建屋定居。

②距其院东五里。

(《游褒禅山记》)

距离此院向东走五里。

6.其中的。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蜀之二僧》)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有。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千万”“一定”。

汝其勿悲。

(《与妻书》)

你可不要悲伤。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大概都是因为这个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为了实现我的志向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不能到达最后的境界,难道又有谁能讽刺我呢?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难道不是奇怪的事吗?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样专注罢了。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我的兄弟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定会嘲笑我。

②静女其姝。

(《诗经·静女》)

娴静的姑娘很美。

介词。

1.在,从,到。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却比蓼蓝的颜色还要青。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固而近于费。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城墙坚固,而且离费地很近。

③移其民于河东。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在别人(看来)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进学解》)

学业的精深是由于勤奋,而荒废是由于贪玩。

4.向,对,对于。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②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派人对项羽说。

③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我对梁国的治理,……

5.被。

①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

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②不拘于时。

(《师说》)

不受时俗的拘束。

6.与,跟,同。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

②室西连于中闺。

(《项脊轩志》)

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

7.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却比蓼蓝的颜色还要青。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

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撑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

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

项羽说:

“壮士!

赏他一杯酒。

”(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2.在条件、假设复句中,译成“那么”“就”“便”。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阿房宫赋》)

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而为君主了。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

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

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3.在并列复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译为“但是”“却”“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

(二)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孩子冷吗?

想吃东西吗?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②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难道还有谁能讥笑他吗?

③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

这岂不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吗?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因为这个吧?

②其是之乎?

(《报任安书》)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呀。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啊。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挺拔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②知不可乎骤得。

(《赤壁赋》)

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前一个“乎”:

在。

后一个“乎”:

比)(《师说》)

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

对。

)(《荀子·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

(乎:

在。

)(《赤壁赋》)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赤壁赋》)

江面旷远,小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

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拘无束。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之:

他们)。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

②先妣抚之甚厚(之:

她)。

(《项脊轩志》)

先母对她很好。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

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

你)。

(《与妻书》)

但是告诉你,又担心你每天都替我忧心。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季孙要这样,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君子讨厌那种不说自己想要这样却一定要编造借口的人。

②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这两个小虫又怎么知道呢?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这是谁的过错呢?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纵一苇之所如/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②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

哀叹我们生命短促。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惑。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有什么简陋的呢?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②凌万顷之茫然/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战鼓咚咚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

(《项脊轩志》)

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

(三)动词,到……去。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阿房宫赋》)

远远的,不知道它所去的地方。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而往南去呢?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

①娘以指叩门扉。

(《项脊轩志》)

娘用手指敲门。

②请以剑舞。

(《鸿门宴》)

请让我用剑起舞(请让我舞剑)。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久了,便能凭足音辨人。

②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

然而秦凭借着它小小的土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

③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段太尉逸事状》)

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①南取北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②以五百岁为春。

(《逍遥游》)

(它)把五百年当作春。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平坦并且距离近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多;险峻并且距离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猛然间(我)心惊胆战,神志恍惚。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樊哙侧过盾牌撞去。

3.表目的关系。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再三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

③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写《师说》来送给他。

4.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为”。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③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段太尉逸事状》)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想到将来,我心如油煎。

(四)动词,以为,认为,作为。

“以+为”连用。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

(《过秦论》)

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

②吾以子为可。

(《晏子治东阿》)

我认为你行。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

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在译时,一般“何”要后置。

①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

③客何为者?

(《鸿门宴》)

客人是干什么的?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

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②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报任安书》)

怯弱的人如果真仰慕气节名义,那随时随地随事皆可勉励自己!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杀一老卒,何甲也?

(《段太尉逸事状》)

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

兰芝乘车走在后边,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声音。

(四)何:

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喝问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五)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一个国家受不了国土分属二主的情况,您对此将怎么处置?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

③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刘邦大惊,说:

“这件事怎么办?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

⑤且大乱,若何?

(《段太尉逸事状》)

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

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

③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阿房宫赋》)

(她们)早晚吹拉弹唱,成为秦皇的宫人。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以为,认为。

①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现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

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③重为乡党所笑。

(《报任安书》)

又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②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想到桥边的红芍药,年年生长得那么灿烂,究竟是为了谁呢?

3.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