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385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精品推荐.docx

历史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精品推荐

山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必修三专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0分)

1.(2018年3月临沂市一模7题)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

2.(2018年3月临沂市一模10题)“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3.(2018年4月德州二模14题)“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该思想属于()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4.(2018年2月济南市调研11题)“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5.(2018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24题)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

6.(2018年3月淄博市一模13题)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

”这反映出严复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④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

7.(2018年11月济宁一中高三质检16题)“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8.(2018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25题)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9.(2018年3月淄博市一模9题)“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2018年3月临沂市一模8题)“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

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11.(2018年3月菏泽市一模10题)“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D.地主阶级改革派

12.(2018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27题)下列有www.ks5u.com关汉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避免了方言的差异,有利于各地文化思想的交流

B.统一规范的字体,便利中央政府的管理,促进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传播保护了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法艺术,提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修养

D.不利于白话文的推行,阻隔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13.(2018年1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3题)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

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

14.(2018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12题)有学者认为,。

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15.(2018年3月淄博市一模9题)“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6.(2018年5月潍坊市二模15题)1864年,有人称:

“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

A.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B.体现了抵制西方文明的态度

C.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D.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17.(2018年3月潍坊市一模10题)“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地主阶级改革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8.(2018年1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5题)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19.(2018年4月济南二模13题)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20.(2018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22题)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0分)

21.(2018年3月潍坊市一模27题)(25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认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儒家思想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

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智者学派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其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差异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

(8分)

材料三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

他看到,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不宣传神怪,这比欧洲由“上帝”来支配要进步得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就是“博爱”的本义,这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2)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

(4分)

材料四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

(4分)对比材料三、四,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2分)

(4)综合上述内容,以“思想认识与历史发展”为题写一则小论文。

(7分)

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22.(2018年3月泰安市一模27题)(25分)2018年是辛亥革命爆发loo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回望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百年的艰辛探索历程。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

而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汪林茂则认为辛亥革命并非“英雄革命”,也不是过激主义,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材料二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三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

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

……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

材料四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k-之_易。

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

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4分)

(2)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政治制度?

(2分)试概括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分)

(4)据材料指出: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相比有何进步?

(4分)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就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关系做简要阐述,字数不超过150字。

(8分)

23.(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

(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分)

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6分)

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

“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

“西政”

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

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5分)

24.(2018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33题)(13分)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推动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

(1)填充表格。

(3分)(注:

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作答,多选不给分。

人物

思想主张

产生原因

普罗普哥拉

马丁·路德

 

(2)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台所学,分析卢梭为什么受到哲学家们的欢迎?

(4分)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功,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奇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目先进知识分子在时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避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卢梭的走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话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3)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及思想成果。

(4分)为什么说“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2分)

 

25.(2018年12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28题)(19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

既与普通人交往,也与上层人物,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

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宣扬上帝的万能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完美和永恒,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

——《利玛窦和徐光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3分)

 

材料二康有为在1898年曾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注:

英国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传教)和林乐知(注:

美国传教士,1860年来到中国)的著作。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也是靠了传教士的帮助才逃脱清政府的追捕。

……但西方列强却把洋教当成他们“藉以张国威”、“藉以广土地”、“为商业之先”的工具,再加上洋教毕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扦格,之后不到一年,中国北方就爆发了一场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

(2)材料二中“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是指什么?

(2分)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洋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6分)

 

材料三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是什么?

(2

分)为什么?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中国的儒家思想”“西方的启蒙思想”“新文化运动”三个词语,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4分)

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80字以内。

 

26.(2018年5月青岛市二模27题)(25分)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4分)

材料二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

“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

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

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

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材料三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

“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

(4分)材料二、三的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

(1分)说明理由。

(4分)

 

材料四(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

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2分)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4)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对国的政治制度,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4分)

27.(2018年3月菏泽市一模27题)(25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认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儒家思想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

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智者学派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其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差异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

(8分)

材料三 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

他看到,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不宣传神怪,这比欧洲由“上帝”来支配要进步得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就是“博爱”的本义,这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2)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

(4分)

材料四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

(4分)对比材料三、四,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2分)

(4)综合上述内容,以“思想认识与历史发展”为题写一则小论文。

(7分)

    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山东省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必修三专题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康有为有两部理论著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其思想特点是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

2.B      

解析:

陈独秀是新文化时期人物,认为“近代文明之特征”是“人权”、“生物进化论”,因此,正确选项是B。

A项虽是新文化时期的一个特征,但与题意不相符;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

3.C      

解析: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大意是说:

国家是人民的公共财产,那些治理国家的人,不过是国家的“公仆隶”。

分析选项ABD三个阶层不可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主张,顽固派和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不会提出“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革命派要将“王侯将相”推翻消灭。

答案是C项维新派,这一思想的作者是严复,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4.C      

解析:

德、赛两先生指民主和科学,选项中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主张民主和科学,根据题干中“西洋人”的限定,本题选C。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没有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A、B不选。

5.C      

解析: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传统儒学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光绪讲必当变法的道理,因此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6.D      

解析:

从材料“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可以判断出严复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是不正确的,因为严复与革命党人同属于资产阶级。

在当时戊戌变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谈君主立宪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的。

所以选项应该为D.

7.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8.D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促进国民思想解放,故正确选项为D。

9.D      

解析:

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

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实践,然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

10.A      

解析: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思想有: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等,主张民主共和。

材料反映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说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这里还必须结合题干的时间信息,即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

11.B      

解析:

此段话是郑观应所说。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

从材料看出他认为要“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也就是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因此选B。

12.D      

解析:

汉字的使用恰恰有利于白话文的推行,促进现代文学的发展,本题中D项错误。

13.C      14.B      

解析:

孙中山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但是缺乏权威整合能力。

其他说法均正确。

15.D      

解析:

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

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实践,然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

16.A      

解析:

本题选自2018年高考海南卷。

根据相关知识,本则材料是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

材料中称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主张变革,所以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也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可排除BC。

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变法主张,D项说法不正确。

本题选A项。

17.C      

解析:

分析材料主张兴办学堂、议院、“君民一体”等,结合所学,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资产阶级给新派在经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