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386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docx

物态变化导学案讲解

1温度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3、会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4、能区别不同的液体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5、认识体温计,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探究归纳】

知识点一:

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是指物体的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     。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有的用,还有的用     。

3.常见的温度计有、、。

其构造为:

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思考:

温度计的液泡壁做得很薄,液泡做得很大,而毛细管却做得很细。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知识点二:

摄氏温度

4.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C或℃,它表示的意思是。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读作。

5.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在    下    的温度规定为0ºC,     的温度规定为100ºC,0ºC和100ºC之间      ,每个    代表      。

6.温度计读数:

人体正常温度37ºC读作:

;北京一月分平均气温-4.7ºC读作:

7、A、B两地的气温分别是-4ºC和-5ºC,则地的温度高。

知识点三:

温度计的使用

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

和的温度范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被测温度过高会被测温度过低会;然后看清它的,也就是,这样做的好处是。

这样才能正确测量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9.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和。

☆练一练:

观察课本中的各种温度计,完成下面填空题。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寒暑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2、用手接触到0℃的冰比接触到0℃的水要冷,则它们的温度()

A冰的温度低B水的温度低C两者的温度一样高D不知道

3、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示数写在图的下面

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

C.我县盛夏中午室外温度为38℃。

D.我县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8度。

知识点四:

会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9.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有哪些?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或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再读数

③读书时玻璃泡要,视线要

☆练一练先判断下面做法的正确与错误,如果是错的,请指出错误的做法错在哪里?

A

B

C

D

先判断下面做法的正确与错误,并指出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

俯视:

结果平视:

,结果仰视:

,结果

知识点五:

体温计

(1)人的正常体温是℃,体温计的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

(2)体温计为什么可以脱离人体,而仍然显示原来的温度?

(3)、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都要。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B.-6℃.C.6℃D.16℃.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人体正常时的体温是℃

3、一只读数为38.5℃的体温计,如果不经过向下甩动,就先后测量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而他们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2℃、37.5℃、38.9℃和39.1℃,经过测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6.2℃B、乙的体温是37.5℃

C、丙的体温是38.5℃D、丁的体温是39.1℃

5、医院里为了消毒把注射针头放在铝盒里煮一段时间,体温计被不同人使用也需消毒,为什么医生只用酒精擦一擦,而不在水里煮呢?

6、夏天的早晨,华泰中学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A、0℃B、25℃C、50℃D、75℃

7、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学生能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知道海波和蜡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4.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5.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6.知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

物质的三态 熔化、凝固的含义 

1.常见的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

、、。

固体有一定的;液体有一定的(不易压缩),而没有一定的(容易流动);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也没有一定的。

2.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例如:

;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_叫凝固,例如:

知识点二: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3.课本P56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④实验操作步骤:

a.组装实验器材。

b.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  ℃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

c.把数据填入表格,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d.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

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48

48

48

50

55

石蜡的温度

20

23

25

28

32

35

38

41

45

49

53

⑤分别绘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小结:

石蜡熔化时,              。

小结:

石蜡熔化时,             。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舞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2、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B.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C.冰的熔点为0℃D.从t1到t2,冰的多少保持不变

3、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D.这是人的错觉

4、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时海波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知识点三:

熔点和凝固点

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       ,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例如: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例如:

                      。

2.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叫做    ,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也是保持不变的,这一温度叫做      。

   有熔点和凝固点,     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的。

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知识点四: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3.无论什么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要不断______,在凝固过程中都要不断______。

请列举利用熔化吸热的例子:

                         ,凝固放热的例子:

                           。

4.晶体熔化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       ;二是要不断     。

晶体凝固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       ;二是要不断     。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解析晶体有     ,非晶体没有   ,可以看出  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而   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处于   态。

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

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0℃的水中,则()

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

4.某晶体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液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5.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6.关于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物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熔点时就开始熔化B.整个熔化过程中,晶体都处于固液混合态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液态总比固态的多D.晶体在熔点时的物态不确定

7.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B.温度不变,吸收热量

C.温度升高,吸收热量D.温度降低,放出热量

8.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

C.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固体的熔点不同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定义。

2、知道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3、知道沸点的物理意义和影响沸点的因素,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知识点一:

汽化和液化

1.

名称

定义

吸放热情况

现象列举

汽化

液化

其中,汽化有两种具体的方式:

    和    。

知识点二水的沸腾

1.绘出时水(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的   的   现象;

2、沸腾只能在一定的    下进行;

3、结论:

液体在沸腾时不断   ,但温度      ,这一温度叫    。

3.从课本上P62页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中,我们可以知道:

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

②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   有关,   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③液体的沸点还与     有关,   越低,沸点也越低。

4.液体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    ;

(2)继续   。

5.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这是因为          ,我们可以用     来解决问题。

6.我们能用纸锅将水烧开,是因为:

                  。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4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5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不变、降低);

(4)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大于/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

2、用苯在1atm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1atm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苯沸腾 B.甲苯不沸腾C.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4、.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3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蒸发现象;2.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知道气体液化的好处;

4.知道电冰箱的工作原理;5.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探究归纳】

知识点三:

蒸发

1.          叫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蒸发和沸腾是  的两种方式.

2.蒸发致冷: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   热.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的温度    .

☆练一练

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B把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吗?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                       ;

②                       ;

③                       。

4.请列举生活中,与蒸发相关的例子:

                                        

知识点四:

液化

5.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在一定的温度下,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也就是说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和.

6.气体液化后体积    ,便于和.

知识点五:

电冰箱

7.制冷剂是一种极容易又极容易的物质.以前常用   作为制冷剂,因为它释放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

层.对地球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所以被停用了,现在已研制出了它的替代品、。

8.电冰箱的原理是:

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使冰箱内温度,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机压缩后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的管子放出。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

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

⑵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B.液化C.凝固D.升华

4.液化  热,如被10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___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热,使_____的温度升高。

4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识点一:

升华凝华

1.物态的变化并不总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或者气态、液态、固态的顺序进行,有的时候,有些物体的物态变化也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进行.在热学上,物体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叫做;物体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叫做.

升华或凝华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严寒的冬天,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由于气温在0℃以下,湿衣服上的水很快就结为冰.尽管这些冰不会熔化,但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这就是因为冰升华为水气跑掉了.放置在衣箱里的卫生球或樟脑块,会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黑色粉末状杂质,这也是升华现象.春天和秋冬早晨出现的霜,这是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由水蒸气直接凝固而成的,是一种凝华现象.

2.升华  热,凝华  热。

知识点二:

例子与运用

3.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

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冰__________的缘故.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

5.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6、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7、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

1.下列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

B、湿衣服变干。

C、樟脑球逐渐变小。

D、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

2.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3.在今年的南方雪灾中有些地方出现雾凇现象,雾凇形成是现象;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出现“白气”,“白气”形成是现象。

4.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的。

5.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______  

(2)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

______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

______  (4)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______

(5)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______

(6)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

______

6、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夏天凉晒的湿

衣服逐渐变干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刚从水中

出来,感觉特别冷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ABCD

7.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

(A)冰封的河面解冻(B)钢水浇铸成车轮

(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